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關于小學課堂學習資源的分析

2013-04-29 00:44:03錢芳婷
關鍵詞:學習資源開發(fā)信息

錢芳婷

摘 要:小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在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指導下發(fā)生認知和形成技能的過程,也是身心發(fā)展、形成一定思想品質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活動中,學習資源是至關重要的。注意課堂學習資源的形成、開發(fā)和利用,有助于教師提升教育能力,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習發(fā)展水平。

關鍵詞:課堂;學習資源;信息;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42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3)02-0005-06

學習者的學習活動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進行的。在學校的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實施教學,學生與周圍信息、環(huán)境相互作用,從而發(fā)生認知活動和技能形成,身心也得到了一定的鍛煉和發(fā)展。這個過程中,學習資源起著重要作用。

一、對學習資源的認識

什么是學習資源?學習資源是學習過程中可供利用的各種信息和環(huán)境條件,是學習者使用的能幫助和促進進行學習的因素和條件的總和。小學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資源可以多種方式和形態(tài)存在。例如,學生使用的教科書、計算機、實驗器材;又如,課堂教學過程中發(fā)生的一些事情及其對應的精神現(xiàn)象也有可能成為學生的學習資源。

通過一定的學習活動,學習者不但從學習資源那里獲取了學習的信息,也利用學習資源進行了勞動與技能方面的鍛煉,身心健康得到發(fā)展。在學習者學習的環(huán)境中,是否存在優(yōu)良的學習資源,對他們腦力、體力、心理的發(fā)展具有很關鍵的意義。失去學習資源,學習者的認知學習就是“無米之炊”;沒有學習資源,關于體能與技能的鍛煉可能就是“無的放矢”;學習資源與學習者的學習不匹配,他們的學習就可能不成功,他們的發(fā)展就有可能達不到社會要求。

二、課堂學習資源的形成與特點

小學學生的各類學習一般是基于學校進行的,我們所說的課堂學習資源的概念,是指在一定區(qū)域范圍內的、可以被學習者直接運用產生學習結果的因素及條件總和。這里的學習結果是指通過學習活動,學習者的腦力、體力、心理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包括了他們的知識、技能、能力、品質等等。

課堂學習資源有兩類:

一類是“有形的”、已經(jīng)存在的。這一類學習資源通常是凝聚了人類的智慧、經(jīng)驗和總結,是人們在認識自然、適應自然的過程中對事物及其發(fā)展進行科學的描述與模擬。例如,小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手中的教科書(內容)、實驗設備、體育器械;或者是已經(jīng)存在的事實、樣例,例如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贊揚的英雄事跡、向同學展示的鳥類標本等。

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根據(jù)教學目標、學習者特征及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對它們進行了思考與選擇,將它們確認。教學實施時,它們就成了學習者課堂的學習資源。

還有一類是“無形”的、再生的。這一類學習資源通過課堂教學發(fā)生的事情及對應的精神現(xiàn)象形成,往往對學習者的心理(品德、意志等)發(fā)展產生極大影響。

首先,課堂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例如,教師的舉止、教師對學生的欣賞、教師對問題的解決、教師的才華等等,會在小學學生中產生印象,在他們以后的學習中會自覺不自覺的產生作用。

其次,課堂是一個集體活動的特殊場所,學習者在這個特殊場所中發(fā)生了學習。伴隨著教師、同學和課堂教學情景,個別學習時不能發(fā)生的一些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在課堂的集體學習中發(fā)生了:如集體榮譽感的形成、競爭參與的渴望、歸屬感的發(fā)生等等。這里面肯定有促進學習的東西存在,是學習資源之一。

再次,課堂是一個信息交流互動的平臺,它具有發(fā)散性的一些特征。例如,學生對教師的提問會有多方面、多種類、多性質的反應,這是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的,而學生對問題的回答又會啟發(fā)教師的新思考。在這過程中,會產生新的解題方法,出現(xiàn)新的思考角度,這也是一種學習資源,它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思維發(fā)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又如,課堂中發(fā)散性的思維、思想的交流、問題的爭論往往又引出了新的觀念和認識;這種新的東西,是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成果,也是極其寶貴的學習資源。隨著新課程改革,課堂的開放性越來越受到重視,此類的學習資源將會越來越多。

綜上所述,課堂學習資源有這樣一些特點:

1.課堂的一些學習資源僅存在于課堂教學的特定環(huán)境中,離開課堂,有些資源無法形成。如,課堂集體活動能促進學生的社會化發(fā)展,這一項學習資源就僅存于課堂教學中。又如,課堂上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置身于一種特別的心理場,產生一種驅動力,使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這一項學習資源也僅存于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

2.課堂學習資源的來源很大程度受教學的制約,在教學設計時受到教師選擇的控制;在教學過程中既受到信息互動強弱的制約,也受到教師對其關注度的制約。教師越關注的問題,師生研究越深入的問題,它所產生的學習資源就越多。

3.部分課堂學習資源是師與生在課堂教學中將資源信息經(jīng)思維加工后形成的新信息的產物。如學生的一些有價值的創(chuàng)新就明顯突出了這一特點,也體現(xiàn)為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對知識進行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

4.學習者之所以有集體榮譽感、競爭感這些求進步的意識,是因為特殊的學習資源起了作用。這些學習資源的形成基于群體,即只有在集體活動中,這些學習資源才會產生,并在自覺不自覺中影響學生心理的發(fā)展。

5.課堂學習資源本身具有一種能動性,再生學習資源是學習者通過自身的信息加工產生的,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對于該類學習資源,教師應該特別關注,利用得好,就能創(chuàng)造出比自身價值更高的價值。

可以看出,對課堂學習資源的把握與教師的認識水平、工作態(tài)度、教學技術有著直接的關系。

三、課堂學習資源的開發(fā)、利用與完善

學習資源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最大化實現(xiàn)各類學習資源對學生的積極影響,是值得研究的。以下提供一些參考。

(一)課堂學習資源的開發(fā)

1.創(chuàng)設有利的自然環(huán)境和教學環(huán)境,使之成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在課堂上,要想讓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就要竭盡全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他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得以發(fā)揮。教師在教室布置時,首先要保證教室的干凈、整潔、有序。這一方面能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另一方面,也能促進他們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會自然而然會意識到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的重要性,更容易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良好習慣。其次,教師還要重視布告欄和墻面的布置??梢詮堎N一些激勵學生的語句,也可以制定一些班級條例,起到提醒作用?;蛘咦寣W生寫下自己本周或本學期的目標貼上去。當學生在課堂上違反紀律或懈怠時,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對學生進行隨時的教育。這些有形的學習資源,能長時間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環(huán)境作為一種學習資源存在的條件,對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很大的影響。教學環(huán)境是指教學過程中人際交往的心理環(huán)境。它是由融洽、民主的師生關系和團結友愛、積極進取的集體輿論組成的。它像“力場”、“電場”、“磁場”一樣是一種客觀存在,是一個激勵場。教師要積極營造這種有利的教學環(huán)境,通過課堂上教師人格魅力的展現(xiàn)來促成和諧的師生關系和有效的教學環(huán)境的建立。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生為本”的觀念,充分尊重每個學生,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課程內容,進行針對性教學。

其次,教師要充分運用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學生感受到的教師的信任和關愛,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驅動力。

最后,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課堂的那種老師一人講、學生眾人聽的單調信息傳遞方式,營造“師生共同學習進步”的教學環(huán)境。在師生平等的交流探究中,完成對知識的輸入。在這種“師生共同學習進步”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有了更多的成功體驗,增強了自信心,促進了學習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進行科學的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和過程轉化為學習資源?!胺彩骂A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根據(jù)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選擇確認,精心準備合適的教學方案,使之成為與學生相匹配的學習資源,促使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得到更大的提高。當教材提供的學習內容、數(shù)據(jù)信息等與實際情況差異較大時,教師可適當調整:如,人教版數(shù)學二(上)統(tǒng)計課,有一題練習題是“下表是一個地區(qū)11月份天氣情況統(tǒng)計表,要求完成以下幾個小問題,并且繪出統(tǒng)計圖”。學生面對這些數(shù)據(jù),感覺很陌生,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教師可以采取各種方法記錄本地區(qū)一個月來的天氣情況,可以讓學生每天記錄,也可以在課外時間帶領學生去氣象局以采訪的形式獲取第一手資料。學生在課堂上面對自己記錄下的數(shù)據(jù)時,很感興趣,分析這些數(shù)據(jù)時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又如,當教材安排的課時進度對本班學生來說過快或過慢時,教師可視情況適時調節(jié)。比如,在課堂上可減少簡單的計算題,多安排時間做一些較難的數(shù)量關系的題,舉一反三的練習,真正做到活學活用。其次,要積極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來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情景作為一種無形的學習資源,能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定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讓學生在特定的情景感染下,全身心投入課堂。

教師要有意識的開發(fā)符合特定課程和特定學生客體的教學情景設計,運用實物展示、圖畫再現(xiàn)、音樂渲染等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使抽象平面的課程內容變得形象鮮明、美感豐富。在特定的教學情景中,教師更容易通過情感的抒發(fā)、渲染來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鳴,主動投入于課堂,并更有效的內化知識、升華情感。

如李吉林教師在教授《草原》第一段時,引導孩子們抓住概括全段內容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用優(yōu)美的語言,啟發(fā)他們想象整個草原上是一望無際綠色的海洋。孩子們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仿佛來到了草原,親身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教師以自己的描述,在孩子們眼前勾勒出一幅幅的畫面,使他們產生清明的意象。

教學效果表明,合適的教學情景本身有著較強的情感感染性,它能誘發(fā)學生產生聯(lián)想,激發(fā)情智,使學生學的興致盎然,極大的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3.讓教師有策略的評價成為學生的學習資源。在課堂教學中,評價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及學習熱情產生直接的影響。但在目前的小學課堂上,許多評價語沒有發(fā)揮其本應有的積極作用。教師的評價語單一、浮泛?!澳阏姘簟?、“你說的真好”等公式化評價語出現(xiàn)頻繁。這類評價語聽起來更像是教師的一句有口無心的敷衍,學生自然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積極信息。教師要充分重視評價語,對課堂評價語進行有效開發(fā),使之成為學生的重要學習資源。

首先,教師要樹立“有效評價能極大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觀念,充分意識到課堂評價的重要性。堅決杜絕隨意評價和浮泛評價。教師要利用靈活多樣的評價語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同是出自于內心,是喜愛自己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學生受到這種心理暗示,會提升學習的信心,提高課堂參與積極性。

其次,教師的評價要深入。不僅僅有知識性評價,還要注重品德性評價。如,一節(jié)數(shù)學課上,教師讓學生測量一個漏水的紙杯在10秒鐘內流掉的水的體積,并以此為依據(jù),預測一個沒擰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將浪費多少水。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正確:如果水龍頭以相同的速度滴水。那么一小時就浪費2.1升水,一天就浪費50.4升,一星期就浪費352.8升,一個月就浪費1512升。

而一位同學的想法是:“我居住的地方水價是1.6元/噸,那么一個月就浪費了2.42元。一個家庭如此,那兩個家庭、三個家庭……專家估計,中國10年后將缺水,30年將嚴重缺水。保護水資源應該從擰緊水龍頭開始?!眻?zhí)教的教師聽后,立即對這位學生進行了熱情的表揚,表揚了他的責任心,并讓全班同學以他為榜樣,樹立節(jié)水意識。

正是這樣恰如其分且及時到位的評價,讓學生的思維從單純的知識的桎梏中解放出來,體會學科知識中所蘊含的一些道德品質和人文精神,促進學生心智的發(fā)展。

可以看出,教師有策略的評價這種學習資源,對學生是一種鼓勵和鞭策,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幫助學生認清自我、發(fā)展自我,成為一個全面發(fā)展的人。

(二)課堂學習資源的利用

1.利用合作學習中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心智的發(fā)展。近年來,合作學習在課堂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給課堂帶來了活力,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知情意行的發(fā)展。合作學習中隱含的學習資源是豐富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它。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一般以四人小組的形式為多。不同的孩子,面對同一個問題,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鼓勵每個孩子在小組中積極發(fā)言,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的話語權都要維護和尊重。學生除了能表達自己的觀點之外,還有機會傾聽他人的見解,意識到各種各樣觀點的存在,弱化他們自我中心的思想。在小組中,學生們不同觀點的交流,促使學生對此問題形成更清晰更深入的認識。各種思想的碰撞,也能激發(fā)出更多觀點和靈感。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學會了傾聽、理解、合作。教師要適時地點出這幾點,并及時進行表揚和總結,讓學生明確這樣一些好習慣好品質的重要性。

當一個小組代表進行匯報發(fā)言時,教師要提醒其他小組成員認真傾聽并積極思考。認真傾聽別人發(fā)言,代表一種尊重,對他人尊重,就是對自己尊重。教師要以認真傾聽的人為榜樣,將他作為學習資源,對其他同學進行教育,使所有學生都有尊重別人的意識并付諸于行動。

總之,教師要充分利用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讓他們在此過程中,養(yǎng)成善于傾聽、善于理解、尊重他人的優(yōu)良品質。在穩(wěn)定的四人小組中,學生也更容易形成集體榮譽感和歸屬感。

2.利用教師影響力和群體感染力,促進學生的進步。在課堂教學中,有部分學生沒有積極的課堂行為,不聽課,在紙上亂涂亂畫,游離于課堂之外,甚至喧鬧,干擾其他同學,頂撞教師等,這對他們本身的發(fā)展和課堂教學的有效進行都是相當不利的。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的一般處理是不理不睬或是當堂批評教育。這樣的做法會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卻是治標不治本的。這樣的方法只是對學生進行了行為矯正,并沒有從心理上給以輔導,情感上給予感染。經(jīng)多次例證發(fā)現(xiàn),課堂上的某些學習資源能有效促進學生,尤其是有不良課堂行為學生的發(fā)展,從根本上消除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并使之主動參與課堂活動。

這里的學習資源,一方面是教師影響力,即教師由內而外表現(xiàn)出來的對學生的關心和支持。在一堂課中,教師要設置適合各層次學生回答的問題,并鼓勵學生回答,給予學生肯定。學生獲得的成功體驗就是一種學習的驅動力。當學生自覺自愿投入于課堂中時,也成為了其他學生的榜樣。其他學生受到了他的良好影響,他自己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會將自己的“榜樣”形象更加牢固的樹立。依靠這種策略,對學生進行鼓勵,不只規(guī)范了他們的課堂行為,對他們的后續(xù)發(fā)展也極其重要。

另一方面是群體感染力。利用此對學生進行情感感染,從心理上使其建立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課堂是一個集體活動的場所,群體感染力是其特有的一個重要學習資源。學生處于這個課堂群體中,必然會受其影響。教師要利用并擴大這種積極影響,讓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群體中獲得提高。

一般地情況下,我們會以一個大組作為一個群體單位,將每一個學生納入這一群體單位中,并強調其他成員的積極表現(xiàn)對此群體的積極影響。此榮譽屬于群體中的每一個人,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歸屬感。一旦學生認定他是這一群體中的一員,與這個群體榮辱與共,就能自然而然產生一種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有不良課堂行為的學生來說,他會克制這種影響群體榮譽的不良行為,并努力向這個群體的平均水平靠攏。而對于程度較好的學生來說,由于他的積極努力為這個群體帶來了榮譽,他自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并更愿意為群體繼續(xù)做出貢獻,以此促進他不斷地學習提高。

另外,由于群體成員都是同學、同伴,同伴之間的相互影響力是巨大的,每個學生在群體中都有競爭意識和對成功的渴望。當同伴尤其是基礎相差無幾的同伴表現(xiàn)優(yōu)于他時,他會有一種向上的動力。同伴之間形成的良性競爭能極大地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同伴之間的鼓勵和競爭,也比教師的說教更有效。教師影響力和群體感染力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對學生的歸屬感、競爭意識、群體意識等社會化的心理產生積極影響。這里,特別注意到它們能對學生在情感領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既然學習有發(fā)展有進步,那么,這個過程中肯定有特定學習資源的存在!

3.將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錯誤轉化為“學習資源”。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學習中犯錯在所難免,這是認知過程中的必然階段。教師應以積極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這些錯誤,運用教師的智慧,將這些錯誤轉化為有利的學習資源,促進學生的后續(xù)發(fā)展。教師要重視課堂上學生產生的錯誤,通過科學的利用轉化,使之生成為一種“學習資源”。

如“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這一課,教師預設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某一組的規(guī)律,得出“分子和分母同時擴大2倍、3倍,而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的結論。教師啟發(fā)學生從乘法的角度思考時,班里一個數(shù)學佼佼者發(fā)現(xiàn)了一個與教學預設大相徑庭的答案。如果教師為了教學進度立即給以否定,直接引出正確答案,學生就不能真正的理解其意義。

教師最正確的做法是,從這些原始生成的“錯誤資源” 出發(fā),將錯就錯,尋找教學推進的生長源,并因勢利導引出正確的想法,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教師先讓學生對這個回答進行討論,然后出示另一組數(shù)據(jù),找找共同的規(guī)律。經(jīng)過小組探究,學生終于自己悟出“分子分母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shù),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奇妙規(guī)律。

教師合理利用 “錯誤”,體現(xiàn)了一種“學生的錯誤也是一種學習資源”的教學觀。正是有了這樣的觀念,教師針對學生的意外回答,能順著“錯誤”延伸下去,讓他們自己得出矛盾的結論后心悅誠服地放棄原先的觀點,使學生深刻建構知識的本質內涵。

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有推進價值的錯誤,科學地利用并轉化成珍貴的學習資源。

(三)課堂學習資源的完善

在課堂的教學進程中,面對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出手足無措,導致學習資源的很大一部分浪費。教師要對這些類型多樣、作用極大的學習資源進行提取、整理并完善,使之真正能被學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如何對課堂學習資源進行完善呢?

1.整合多種學習資源的組織類型。學習資源的組織類型多種多樣,有形的學習資源組織類型主要分為多媒體(包括文本類、圖形、圖像類、音頻類、視頻類、動畫類)、課件(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經(jīng)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huán)節(jié),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優(yōu)秀教學案例、文獻、網(wǎng)絡課程等,能對學生的認知產生積極影響。無形的學習資源的組織類型主要是課堂氛圍、師生關系、情感交流等,主要對學生的情感升華產生積極影響。

在課堂上采用多種學習資源的組織類型, 相互之間聯(lián)系與促進,使學習資源的利用率提升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如語文二下《揠苗助長》的教學。這則寓言生動有趣、寓意深刻。但是作為二年級的小學生,單從文本入手是難以體會寓意的。教師首先應創(chuàng)設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利用多媒體動畫將文本清晰、形象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

在有形的學習資源組織類型(小動畫)中,學生們看到了莊稼人在烈日下拔苗的場景,通過滿頭大汗、氣喘吁吁的人物表情來體會他的筋疲力盡。也看到了第二天禾苗全部枯死的情景,雖是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學生們直觀感受了拔苗前后的強烈對比,自然而然地對文章的理解就深了一層,隱含的寓意也呼之欲出了。

無形的學習資源組織類型讓學生感受到了民主、尊重。課堂氣氛積極活躍,極大的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活動,讓他們體驗了愉快學習,奠定了他們對語文學習的喜愛。

整合多種學習資源組織類型,能極大地增強學習資源的利用。

2.讓學生對學習資源保持高度的覺醒和敏銳感。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資源是客觀存在的,并且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依然有很多學習資源被忽略,致使學生喪失許多提高的機會。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課堂學習資源的積極作用,教師的有效引導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本身對學習資源的敏銳感,使其主動發(fā)現(xiàn)并加以利用。

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引起和維持個體的學習行為以滿足學習需要的心理傾向。它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學生的學習動機越強,他對知識的需要就越強,就越會關注課堂上的信息。因為需要,所以關注。強烈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調動多種感官去尋找課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即學習資源。

其次,要讓學生有獲得學習資源的成功體驗。學生首次發(fā)現(xiàn)并利用某種學習資源的時候,可能是無意的,偶然的。教師可強調此次發(fā)現(xiàn)學習資源的意義和作用,并對此學生進行表揚。學生有了這一次的成功體驗之后,會有意去關注類似的情況以期再次發(fā)現(xiàn)并利用學習資源,長此以往,學生對學習資源的敏銳感就會提高。

最后,教師可以嘗試和學生一起開發(fā)利用學習資源,在此過程中,讓學生熟悉各種學習資源。學生對學習資源越熟悉,其敏感度也越高。在不斷的發(fā)現(xiàn)和利用中,強化學生對學習資源的認識,包括類型、出現(xiàn)的情景、表現(xiàn)形式、效果等等。學生熟悉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很容易發(fā)現(xiàn)學習資源并進行利用,也會自動生成一些學習資源。

四、結語

學習資源在課堂中是客觀存在的,它存在于課堂教學的各個因素中,也存在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它的作用是巨大的,能對學生進行直接的教育和潛在的影響,讓學生獲得學習的進步和個性的發(fā)展。因此,有效開發(fā)利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學習資源,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對學生的培養(yǎng)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要充分重視課堂學習資源,發(fā)揮自己的教學智慧,對學習資源進行開發(fā)、利用、完善,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習資源的積極作用,讓學生在認知、情感和體能上獲得最大程度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世貴.怎樣聽課評課[M].遼寧:遼寧民族出版社,1999.

[2]徐世貴.素質教育與優(yōu)化課堂設計[M].大連:大連出版社,1998.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4]顧明遠.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黃愛華.怎樣上出好課[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8.

[6]顧 春.現(xiàn)代教育技術基礎[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

[7]萬 瑋.班主任兵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8]朱丹丹.讀懂教材,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0,(2).

[9]黃金海.在數(shù)學教學中踐行新課程的評價觀[J].小學教學參考,2010,(2).

[10]陸 利.謹防課堂評價跌入誤區(qū)[J].基礎教育參考,2010,(6).

[11]郭啟明.教師語言藝術[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3.

[12]趙 勇.教育技術的心理學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13]Gary D.Borich & Martin L.Tombari Educational Assessment for the Elementary and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

[14]david whitebread The Psycholog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2.

[15]Robert E.Slavin 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 Practice[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學習資源開發(fā)信息
訂閱信息
中華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基于微信公眾號的O2O學習資源設計與應用研究
基于新技術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
考試周刊(2016年94期)2016-12-12 13:18:29
中等職業(yè)教育中教育技術的應用研究
基于大數(shù)據(jù)背景下的智慧化環(huán)境藝術設計教學
河南方言文化資源的保護及其開發(fā)利用的研究
遵義紅色旅游開發(fā)對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學習APP設計與開發(fā)
單片機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和開發(fā)
展會信息
中外會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拉萨市| 天柱县| 临海市| 江门市| 余江县| 扬州市| 伊宁市| 隆昌县| 金寨县| 吴旗县| 英吉沙县| 仁化县| 道真| 全椒县| 临沧市| 长治县| 华安县| 汨罗市| 琼中| 柏乡县| 辽阳县| 金坛市| 余江县| 宁安市| 江西省| 获嘉县| 海南省| 阳西县| 万全县| 永济市| 周至县| 黄梅县| 博乐市| 繁昌县| 高雄县| 连平县| 云林县| 保亭| 临洮县| 彰化市| 沙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