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尚
香文化歷史有多久,香爐的歷史就有多久。
香爐雖是日常用品,然自古以來,即為文人墨客、才子佳人所喜好,焚香沐浴,即成古時時尚生活之一。書房中有香爐,可以靜心;閨房里有香爐,可以暖意。香爐型制,千姿百態(tài),質(zhì)料不拘一格。
山寨定窯,半夜清香入夢來
收藏,有人靠眼力,有人靠實力,而有人靠的則是運氣。慕容藍手里的這件宋代土定香爐,就是靠運氣淘來的。那年她回老家唐山。在北京闖蕩好幾年,事業(yè)小成,房車不缺,也該回去看看了。那是一個很熱的夏季,大人孩子都在外面乘涼。孩子們玩得最多的就是各家的香爐。“這玩意兒,我們老家沒人當(dāng)回事兒,都不拿它當(dāng)好東西?!毕奶斓臅r候,人們拿它插上香盤,點著了熏蚊子。小孩子和泥的時候也用它來舀水??赡饺菟{見了這東西,打心里喜歡。她跑到鄰居家,看了好幾個香爐,沒一個品相好的,而且年份都很晚。在北京呆得時間長,她知道收藏這玩意兒,年份太短肯定不行,品相太差了也肯定不行,連自己看著都不喜歡,那還怎么收藏?
本來興致勃勃,可是看了很多以后,漸漸被那些看不上眼的東西消磨殆盡。她回北京的前一天,她小叔來了。他聽說慕容藍回來了,又聽說這“小丫頭”到處踅摸香爐,趕緊跑來說手里有定窯香爐。慕容藍一聽,眼睛就發(fā)亮,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得其一,藏家都當(dāng)另眼看待。不過她心里也二乎,定窯瓷她只在一個玩家子那里把玩過,真遇上了,心里沒底。
眼前的是一件豆形香爐。圈足底座上面環(huán)繞著一條龍,香爐的上部以上升的云紋為其裝飾,造型典雅,給人以沉實雅靜又富有動感的感覺。香爐的裝飾形式多種多樣。這件香爐上面的云紋飄浮多變,使人聯(lián)想到飄動的香氣。如意云紋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紋飾之一,它象征“圣潔、吉祥、如意、安康”。器座的圈足裝飾,雖然極其簡潔,白色略有些發(fā)黃,仍能顯示出它的雅致和宋代人的審美情趣。香爐里面可放置檀香、云香等等。這種香爐的造型也叫“博山爐”,特征是蓋子就像一個小山頭。傳說博山是仙人住的地方,秦漢之后的人喜歡追求長生不老,總希望自己能夠接近仙人住的地方,所以就造出了這種形式的玩意兒來。
拿在手里,慕容藍就感覺有點不對,和曾經(jīng)把玩過的定窯瓷器有差別——質(zhì)地略粗,雖是白釉,顏色有些偏黃。猛然間想起《南窯筆記》,書里面說這類瓷器也屬于定窯系瓷器,但不是正宗的定窯。定窯是官窯,這類是民間的,叫“土定”,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山寨定窯。有了這個底,任憑她小叔怎么忽悠說是宋代定窯,她都當(dāng)是夢話。最后她來一句:“你這就是一個山寨定窯,古代的假冒偽劣?!毙廊荒孟?,回北京的路上心情特好,此后她就一直把香爐放置在自己的臥房中。宋代的范成大在一首《卜算子》里說“半夜清香入夢來”,對她來說還有熏爐為伴。
“這件香爐原來有蓋,買的時候因為太喜歡了,沒有去考慮蓋的問題。等后來想起來,再去找,已經(jīng)找不著了。”她說這算是一個小遺憾吧。
白銅香爐,斜倚熏籠坐到明
藏品講究材質(zhì)第一,造型第二,文化聯(lián)想第三。這三樣湊一塊兒不容易。比如材質(zhì),我在朋友那兒見過一個紫檀木香爐,銅的、瓷的、玻璃的都見過,紫檀的第一次見著,材質(zhì)是很特別,但是造型很一般,圓腹、三足、無紋飾,很難引起什么文化聯(lián)想。這只紫檀香爐頂多也就算是一件精品而已。
前不久,有朋友帶著去一位藏家那兒,看了一件清代白銅盒式香爐。此爐為盒式三層,制作得小巧玲瓏,裝在一個木盒中。主人取出來,我和朋友都愣了,這簡直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香爐的材質(zhì)為白銅,青銅的、黃銅的見過不少,白銅的還是頭一回見。工藝細致精美,屬不可多得的精品。最重要的是,主人告訴我們:“盒是原配?!蓖郏〗^就絕在這里了。藏家介紹,這只香爐“在古代屬于文房陳設(shè)之物。從其整個的造型上看,它突出地反映了中國人對于簡潔美的追求。和我從前見過的一些香爐相比,雖然功能一樣,可是審美風(fēng)格大不相同。一般的香爐裝飾多比較繁復(fù),裝飾效果突出,而它體現(xiàn)的卻是一種簡潔典雅的審美趣味,它和書房中的其他雅玩配置在一起,十分貼切。既不喧賓奪主,又能相得益彰?!?/p>
打開香爐的蓋,放進去香料,香味就可以從蓋頂鏤空的孔洞中散發(fā)出來。滿屋的幽香,香令人幽,無論古今。“藏萬卷異書,襲以異錦,熏以異香”雖然茅屋木窗,紙窗土壁,吟詠其間,人間一樂,雅事一件。
“香爐的使用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它產(chǎn)生于西漢早期,就其使用的材質(zhì)來說有兩種,金屬和陶瓷。造型以豆形為主。瓷制產(chǎn)生于東漢,東漢后期成為時尚。從出土發(fā)掘品來看,三國時候的香爐造型為‘?dāng)靠诒鈭A腹,形似罐盆,或有提梁,或有雙耳,底為圈足,樣子很古拙。香爐的器壁上多鏤有圓孔,為的是讓香氣可以從中散出。而西晉時則改成爐體為球形,其用來散發(fā)香氣的孔洞在上面,為三角形,整體顯得小巧玲瓏。到了南朝又出現(xiàn)了青瓷三足、四足盤托爐。唐代更進一步創(chuàng)作出絞胎五足爐、三彩獸足爐等等。再后來,人們出于新奇,制作過一些奇形怪狀的香爐??蛇@些奇形怪狀的東西,都好景不長,也許因為它們太奇形怪狀,與傳統(tǒng)的審美形式大異其趣,漸漸為人們所冷落……”玩收藏的人都喜歡滔滔不絕,聽著聽著,我也覺得應(yīng)該有這么一件才好。
“斜倚熏籠坐到明”的意味呼之欲出。它展示著古代藝人的另一種高超藝術(shù)造詣。寓繁于簡,寓動于靜,寓萬變于不變。書案之上設(shè)有這樣一件典雅的香爐,可以營造意境,渲染氣氛。
收藏,藏的是物,品味的是文化,養(yǎng)的是心。
明代宣德爐,綿綿浮空散氤氳
前十來年,宣德爐在香爐中屬于大紅大紫的那一路,也是最難辨別真假的。一位玩攝影的哥們兒那天跑來告訴我說,香港藏家馬先生從國外淘換來一件明晚期的宣德爐。于是我按著朋友寫的字條找了去。見了馬先生,直接道明就想看一看他的寶貝。馬先生說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他是個信緣分的人。
宣德爐放在他身后的保險柜里面,馬先生取出遞給我。接它的時候我差點閃了腰。沒想到這件東西竟然有那么重的分量!
馬先生說真品宣德爐都沉。他說這是他去年去美國玩,在一次藏家聚會上淘換來的。見到它時,馬先生也是先用手拖了一下,沉甸甸的感覺讓他心里一亮。沉和沉的感覺不一樣,馬先生說:“真宣德爐的沉,是沉甸甸的感覺,沉得有一種飽滿感,像活物的那種分量感。而假的要么很輕不打手,要么就是死沉死沉的?!?/p>
當(dāng)時的出價為8000美金,馬先生覺得這樣的價格在國內(nèi)市場上,頂多也就買一件很普通的“后仿宣德爐”,弄好了能買到清末的。他把這件東西仔細地看了又看,“淘換藏品,尤其是淘換這類仿品眾多的藏品,光憑一個感覺是不夠的。器型、包漿、手頭要都對得上?!彼X得這是一件明代晚期的作品,這東西在國內(nèi)的市場價格他很清楚,8000美金拿下并不算貴。
宣德爐在國內(nèi)把人們都弄怕了,是以大多數(shù)藏家對它都敬而遠之。這次古玩聚會上,也有好幾個人反復(fù)看過這件宣德爐,就是沒有人下手。馬先生很賊,他沒說自己的看法,只說“說不好”。淘換古玩的人就怕有狐疑,一疑就沒人敢碰了。馬先生知道不先嚇退這些感興趣的人,這件宣德爐非宰死他不可。聚會結(jié)束后,東西還在,問津的人已很少了。馬先生一路砍價,不足5000美金拿下。這東西在國內(nèi)拍賣市場上曾有過百萬元的拍賣紀(jì)錄。“給老婆省了不少錢呢”,馬先生美得在心里嘀咕著。
這件宣德爐雙耳為獸頭,底座為原物原套。馬先生說有獸頭的宣德爐本就少見。撫摸這件宣德爐,總的感覺是很細膩,爐壁比較厚,看上去敦實、古樸。爐體好像被一種珠光寶氣的氛圍籠罩著。香爐線條流暢,特別是底座,造型極其簡練,很有點明代家具的風(fēng)格。
宣德爐的來歷有段故事,說明宣宗即位后,有暹羅國王來朝貢,并帶來數(shù)萬斤風(fēng)磨銅作為禮物。風(fēng)磨銅是一種極為細膩的銅,像金子般金光燦燦。宣宗看后很是喜歡,于是責(zé)成宮廷御匠呂震和工部侍郎吳邦佐以此銅為原料設(shè)計并監(jiān)制香爐。為保證香爐的質(zhì)量,他們還選了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與紅銅一起經(jīng)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一般經(jīng)過四煉的銅爐就會現(xiàn)出珠光寶色,而宣德爐要經(jīng)過十二煉,檔次低一點的至少也要經(jīng)過六煉,這種精益求精的加工精神是宣德爐名聲大作的主要原因。宣德爐好就好在色澤晶瑩而溫潤,顏色精美,變化無窮,是明代人留給后人的珍品之一。
古代貴族子弟有“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習(xí)慣,有錢人家為了保持屋子里面氣味純正,就用熏爐燒起香料,當(dāng)香氣從爐中飄出時,滿屋清香。以這種氣氛迎客,有對客人極盡尊重之意。
宣德爐一共也就做了5000多件,主要用于壇寺廟宇陳設(shè),宮內(nèi)文房書院陳設(shè),賞賜有功大臣和皇親國戚,其他部分藏入國庫。其款式為“大明宣德年制”。山東省文物鑒定專家史大仕說:“后代仿制宣德爐的特別多,也有年代之分,鑒定它的早晚,一看重量,早期的重一些,壁厚一些,用的銅多一些,加強它的凝重感。晚期的就省工減料了,一般壁薄、輕。二看款識,都是六個字‘大明宣德年制。到后期就比較潦草,不是那么規(guī)整了。三看造型,早期的比較凝重。四看敦實,晚期的輕飄、高,五花八門什么樣都有。五看線條,早期的線條都非常流暢,晚期就不注重這些了?!?/p>
香爐,用以焚香驅(qū)逐異味的器皿。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漢代長安的能工巧匠就能制作精美絕倫的香爐。它還有不少異名,香爐也叫香熏、熏籠,《事物異名錄》中記載的別名還有:傅山、金猊、寶鴨、香山道人、銀囊、鵲尾爐等。收藏時應(yīng)該對此有所了解。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