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何為浪漫?何為情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袁宏道先生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浪漫情懷,時常感染著我,更促使我的心靈在教學中不斷凈化與升華。
[關(guān)鍵詞] 袁宏道;浪漫情懷;創(chuàng)造;再創(chuàng)造
一、創(chuàng)造的浪漫
“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我們都知道要取實寫詩,以情高歌,用心跳舞,最后加以外在物潤飾,達到一種動人心弦、攝人魂魄的境界。不論是文藝創(chuàng)造還是文學創(chuàng)造,有血有肉,這看起來才算是一次完整的浪漫之旅。
“我們回顧中國過去的文學史上,真能形成有力的浪漫派的思潮的,只有三個時期,一個是魏晉,一個是晚明,一個是五四?!蔽簳x時期雖其本質(zhì)是浪漫的,但未能引發(fā)有意識的浪漫的文學理論;而后的唐宋古文運動,其理論在文學批評史上理論價值并不高;于是晚明的“公安三袁”扛起大旗,“晚明公安派的議論,精神是浪漫的,態(tài)度是革命的,一反傳統(tǒng)的拜古的思想,而建立重個性、重自由、重內(nèi)容、重情感的新理論”。公安以后,便是竟陵派,承襲公安派但不拘于公安派;最后由近代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將浪漫思潮再度引致高峰。不難看出,公安三袁浪漫的文學創(chuàng)造在中國文學史上起著承上啟下、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在我教授學生研習《滿井游記》這篇課文時,我總是感概萬千?;ǔ?jié)過后,寒意猶濃,若是平常人,“局促一室之內(nèi),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但作者硬是異于常人,依舊郊游,“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能在寒中體味一絲暖意。課罷我總會叮囑學生,在寒冬應該至少有一次的孤獨而浪漫的旅行,哪怕只有一秒也好。這種性靈,非一般人可得。
從古至今,擬古者數(shù)不勝數(shù),幾乎流于歷史的塵埃。作文者,既無精神也無個性,便無存在的價值。所以袁中郎批評小修的詩,“凡物釀之得甘,炙之得哭,雖淡也不可造,不可造是文之真性靈也。濃者不復薄,甘者不復辛,唯淡也無可不造,無可不造是文之真變態(tài)也”。“獨抒性靈”是指文學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文學是言志的而不是載道的,是表現(xiàn)個人的而不是無病呻吟的;“不拘格套”是指文學要破除擬古的情緒,充分發(fā)揮作者的自由精神,創(chuàng)造凸顯個性的浪漫作品。
由此,我們應當學習袁中郎強調(diào)的文學創(chuàng)造與浪漫的文學創(chuàng)造,以真正做到“言人之所欲言,言人之所不能言,言人之所不敢言”。
二、再創(chuàng)造的浪漫
袁宏道語:“堂堂三圣人,同宗偶異胤??逃扒箫w鴻,霧眼自生暈。白水涌冰輪,千江同一印。”不識儒,我們就不知儒者之大智;不入道,我們便難有道家之風骨;而不禮佛,我們卻嘲鄙僧尼之皆空。奇就奇在這煌煌的中國,能使三教合一,千百年傳流,而造化出如今的種種:有大境界諸如仁者色空、道骨佛心,有大人物諸如袁中郎、南懷瑾,在中郎先生看來,三教融通已深深地融入了百姓日用之中,是毋庸辯說的事實,無需遠慕,不假外求、自然而然。說起“三教合一”,重陽全真開化輔極帝君王嘉曾說“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暨梁武之世,三教連衡”,是極為難得的滲透和制衡,為人們所吸收消化并加以再創(chuàng)造,自然而成一種浪漫的大理念。事實上在晚明時期“三教合一”的思想早已泛濫,唯獨先生另起一幟而獨舟于洪流之上,將這些理念融入文學創(chuàng)作,進行文學創(chuàng)造上的再創(chuàng)造。這是因為在他眼里,三教本出一源,因此對于佛道、儒佛之間的融通分別從性格雙修和注釋格物等不同途徑加以論證?!耙磺腥私跃呷蹋噭t餐,倦則眠,炎則風,寒則衣,此仙之攝生也。小民往復,亦有揖讓,尊尊親親,截然不紊,此儒之禮教也。喚著即應,引著即行,此禪之無住也。觸類而通,三教之學,盡在我矣。奚必遠有所慕哉?”陸云龍在讀罷《廣莊》時,嘆其“語有禪風”,“直為三教之治”。因為本身參禪入境,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也是“獨具性靈不拘格套”,所以在進行文學浪漫的再創(chuàng)造時,有較多體現(xiàn)?!袄@水繞煙地,臨花臨柳居。經(jīng)營成凈社,穿鑿架僧廬。小作番唐像,閑堆農(nóng)圃書。主人葷血斷,鶴亦念溪魚?!弊詈笠痪湔f,因為主人吃齋念佛,就連這里吃小魚的白鶴也受了感染,斷了吃魚的念頭。這從了道的白鶴也斷葷腥從了佛,這莫不有一番佛道相統(tǒng)的意味。
其實從客觀看來,其“三教”學術(shù)研究成果及對后世的影響遠不及他們的文學理論和創(chuàng)作,但我們?nèi)匀痪囱鲞@位思慮過人的大師,可把山水表以文字,能把腐朽化為神奇,更難得是萬般窠臼思想之中的一抹新鮮。能夠在千篇一律的合教思潮中找到一個特別的定位,確實不易,正是這種浪漫的再創(chuàng)造給我們留下了無盡想象與鉆研的余地。于是,我們凡俗之人便馬不停蹄地破儒、殉道、祭佛??晌覀兤€是糊里糊涂,不明“堂堂三圣人”、不明“千江同一印”。我們大多數(shù)恰好三者都入了,卻沒入至佳境,釀成了一個個不倫不類的人間慘禍——三者皆不通。對于我而言,并不敢茍同“三教合一”的道義,只覺自己在修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有自己的一番體悟。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或多或少受了這樣的影響,卻無驚覺。
我們應該這樣,在對外物或內(nèi)里進行包括文學的再創(chuàng)造時,更要注重與自身個性和氣質(zhì)的浪漫結(jié)合?;蛘哌@樣,我們才能識儒則是儒,參佛便成佛,悟道便入道。
三、勵志結(jié)語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笨偨Y(jié)過去的思想,我們會在未來某個時刻得到無可辯駁的印證。作為中學語文教師的我們,在學習袁宏道先生的作品時,似乎要比其他人更懂得感受來自于中郎先生這份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浪漫情懷。
參考文獻:
[1]《樂記》,西漢成帝時戴圣所輯《禮記》第十九篇。
[2](明)袁宏道,《滿井游記》、《敘咼氏家繩集》、《小修集·序》、《廣莊》等。
作者簡介:王傳芳,湖北省公安縣油江中學,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