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素新
摘要:語文教學必須超越知識技能教學的束縛,走向智慧鮮活,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引領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在激勵中學習語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活動;生活;激勵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蹦敲丛谡Z文教學中,又如何讓學生熱愛語文,產(chǎn)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呢?對此,我在教學中進行了積極探索。我認為,語文教學必須超越知識技能教學的束縛,走向智慧鮮活,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教學過程真正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引領學生學習語文,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一、在活動中學習語文
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活動是認識的開始,智慧從動作開始。”語文教學要力圖從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教學形式的改變、教學內(nèi)容的重組等方面加以突破,從兒童的身心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出發(fā),寓教學于活動之中,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以“動”促“思”,使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領悟到知識的情趣,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1.活動化的教學情境。教師把教學置于一定的活動情境之中,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愉悅,并在入境動情的環(huán)境中主動學習。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由于西沙群島地處祖國南大門,書中所描寫的景色對于學生來說有些遙遠、陌生,為了使學生學起來如身臨其境,我搜集了有關海底、沙灘及海島等景色的視頻片段,并配上歡快的樂曲。上課時,學生看到這鮮活的畫面,頓時手舞足蹈、興趣盎然,談笑聲中,他們領悟到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2.教材的二度開發(fā)。新教材賦予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空間非常大,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是個憑借。因此,教師應大膽地對教材進行二度開發(f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教學《五彩池》一課時,課前讓學生搜集有關五彩池的文字、圖片資料。課上,讓他們把這些資料相互交流,這樣不僅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面,而且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學習之中。又如在教學《翠鳥》后,組織學生開一個“鳥類知識介紹會”等等,這些憑借教材拓展的語文實踐活動,密切地聯(lián)系了學生生活經(jīng)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順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極大地豐富了他們認識世界的途徑,更多地提供了學生參與與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品嘗成功的喜悅,享受學習語文的快樂,進而激發(fā)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在生活中學習語文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就是加強課程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的聯(lián)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jīng)驗。對語文教學而言,不僅僅局限于教給學生某種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生活之間暗藏的“契合點”挖掘出來,巧妙地組織教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獲得心智的發(fā)展。
1.教材中尋找生活內(nèi)容。如在教學《頤和園》一課時,由于我班多數(shù)學生都親身游覽過頤和園,他們這一生活經(jīng)驗可以說是一筆寶貴的教學資源,因此我在課前請學生收集頤和園的相關資料,課堂上開啟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的大門,讓他們交流所了解到的頤和園的知識,盡情展示。在資源共享的同時,他們不僅學到了知識,發(fā)展了語言,而且在表現(xiàn)中享受到了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
2.教學方法生活化。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應該實現(xiàn)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自經(jīng)歷,用自己的心靈去親自感悟。只有讓學生多種感官全方位地參與學習,才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課堂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看看摸摸。如在教學《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一課時,我把楊梅擺在了每個學生的書桌上,讓他們用眼睛去看,用手去摸,親口品嘗,不僅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欲望,而且獲得了真實的知識經(jīng)驗。
演演說說。兒童是生活在游戲中的。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入境演一演,在學習中玩耍,在玩耍中學習,能使語文學習成為一件快樂的事情。如教學《會搖尾巴的狼》《陶罐鐵罐》等課文,都可以讓學生演繹文中的故事,在表演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并通過充分展示自我,獲得豐富的內(nèi)心體驗。
想想畫畫。如教學《瀑布》《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五彩池》等課文,讓學生親自動筆畫一畫,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又可以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得到培養(yǎng)。
三、在激勵中學習語文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奧秘不在傳授,而在激勵、喚起和鼓舞?!奔钤诮虒W中有著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語文教學中正確運用激勵手段,能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活動的內(nèi)在動力,建立學習語文的自信,體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形成積極的、豐富的人生態(tài)度與情感體驗。
1.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勵因素。所謂激勵因素,我認為是教師根據(jù)教材創(chuàng)設的一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的平臺。教師如能在教學中恰當?shù)亻_發(fā)和利用這些空間、平臺,必將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情感,使他們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向上的狀態(tài)。如教學《撈鐵?!芬徽n,學習接近尾聲,學生紛紛用自己的語言談了對懷丙和尚的認識,“懷丙是一個愛動腦筋的人”,“懷丙是一個聰明的人”等,我用熱情飽滿的語言對學生說:“我發(fā)現(xiàn)我們教室里也有許多懷丙,老師相信你們比懷丙還要聰明,會想出更多更好的辦法!”賞識、激勵,為學生提供了暢所欲言的平臺,學生的思維火花不斷閃現(xiàn),創(chuàng)造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發(fā)。
2.巧妙運用激勵性評價。新課程追求教師和學生在心理、情感層面上的接觸,追求師生心靈的擁抱。我在教學中不光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學習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用積極、及時的評價來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如“你朗讀的聲音要是再大聲些,就超過老師了”“你告訴大家的知識真有趣”等等。真誠的贊賞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的臉上始終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同時,我還經(jīng)常不定期地組織學生互相評價,如讓學生用幾句話夸夸自己身邊的好伙伴,做成卡片送給對方等等,這一種激勵評價是學生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它引領著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質(zhì),并促進和持續(xù)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師是語文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要我們轉變觀念,真正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就一定會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