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濟

2013-05-14 07:06:40黃卉
當代經(jīng)濟 2013年14期
關鍵詞:僵局公司法救濟

○黃卉

(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 海南 ???571100)

一、公司僵局的定義

按照美國著名的《布萊克法律辭典》的解釋,公司僵局(Corporation Deadlock)是指“公司的活動被一個或者多個股東或董事的派系所停滯的狀態(tài),因為他們反對公司政策的某個重大方面?!敝袊鴮W者的觀點是,公司僵局是指公司在存續(xù)運行過程中因為股東或董事之間發(fā)生分歧或糾紛,且彼此不愿妥協(xié)而處于僵持狀況,導致公司不能按照法定程序做出決策,從而使公司陷入無法正常運轉、甚至癱瘓的事實狀態(tài)。通過上述兩個定義可以看出,公司僵局都強調兩方面的事實,即股東或董事意見分歧的僵持狀態(tài)和公司運營活動的停滯狀態(tài)。中國《公司法》并未明確公司僵局這個定義,而最高法院〔2008〕6號司法解釋實際上已經(jīng)給公司僵局做出了確定性描述:“公司持續(xù)兩年以上無法召開股東會、股東表決無法達到法定或章程規(guī)定的比例、持續(xù)兩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東會決議、公司董事長期沖突且無法通過股東會解決,而導致公司經(jīng)營管理發(fā)生嚴重困難?!?/p>

二、公司僵局產(chǎn)生的原因

1、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維持和資本不變原則導致股東退出公司受到限制。一般來講,股東退出公司的方式有三種:轉讓股權、公司減資、解散公司。首先,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受到限制易使公司陷入僵局。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征決定了公司須維持資本不變?!豆痉ā芬?guī)定,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所以,由于注冊資本不得抽回,當股東之間出現(xiàn)矛盾,一方股東不愿再持有公司股權時,股東首先選擇以轉讓股權的方式退出公司?!豆痉ā窞橛邢挢熑喂竟蓹噢D讓提供了兩種途徑:一種是自由向公司其他股東轉讓;一種是經(jīng)其他股東同意,向第三人轉讓股權。但有限責任公司具有較強的人合性,且股權轉讓缺乏公開市場。所以在實踐中,如其他股東不愿意配合,股東向第三方轉讓股權就會存在一些障礙。所以,股東的股權向其他股東轉讓較為容易,但基于股東之間相互對立公司處于僵局時,股權內部轉讓很難實現(xiàn)。這就導致公司僵局不能通過轉讓股權得到解決,使公司的僵局處于持續(xù)狀態(tài)。

2、股東預防公司僵局的法律意識淡薄。在創(chuàng)設公司的時侯,股東們一般不愿討論怎樣應對公司僵局。中國大多數(shù)有限責任公司不愿在“未必出現(xiàn)的東西”上投入人力和財力。因為公司發(fā)起人大多欠缺法律知識和經(jīng)驗,公司章程缺少公司糾紛的應對性措施。一旦股東發(fā)生糾紛,因公司章程沒有相應的解決機制,該類糾紛就極易演變成公司僵局。所以,法律意識的匱乏,是導致公司僵局出現(xiàn)并不能得到較好救濟的主要原因之一。

3、公司治理結構的原因。公司治理結構是將公司的決策權、經(jīng)營管理權和監(jiān)督權分別由股東會或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jiān)事會行使,并要承擔與之對應的義務。良性的治理結構可以很好地平衡各方利益,使股東、董事、監(jiān)事等個人利益和公司利益能處在一個最佳平衡點,既保護股東的利益,又不損害公司的利益,使公司能夠長遠地發(fā)展下去。但封閉公司的人和性常常使得股東、董事及經(jīng)理的角色發(fā)生重疊,制定、決策、執(zhí)行常會由某一人或幾人獨享,一旦這樣的情況出現(xiàn),原有的權利制衡模式將被打破,摩擦增多,為公司僵局的產(chǎn)生埋下了種子。

4、公司法律本身的原因。依照公司法和本公司章程的規(guī)定,董事會、股東大會和監(jiān)事會,無論通過任何與本公司發(fā)展相關的決議,都需要至少是參加會議人員的半數(shù)以上或者絕大多數(shù)人的同意,對于股東大會決定減少公司的注冊資本、追加公司投資、公司的分立、合并、變更或者解散和要修改公司章程的決議,都必須要經(jīng)過所參加會議代表的絕大多數(shù)表決權(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2/3以上)通過,其中對于董事會決議的通過標準,還有不少的公司甚至還規(guī)定了更高的表決通過數(shù)。在這個表決的過程當中,對于公司各項業(yè)務的發(fā)展方向、公司將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各項風險承擔等經(jīng)營理念,便避免不了股東與董事之間出現(xiàn)很大的分歧而形成公司僵局。

三、公司僵局的后果

公司僵局可能導致公司失靈甚至陷入癱瘓,這樣必然會給公司、股東和公司債權人帶來不利后果,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損害必然是越來越嚴重。

1、公司僵局對公司自身的危害。公司僵局是股東或者董事之間形成勢均力敵的派系,他們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這樣的矛盾會使公司股東會或董事會無法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有效決議。長期處于這樣的癱瘓中,會對公司產(chǎn)生實質性的傷害,最終的結果是公司決策機制癱瘓,管理混亂,經(jīng)濟利益在僵局中無謂損耗,不僅損害了公司客戶的利益,還會使公司長久積攢的聲譽大打折扣,多年的經(jīng)營付之東流。

2、公司僵局對公司股東的危害。公司是法律擬制而存在,公司利益的最終受益者還是當初組建公司和后期加入的股東們,那么當股東不僅得不到公司的利益,反而前期的出資也會受到損失,這種損害的結果是股東們不愿承受的。總之,公司利益受損的最后承擔者就是股東,僵局的產(chǎn)生實質上損害的是股東利益。

3、公司僵局對債權人的損害。公司僵局形成后,股東之間相互對立,公司無法開展正常的經(jīng)營活動,這種僵局不僅損害了股東的利益,也損害了公司員工及公司債權人等其他相關人員的利益。因為,公司僵局形成后,生產(chǎn)經(jīng)營停滯甚至陷于癱瘓,公司的合同等不再履行,公司經(jīng)營利益將受損害,當公司因陷入僵局而被解散時,此時公司可能因嚴重虧損而資不抵債,債權人的債權將難以收回,這樣,債權人的利益將受到損害。

4、公司僵局對公司員工的損害。公司發(fā)生僵局時,任何決議都無法順利通過甚至不能通過,效率低下,公司資產(chǎn)維持原狀,無法對不斷變化的市場作出反映,所以無法從市場中獲得收益,公司經(jīng)營效益下降甚至虧損,公司員工的利益也將受損,公司可能會通過降低工資或裁員的方式減少成本支出,股東甚至以解散公司的方式挽回自己的損失。

四、中國現(xiàn)行立法對公司僵局的有關規(guī)定及立法規(guī)定的不足

1、中國現(xiàn)行立法對公司僵局的有關規(guī)定。對公司僵局真正做出明確規(guī)定的是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該法第183條規(guī)定公司股東可以公司僵局為由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經(jīng)營管理發(fā)生嚴重困難,繼續(xù)存在會使股東利益受到重大損失,通過其他途徑不能解決的,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痹撘?guī)定為公司僵局的公力救濟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但是,因為本條規(guī)定過于原則,可操作性差,對公司僵局法律救濟實踐和司法審判的指導作用并不理想。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以下簡稱《規(guī)定(二)》),對公司僵局訴訟的具體適用條件、訴訟主體、后續(xù)清算等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至此,中國公司僵局救濟的立法在經(jīng)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后基本形成,對有效解決公司僵局起到了重要作用。

2、中國對公司僵局法律救濟立法規(guī)定的不足。盡管新《公司法》18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二)》為公司僵局的救濟提供了明確的法律依據(jù),然而這些規(guī)定也有不足之處,需要在立法中進一步做出規(guī)定。

(1)沒有明確規(guī)定審判的前置程序—調解?!兑?guī)定(二)》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理解散公司訴訟案件,應當注重調解。”本條款為非強制性規(guī)定,在審理公司僵局訴訟案件中只是倡導性條款,并沒有將訴訟中調解上升為必經(jīng)的前置程序。多數(shù)學者主張應把調解設置為優(yōu)先程序,盡可能利用司法程序提供和平化解矛盾的機會,使股東之間達成和解。

(2)與外國許多公司法制度相比,缺少了很多替代公司解散措施的規(guī)定。西方國家為了打破公司陷人的僵局,制訂了許多替代公司解散救濟的措施,例如:第三人介入制度、強制股東之間訂立股份轉讓協(xié)議以緩和公司僵局等等。而這些,在中國現(xiàn)有的立法上則是完全空白的。

五、完善中國公司僵局司法救濟的具體構想

1、完善公司章程的相關規(guī)定。在公司設立特別是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過程中,股東大多不重視章程的擬定,不愿花時間設計公司的組織機構和表決方式,只是為了工商登記的需要復制一份章程。這種做法往往導致公司經(jīng)營管理無章可循,一旦發(fā)生糾紛,僵持不下,只有通過訴訟解決問題。所以,建議公司登記機關針對容易出現(xiàn)糾紛引發(fā)僵局的事項提供指導性意見,指導股東合理地設置股權結構和表決方式,使其在設立時予以參考。另外,建議在公司章程中規(guī)定公司僵局的處理機制。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公司僵局的發(fā)生,另一方面使僵局盡量通過內部機制解決。

2、重視公司僵局判決前的調解。由股東自愿選擇的調解方式屬于股東自力救濟性措施,可在公司僵局發(fā)生前預先約定,也可在出現(xiàn)公司僵局后由股東引入調解方式。由一個中立的第三方在當事人之間促進交流和磋商,以推動他們達成一個互相能夠接受的解決方案。調解的目標是通過幫助當事人把過去彼此間的敵意引導到他們真正的利益上,將其關系由爭斗轉為合作,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理解,運用創(chuàng)造性的解決問題方式來解除導致沖突的緊張關系。調解過程比仲裁的敵對意味更少,可以更為靈活地進行。

3、應完善股權強制收購制度。公司陷人僵局,股東有權向法院起訴解散公司,解散公司對僵局而言無疑是最徹底的解決方案,但解散公司的成本較高,時間也較長,如通過法院以訴訟解散公司,對股東更為不利。強制股權置換制度,相對于訴請公司解散,這是一種雙贏的救濟措施。收購股份不僅使受害的股東可以取得合理公平的價值退出公司,而且能夠使公司存續(xù),以達到雙贏的局面。如今以強制股權置換的方式替代公司解散來解決公司僵局問題,已逐漸成為了一些發(fā)達國家司法的一個趨勢。

4、強制公司分立。與司法解散相比,公司分立有著自身的優(yōu)勢。首先,公司分立不會進行清算,這既節(jié)省了訴訟成本,也節(jié)約了訴訟資源。其次,公司分立使得公司繼續(xù)保有人格,保持了公司的主體性。最后,公司主體資格的連續(xù)存在將會避免債務清償程序的啟動,為公司的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強制公司分立還需滿足一定的條件,這樣才能保證公司分立的實際可操作性。強制公司分立應符合以下條件。

(1)原告資格的適格。原告應是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全部股東表決權百分之十以上的股東,這與司法解散的原告資格是一致的,目的是防止股東濫用訴權。

(2)公司必須能夠分立。有些公司因為注冊資本不足以被分立為兩個公司致使強制公司分立制度無法適用,所以要保證公司注冊資本足以分立為兩個公司。

(3)公司確已陷人僵局。強制公司分立是公司僵局的救濟途徑,那么公司在起訴時已經(jīng)陷入僵局就是審理的先決條件。

5、任命臨時董事制度。臨時董事救濟是在公司發(fā)生僵局時,由法院任命中立的第三人擔任臨時董事以打破董事會勢均力敵的狀況。目前很多國家都在公司僵局救濟途徑中設計了任命臨時董事的制度,但中國在此制度上還存在空白。盡管任命臨時董事制度的適用范圍不是很廣,但它的積極意義還是存在的,此項制度在打破董事僵局上具有其他救濟途徑?jīng)]有的優(yōu)勢。

[1]周友蘇:新公司法論[M].法律出版社,2006.

[2]金貴賓、樊東風:論公司僵局的救濟與法律適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06(18).

[3]黃美園、周彥:中國公司僵局司法救濟制度之構建[J].法律適用,2004(5).

猜你喜歡
僵局公司法救濟
山東電改僵局
能源(2020年10期)2020-11-13 07:05:40
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中的法律形成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1:46
不當解雇之復職救濟制度的反思與完善
公司的合同解釋與公司法的價值分析
關系救濟
認繳制視野下的公司法人格否認
商事法論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9:18
論私力救濟
神回復
意林(2014年18期)2014-09-23 17:01:04
28
卷首語:《公司法》與《證券法》修改應該聯(lián)動進行
商事法論集(2014年1期)2014-06-27 01:20:32
棋牌| 繁昌县| 定结县| 融水| 长阳| 海口市| 三亚市| 东阳市| 广安市| 瑞安市| 榕江县| 交口县| 蚌埠市| 东兰县| 杨浦区| 延津县| 伊宁市| 龙口市| 台山市| 屯昌县| 渝中区| 江华| 时尚| 察哈| 和田市| 赤水市| 大足县| 洪泽县| 大名县| 弥勒县| 舞钢市| 宁城县| 永仁县| 焦作市| 谢通门县| 上虞市| 兴文县| 兴隆县| 大庆市| 齐齐哈尔市| 泸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