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淳之
在聽課中,我們總會發(fā)現這樣的情況:學生搜集了許多資料,教師也喜歡為學生補充大量背景資料。我覺得課堂教學畢竟以教材為主,資源為輔,背景資料是為學生的學習提供輔助作用的,因此,無論是為學生提供背景資料,還是引導學生搜集,都要讓它變得“薄”。
一、 教師呈現資料:要減
【案例1】 有位教師在上《黃河的主人》一課時,讓學生先簡單交流自己搜集的資料。學生介紹之后,教師也出示一段資料來介紹黃河:“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全長5464公里。發(fā)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北麓卡日曲,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qū),最后注入渤海。”細細一讀,你就會發(fā)現這些資料對于本課的學習是無效的。本課的課題是《黃河的主人》,作者在文中描繪“黃河滾滾”的景象,是用以反襯艄公的鎮(zhèn)定自若的。對于黃河,教師應該在學生介紹黃河時,引導他們關注“驚濤駭浪、波浪滔天、一瀉千里”這些表現黃河氣勢的文字。如果還需要給予學生以輔助資料的話,教師可以映示一些黃河洶涌奔騰的圖片或視頻。至于黃河發(fā)源于巴顏喀拉山、流經了哪些省、流向了哪個海,如此擴展,不但沒有讓背景資料起到應有的作用,還浪費了課堂的學習時間,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負擔,背景資源變得越來越“厚”,學生越讀越迷糊了。
【案例2】 一位教師在教《宋慶齡故居的樟樹》一課前,先讓學生介紹宋慶齡。對于宋慶齡,現在的學生知之甚少,心中根本就沒有建立起她的偉大形象。因此,要想突破本課的學習難點——“理解宋慶齡與樟樹之間的象征關系”有些難。這位教師在學生七嘴八舌地介紹了宋慶齡之后,就出示了一幅宋慶齡的圖片和一段關于她的資料:“宋慶齡,偉大的愛國主義、民主主義、國際主義和共產主義戰(zhàn)士,舉世聞名的二十世紀的偉大女性……”教者引用的是“百度百科”中對宋慶齡的介紹。這一段資料很長,中間還有許多生字,為了節(jié)省時間,避免麻煩,教師就親自讀給學生聽。讀完后,教師問:“能不能用一兩句話說說你讀了這段話后的感受?”有的學生說:“宋慶齡是我國的一位著名的女性?!边€有的學生說:“我覺得宋慶齡特別偉大?!边@樣,宋慶齡的偉大形象開始在學生心里樹立了。然后,教師還很自然地引導學生理解“瞻仰”和“崇敬”這兩個詞語。
在這堂課中,學生對宋慶齡的介紹是隨意的,所以,教師重點向學生推薦了一份資料。這段資料很長,但教師的聰明之處在于引導學生把這段資料讀“薄”——用一兩句話來介紹一下你讀了這段資料后的感受。這樣做既能使學生對宋慶齡的“偉大”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隨機地解決課文中難理解的詞語,還能為后面突破難點起到鋪墊的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評析】 課堂學習的時間是有限的,因此,我們?yōu)閷W生提供的背景資料也應該是有限的。提供背景資料,我們首先要考慮這些背景資料的有效性,盡量減少無關資料對學習的干擾。其次,現代社會的信息特別多,信息量也特別大,對于小學生而言,我們需要引導學生把資源讀“薄”,不要在無關的枝節(jié)上糾纏,學會從長長的資料中摘取核心的要素,讓這些背景資料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二、 學生搜集資料:會抄
【案例3】 有位教師在上《恐龍》一課前,讓學生搜集關于恐龍的資料,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恐龍產生興趣。
課堂中,教師讓學生們介紹一下恐龍,于是,學生拿出資料,開始疙疙瘩瘩地讀了起來。難怪,三年級的學生,識字并不多,背景資料中關于恐龍的介紹又有很強的科學性,所以,學生很難讀懂自己搜集的那段資料。讀的人自己不明白,聽的人自然就更不明白了。所以這堂課中,教師想利用學生介紹恐龍以達到“群情踴躍”的學習效果,可惜并沒有出現。
上這樣的科學說明文,學生要不要搜集背景資料?當然要。不僅需要有課前的背景資料,還要學會在課后進行拓展閱讀呢。但現在的問題是,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應該如何來搜集資料?我想:學生自己通過上網、讀課外書來獲取資料是完全正確的,只是,學生搜集來的背景資料,應該學會用自己的語言(三年級學生都能聽得懂的語言)來表達。
【評析】 在引導學生搜集背景資料時,我們寧可用“抄”的辦法——通過網絡、圖書等獲取資料,然后再把這些資料重要的部分抄下來。“下載——打印”這一過程只需要動動手指頭,點點鼠標,輕而易舉卻收獲甚微。但如果我們要求學生把自己需要的背景資料抄下來的話,那對于學生來說,就不一樣了。為了少抄幾個字,學生必然要通讀全篇文章,然后才能把最重要的內容抄下來。有了這一過程,學生在搜集和介紹背景資料的時候,不就能做到“薄”了嗎?
(作者單位:常州市鐘樓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