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首先概述了體育意象的概念,然后論述了《詩經》中體育意象的基本特征以及《詩經》中的體育意象,最后對《詩經》中體育意象對現代生活的啟示進行了相關探討。
關鍵詞:《詩經》 體育意象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獻標識碼:A
一 體育意象的概念
意象是一種藝術典型,它融合了客觀形象和主觀心靈,帶有某種意蘊和情調?!对娊洝分畜w育意象的載體為商周時期的古代體育活動,產生于體育活動的具體形象和描寫這些體育活動的作者的心靈感受之中。詩中所詠嘆的體育活動以及所描繪的體育生活場景等客觀存在,都是用來寄托情思的,都屬于體育意象的范疇。
二 《詩經》中體育意象的基本特征
1 是社會生產生活分化與抽象的結果
《詩經》深刻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而社會生產生活經過分化和抽象便形成了《詩經》中的體育意象?!拔舾鹛焓现畼?,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闕”(《呂氏春秋·古樂篇》),這是對牛尾舞這一體育意象的形象說明,最早產生于社會生產活動中。從西周到春秋時期,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升,社會生活水平的兩極分化程度越來越嚴重,那些生活資料匱乏的人們只能在社會生產過程中本能地尋求快樂,而那些生活資料極為富足的人們,在悠閑的生活中會學習那些社會生產者的快樂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對其進行加工和改造,促進專業(yè)性的體育娛樂活動的形成和發(fā)展,由此也導致了社會生產方式逐步分化為體育意象。這個時期,中國的傳統文化正在不斷的孕育和發(fā)展,這種社會生產方式分化為體育意象的現象,開啟了中國體育活動發(fā)展的先河。
2 具有明顯的繼承和分化特征
《詩經》中的體育意象所涉及的時間之長、地域范圍之廣,在中國的體育活動發(fā)展歷史上具有極為重要的代表性。這些體育意象之中,一部分已經完成了謀取生活資料的手段分化為體育活動的階段,例如,射箭原本只是狩獵者對生活資料進行謀取的手段,但是后來卻發(fā)展成為專門的一項體育活動,這在《小雅·莆田之什·賓之初筵》和《齊風·猗嗟》中均有體現。但是,這些體育活動的社會生產功能依舊有所保留,并沒有完全退化,這在《詩經》中很多描寫狩獵活動的詩歌中均有體現。而一些體育活動仍然處于分化過程的初級階段,如游泳,《詩經》中有許多記載游泳活動的詩歌,但是所有的詩歌都沒有體現出游泳是一項專門的、上層貴族的體育活動。這充分說明了當時游泳還是和社會生產活動具有密切聯系的體育活動,這大概是因為人們駕馭水的能力不足,尚不能隨心所欲地進行專項的游泳活動。一些體育活動則是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知,如樂舞,《詩經》中的樂舞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對客人表示歡迎的,有對客人表示挽留的,有貴族對祖先進行祭祀的,還有表示帝王奏樂自娛的,例如:《小雅·鴻雁之什·白駒》、《大雅·文王之什·靈臺》等。由于樂舞的社會認知程度相當廣泛,由此導致不同的階層所表現的樂舞形式也是各種各樣的。
3 出現了一些娛樂觀念
《唐風·蟋蟀》通過對秋天蟋蟀活動的描寫,將一種“好樂無荒”的人生觀點極力宣揚出來,提倡人們及時享樂,但同時也不要荒廢了事業(yè)?!短啤ど接袠小分猩踔猎趧窀嫒藗儤淞⑾順分髁x的人生價值觀。這類詩歌所反映的生活態(tài)度就在一定程度上帶有了消極成分,但是,作為一種基本的生活觀念來看,還是有利于中國體育活動的產生和發(fā)展的。
三 精讀《詩經》品味其中的體育意象
1 樂舞
樂舞是《詩經》中極為常見的娛樂項目,是指人們在舞蹈時有樂器伴奏的娛樂形式。樂舞在周代已經十分普及,它是勞動大眾在勞動過程中抽象升華起來的。樂舞作為一項體育活動,在民間基本上還屬于“舞蹈”。鄭國有一個風俗,說是每年春季的第一個節(jié)日人們都會在溱、洧河邊上舉行聲勢浩大的集會,很多人這是都會來玩。“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鄭風·溱洧》)從這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當時鄭國所舉辦舞會的盛大與熱鬧?!昂嗁夂嗁?,方將萬舞。日之方中,在前上處?!保ā囤L·簡兮》)這是一首描述衛(wèi)國君主宮廷舞會的詩,《小雅·鹿鳴之什·伐木》是一首宴會親友的樂歌,《小雅·魚藻之什·采菽》則是一首描寫周天子對來朝的諸侯表示歡迎所奏的樂歌等。舞來源于社會勞動,樂和舞的有機結合便形成了樂舞。后來,樂舞經過分化,一方面形成了一些體育項目和藝術項目,另一方面人們也始終繼承著它的教化和娛樂功能?!对娊洝分械臉肺杓辛嗽姟?、舞三種藝術形式,詩訴說著人們的志向,樂歡愉著人們的情緒,而舞則給人們以美的視覺享受,三種藝術形式相得益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拔岫嗣岫牴艠罚瑒t唯恐臥;聽鄭衛(wèi)之音,則不知倦?!保ā抖Y記·樂記》)描寫了人們對樂舞的享受以及迷戀,說明了先民們已經有了十分成熟的對美的感悟和鑒賞水平。先民們追求美好的事物,真實而直白地表露內心的情感。通過舞蹈,年輕女子將自己卓雅的身材展現在了異性面前,將內心渴望愛情、向往幸福生活的心理表露了出來,而男輕男子在觀看中所發(fā)出的贊美聲,也表露出了其對跳舞女子的欣賞和愛慕之情。作為現代人的我們,應該充分贊同和尊重上古先民這種大膽抒發(fā)渴望和愛戀的精神,因為先民們?yōu)槲覀冮_啟了異常寬廣的精神家園,引領我們培養(yǎng)多種多樣的愛好和審美情緒,擺脫束縛去自由追求愛情和幸福生活。我們當代人應該認真閱讀和思考《詩經》等上古典籍中所記載的那一段崢嶸,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傳承中國傳統的審美觀點和文化精神,同時錘煉并提升自己的審美情趣和文化意識。
2 狩獵
最初狩獵是一種極為重要的生產活動,這在《詩經》中的許多詩歌中均有體現,但是,當時的很多士大夫和諸侯已經接受了狩獵活動,使之成為當時在社會統治階層流行的體育活動?!吨苣稀ね梦浮穼暑I武士外出打獵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描述;《秦風·駟威》也對秦君帶著兒子打獵的情景進行了敘述;《小雅·南有嘉魚之什·車攻》等也寫到了周王到東方打獵的情景。周滅殷商,是周文化和商文化相互碰撞的結果,周文化的主體是農業(yè)文明和游牧文明,而商文化的主體是東夷漁獵文明,當時獲取生活資料的基本手段便是狩獵,這在殷商文化環(huán)境條件下是極為常見的,但和西進的周文化相比,這種生活方式就顯得極為先進了。周文化吸收了殷商文化,體現出了文化交融過程中的自然吸納現象。另一方面,周滅殷商的基本方法是大規(guī)模的軍事活動,東夷人彪勇好斗的性格是在其獨特的生活習性中形成的,“周克東夷,而損其身”(《左傳·昭公十一年》)就形象地記載了這一點。周滅殷商之后,周代的統治者被迫對東夷地區(qū)的集團勢力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他們接受東夷地區(qū)的狩獵習俗,吸收了他們的文化,在此過程中加強了軍事統治。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和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統治者已經不需要通過自身勞作來獲取生活資料了,在這種情況下,狩獵活動就不可避免地由原來的獲取生活資料的方式向體育活動的方式轉化了。
3 射箭
射箭是由狩獵分化而來的,是狩獵過程中的重要方式,其向體育活動的轉變,在《詩經》中已有了充分的反映。《齊風·猗嗟》對當時的婚嫁禮俗進行了繪聲繪色的描寫,說明射箭已經成為了整個婚禮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射箭原本是一種生活資料的謀取手段,在婚禮中引入,便發(fā)展成為了一種儀式。由謀生手段轉化為儀禮活動,必然引導人們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射箭水平,這也標志著射箭已經成為了一種體育活動。但是,由于當時社會的生產水平還比較低,射箭仍然只能算是一種普遍的謀生手段,向體育活動的轉化只是上層社會青睞的一個表現?!洱R風·猗嗟》對魯莊公的興趣愛好進行了描寫,說他體壯貌美,能武擅射。作為一國之君,魯莊公是很少有機會沖鋒陷陣的,說他能武擅射正是在說明射箭已經成為當時上層社會的一種重要的體育活動了?!缎⊙拧~藻之什·角弓》中記載了弓箭在當時的外表特征,說人們將牛角鑲在了弓上面,并染上了漂亮的顏色,弓箭裝飾精美,就兼具了欣賞價值和實用價值?!对娊洝分杏袛盗勘姸嗟脑姼杳鑼懮浼顒?,這正是射箭活動由生活資料的謀取方式轉變?yōu)轶w育活動的結果?!洞笫逵谔铩芬晃闹袑Υ颢C活動進行了專門的描寫。射箭活動轉化為體育活動,正是從這種勞動過程中剝離和抽象的過程,同時也是狩獵活動分化升華的結果。商周時期我國社會出現大動蕩的現象,《詩經》中所體現的射箭等體育技能,即使后期體現出轉化為娛樂功能的跡象,但是軍事或戰(zhàn)爭仍然是其主要目的,不能成為完整意義上的體育。實質上,軍事才是射箭等的直接動力和價值。
4 游泳
《詩經》中記載了各種各樣的游泳活動,“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保ā吨苣稀h廣》)通過對男子追求女子游泳不可得的情景描寫,闡釋出當時游泳活動已經在普通百姓中流行的歷史事實?!稗擞锌嗳~,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保ā囤L·匏有苦葉》)描述了古人的救生圈為腰舟,即大葫蘆,這也說明了游泳在當時的流行?!熬推渖钜樱街壑?;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保ā囤L·古風》)這首詩說明了人們戰(zhàn)勝水的基本活動方式就是游泳,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游泳是極為普遍的。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征是舟、筏子等渡水工具成為了人們在水深的時候借以渡水的工具,而游泳則成為了人們在水淺的時候渡水的基本方式,并且當時已經有了防止渡水過程中出現危險的游泳輔助工具。在當時,葫蘆作為游泳輔助工具已經十分普遍了,這也充分說明了游泳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極為重要的生活方式了?!颁克疂H滺,檜楫松舟。駕言出游,以寫我憂?!保ā缎l(wèi)風·竹竿》)說明了當時人們戰(zhàn)勝水的能力并不十分高,游泳還處于一個基本的原始發(fā)展階段。雖然在《詩經》中并沒有太多記載游泳的詩歌,但是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卻是極為常見的,它是后來體育活動發(fā)展的源頭。在對《詩經》中的游泳等意象進行分析時我們可以發(fā)現,該類詩歌起興的源頭是自然之物,如植物(《周南·漢廣》)、自然景觀(《邶風·泉水》)或昆蟲(《召南·草蟲》)。起興是一種詩歌寫作手法,精髓在于“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和詩歌的主題有著一定的聯系,表現出了詩歌中的主人公親近自然的活動,宣示并代言著主人公的內心情緒。上古先民的生存環(huán)境緊密聯系著自在世界,他們常常用寓情于景、物我合一的寫法表現內在的情感,親近自然幫助他們達到了自己的心、情與天然之境、之物渾然一體的狀態(tài),在景和物的體現中表達了自己真實的內心感受。撫古思今,鄉(xiāng)野的靜謐和泥土的清香已經被現代人在都市的喧囂和柏油馬路的堅硬中逐漸淡忘了,對生命自然本質更是無為無聞了?;蛟S只有當我們不顧一切地將自己徹底融入大自然之中時,我們才能得到內心真正的寧靜,找回本屬于生命的那一份本真。
《詩經》中的體育意象通過主人公帶有濃重感性色彩的生命活動具體表達了先民們內心感悟自然萬物和體驗自身生命的情懷,在各種體育運動形式之中溝通和交融了人們的內心主觀世界和客觀的自然世界。這些體育意象讓我們通過《詩經》開啟了先民們的心靈之門,去探索和發(fā)現先民們紛繁豐富的精神世界,用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著我們勇往直前;同時,也啟示著被工業(yè)文明和商業(yè)社會的價值所陶然的我們去認真地思考和領悟生命最本真的意義和價值,從而對生活充滿熱情,珍愛生命,奉獻社會。
參考文獻:
[1] 袁紅軍:《中國古代體育文獻述論》,《圖書情報工作》,2009年第19期。
[2] 蒂尼:《當文學面對體育的時候》,《文藝研究》,2009年第11期。
[3] 陳微:《新時期我國體育文學的發(fā)展》,《中國藝術報》,2008年8月7日。
[4] 韓高年:《〈詩經〉與先秦休閑習俗》,《民俗研究》,2010年第4期。
[5] 李兆祿:《明清之際〈詩經〉社會功能的文學詮釋》,《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6] 牛煒征:《〈詩經〉中的獵人形象》,《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第7期。
[7] 王京龍:《〈詩經〉所見早期體育娛樂活動及其特征》,《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作者簡介:嚴宜花,女,1962—,江蘇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工作單位:核工業(yè)南昌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