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保林 楊 舉 董國順 李 翔
(北京市大興區(qū)紅星醫(yī)院骨科,北京 100076)
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230例,其中頭暈表現以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穩(wěn)之嚴重癥狀的患者75例,采取仰臥位頸椎持續(xù)牽引的治療方法獲得了滿意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75例患者中,男28例,女47例;年齡32~60歲,平均年齡46歲;病程3~12天;反復發(fā)作病史48例,首次發(fā)病27例。其中經內科以腦后循環(huán)供血不足診斷后予擴張血管藥物治療2周后療效欠佳者38例。75例患者平時均感頸肩部及頭部不適,62例患者有頸椎病病史,42例患者伴惡心癥狀。
1.2 臨床表現 頭暈站立不穩(wěn),頸部活動受限,頸部癥狀以酸痛、沉重為主,頭暈隨頸部活動加重且以旋轉時為明顯者26例,余為漂浮樣或搖晃樣感,其眩暈癥狀取平臥位后可緩解,當頸部活動或站立時明顯加重。體征:頸兩側肌肉僵硬,肌張力增高,椎旁壓痛試驗陽性,縱向叩擊試驗陽性,椎動脈扭轉試驗陽性,四肢肌力及皮膚感覺正常,神經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
1.3 輔助檢查 21例頭顱檢查為陳舊性腔隙性腦梗死,余患者正常。頸椎X片檢查中頸椎曲度及椎間隙均有不同程度改變,36例患者有不同程度頸椎失穩(wěn)。誘發(fā)電位檢查提示大腦皮層傳導功能下降者42例。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椎動脈血流速度增快49例,椎動脈血流速度減慢11例,椎動脈一側閉塞1例。
1.4 治療方法 患者取仰臥位,采用自制床頭頸椎牽引架,以毛巾牽引套行枕頜牽引,調整牽引角度以頸椎曲度變化為宜,但以患者感覺舒適為標準,牽引重量4~8kg。根據患者年齡、一般情況及耐受程度來調整牽引時間。每日仰臥位下行頸部手法1次,同時配合舒血寧、非甾體類藥物以輔助治療。
經上述治療,3天后癥狀緩解37例,癥狀消失12例;1周后癥狀消失29例;10天后除11例仍感輕度頭暈外,余患者癥狀基本消失,其中11例仍伴輕度頭暈者均為50歲以上患者,同時伴不同程度腔隙性腦梗死病史,但經3周治療后癥狀均消失。
眩暈是頸椎病患者最常見的癥狀,臨床上多見旋轉感樣眩暈與漂浮感或搖晃感但不伴旋轉感樣眩暈,多伴有站立及走路不穩(wěn)。引起眩暈的原因及疾病較多,其代表性疾病有內耳前庭功能障礙引起的周圍性眩暈及因前庭神經核、腦干、小腦障礙引起的中樞性眩暈等。1955年,Ryan和Copre發(fā)表了《頸椎性眩暈》一文,首次提出了頸性眩暈的概念。頸性眩暈是指頸部疾病所致所有眩暈在內的綜合病癥,既有旋轉性眩暈,也有非旋轉性眩暈,頸源性眩暈發(fā)生機制多為椎動脈、頸交感神經及頸部本體感受器功能障礙。
椎動脈參與前庭器官、腦干、小腦、枕葉的血液循環(huán),其循環(huán)障礙可引起多種神經、血管性癥狀,其中眩暈最為常見。頸交感神經發(fā)自椎動脈起始部,環(huán)繞椎動脈上行,當頸椎病發(fā)生時,頸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引起椎動脈供血不足,并產生繼發(fā)性內耳前庭功能障礙,從而引起以交感神經紊亂的眩暈、惡心等癥狀。頸部的本體感受器存在于頸椎的椎間關節(jié)及韌帶中,對緊張性頸反射有重要作用。頸部本體感受器與前庭神經核亦有連系。緊張性頸反射即當頸部本體感受器收到刺激時,因其阻斷刺激而出現眩暈癥狀。因此,當頸椎生理曲度改變,椎體失穩(wěn)、椎間盤變性等退行性改變及頸部外傷均可壓迫椎動脈而引起供血障礙,也可刺激頸交感神經及頸部本體感受器,從而出現以眩暈為主要特點的一類癥候群。論斷:頸部癥狀以頸肩背部疼痛、酸沉感,頸部活動時頭暈加重,頭暈多伴有視物不清、模糊、易疲勞、頭痛、站立不穩(wěn)。體征:頸部肌肉僵硬,椎旁兩側壓痛試驗陽性,棘上韌帶可觸及條索,椎動脈扭轉試驗陽性,旋轉誘發(fā)試驗陽性;頸椎X片可見頸椎曲度變直,鉤椎關節(jié)增生,椎間隙改變、頸椎失穩(wěn)等;誘發(fā)電位檢查提示大腦皮層傳導功能下降。
患者取仰臥位可減少頭部等對頸部的重力刺激。臥位時,頸部處于松弛狀態(tài),肌張力降低,椎動脈、頸交感神經及本體感受器所受刺激減小,此時,予適量持續(xù)牽引可使椎間隙增寬,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減輕局部水腫,減輕鉤椎關節(jié)增生所致的壓迫。順應性牽引具有一定的向心壓力,故使頸椎易于恢復生理位置。持續(xù)的小量牽引,雖然牽引時間相對長,但刺激量較小,故患者不適反應更小。但長時間持續(xù)牽引后,患者會感到不適,故應放松牽引。由于長時間牽引放松后會產生壓迫充血性生理反應,可一定程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牽引角度應隨頸椎曲度變化調整為略前傾位、中立位、略后伸位。牽引后患者仍需取仰臥位,期間可給予局部按摩手法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水腫,消炎鎮(zhèn)痛。同時,可予舒血寧藥物靜點,每日1次,以改善腦后循環(huán),予非甾體類藥物以抗炎鎮(zhèn)痛。待患者癥狀明顯緩解或消失后,即可進行適量頸部功能練習,以加強頸部肌肉力量,增加頸椎穩(wěn)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