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平分生命》是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五模塊的第三篇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發(fā)生在一對相依為命的兄妹之間的一個感人故事。妹妹身患重病,需要輸血。哥哥在認為輸血會失去生命的情況下,毅然決然地為妹妹獻了血。而當?shù)弥斞⒉粫a(chǎn)生他所想象的可怕后果時,他又決定獻一半血給妹妹,與妹妹平分生命。課文禮贊了哥哥的無私、真誠,謳歌了血緣親情、人類的至真至純的愛。
課文共9個自然段。教學時,注意引導學生抓住描寫哥哥輸血前后及輸血過程中的語言、神態(tài)、動作的語句,感受人物內心活動的變化。同時學習抓住關鍵詞語體會人物思想感情的讀書方法。另外,醫(yī)生的情感變化也是理解課文的一條線索,教學中應予以關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會認1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 正確讀寫“相依為命、鄭重其事”等重點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兄妹深情。
過程與方法:
反復朗讀文中描寫男孩神態(tài)、動作、語言的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在表達文章中心時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讀懂課文,體會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情深。
教學重點:
品讀描寫男孩動作、神態(tài)、語言的句子,體會兄妹情深。
教學準備:
1. 學生通過查閱資料了解輸血的知識。
2. 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白板板書“生命”二字,提問:同學們,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對生命的理解嗎?
2. 在“生命”二字前寫“平分”提問:“平分生命”是什么意思?面對這個課題,你肯定會有很多疑問,你想知道什么?(學生自由提問)
3. 引入課文:這么多問題怎么辦?從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 自由讀課文,思考我們剛剛提出的這幾個問題:“誰和誰平分生命?”“為什么平分生命?”“怎樣平分生命?”
(白板出示三個問題)
2. 學生讀文后交流問題答案。(哥哥與妹妹平分生命、因為妹妹得了重病,哥哥相救妹妹,為妹妹輸血、哥哥得知抽血不會危及性命時,要將一半的血抽給妹妹。)
3. 結合三個問題的答案,說一說,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兒?
三、區(qū)分“血”字讀音
區(qū)別“血”的兩個讀音。
1. “血”字有兩個讀音:一讀xuè(文),用作書面語讀音;一讀xiě(白),用作口頭語讀音?!把庇迷诤铣稍~和成語中,屬于書面語用法,應讀成xuè。如:血液、血管、血汗?!把眴为毷褂没蛴迷诙陶Z(詞組)中,屬于口頭語用法,應讀成xiě。如,吐了一口血、獻血、驗血、抽血。)
2. 練習讀課文中帶“血”字的詞語,“輸血(xuè)、血(xuè)型、抽血(xiě)、血(xuè)液、我的血(xiě)”(白板出示詞語,學生認讀,區(qū)別讀音。教師相機在白板上注音。)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白板滾動播放一些溫情的兄妹一起的場面。)生命,因為是短暫的,不可復制的,所以就是異常珍貴的,問世間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將生命與他人平分呢?然而這個十歲的小男孩做到了,正如文中的最后一句說道:“這不是孩子無心的承諾,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愛的諾言?!?/p>
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科研版2013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