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鐵偉
摘 要:在中專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研究符合中專實際的特色教學,才能適應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需求,才能使學生的語文能力水平有所提高。
關鍵詞:中專語文;情境;探究;創(chuàng)新
在職業(yè)教育中,語文學科歸屬于文化基礎學科類,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實踐“文化基礎課為理論課服務,理論課為實踐課服務,并協(xié)同為培養(yǎng)目標服務”的職教目標。教師要研究符合中專實際的特色教學,才能適應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學需求,才能迅速使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所提高,以下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中專語文的教學方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
情境,即情形、景象、境地的組合。課堂上的情境包括課堂的場景和學習的氛圍。在中專語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就是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中,作用于中專學生而引起積極學習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在于誘發(fā)學生原有的認識水平與情感狀態(tài)同課文所提示的深刻道理及情感之間產生差距和矛盾,促使學生產生疑惑、提出問題,從而引起學生探究問題的動機和興趣。這種探究問題的動機和興趣是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的內驅力。建構主義教學論主張,人的認識不應該是被動的接受,而是通過主動的探究、深入的思考構建起來的。筆者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體會到,當學生原有的認識水平和情感同教材所揭示的道理和深層次的情感有差距、有矛盾時,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探究的興趣也最濃。所以,最能引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因素是問題情境?,F代心理學認為,一切思維都是從有問題開始的。教學要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就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筆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語文材料和機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努力讓學生進入探究狀態(tài),在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深層次的情感體驗,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例如,《項鏈》這篇小說很好地體現了作家莫泊桑高超的寫作技巧,為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作家的巧妙構思,深入體會小說主人公瑪蒂爾德的心理特征,筆者在帶領學生理清這篇文章的結構線索之后,布置了一道作業(yè):讓學生設想當主人公瑪蒂爾德發(fā)現項鏈無法找到時可能會有哪些抉擇。學生被故事深深吸引,他們積極地為女主人公“出謀劃策”,歸納起來主要設想了以下幾種結局:(1)告訴她的朋友實情,請求朋友的原諒;(2)逃走,這樣她就不用經歷十年勞苦了;(3)買一條假項鏈還給她的朋友,但不告訴朋友事實真相;(4)出賣美貌青春以換取金錢,然后買真項鏈來賠償;(5)自殺。學生們把幾種假設的理由一一進行陳述,當筆者建議大家把作家設計的結局與他們設想的結局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一下哪一種結局更有意義時,學生們都不約而同地贊同書中的這個結局,一致認為只有書中的這個結局才更具深刻的教育意義,進而領悟到作家的獨具匠心。
二、教師要大膽、創(chuàng)新地使用教材
從職業(yè)中專語文教材看,雖幾經改革,但大部分還是從陳舊的高中教材中選取一些篇目,不能與專業(yè)知識緊密聯系,缺乏職業(yè)教育特色。當今信息時代,要求人們處理信息的能力越來越高,“出口成章”“下筆成文”已成為社會對現代人素質的一項基本要求,中職語文教材顯然缺少現代氣息和時代感。
而新課程標準更強調學生的自身體驗,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高,好的課堂不應該只是看教師教會學生什么,還應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發(fā)展。所以,教師要適當地控制自己“啟”和“引”的度,這就要求教師平時授課除了傳授必要的基礎知識外,還須搜集與專業(yè)相關,又能體現出語文知識與技能特點的文章補充進教材。這樣,既可增加信息量,又可保證基本語文素質的培養(yǎng),充分體現人文精神、人本思想。如在講楊振寧的《鄧稼先》時,可緊緊抓住“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tǒng)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這句話,拓深講解中國文人幾千年固有的一脈相傳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人文精神。通過講解杜甫、諸葛亮、蘇軾等著名文人的人生追求與命運,使學生進一步領會鄧稼先“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無私奉獻精神,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增強他們的責任感、使命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鼓勵創(chuàng)新,保護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激發(fā)學生的求異思維
現在的中專學生思想比較活躍,想法也很多,難免會對一些課文的理解和教材、老師的見解不同。老師不能直接全盤否定學生的想法和觀點,在語文課堂上,只要言之有理,我們允許不同觀點的存在,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
比如,在學習《項鏈》這一課中,筆者要求學生給課文續(xù)寫一個結尾,這是一次想象力的訓練,大部分學生在最開始時都是沿著課文的思路給女主人公一個悲劇的結局,不是瘋了就是死了。一小部分學生寫女主人公幡然醒悟。可以說這是最普通的兩種結局,沒有什么新意。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幫助學生拓展思路,要求他們把自己當作女主人公,想象自己會怎樣,要求學生加入現代意識和價值觀念。這樣,學生的想法變得多種多樣,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得回項鏈捐給了貧困的孩子,有的想象女主人公利用項鏈的錢自己創(chuàng)業(yè),成為真正的貴婦人……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中專語文教師應了解學校各專業(yè)的特性和學生就業(yè)方向,并以此為指導,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并和專業(yè)教學相結合,針對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