摘要:《了凡四訓》和《富蘭克林自傳》是中西方廣為流傳的經典之作,分別代表了中美兩種不同的文化,作者了凡和富蘭克林成功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以這兩篇文章為依托,從文化角度對兩人的傳奇經歷進行了對比分析,旨在彰顯了其內容的相似性與中美文化的差異性,提高文化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了凡四訓》;《富蘭克林自傳》;中美文化;差異
作者簡介:李莎(1988.9-),女,漢族,現(xiàn)為西安外國語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2011級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國家研究。
[中圖分類號]:I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7-0-01
1. 引言
《了凡四訓》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以此來教誡他的兒子袁天啟,認識命運的真相,明辨善惡的標準,改過遷善,是種德立命、修身治世的經典。文章寓理內涵深刻,兼容儒佛道三家思想,運用因果報應、福善禍淫之理,闡明忠孝仁義、諸善奉行以及立身處世之學,盡現(xiàn)真善美中華文化,被譽為“東方的《富蘭克林自傳》”。
而在美國文化史上,《富蘭克林自傳》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作為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學家、實業(yè)家的本杰明·富蘭克林是資本主義精神最完美的代表,是人類道德與理性的最佳詮釋者,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通才。他不僅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締造者之一,他更因其光輝的人性而名垂史冊。他像是“從天上偷竊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他的成功是美國人的榜樣,美國人把他看作美國夢的化身。二百多年來,他的《自傳》被渴望成功的美國人奉為“圣經”。他用自己的經歷向世人說明了美國精神的內涵——勤勞節(jié)儉、個人奮斗,講究實效,通過完善自身、努力奮斗獲得財富和名望的精神。
了凡與富蘭克林屬于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然而這兩篇作品在內容上卻有驚人的相似性,同時,從他們的人生經歷中所折射出的文化內涵及價值觀也從側面反映了中美兩個國家文化的差異。
2.《了凡四訓》和《富蘭克林自傳》內容的相似性
2.1讀書改變命運
了凡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了凡先生從當學生時,就非常喜歡研究學問,書不論古今,事不分輕重,他都認真研究,并且非常通達。淵博的知識無論在他的仕途中、助朝抗倭中,還是完善人格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樣,富蘭克林從小就愛好讀書,把手上的零用錢都花在書上。然而他一生也只在學校讀了兩年書,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伙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他將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富蘭克林最終能成長為美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學家、實業(yè)家,這其中無不與他的閱讀有莫大的關系。
2.2都重視謙卑、慎獨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七種“修行”,就是成為“君子”的必由之路。了凡先生原來是個不能容人、直心直行、輕言妄談、喜歡以才智蓋人的人,經過云谷禪師的勸告,認真修行, 可以說是終日兢兢,甚至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 慎獨不已,每天對照云谷禪師的功過格記錄一天的功過。
富蘭克林人性的光輝也讓人敬佩,他是人類道德與理性的最佳詮釋者。他為自己制定了十三條美德:節(jié)制、沉默、生活秩序、決心、儉樸、勤勉、誠懇、公正、中庸適度、清潔、鎮(zhèn)靜、貞節(jié)、謙虛。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只刻著:“富蘭克林——印刷工人”。
2.3行善修身
云谷禪師傳授了凡功過格,經過歸納,約言其綱,共有十條: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佛法、敬重師長、愛惜物命。了凡告誡兒子“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惡;有益于人,則毆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則敬人禮人皆惡也。”了凡先生家里并不富有,可是卻非常喜歡布施。并且他的夫人非常賢惠,經常幫助他行善布施。有時了凡先生較忙,當天所做功德較少,她就皺眉頭,希望先生能多做些善事。
毋庸置疑,富蘭克林令人望之彌高的成就與他的孜孜不倦地道德修善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他全心全意服務于美國的公共事業(yè)。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他的道德修善的成果令他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如魚得水。
3.《了凡四訓》和《富蘭克林自傳》的文化差異性
3.1 宗教背景不同
云谷禪師是佛界人士,具體說來他修的是禪宗教派。佛家講究建功立業(yè)與功德的積累。了凡修行不管公私事務多忙, 誦經持咒,參禪打坐,修習止觀,從不間斷。
富蘭克林是基督教徒,具體說是長老會教徒。雖然他不見得完全贊同該派的所有教義,禮拜天他也常常在家讀書而沒去教堂,但他信仰上帝,從未懷疑過上帝的存在,相信上帝創(chuàng)造了世界,管理著世界,相信上帝一定會幫助人,以及人的靈魂是不朽的,所有的罪惡都會受到懲罰, 每種德行都會得到回報。
3.2入仕文化與商業(yè)文化
從這兩篇經典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西方在對待成功標準的價值觀方面的差異。了凡先生處在封建社會的中國,科舉高中、入朝為官成為讀書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甚至畢生努力的目標,只有入仕才能光耀門楣,光宗耀祖。正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了凡先生深受這種文化的影響,其成功的目標就是求取功名。他當官后,為民舉業(yè),造福一方。
而富蘭克林的成功則是體現(xiàn)在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是他對經商賺錢的重視。他在一開始就指出他期待自己的后輩能在他的《自傳》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并加以模仿。并且能夠使自己從貧窮走向富裕,從普通走向顯赫”。
4. 結語
袁了凡與富蘭克林處雖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是他們的思想?yún)s又共同閃爍著人性的光輝。了凡先生遵循命運改造之法成就了自身的功德,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博大胸懷和高尚德行。富蘭克林更是憑借自己的自我完善之法成就了一生的傳奇,成為美國夢的化身。其實在全球化過程中我們往往過多地去研究跨文化的差異性,而往往忽視其文化深層所蘊含的相似性。探究其相似的淵源讓我們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又增強了一份信心,少了一份抗拒。
參考文獻:
1、樊浩.文化撞擊與文化戰(zhàn)略---中西比較文化原理[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2、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M]. 姚善友 譯.北京: 三聯(lián)書店, 1985.
3、富蘭克林及其《自傳》[J].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3(4).
4、洪應明原著,趙春輝編著.菜根譚[M].內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李瑞林.
5、袁了凡.了凡四訓電子弘法講記.(2004-06-20).http: / /www. cn read.net /cnread /gdwx/y/yuanliaofan/000/
6、朱永濤.美國價值觀---一個中國學者的探討[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