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信陽市第十三小學,河南 信陽 464000)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中提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薄袄首x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各年級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崩首x是閱讀教學中最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罢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學生親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獲得語感體驗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積淀語感、提升語言感悟和表達能力大有好處。在朗讀中感受語言,領悟氣勢和文法,探索語言的內在含義、情味和形態(tài),從而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習慣,教給必要的朗讀方法,能使學生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達到言表意達的效果。
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朗讀呢?
一、準備要充分
要想讓學生的朗讀達到較高的境界,首先要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本。要用普通話,發(fā)音清楚響亮,不讀錯字,不丟字,不添字,不唱讀,不重復字句,不讀破句子。在正確的基礎上,做到流利、有感情地讀,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課文開講之前,先要預習,一遍又一遍地讀,當然一遍就要有一遍的效果,要體現(xiàn)朗讀從正確到流利到有感情的層次性。提領而頓,百毛皆順。朗讀首先要掃清生字詞障礙,把文章讀正確、讀流利。如《歡樂的潑水節(jié)》是蘇教版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其中生字較多,為學生朗讀和理解帶來諸多不便,所以在教學中可以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讀準字音,繼而讀順句子。正確流利是有感情朗讀的基礎,初讀是朗讀教學的第一站,是朗讀的“蓄情”階段。通過初讀,學生應切切實實達到字字音準、句句通暢。朗讀時要做到眼到、心到。如果學生對文本內容還不怎么熟悉,讀課文還處在磕磕絆絆階段,“有感情地朗讀”就難以落實。
二、指向要明確
如果一味地強調反復讀,讀的指向性和層次性就模糊了,那么這樣的多讀是低效的。因此,每一次朗讀要達到什么目標,心中要有數(shù)。比如:先通讀解決生字,邊讀邊畫出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目的是養(yǎng)成好問的習慣;然后仔細誦讀某一段(重點段),再抓關鍵句用心品讀,可以抓不易讀通順的長句子,可以抓生字比較集中的句子,也可以抓需要重點理解的句子。每一次讀不僅有目標,還有層次性。
在當今的朗讀教學中處處可見生本課堂提倡的 “自主選擇”,就是放手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這樣的指向非常明確,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尊重了個性化的獨特的閱讀感受和體驗?!澳阆矚g讀哪個自然段就讀哪個自然段?!痹趪L試中要明確:沒有通讀和整體的感悟,這樣所謂的“自主”,所謂的“尊重”是沒有效果的。“選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更多的是站在品讀的角度,是學生對文章表達情感的又一次的體驗,是心靈與文本的又一次撞擊。
三、示范要得當
低年級學生讀的能力和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理解能力相對較低,自控能力差,朗讀的語氣生硬,沒有活力,所以教師的范讀、引讀很重要。葉圣陶說:“設身處地,激昂處還它個激昂、委婉處還它個委婉……務期盡情地發(fā)揮作者當時的情感,美讀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當時說些什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相通?!濒斞刚f:“音美以感耳?!边@都足以說明教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能調動學生的審美情趣,刺激學生的直接感官,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課文所要表達的一種情感,一種意境。孩子們模仿力強,老師的范讀自然成了他們模仿的藍本,也是指引學生通向美讀的一條最有效的捷徑。其實學生個性化讀書就是在一開始的模仿中發(fā)展起來的。如果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讀課文都只是平淡地讀或者是唱讀,那么這時,教師的范讀就極為重要了。通過當場示范讀,向學生再現(xiàn)課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讓學生知道原來課文讀起來還可以這么好聽,這么有趣,從而激發(fā)他們讀好課文的興趣和欲望。如果在學生讀通文本后再把自己的示范讀拋出來,學生一定會想自己的朗讀和老師的朗讀到底差別在哪兒,為什么這樣讀。這樣做并不是讓學生簡單地機械模仿,而是給學生一個對比參照的對象,讓他們更直觀地感受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方法要多樣
朗讀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不能濫用。應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所朗讀的文章特點進行選擇。除了常用的范讀、齊讀、領讀、自讀、默讀、分組朗讀等方式外,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采用多種形式渲染氣氛。如:聽朗讀。新教學大綱里要求我們要經常組織學生聽朗讀,因為它是一種能訓練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活動,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能有效地組織和實施教學,使課堂充滿生氣,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變?yōu)橹鲃痈兄?/p>
分角色朗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時宜采用分角色朗讀;首先要弄清每個角色的身份、年齡和特點。然后討論該怎樣讀才能體現(xiàn)出角色的特點。接著抽人試讀,讀了大家評,評了又讀,再抽生分角色讀。最后可以按小組分角色讀,這樣能帶動一些“弱差生”也參與進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這樣來來往往的過程中學生不斷改進,不斷進步。
故事表演。這是建立在分角色朗讀的基礎上的,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又能培養(yǎng)表演能力,還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的積極性。如教學《小動物過冬》一課時,可以讓大家先記記每個角色說的話,想想每個角色的表情、動作,然后選幾組孩子,帶上頭飾,分別扮演青蛙、小燕子、小蜜蜂進行表演,請其他孩子當旁白并給予評價。通過表演,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把自己真正融入了這個童話故事之中。
音樂配讀,激發(fā)情感。學生朗讀時,教師根據(jù)課文的思想內容配上適當?shù)囊魳?,或強烈,或舒緩,或歡快,或低沉,這種聽覺與隨之而來的想象力的相互作用,增強了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了學生的朗讀欲望,引起了強烈的共鳴,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朗讀比賽,提高水平。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比賽形式的朗讀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比賽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想讀、樂讀,還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五、評價要客觀
以“評”促讀,為學生搭建朗讀平臺,促使學生認真研讀,蓄積朗讀的信心;在“評”中大膽朗讀和展示,老師適時加以點撥,再體會朗讀成功后的喜悅;在“評”后有個主動對照,自覺改進。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十分重要。客觀準確地評價語言,不僅可以讓被評價的學生有所收獲,其他學生也會受到啟發(fā)?!耙磺€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是學生讀出真情實感的,能準確理解和表達朗讀內容的,就應該給予肯定。讀得好就說“棒極了!”“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等等;讀得一般時先指出優(yōu)點,然后用“如果”鼓勵學生在某一方面繼續(xù)努力;如果確實讀得不怎么樣,就找出這位學生其他方面的特長進行遷移,如:“你的嗓音不錯”、“你讀得很入神”等,告訴他只要多學多讀,朗讀就會很好,給他信心和勇氣。同時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評價能力。剛開始學生的評價語言單一,無非就是“你讀得真棒!”“你讀得很有感情!”。此時,教師就應先示范,多元化地科學地評價學生,聽了別人的朗讀,你認為好,好在哪里?不足,缺點是什么?要讓學生比較具體地說出來,而不是含糊其辭。這樣一方面可以逐步使學生學會評價,另一方面,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形成了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情況通過學生的評價語言就反映出來了,這是我們教學當中的一個很好的信息。
好的評價語言既能激勵學生,又能給予學生以正確導向,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不能給人“霧里看花”的感覺,要實事求是,當然當學生讀得不足時也要發(fā)現(xiàn)學生讀得好的地方,使學生樹立自信,喜歡上讀書。
“讀中感,感中思,思中悟”,朗讀的指導方法靈活多樣,只要我們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堅持從各個方面抓朗讀訓練,那么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與保持、閱讀方法的歸納與運用就能得以落實,學生在閱讀教學中就能學會學習,真正做到“以讀為本”。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7.
[2]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