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明
由于師生之間價值觀的差異,38%的學生對學校的核心課程不滿意。教師以傳授知識為目的,而學生希望可以現學現用、立竿見影。我們在課程中傳授的知識應該是動態(tài)的、非完整的、不系統(tǒng)的,甚至是多樣化的、相對的、開放的。搭建一個開放的體系、讓學生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比直接告訴學生知識的結果更加有效。
大學里的課程應該教給學生什么?這好像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墒?,在師生之間卻存在著教學價值觀的差異。在對畢業(yè)生的一項調查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對學校設置的核心課程內容認同度不高,有38%的學生不滿意。這一出乎意料的結果,可能讓大學教師覺得有些尷尬和無奈,好像辛辛苦苦準備的上好菜肴,客人們一點都不領情。
哈佛大學第25屆校長博克指出:“教師和學生對大學的角色和本科教育的功能有著不同的認識。”教師的價值取向是時刻準備著探索、傳授知識與思想,即以知識本身為目的。學生的價值取向是將知識視為實現目的的手段,如“變得成熟”、“取得成功”等。于是,教師更愿意傳授那些可證實的知識,即能被實證科學、數學、邏輯學證明的知識。學生則更期望通過大學來實現個人價值,如過上期待的生活、讓人生經歷更有意義等。
價值觀上的差異,在課程教學中表現為教師的供給與學生的需求上的差異。教師以傳授知識為目的,這樣就特別注重知識的準確性、完整性、系統(tǒng)性,因此教給學生的通常是靜止的、唯一的、絕對的、封閉的知識。教師自以為構成了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實際上卻并不完整。因為知識的完整系統(tǒng)性還要包括它的歷史、發(fā)展與人物……也就是說,傳統(tǒng)課程中所謂的完整系統(tǒng)性指的是教師把自己“嚼”過的東西教給學生。這樣的知識是沒有味道的。
而學生希望獲得最新的知識,希望可以現學現用、立竿見影。要完成這樣的知識體系傳授,僅依靠課程內容的教學是無法實現的。上海大學原校長錢偉長院士曾指出:“我們希望學生在學校主要是掌握一種正確的學習方法、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所學的課程也好,專業(yè)也好,無非是一種載體,通過這個載體來訓練大家掌握這種方法?!比魏沃R都是在一定方法的指導下產生的,新知識的發(fā)現、發(fā)明是運用一定的方法指導實踐、認識世界的結果。當今科學技術迅速發(fā)展、知識爆炸,原有知識的使用壽命大為減少,大學階段只能完成人的一生獲取知識的很小一部分,不管學校和學生如何努力,四年的本科專業(yè)知識訓練是很難讓學生終身受益的。
(摘自《中國教育報》2012-8-13,有刪節(jié),作者為上海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