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潔
[摘要]新課程強調(diào)學習方式多樣化,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利用合作性的小組形式開展探究活動,使每一個人都能參與小組工作,使學生認識到小組的成員在探究嘗試中各有所長,其知識和技能可以互補,通過這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交流與合作是科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師生交流,生生交流所產(chǎn)生的效應(yīng)遠大于教師的單向傳授。
[關(guān)鍵詞]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科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3(a)-0051-01
培根曾經(jīng)說:“假如你我每人有一個蘋果,交換后仍然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就有兩種思想了”。如果能在課堂中發(fā)揮學生的合作精神,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以異質(zhì)小組為基本形式,以小組為主體,以小組成員合作性活動為機制,,以小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成績?yōu)楠剟钜罁?jù)的教學組織形式。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呢?結(jié)合我所任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作了如下嘗試:
1.合理分配小組
每一小組通常由4-6名在性別、學業(yè)成績、個性特征、家庭及社會背景等方面具有異質(zhì)性的學生組成,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yōu)化的“同組異質(zhì)、組間同質(zhì)”的合作學習小組。
從班級而言,由于每個小組內(nèi)體現(xiàn)了合理差異,從而在全班各小組之間形成了大體均衡、可資比較的小組聯(lián)合體,使各小組在大致公平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競爭。
從單一小組而言,由于組內(nèi)成員之間在各方面的差異和互補,又有利于各小組成員之間互助性合作活動的開展,最終促進組內(nèi)每個成員的認知、社會交往、個性和積極情感的全面提高。
合作學習小組以前后桌四人為一小組,將全班分為12或13個小組。小組內(nèi)設(shè)小組長一人,小組長應(yīng)選組織能力強、學習態(tài)度好、樂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創(chuàng)新意識的學生擔任。他的主要任務(wù)是在老師的指導(dǎo)下組織全體人員一起合作學習,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開展討論,完成小組學習任務(wù)。
例如:在習題課上,首先以小組互動學習的形式,每一組在組長的帶領(lǐng)下先把一些簡單的問題處理掉,之后再將小組內(nèi)不能自己解決的問題歸納總結(jié),在小組互動學習之后,集中在課堂上提出來,由其他小組解決幫助解決,最后對于一些重難點問題,學生們依靠小組的力量確實解決不了的,由老師幫助其解決。
2.設(shè)立小組目標
學習目標為小組而不是個人設(shè)立,,這樣可以形成合理的組內(nèi)互助、組際公平競爭的良性機制。而對小組目標,全體小組成員會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每個學生能夠體會到;一個人的成功并非真正的成功,只有在小組的其他成員也達到學習目標的情況下,自己才能達到目標。因此,成績好,能力強的成員會積極幫助其它成員,學習較差的,也會由于集體的榮譽感和自尊心進自己最大努力學習,盡量使自己的小組不因自己的失敗而被拖后腿。
例如:七年級下冊第四章第一節(jié)《地球的自轉(zhuǎn)》中,我們每天都會看到太陽的東升西落,難道真的是太陽在圍繞我們旋轉(zhuǎn)嗎?由于天體離我們比較遙遠,比較抽象也較難理解,單憑學生的想象有一定的難度,非常需要學生合作學習,通過合作學習,他們能利用一些材料制作出太陽與地球的模型,通過對模型的轉(zhuǎn)動演示,可以很容易也很直觀的理解太陽方位變化的原因。
3.靈活組織課堂討論,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培根曾經(jīng)說:“假如你我每人有一個蘋果,交換后仍然每人只有一個蘋果,但假如每人各有一種思想,交換后每人就有兩種思想了”。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小組討論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小組討論能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更多的交往、互動的機會。教學實踐證明,課堂討論是引導(dǎo)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重要措施,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精神和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每個學生得到充分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例如:七年級下冊第二章第七節(jié)的《牛頓第二定律》一節(jié),學生在學習了慣性之后,最關(guān)鍵的是要將它應(yīng)用在實際生活之中,因此就可以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小組成員之間互相討論,看看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應(yīng)用慣性知識的例子,之后在將本小組總結(jié)的例子與其它小組成員進行分享,既調(diào)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又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
4.實施小組評價與獎勵機制
中學生普遍有爭強好勝的心理,所以如何對他們進行合理的評價非常重要。評價可以分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七節(jié)《探索宇宙》一節(jié),將宇宙中的各星體按小組分配下去,讓學生課下先查資料,之后在課堂上將自己星球的知識將給其它小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評價,以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小組獎勵面前,要保證以小組為單位實施,使得小組成員之間不是你贏我輸?shù)年P(guān)系,而是大家輸大家贏。例如: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七節(jié)《科學探究》,學生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角色的扮演,有的扮演擠奶女工,有的扮演醫(yī)生,有的扮演解說員,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非常高漲,這就是一個獎勵的契機,可以分別評給各大組以“最佳表演獎”、“最佳解說獎”、“最佳創(chuàng)新獎”等等。得到了獎勵,同學們的積極性就更高了,學習科學的興趣就更濃了。
5.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拓寬了學生之間交流的信息空間,調(diào)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了主動參與,大大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能力。但新課程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正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學生參與不主動、活動中缺乏平等的合作精神等。
作為一名21世紀的教師應(yīng)該與時俱進,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段用理論知識充實自己,在實踐中慢慢摸索與體會小組合作學習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