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育靜
語文課堂教學,往往是由一個個問題組成的。設計幾個主問題,將課堂教學連串成線,教學內容就會簡單的多,也更易于學生理解。因此主問題設計到位,能簡化教學程序,起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作用。
所謂“主問題”是和閱讀課堂教學中隨意發(fā)問、簡單追問和慣性碎問相對的一種問題形式,是指根據文本和學生自身的特點,設計出那種高屋建瓴式的“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那種“以一當十,以少勝多”的問題,并常常能收到“點擊關鍵,一問傳神”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科學地設計主問題,這不僅能優(yōu)化課堂結構,真正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展示教師的教學藝術,顯現(xiàn)教師的教學魅力,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那么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該如何設計語文課堂教學的主問題呢?
一、聚焦情感設置主問題。
現(xiàn)行語文教材,很多的文章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思想。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在讓學生感受語言美和文筆構思美的同時,更應讓學生領悟的是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更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優(yōu)秀的敘事抒情散文往往用最動人的故事感動人,用最真誠的情感感染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濃濃的情愫里使學生體會生活的喜怒哀樂,思索人生的哲理境界。例如:《濟南的冬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可以把重點放在情景交融的體會上面。設計的問題如下:1、濟南其實并不美,但作者筆下的濟南卻是一個令人神往、令人難忘的好地方,究竟是為什么呢?2、濟南的冬天美在哪里,請找出來,讀一讀,品一品。3、這些美麗的景色能體現(xiàn)濟南冬天的什么特點?這樣的問題設計更易讓學生進入文本,走進作者,感受到作者對濟南的深厚感情,領悟到“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寫作境界。
二、激發(fā)思維設置主問題
設計問題的出發(fā)點是希望學生讀出問題,讀出自我,讀出智慧。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激勵學生進行思維拓展,發(fā)散遷移,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良好思維品質,。
如科幻小說《喂——出來》一文可以抓住微型小說的特點,讓學生發(fā)揮想象,續(xù)寫結尾,然后與課文作比較,看看哪一種更好。設置問題如下:
1.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創(chuàng)作結尾,他到底想告訴我們什么?
2.小說中的“洞”是人類生存的地球,其實它更像是一面鏡子,它照出了幾類人?給我們什么警示?
如在教學《變色龍》這篇課文時,可以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來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人物的性格:
1.接下來奧楚蔑洛夫會去干什么?
2.如果他第二天去拜訪將軍,將會出現(xiàn)怎樣的情景?請加以描述。
這些問題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學習興趣,只要老師多加鼓勵,學生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也許是我們老師都未曾想到的。
讀書用腦子,裝書用箱子,有些人讀一輩子,讀到終了,不過是只書箱子而已。一個好的讀書人,讀到最后會有那樣一個境界:知識猶如漫山遍野的石頭,他來了,只輕輕一揮鞭子,那些石頭便忽然地受到了點化,變成了充滿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歡快地奔騰起來。如果通過我們的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學到一點兒讀書的方法,培養(yǎng)出一些良好的讀書習慣,那么慢慢地也能夠達到這樣一種境界,這也正是我們語文老師所期望的。
三、把握構思特點設計主問題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著作者的一種寫作思路,并在文章的結構脈絡中加以體現(xiàn)。所以在閱讀教學主問題的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從文章的結構脈絡入手設計,以此設計的問題,有助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思路,提高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能力。如《那樹》一文由樹的輝煌期到樹的衰敗期,來看人類的一種古老文明與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的消亡??稍O計這樣幾個主問題:
1.這是一棵怎樣的樹?
2.人類是怎樣對待它的?
3.樹消失了,隨著樹消失的還有什么?
4.《那樹》僅僅講了一棵樹嗎?難道我們所追求的文明,竟是溫情缺席的“文明”?
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學生對現(xiàn)代文明的畸形發(fā)展及人類今后的出路有了深刻的認識與反思。
語文課要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說:“知識必須自我認識,自我認識只能被喚醒,而不像轉讓貨物。” 轉讓就是被動接受、灌輸,喚醒則是一種內心的敞亮和情感的體驗;轉讓是外爍的,喚醒是內發(fā)的。利用主問題的設計還可以鼓勵學生放開思想,大膽思考,敢于想別人不敢想的問題。勉勵學生大膽質疑,向“書本”和“權威”挑戰(zhàn),對他們的勇氣給予必要的寬容。支持學生積極參加課堂討論,敢于發(fā)表與眾不同的意見。在課堂上營造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在知識的發(fā)生階段,不要直接給出結果,而是給學生一個想象的空間,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到達“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目的。
四、關注矛盾處設置主問題。
學貴有疑。有些課文涉及到的問題很有爭議性,這時,針對分歧點設計主問題,必能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索興趣,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例如《羚羊木雕》文章的最后一句話:“這到底該怪誰呢?”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把理由挖掘出來,就是對課文的深入解讀,還可以把它設計成辯論賽,在唇槍舌戰(zhàn)中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孔乙己》一文時,采用的問題設計就簡化為三個教學問題:
1.小說最后一句寫道:“我到現(xiàn)在終于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你認為孔乙己到底是死了,還是活著?為什么?
2.孔乙己為什么會死?(要求從文中篩選重點語句,進行理解、歸類,多角度分析孔乙己慘死的原因)
3.你對孔乙己這個人物是否同情?為什么?你對孔乙己這個人物是否怨恨?為什么?
看似簡單的三個教學問題,目標指向非常集中,對孔乙己生死的判斷,巧妙結合了人物形象的分析,而對孔乙己死因的探究,則重在揭示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背后隱含的社會意義,如:第一問引導學生仔細閱讀文本,最后根據最后一次來酒店的慘、嗜酒如命而終于沒有再見到他、掌柜沒有再提十九個錢的事實確定孔乙己已死,期間可以對 “大約”“的確‘的說法進行分析。而最后的一個問題,既需要學生結合形象意義的理解,又需要學生審視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生通過文本閱讀,篩選有效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綜合,最終形成了關于人物形象和文章主題的多層理解和表述。
一個人的才能具有兩面性,它能助你抵達成功,也能夠鎖住你的思維,有效的課堂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正面才能?!昂媳е荆诤聊?;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眱A情于課堂教學的精心打造,就象熱戀的情人,滿懷熱情去澆灌愛情之花一樣,“教你千遍不厭倦”。讓我們記住這浪漫的話語,把溫情的目光投向課堂教學,將每一節(jié)課都打造成精品課。只要方向沒錯,就要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達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