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建華
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已成為當代中國的主題。從政治學的角度去看,和諧社會無疑是一個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社會。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必須建立以社會法治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通過公平正義的民主制度安排來實現(xiàn)。但民主制度只有在民主政治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孕生,也只有在民主政治文化的哺育下才能健康運作。在缺乏民主政治文化和民主信仰體系支持的國度,民主制度難以實現(xiàn)由形式到效能的跨越。而民主政治文化實際上是一種公民文化,換言之,只有公民文化才能為民主體制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從這個意義上講,培育公民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和前提。
公民文化是一舶來詞,最早使用這一概念的是阿爾蒙德和維巴,他們在《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態(tài)度和民主》一書中,根據(jù)個體政治心理取向模式的差異,將政治文化分為三種類型:地域型文化、臣民型文化和參與型文化,而公民文化是一種以參與型文化占主導地位,同時又包含地域型文化和依附型文化的復合型政治文化。他們說:“公民文化既不是傳統(tǒng)文化,也不是現(xiàn)代文化,……而是一種建立在傳播與信仰之上的多元文化,是一種允許變革而又節(jié)制變革的文化”。[1](P8)“公民是參與取向、依附取向和地域取向的一種特殊混合物,而公民文化則是公民、臣民和地域民的一種混合物?!保?](P23)
阿爾蒙德和維巴對公民文化的這一定義看起來還是比較模糊,但如果我們更深入地剖析“混合”或“復合”的內涵,便能理解公民文化的本質。其實他們所說的“復合”是平衡、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意思,所謂公民文化即是一種能把公民的積極、主動和參與的政治取向與地域民和臣民的消極、被動和順從的政治態(tài)度相互融合并能達到有機平衡的政治文化。例如,公民有參政的積極性,但他卻能信守國家法律;公民有影響政府的潛能,但他卻不會去摧毀政府的權威;公民也存在政治分歧,但這種分歧卻是有節(jié)制的。所以,公民文化最明顯的特點是復合性,它能把地域民的專一忠誠、臣民的被動服從和公民的主動參與融合起來。[1](P581)
正是公民文化的多元性和復合性,使得它適合于民主的政治系統(tǒng),因而公民文化又稱民主政治文化。我國也有許多學者贊同這一觀點,例如叢日云認為,公民文化即民主文化,它是與民主制度相藕合的公民的政治態(tài)度、情感、信仰和價值取向,屬于民主制度的隱性結構。[2]公民社會是公民文化的外在形態(tài),公民文化是公民社會的內在精神。公民文化是從一定思想文化環(huán)境和經(jīng)濟社會制度環(huán)境中生長出來,經(jīng)過長期社會化過程而積淀于人們心理層面上的政治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是政治系統(tǒng)及其運作層面的觀念依托。
作為與民主政治系統(tǒng)相適應的公民文化,其核心內容和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公民意識”。香港學者余振華教授認為:“公民文化是一種平衡的政治取向,比如說,有政治活動,但不至于去摧毀政府的權威;有政治的參與和輸入,但卻是溫和的;有政治紛爭,但卻有節(jié)制的。公民文化的內涵是守法、寬容、恕道和理性論事的多元文化?!保?]具體來說,作為公民社會的價值準則和內在精神的公民文化具有如下特征:(1)獨立性。在公民社會里任何公民始終是一個獨立的主體,有懷疑的權利,有理性判斷的能力,有自己的人生價值,并能根據(jù)個人條件和意愿去設計、創(chuàng)造、實現(xiàn)自我價值。這種強烈的主體意識和獨立精神正是公民文化的靈魂。(2)多元性。市民社會要求個人生活方式的多樣化,社團組織的多樣化,表現(xiàn)在思想文化方面必然是堅持多元性。維系這種多元主義的則是寬容精神。(3)公開性和開放性。政務活動的公開化和公共領域的開放性是公眾在公共領域進行討論和參與政治的前提條件。因此,公民文化應當具有公開性和開放性。(4)參與性。公民社會強調公民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和制約國家權力,公民文化要求人們在參與中表現(xiàn)出一種自由討論、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的理性參與精神。(5)法治原則。強調從法律上保障公民社會與國家的分離,反對國家隨意干預公民社會的內部事務,保證公民社會成為一個真正自主的領域。[4]
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和公民文化的發(fā)展是個雙向互動的建構過程。一方面,市場經(jīng)濟為公民文化的興起提供了首要的經(jīng)濟前提。我們知道,生產(chǎn)方式是現(xiàn)存世界的深層結構,它決定著社會結構、政治結構、觀念結構以及人格結構。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jīng)濟的興起導致了社會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人們逐步擺脫血緣、地緣和群體依附關系的控制,開始以一種獨立、自由、平等的身份參與到經(jīng)濟和一切社會生活中來。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導致中國社會結構經(jīng)歷了“從身份到契約”的重大變遷,也催生了獨立自主、平等競爭、民主法治、創(chuàng)新超越等價值理念,這些價值觀念折射到政治、文化等社會領域,為公民意識和公民文化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市場經(jīng)濟的良性發(fā)展又需要公民文化的支持。市場經(jīng)濟雖然為自由平等精神提供了社會發(fā)展空間,但市場自身優(yōu)勝劣汰的競爭規(guī)則也極易引發(fā)極端自私自利、無視社會誠信、踐踏公共利益等行為,所以成熟健康的市場經(jīng)濟需要公共理性精神和法治精神的規(guī)范與制衡,而以理性精神和法治精神為內核的公民文化不僅為市場經(jīng)濟提供文化資源和精神動力,而且為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直接提供了健全和理性的現(xiàn)代公民。總之,市場經(jīng)濟是公民文化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基礎,而公民文化為市場經(jīng)濟的健康發(fā)展提供了人力資本和文化支持。
和諧社會不僅是指各種社會關系的和諧或者社會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從政治意義上看,也是執(zhí)政黨執(zhí)政理念和執(zhí)政模式的變化。和諧社會及相關目標的實現(xiàn),意味著政府和人民之間社會契約關系的重建,意味著一種基于民主契約基礎上的國家治理方式的誕生。而這種契約關系的建立和鞏固都有賴于公民社會的興起和公民文化的加強,有賴于公民文化所體現(xiàn)的民主、理性和法治精神成為社會的共識??梢哉f沒有公民文化,蘊涵在契約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等現(xiàn)代文明的價值觀就會被暴力、強權等前現(xiàn)代文明的價值觀所取代,政府和人民之間的契約關系便無從談起,和諧社會的構建最終也會失去其制度保障。當前,中國社會正在經(jīng)歷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變,傳統(tǒng)的倫理文化使得民主法制、公平正義的現(xiàn)代精神先天不足。我們必須摒棄等級身份社會中形成的不公正的思想觀念和文化陋習,使民主政治、公平正義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精髓和靈魂,才能有效建立市場經(jīng)濟體制和民主政治體制,合理地分配各種經(jīng)濟、政治資源,協(xié)調平衡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關系,減少社會沖突和摩擦,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政治基礎。因此,當前弘揚公民文化是重建政府與人民之間社會契約關系的需要,是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內在要求,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緊迫任務。
當代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發(fā)展極不平衡的發(fā)展中大國,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資源、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通過什么力量來凝聚和整合這個歷史悠久、國情復雜以及民族眾多的巨型社會已成為當代中國政治轉型的關鍵點。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里,王權的外在威懾以及內化于人們心中以儒家倫理價值為基礎的文化認同是維系這個政治共同體的強大力量。然而隨著現(xiàn)代文明的沖擊和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文化價值認同受到了嚴峻的挑戰(zhàn)。與此同時,在西方現(xiàn)代社會,抽象的現(xiàn)代制度體系與專家系統(tǒng)正成為人們認同的主要對象。[5](P260)正如哈貝馬斯所說:“在復雜的社會中,公民的總體性不再是由某種實體性的價值共識加以維持,而只是由有關合法的立法程序和行政程序的共識來加以保證?!保?](P260)這種由價值共識的文化整合到程序共識的政治整合的演進是現(xiàn)代國家的基本特征。對此,哈貝馬斯認為憲法作為公民文化的象征,在社會整合和價值認同方面發(fā)揮著巨大的作用,或者說對建立在公民文化基礎上的法律和制度的認同已成為構建現(xiàn)代國家政治認同的主要基礎。公民文化在中國的構建和彰顯不僅開啟了中國制度轉型的大門,而且成為在現(xiàn)代化發(fā)展過程中社會整合、民族凝聚、國家崛起的精神原動力,公民文化必將成為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
公民文化是我國構建和諧社會的文化基礎和精神動力,但與成熟的公民社會相比較,當代中國公民社會的發(fā)展依然處于初始階段。加之我國是一個缺乏民主與法治傳統(tǒng)的國家,公民的民主與法治的心理素質還比較低,這些因素決定了當前公民文化建設還處于初始階段。應從我國還是處于公民社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這一根本實際出發(f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以公民教育為抓手,培育民眾的公民意識和理性精神,提高公民的民主心理和智力條件,為公民文化建設做好基礎性的工作。
在多民族國家里,多元文化的存在是必然的。為了實現(xiàn)多元文化的和諧共處、平衡發(fā)展,需要對多元文化進行整合,形成社會主導政治文化。而對多元文化進行整合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建立一個既能取得各種不同文化的一致認同,又能引領它們和諧共存并不斷繁榮發(fā)展的核心價值體系。美國著名學者亨廷頓認為,缺乏主導價值取向的國家是精神沙漠化國家,這樣的國家在文化上是一種精神分裂國家,是沒有辦法在世界民族之林站立起來的。世界各國的政治發(fā)展實踐表明,一個社會有無主導價值體系,不僅是判斷民眾凝聚力和向心力強弱的重要標志,也是決定政治現(xiàn)代化進程的重要條件。[7]近代歐洲的工業(yè)化及公民文化,就是建立在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所形成的以自由、平等、博愛、民主、公正等為內容的主導價值體系之基礎上的。沒有一定的社會主導價值體系,很難形成一種相對一致且穩(wěn)定的公民文化,或者說一個國家的公民文化必須與國家的核心價值相一致,否則,公民文化就難以存在和發(fā)展。改革開放后,隨著物欲主義、拜金主義的泛濫,原有的主導價值體系已被逐步消解,而新的主導價值體系又未完全生成。因此,當前政治價值的模糊、政治心理的失衡和矛盾、政治信念的淡化和動搖等消極因素,不僅蠶食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妨礙著公民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構建中國特色的公民文化必須深刻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公民文化的內在關聯(lián)性,通過鑄造社會主導價值體系來整合公民文化,為公民文化的發(fā)育成長提供方向性的指導,使之沿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理性是人類所特有的邏輯推理和判斷能力,表現(xiàn)為人類基于利害關系進行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公共理性是一種普遍性的道德理性,是在個人的道德能力和理性能力基礎上形成的能夠保證公民社會公共生活的一種方式。在羅爾斯看來“公共理性是一個民主國家的基本特征。它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保?](P225)現(xiàn)代社會之所以需要公共理性,從社會的角度看,現(xiàn)代社會是由獨立公民和不同利益群體所組成的多元社會,這些個人和群體在追求各自利益的時候,必然會產(chǎn)生分歧和沖突,如果沒有協(xié)商、寬容和尊重規(guī)則的公共理性精神的引導和規(guī)制,就不能達成某種共識或形成某種妥協(xié),社會就會陷入混亂,甚至變成每個人對所有人的戰(zhàn)爭。從政治系統(tǒng)的角度看,民主政治體制的運作要求在政府權力與政府責任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和平衡。一方面要強化政府和精英的責任,因而每個普通公民必須表達他的觀點,好讓精英知道他的希望;他必須參與政治,才會知曉并關心精英是否負責;他必須是有影響力的,才能加強精英的責任行為。但另一方面,普通公民的參與、主動性和影響力必須是有限度的,這樣才能把權力讓渡給精英,實現(xiàn)精英治理,否則極度的政治參與帶來的不是民主,而是打著民主旗號的混亂和暴動。正如阿爾蒙德所說:“民主政治的公民被號召追求矛盾的目標:他必須是主動的,而又是被動的;參與的,而又是疏遠的;有影響力的,而又是順從的?!保?](P568)這里公民所追求的矛盾目標指的就是公共理性精神,公民只有具備了公共理性精神,才能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形成制衡或平衡。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實行市場經(jīng)濟以后,我國民眾的主體意識和競爭精神在較短時間內得到極大的覺醒與張揚,與此同時,公民的守法意識和公共理性精神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于是主體意識和理性精神兩者出現(xiàn)了失衡,道德失范和信仰危機等問題的出現(xiàn)正是這種失衡的表現(xiàn)。今天,我們公民文化建設首先需要有一種公共理性精神來引導公民的政治參與,它既不是參與的冷漠,也不是全民上下動員的狂熱,而是一種冷靜的、節(jié)制的、制度化的參與態(tài)度和點點滴滴的堅持,甚至是為切身利益斤斤計較的博弈。[9]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公共理性精神的培育,都離不開公民教育。所謂公民教育,是培養(yǎng)公民在民主社會中有效地享受權利、承擔責任所必需的知識、技能、態(tài)度、價值、性格等,尤其關注維系民主社會生活的價值觀念和社會行動能力的培養(yǎng)。[10](P91)公民教育是培育公民文化的有效手段,其重點是培養(yǎng)民眾的主體意識或公民意識。用列寧的話講:“只有當群眾知道一切,能判斷一切,并且自覺地從事一切的時候,國家才有力量”。[11](P243)可見,唯有通過公民教育促使民眾確立濃厚的公民意識,并內化為一種理性的公民行為,他們才會崇尚民主、自由和法制,才會積極而有序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毋庸置疑,這種公民意識只有通過民主教育,即采取積極開放和平等對話的方式來教育和引導方可形成。在拉丁文中“教育”意為“引出”,即把一個人引出來的意思,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是啟發(fā)個體的潛能并形成獨立處理事務的能力?!叭绻蛔尳滩呐c教師有發(fā)言權,旨在培養(yǎng)理智與性格的學習就不能完成?!保?2](P25)這就要求學校和社會對傳統(tǒng)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進行變革,實現(xiàn)從傳統(tǒng)的灌輸教育和政治教育向素質教育和公民教育的轉變,普及和提高全體國民的公民意識和法治精神。在教育途徑上,著重從實踐入手,正確引導公民的政治參與,增進公民對政治體系和民主程序的了解,傳授公民政治知識,提高公民政治參與水平,引導公民選擇切實可行的政治參與形式,為自己的切身利益積極參與政治活動。要在實踐中培育大眾的公民意識,在公民的政治參與中彰顯公民文化。
[1][美]阿爾蒙德、維巴.公民文化:五國的政治態(tài)度和民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叢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1(10).
[3]余振華.澳門華人政治文化[M].澳門:澳門基金會出版,1993.
[4]黃湘蓮.公民社會、公民性與公民文化建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2).
[5]李建生、熊濱.論作為和諧社會文化基礎的公民文化[J].南昌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2).
[6][德]哈貝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張華青.論政治現(xiàn)代化與公民文化[J].復旦學報(社科版),2003(1).
[8][美]約翰·羅爾斯.政治自由主義[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9]顧成敏.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M].北京: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08.
[10]陳創(chuàng)生.當代中國語境下的公民文化及其構建[J].嶺南學刊,2012(1).
[11]列寧.列寧全集:第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2][美]杜威.新舊個人主義[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