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遠(yuǎn)廷
許多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都選了《史記》中的“鴻門宴”。該文寫項羽謀士范增千方百計欲除掉劉邦,宴會前,以劉邦有“天子氣”為借口鼓動項羽進攻;宴會開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羽猶豫不決時,又自作主張召項莊,囑其“擊沛公于座,殺之?!笨山K因項伯的阻撓和項羽的優(yōu)柔寡斷,致使劉邦逃離虎口,全身而退。范增見此情形,又氣又惱,脫口罵曰:“豎子不足與謀!”
從此以后,“豎子不足與謀”成了罵人名句。然而,范增口中的“豎子”到底指誰呢?千百年來人們爭論不休,主要有以下三種不同的理解:
一是指項羽。最新人教版就持此觀點,文章下面的注釋:“[豎子]罵人的話,相當(dāng)于‘小子,這里指項羽”。
二是指項莊。以前人教版高中第四冊第七單元的單元知識短文中,在注釋補充介詞賓語“之”的用法時,編者將《鴻門宴》中的一例句“豎子不足與(之)謀”中的介賓“之”注釋為代項莊。
第三指項羽、項伯等人。2000年版高語第一冊注釋:“[豎子]罵人的話,相當(dāng)于‘小子,這里指項羽、項伯輩?!?/p>
同樣出版社,各個時期持不同觀點,另外,不同的學(xué)者也有不同觀點。
然而,只要你仔細(xì)閱讀以上各種材料,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問題:這些觀點的解說都建立在自己主觀理解上的邏輯推理,而沒有一個人把范增罵人的話完整地拿出來進行語言層面的分析。如果注意到這一點,回到具體的文本中來,對原文做仔細(xì)分析,還原當(dāng)時的語境,我們也許會得出更有說服力的答案。
還是先看看《鴻門宴》的原文吧:“唉!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且把原文譯成現(xiàn)代語體文:“唉,小子!不值得同(他)謀劃!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們這些人將要被他俘虜了!”
先看“與謀”二字:如果是與項伯“謀”沛公的話,翻遍《史記》、《漢書》、《楚漢春秋》等史書,都未見范增與項伯有過對沛公的何“謀”。《項羽本紀(jì)》寫的是“項王大怒,曰……”,然后才是“范增說項羽曰……”,《高祖本紀(jì)》順序略有不同,“亞父勸項羽擊沛公。方饗士,旦日合戰(zhàn)……”(與《漢書·陳勝項籍傳》同)至于有人提出,既未“與謀”,項伯何以知曉這次軍事行動?諸位仔細(xì)看看原文就明白,項羽準(zhǔn)備攻打劉邦是怒火中燒時公開宣布的,不要說項伯,恐怕項軍伙夫都知道這次行動。憑“未謀”這一點,就可以把項伯排除在“與謀”的“豎子”之外。
其次,請大家注意“項王”這兩個字。不知道我們注意到自己平時說話的習(xí)慣沒有:如果前后兩件事指的是同一對象,我們會怎樣說?打個比方:要連續(xù)表達(dá)“(1)老張他真是個好人?。?)老張今后一定會有好報!”這兩個意思,我們是說“老張他真是個好人,他今后一定會有好報!”,還是說“老張他真是個好人!老張今后一定會有好報!”很顯然,前者才是正常的表達(dá)習(xí)慣,后者是不符合語言表達(dá)習(xí)慣的(特意強調(diào)的情況除外):因為沒有人在說話的時候會反復(fù)提及相同的名字,而不用“他”之類的代詞來代指的。
我們現(xiàn)在按照“豎子”的幾種可能把名字補進原文看看吧:
1.指項羽:“唉?。椡踹@)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p>
2.指項莊:“唉?。椙f這)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p>
3.指項伯:“唉!(項伯這)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p>
很顯然,第一種情況是不符語言表達(dá)習(xí)慣的,第二三種才是正常的表達(dá)習(xí)慣。
但第三點(項伯)我們前面已經(jīng)排除了。綜上所述,我們得出以下結(jié)論:
(1)如范增話里的“豎子”是后面的“項王”,按語言表達(dá)習(xí)慣,應(yīng)如此說“唉,小子!不值得同(他)謀劃!奪取他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而不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唉,小子!不值得同(他)謀劃!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2)當(dāng)范增話里的“豎子”不是后面的“項王”,這句話才通順。試補充完整:“唉,項莊這小子!不值得同(他)謀劃!奪取項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當(dāng)然,誰都看得出,范增是在指桑罵槐,表面罵的是項莊,真正罵的是項羽!
可是,各種版本卻有不同注釋,以新版高中教材為例,
粵教版:
[豎子]這里是罵人的話,相當(dāng)于“小子”;
蘇教版:[豎子]帶有侮辱性稱號,可以譯為“這小子”;
魯教版:[豎子] 這小子不值得(我)和他一起謀劃!
這三個注釋基本一個意思,避過這個問題,把它留給教師自己處理。人教版:“[豎子]罵人的話,相當(dāng)于‘小子,這里指項羽”,最為明確,但最值得商榷,如果補充為“這里明指項莊,實指項羽”就好了。
對文言文文意的理解,旁證與推理固然重要,但最為根本的卻是文句本身,離開句子本身尋找到的,特別是通過邏輯推理得來的“證據(jù)”,終究只是我們現(xiàn)代人自己主觀的想法或理解,并非一定是作者的本意。
(作者單位:江門市外海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