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清,李 禮,胡娟玉,錢 雷(.濱??h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鹽城 4500;.濱??h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蘇鹽城 454)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M)最常見微血管慢性并發(fā)癥之一,也是DM患者主要死因之一。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是判斷DN早期腎損害及DN分型的主要指標[1]。多種蛋白的過度糖基化是引起糖尿病微血管病變的主要因素[2]。糖化血紅蛋白(GHb)作為血糖控制水平的重要評價指標,在DM治療及預防血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發(fā)展中有著重要作用。HbA1c是GHb的主要成分,約占80%,其濃度可反映測定前2~3個月平均血糖水平[3]。尿轉鐵蛋白(UTRF)也可反映早期腎小球功能損傷。本研究探討了HbA1c、UTRF聯合檢測對2型DM(T2DM)早期腎損害的診斷價值及其與尿微量清蛋白(mAlb)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2012年1~9月于本院確診的T2DM患者128例,男74例、女54例,年齡30~73歲,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1999年糖尿病診斷標準和Mogemen分型標準。根據UAER分為3組,A組:單純DM組,UAER<30mg/24h,共39例,男24例、女15例;B組:早期DN組,UAER 30~300mg/24 h,共54例,男29例、女25例;C組:臨床DN組,UAER>300 mg/24h,共35例,男21、女1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泌尿系感染、腎結石等其他腎臟疾病病史,近期未使用過影響腎功能的藥物及降脂藥物。同期于本院體檢健康者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27~70歲,均無主要臟器、系統(tǒng)疾病。各組間性別和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準確收集受試者24h尿液混勻后測定UAER、UTRF、mAlb;同時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靜脈血3mL,用于HbA1c測定。UTRF、mAlb檢測采用BN Prospec特種蛋白儀及配套免疫比濁法檢測試劑(德國西門子),HbA1c檢測采用HA-8160全自動高效液相色譜法糖化血紅蛋白分析儀及配套試劑(日本愛科來)。均嚴格按儀器和試劑使用說明書操作。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性分析采用線性回歸分析;顯著性檢驗水準為α=0.05。
2.1 HbA1c、UTRF、mAlb檢測結果比較 對照組、單純DM組、早期DN組和臨床DN組HbA1c、UTRF和mAlb濃度逐漸升高,組間順次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HbA1c、UTRF、mAlb檢測結果(±s)
組別 n HbA1c(%) UTRF(mg/L) mAlb(mg/L)50 4.6±0.9 1.1±0.7 6.2±3.1 A組 39 6.7±0.8 4.6±0.9 19.6±6.3 B組 54 10.8±1.5 20.5±8.14 168.9±120.5 C組對照組35 15.9±2.6 37.9±21.7 436.2±116.9
2.2 不同指標檢測陽性率分析 以對照組檢測結果加2倍標準差為臨界值,高于此臨界值判為陽性,則所有DM患者HbA1c、UTRF陽性率分別為63.9%、69.5%,HbA1c、UTRF聯合檢測陽性率為80.7%,高于單項檢測陽性率(P<0.05)。
2.3 HbA1c、UTRF與mAlb相關性分析 在所有DM患者中,隨著mAlb濃度升高,HbA1c、UTRF濃度也升高,二者與mAlb均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60、0.954(P<0.05)。
DM是多種因素導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性疾病,DN是DM常見并發(fā)癥之一。高血糖是誘發(fā)DM并發(fā)癥的始動因素,而促進蛋白質非酶糖基化終產物生成增多是加速DN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原因[4]。GHb的形成是由于血紅蛋白(Hb)分子中的糖基化位點(β鏈氨基末端、α鏈和賴氨酸殘基末端)與碳水化合物(主要為葡萄糖)經非酶促結合而成,GHb形成速率與葡萄糖濃度呈正比,HbA1c每增加1%,平均血糖水平大約增加2mmol/L[5]。2010年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建議將HbA1c≥6.5%作為診斷DM的臨界值,HbA1c 5.7%~6.4%為糖耐量受損[6]。本研究中DN患者外周血HbA1c濃度較健康者明顯升高,且隨著病情發(fā)展,HbA1c濃度也隨之顯著上升(P<0.05),可能是由于隨著HbA1c生成增多,導致組織細胞缺氧,血液黏度增高,同時內皮細胞釋放內皮素和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質使腎小球毛細血管張力改變,進而引起腎血流動力學變化,使腎小球處于高濾過狀態(tài)并導致腎損害,表明HbA1c水平可間接反映DM患者早期腎損傷情況。
轉鐵蛋白(TRF)主要是肝臟合成的一種特殊類型球蛋白,相對分子質量為76.5×103,大小為4.0nm,生物半衰期為7~10d[7]。腎小球濾過膜富含帶負電荷的結構成分,形成對蛋白質濾過的電荷屏障作用,使帶負電荷的蛋白質如清蛋白(等電點4.7~5.5)和TRF(等電點5.6~6.6)在生理狀態(tài)下很難通過腎小球濾過膜[8-9]。一旦發(fā)生腎小球損傷,腎小球濾過膜中帶負電荷成分的涎酸和硫酸肝素含量減少,導致電荷屏障受損,使帶負電荷的蛋白質易濾出,從而進入腎小囊并從尿中排泄。TRF等電點較清蛋白高1個單位,受到的電荷排斥力較清蛋白小,更易通過電荷屏障,故能更敏感地反映電荷屏障受損[10]。本研究亦發(fā)現,雖然部分單純DM患者尿mAlb處于正常水平,但UTRF濃度已升高,說明UTRF能更為敏感地反映腎小球濾過膜損傷。此外,TRF受非酶促糖基化作用影響較小,故其電荷改變較小,檢測方法也較為簡單、快速。因此,UTRF可作為DN早期診斷和療效監(jiān)測的指標之一。
本研究顯示HbA1c、UTRF均與尿mAlb呈顯著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960和0.954,而且DM患者HbA1c、UTRF聯合檢測陽性率可達80.7%,說明二者聯合檢測是反映DM早期腎損傷的靈敏、可靠指標,可用于腎功能監(jiān)測,對于DM腎損傷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臨床價值。
[1]胡立平,陳樹芳,呂良杰.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聯合檢測在2型糖尿病腎損害早期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0,9(22):1689-1690.
[2] Reiniger N,Lau K,Mccalla D,et al.Deletion of th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reduces glomerulosclerosis and preserves renal function in the diabetic OVE26mouse[J].Diabetes,2010,59(8):2043-2054.
[3]涂國華,姜旭淦,李禮,等.高效液相色譜測定糖化血紅蛋白方法的建立與評價[J].江蘇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21(2):147-150.
[4]戴麗,楊芝春,李元建.糖基化總產物與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J].國際病理科學與臨床雜志,2012,32(1):30-34.
[5] Thevarajah M,Nadzimah MN,Chew YY.Interference of hemoglobinA1c(HbA1c)detection using ion-exchang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method by clinically silent hemoglobin variant in university malaya medical centre(UMMC)-A case report[J].Clin Biochem,2009,42(4-5):430-434.
[6]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10[J].Diabetes Care,2010,33(S1):1-61.
[7]李東榮.尿轉鐵蛋白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現代醫(yī)生,2010,48(8):81-82.
[8]周新民,潘濤,王澤林.電磁輻射對人腎小球濾過膜損傷及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療養(yǎng)醫(yī)學,2008,17(5):298-299.
[9]朱瑋瑋,陳惠萍,葛永純,等.糖尿病腎病腎小球濾過膜超微結構改變及其與蛋白尿的關系[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08,17(5):415-421.
[10]吳志美.糖尿病腎病尿β2微球蛋白、轉鐵蛋白的測定[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07,4(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