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嶸
摘要:民族歌曲,作為我國音樂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其在保存和發(fā)展的過程中一直以來都得到大眾的關注。就其發(fā)展而言,我國在民族歌曲的創(chuàng)作中一直處在探索和開拓的道路上,結合西方樂器的演奏,賦予民族歌曲新的生命力,將是音樂工作者探索和實踐的一個方向。本文將對民族歌曲在鋼琴伴奏的風格進行簡要分析,展示關于民族歌曲在鋼琴伴奏藝術表達上的可塑性。
關鍵詞:民族歌曲 鋼琴伴奏 風格 評析
鋼琴伴奏是一門綜合的演奏藝術,作為民族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完整表達一個聲樂作品的內涵起到的襯托效果與演唱者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鋼琴伴奏它不僅是對聲樂旋律部分的烘托,更重要的是它加深了對作品意境的刻畫和營造,表達了更深層的音樂情感,豐富了音樂的詩性表現(xiàn),顯示了獨特的審美追求。鋼琴伴奏多樣的演奏技法和無窮變幻的音樂也往往揭示了生動豐滿的音樂形象。鋼琴伴奏形式,為我國民族歌曲發(fā)展進程注入了新的能量,多首新創(chuàng)作的民族歌曲中應用鋼琴作為伴奏形式,提高了音樂本身在感情上的表達張力,同時豐富了歌曲在演繹過程中藝術美感。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民族歌曲在鋼琴伴奏中的風格進行簡要分析,展示民族歌曲在鋼琴演奏藝術表達上的可塑性。
1.關于民族歌曲的形態(tài)分析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都有相應的發(fā)展和革新,民族歌曲亦是如此。一般來講,我國的民族歌曲其形態(tài)大致有幾大類別,第一類是由民歌及民歌改編的形式;第二類是反映我國民族生活習俗、風土人情的歌曲;第三類由一些古典詩詞而作的藝術歌曲;第四類展現(xiàn)我們民族精神面貌的歌曲等。在這一系列分類中,多是以抒情歌曲為主,而近現(xiàn)代創(chuàng)作的歌曲中,也有戲曲和敘事等形式的歌曲出現(xiàn),這也給了藝術表演者更大的表現(xiàn)空間。而我們在對于鋼琴伴奏滲透于民族歌曲的風格評析中,自然應該對民族歌曲的形態(tài)等有所了解,這樣在關于鋼琴伴奏的風格選擇上才能有針對性的進行選取和搭配。如具有西北部特色的民族歌曲《山丹丹花開紅艷艷》,作品表現(xiàn)為聲調高亢、旋律跌宕、起伏程度也相對較大,一聽便能給人以開朗豪邁的感覺,而通過在鋼琴伴奏下,其音樂情緒將更加爽朗奔放,也更能凸顯出北方人灑脫的音樂熱情;而如《茉莉花》等南方歌曲,其旋律會相對溫柔婉轉,通過鋼琴伴奏,其曲調在情感表達上更能彰顯其細膩性,更能突出茉莉花優(yōu)雅的美好形象。近現(xiàn)代中國的發(fā)展也促進了民族歌曲形式上的改變,諸如許多歌頌改革開放的歌曲,如《走進新時代》、《春天的故事》等歌曲,都以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抒發(fā)著人民對祖國的贊美之情。為此把握住每一首民族歌曲的形式風格,才能夠真正地掌控鋼琴伴奏的相關特點。
2.鋼琴伴奏對民族歌曲在藝術表現(xiàn)力上的作用分析
民族歌曲中鋼琴伴奏對于其在藝術表現(xiàn)力上有著強有力的開拓作用。鋼琴伴奏一般分為兩種織體手法,其一是柱式和弦的主調伴奏織體,另一種則是對位化復調性伴奏織體,通過相關的歌曲表現(xiàn),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其各自的優(yōu)點,而作為為民族歌曲伴奏這樣的形式來講,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必須使得不同的織體手法服從于本身歌曲的曲風,這樣才能更好的為民族歌曲開拓其表現(xiàn)力。下面就兩種織體手法進行簡要地舉例分析。
鋼琴伴奏以和聲的表現(xiàn)特點為基礎的柱式和弦織體,在表現(xiàn)形式上更注重通過和聲的力度變化、功能色彩等方面來表達其內容。如歌曲《龍的傳人》伴奏譜例(圖1),演奏者通過柱式和弦,運用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的強烈對比,為聽眾塑造了長江奔涌的雄壯氣勢,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音樂形象。
圖1
鋼琴伴奏形式以幾個各自獨立的旋律同時結合為主要特點的對位化織體,主要伴奏形式有兩種,其一是伴奏自身形成的對位化形式,另外一種是指伴奏與歌曲旋律所形成的對位關系而言的。如歌曲《唱支山歌給黨聽》伴奏譜例中(圖2),鋼琴伴奏常常以對比復調、模仿復調織體形式出現(xiàn),不僅增強了歌唱性,而且在運用了對位手法之后,其旋律被襯托出來,在感情的傳達上更加細膩而婉轉。
圖2
3.象征形態(tài)手法運用于鋼琴伴奏
象征形態(tài)手法的運用,使得鋼琴伴奏在整首歌曲中更富有意境,常常通過音樂形象和感情的變化、和聲走向等進行織體的安排,在許多音樂作品中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音樂美感。如歌曲《烏蘇里船歌》譜例中(圖3),樂曲的前奏通過大量的音節(jié)跳動來詮釋烏蘇里江邊一望無際的蘆葦,在微風吹動下歡快地隨波蕩漾的畫面,與此相似的還有在樂曲中以倚音來展示出鳥兒的鳴叫之聲,以琶音來展示出溪水的流動和湖面的微波。
圖3
象征形態(tài)手法的使用同樣是來自于民間,而這種應用于民族歌曲的手法,也能很好的表達出民族歌曲的特色。在毛澤東詩詞歌曲《憶秦娥?婁山關》的中間段落中,鋼琴伴奏運用八度音程加附點節(jié)奏來描繪出一副萬馬奔騰的畫面,同時使用綜合形態(tài)和弦節(jié)奏,使聽者如臨其境感受到民間鑼鼓齊鳴的盛大場面,整首作品在伴奏手段的合理運用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加強了歌曲的藝術感染力。
4.構想民族歌曲的鋼琴伴奏
鋼琴伴奏在構思過程中首先需了解民族歌曲的背景,及其創(chuàng)作過程所承載的感情基調,并注意其表現(xiàn)的歌曲意境,以此確定鋼琴伴奏在整首歌曲中的作用和地位,應強調其自身的完整性、嚴謹性、藝術性。如鋼琴伴奏中前奏、間奏及尾聲等部分的音響飽滿度、力度和速度等,使之能充分地融入到整首民族歌曲的精神中,使得原作品更為豐滿。由此可見,成熟的鋼琴伴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的民族歌曲在氣質、情感表達上有開拓作用,而如何更好的構思鋼琴伴奏,將其滲透進民族歌曲中,為民族樂器做出必要貢獻,將是音樂工作者要努力實踐的方向。
我國歷史悠久,在慢慢長河中積淀下來的優(yōu)秀音樂作品,通過鋼琴伴奏的表現(xiàn)形式將其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其演奏風格得到了普遍的認同,而在對民族歌曲伴奏的風格特點評析中,發(fā)現(xiàn)了民族歌曲的感情表達上的感染力及在藝術形態(tài)表現(xiàn)手法上的柔性的優(yōu)點透過鋼琴伴奏傳達出來,為此我們將進一步學習和分析鋼琴伴奏在風格上的相關搭配,并在未來的音樂創(chuàng)作及演奏中為民族歌曲增添色彩。
參考文獻:
[1]蔡世賢.藝術歌曲與鋼琴伴奏研究[M].南寧: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研究生課程教材,2006.
[2]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聲樂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江明淳.漢族民歌概論[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