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堅
小學技術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會動手、能設計、愛勞動”方面有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術課程的實施,必須與生活實際和實踐相結合,必須扎根于學校本地本土,強化本校本班的特色。因此,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的“小學技術課程校本化實施”,對于深化小學技術課程改革,形成基于學校的技術教學特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一、發(fā)揮多維度資源的優(yōu)勢
1.挖掘校內資源
技術教學的需求來源于生活實際,單純的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難以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隨著近年來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育投入的增加,各校的現代教學設施不斷完善,機器人實驗室、電子閱覽室、植物園、金工實驗室、各種模型教室……這些科技含量頗高的校內資源,為小學技術課程校本化實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2.用好社區(qū)與科技機構資源
社區(qū)以及相關的科技教育機構,擁有諸如木工機械、縫紉、制陶、家電、鉗工、機電一體化設備、電子技術、攝像等充滿高新技術含量的“新設施”,是學生技術學習的校外基地?!皺C電一體化”設備使學生創(chuàng)造出各種與眾不同的拱橋,“數碼雕刻”設備讓學生輕而易舉地將設想成為現實,制作出各種極具個性的杯墊。
3.共享家庭資源
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氛圍,每個家長都有不同的專業(yè)背景和技術特長,在開展校本化教學過程中,依托信息技術,共享豐富的家庭資源,讓每個學生家庭都主動地參與學科教學校本化建設。
4.綜合多學科資源
技術課程校本化,要求教學內容不單單局限在本學科、本年段,教科書不再是學生學習的唯一載體,網絡資源是很多教師首選的輔助教學資源。確實,網絡的開放、互動、跨時空特點,使任課教師在比較短的時間里將相關學科資源有機融合進技術教學,有效完成校本化教學任務。但是網絡資源層出不窮,如何有效利用?實踐證明,構建學科資源網、建立電子檔案袋、完善主題資源包等舉措都是不錯的選擇,能有效引導學生綜合、延伸、重組各學科知識,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5.統(tǒng)整各版本教學資源
技術教學教材版本繁多,各時期、各地區(qū)的教材,都有其地域、時代的特征,從內容上看也各有千秋。整合各版本教材的優(yōu)勢,是提高校本化實施有效性的一條捷徑。信息技術能幫助教學者打破各時期、各地區(qū)、各版本教材的時空界限和地域壁壘,統(tǒng)整好各地教學資源。
比如,上科版五年級第二學期“電磁釣魚竿”單元,相關教學內容在幾個不同版本、不同學科中或多或少出現過,有的側重電磁鐵的原理,有的側重研究影響電磁鐵磁性的因素,有的側重電磁鐵的制作,這些內容對于學生了解電磁鐵都非常有幫助,但是由于課時的原因,傳統(tǒng)教學要么只著重介紹其中的某一內容,要么面面俱到但都“蜻蜓點水”,不利于學生學習。教師應用了信息技術以后,對各版本教學資源進行統(tǒng)整,制作成學件或者課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還能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收獲,促使學生在信息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建構知識。
6.延伸專家資源
在校本化實施的過程中,人們往往會借助專家的力量來提高課程執(zhí)行的有效性,但在現階段,專家資源還是比較稀缺的,如果把專家講座、指導制作成各種電子檔案,專家資源就能延伸到普通的課堂中、輻射到普通教師的教學中。
二、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技術學科的校本化實施,需要任課教師具有較高的技術素養(yǎng),要有寬廣的專業(yè)視野,但師資隊伍不穩(wěn)定,整體專業(yè)水平堪憂。如此嚴酷的現實,作為學科教師必須鉆研教材、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及時交流,取長補短。
技術教學內容多、涉及面廣,與實際結合較為密切,教師不可能具備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傳統(tǒng)的書籍不再是唯一的學習途徑。網絡環(huán)境下的知識結構特點是多層次的、網狀的、跨學科的,能有效幫助技術學科教師了解科技、環(huán)保、現代傳媒、體育、文藝等方面的知識、信息及最新的發(fā)展動態(tài),并能以學科知識為主線,將各種知識串成“鏈”,結成“網”。
雖然技術教學強調動手實踐,突出在作品制作過程中的技術學習,但是網絡同樣能為教師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互動交流、專業(yè)引領提供有效平臺,培養(yǎng)教師間的協(xié)作精神,拓寬教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師的技術素養(yǎng),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三、提高技術課程校本化實施的有效性
信息技術的介入,互聯(lián)網的利用,師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有用的信息,從而大大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為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信息技術的介入還能使技術教學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效地改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信息化的學習環(huán)境下建構知識。
比如,《迷宮》單元教學。學生對迷宮可謂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每個學生都玩過迷宮游戲,但要讓學生自己動手設計制作迷宮就困難了。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技術特長,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了優(yōu)化,通過制作“迷宮”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認識、設計、制作迷宮。比如“認識迷宮”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利用各種信息資源,有取舍地引入與教學有關的背景知識,以豐富和充實學科教學內容。通過動畫的演示,讓學生快速地認識迷宮,并找到迷宮的關鍵和趣味是在“迷”——障礙。
《迷宮》單元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在“設計迷宮”上。在迷宮的設計過程中要同時考慮通道、隔離欄、障礙欄的設置,可謂是“錯綜復雜”;既要體現“迷”的巧妙性,又要達到可行性、隱蔽性,可謂是“曲徑通幽”;要體現“迷”的設置具有自己的特點,與眾不同,可謂是“別具匠心”;要有大局觀,能通盤考慮復雜、煩瑣的通道、隔離欄以及障礙欄的設置,可謂是“縱觀全局”。學生通過運用教師自制的課件,能夠循序漸進地進行設計,在比較容易完成的通道和隔離欄設置的基礎上,再進行障礙欄的巧妙設置,將設計過程中的困難化整為零,逐個突破,并能及時、直觀、具體地發(fā)現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不斷修正設計的思路,在設計過程中能反復嘗試,不斷總結,直至完善自己的設計。周密的程序設計,使得課件十分便于操作和修改,只要點擊鼠標即可,使學生在設計操作中避免傳統(tǒng)的、煩瑣的手工繪制過程,把大量寶貴的時間用在創(chuàng)新的實踐中。同時為學生度身定做的學習課件,讓學生有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使教學真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
在信息化的新型教學模式中,學生從一個被動“聽講、模仿、操作”的接受者,成為一個學習過程的“參與者”“創(chuàng)造者”和“體驗者”,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