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qū)萬科城實驗學校 李經(jīng)國 林海寧
詞匯教學在目前的英語教學中是影響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教學卻尚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很少出現(xiàn)單獨的詞匯教學課。
《新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倡“教師應(yīng)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有利于逐步提高學生的基本語言素養(yǎng)和基本外語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2012)。為此,筆者在教學中專門開展了詞匯教學。
Rivers認為,詞匯學習是第二語言習得的基礎(chǔ)。(Rivers,1983,轉(zhuǎn)自王篤勤 2002)。適量的詞匯是學生課堂有效進行聽說讀寫的基礎(chǔ)。
美國心理學家米勒在《神奇的數(shù)字:7±2》中研究指出,年輕人的記憶廣度單詞容量大概是5個。根據(jù)研究,分散記憶詞匯比集中記憶詞匯效果要好(王篤勤,2002)。
讓學生帶著任務(wù)、問題學,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自主調(diào)節(jié)自己的行為去實現(xiàn)學習的目的。(王道俊、王漢瀾,1999),David Nunan把語言交際中的目標與學習任務(wù)聯(lián)系在一起。(David Nunan,2011)。
首先教師給學生呈現(xiàn)了本堂課的學習目標。
目標呈現(xiàn)后,老師說:It’s a great challenge for us to learn 15 words in the lesson.Do you want to challenge yourselves?學生齊答:Yes.
【反思】學習任務(wù)與能力目標的設(shè)定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shù),激勵目標的設(shè)定從心理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欲望,他們希望自己是good,excellent甚至great。
15個單詞的學習分為3組進行,5個短語在每組單詞的呈現(xiàn)中引出。第一組5個單詞用了四幅圖片,分別是pet,bark,allow,blind,并學習了單詞anywhere,短語by oneself;第二組5個單詞是lead,apologize,towel,helpful,wake與短語lead...to...,wake up,fall asleep,通過圖片介紹引入的單詞和短語是lead,lead...to...,apologize,towel和wake(up),fall asleep;第三組5個單詞是bottom,airport,finally,appear,mean,其中bottom,airport,appear,finally用了圖片,學習短語arrive at。
【反思】通過圖片導入單詞學習,簡單易懂,印象深刻;每組5個單詞,符合未成年人的記憶特點,容易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在單詞學習中引入相關(guān)短語的學習,利于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與理解。
單詞的導入以一定的情景為背景,伴隨即將學習課文中的原句或改寫的句子。如介紹lead后,例句選自課文中的The receptionist led John and Charlie to their room;隨后,設(shè)置詞匯拓展和詞匯理解的練習來評估學生對這些詞匯的掌握與運用情況。
【反思】以學生為中心的詞匯學習中,通過語境來猜測學習詞匯意義(R.Gairns&S.Redman,2009)。詞匯不能脫離語境學習,詞匯學習最終的目的還是運用。
在學習詞匯過程中,第一組5個單詞、短語學習完后,開展一分鐘“記得快”的比賽,看哪個小組合作最好;第二組設(shè)置小組每人選取一個單詞或短語開展口筆頭造句活動,然后互相分享,糾正彼此句子中的錯誤。
【反思】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越多,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通過本節(jié)詞匯課的教學,我們得到如下一些啟示。
每一課的單詞學習在教材中的順序不一定有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在開展詞匯教學中,分散詞匯的學習難度,不能把難度高的詞匯放在同一組。
詞匯的學習需要從讀音、拼寫等形態(tài)特征逐步上升到其意義與用法等內(nèi)在特征。從詞匯的構(gòu)成和拼寫上讓學生認識、熟知其意義與用法。
語言的交流是在團隊之中開展,詞匯的學習也可以在小組合作中得到有效學習與掌握。小組中,學生可以通過同伴互助解決單詞的拼讀、記憶;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吸收同伴的有效詞匯學習策略,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效果。
[1]Ruth Gairns.Stuart Redman Working with Words: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8).
[2]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