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羅晰文
(東北財經大學 經濟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5)
消費思想是古典經濟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古典經濟學家均用大量篇幅探討消費問題,與重商主義相比,古典政治經濟學更強調消費的地位和作用。法國古典經濟學創(chuàng)始人布阿吉爾貝爾(P Pierre Le Pesant)批評重商主義“將金銀當作財富和幸福生活的唯一源泉是一個嚴重錯誤的學說”,他指出消費是任何財富的要素,在“一個充滿生活必需品和舒適品的國家,金銀數量的多寡,對于居民能否過富裕生活一事是不相干的”[1]。弗朗斯瓦·魁奈(Francois Quesnay)指出,人是由于自己的消費而變得有益。亞當·斯密(Adam Smith)則強調,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國家而言,不同的消費方式從長遠看都會產生不同而深遠的影響。
目前對古典經濟學消費思想的研究集中在對單個學者消費思想的研究上,如彭明朗(1987)、陳銀娥(1990)、曾坤生(1996)及聶文軍(2006)等對亞當·斯密消費思想的研究,以及對布阿吉爾貝爾(劉天申,1986;郭懷亮,2001)、西斯蒙第(Sismondi)(張建君,1983;郭麗娜,2011)等經濟學家消費思想的分析。這些研究針對性較強,對單個經濟學家消費思想的分析較為深入,也比較全面。但由于古典時期政治經濟學初具形態(tài),尚未形成統一的理論體系,經濟學家的思想觀點及表達方式各異,兼之古典經濟學集中發(fā)展的英法兩國國情亦有不同,使得對古典經濟消費思想的概括殊為不易,因此針對古典時期消費理論整體成就方面的綜合性研究較為少見。
本文在對大量文獻整理分析的基礎上,提煉出古典經濟學的基本消費思想,概述了古典時期在消費行為影響因素、消費與生產關系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最后對古典經濟學的消費思想進行了簡要評價。
18世紀至19世紀中期是資本主義積累和迅速發(fā)展的時期,追求財富創(chuàng)造、重視生產活動是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的時代特征。由于物質產品短缺,工業(yè)品供不應求,無論生產者生產什么,均會被社會吸納消費,生產過?;蛳M不足的問題尚未出現,消費作為整個生產體系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其內容還未得到充實和展開。對亞當·斯密等主流經濟學家而言,消費的意義在于是否促進了生產,因此,他們依此標準將消費劃分為生產性消費和生活性消費,并給予了極為不同的倫理評價。
早期古典經濟學家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將資金支出按照是否有利于生產分成五個等級,由低到高依次是大吃大喝、購買衣料和家具、建筑房屋和改良土地、開礦和捕魚、經營從國外運回金銀的事業(yè),并指出生產性消費較生活性消費更利于財富的積累[2]。讓·巴蒂斯特·薩伊(Jean Baptiste Say)明確區(qū)分了生產性消費和非生產性消費,指出生產性消費主要是生產者的事,非生產性消費,包括個人為滿足需求的消費和政府為了公共目的而進行的消費,只是消滅現有的財富來達到個人欲望的滿足,不利于財富的積累和利潤的創(chuàng)造,也不利于再生產[3]。約翰·穆勒(John Mill)指出,只有用于保持和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消費才是生產性消費。
亞當·斯密進一步明確了一種消費是好是壞、是善是惡的評價標準:這種消費是增加還是減少社會資本,是增加還是減少社會財富,是有利于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者還是非生產者[4]。斯密認為,對全社會而言,用于非生產性消費的部分越多,來年的社會再生產規(guī)模便不能得到擴大,甚至會縮減;只有用于生產性消費的部分越多,才能在來年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規(guī)模,從而不斷地增進國民財富。
布阿吉爾貝爾反對過度消費非生活必需品,他指出在奢侈品的生產和消費上處理不當,會“導致生活必需品被剝奪,從而使一個富裕國家陷于極度窮困的境地”[5]。約翰·穆勒也反對上層社會消費大量飾品以及香檳酒,他指出,用于制造這些東西的勞動不屬于生產性勞動,為非生產性消費者生產物品所耗費的勞動,無助于社會的持久富裕[6]。
與重商主義者一樣,古典經濟學者也普遍反對奢侈浪費,提倡節(jié)儉消費,但是與前者不同,古典經濟學者并不盲目追求貴重金屬的數量,而是通過限制非生產性消費增加社會資本以擴大生產,創(chuàng)造更多的財富。
亞當·斯密提出,增加一國土地和勞動的年生產物價值有兩個方法:增加生產勞動者的數量和增加受雇勞動者的勞動生產力。但無論是增加勞動力數量,還是通過改良機器或改良工作分配增加受雇勞動者的勞動生產力,都必須增加資本[4]p.316。斯密認為節(jié)儉是資本增加的直接原因,“資本增加,由于節(jié)儉;資本減少,由于奢侈與妄為。一個人節(jié)省了多少收入,就增加了多少資本”[4]p.310。資本增加,就可以增加維持生產性勞動的基金,進而擴大生產性勞動者的人數,最終增加年生產物的價值。
大衛(wèi)·李嘉圖(David Ricardo)主張盡量增加積累,縮小非生產性消費,尤其反對寄生性消費。在他看來,非生產性消費就像火災一樣,無代價地侵奪掉資本家的財富。非生產性消費者所消費的商品是通過特權獲得,并非等值購買,這樣的商品談不上價格,更不會增加利潤,因此非生產性消費者“在財富的生產方面是絕對無益的”[7]。
威廉·配第則認為消費品豐裕會使人消費過多,以致變得懶惰。如果勞動者有雙倍的工資,就會減少勞動,只做他實際所能做和在工資不加倍時所做的一半。這對社會來說,就損失了同等數量勞動所創(chuàng)造的產品,因此法律應該使勞動者只能得到適當的生活資料[8]。斯密也強調個人節(jié)儉不僅可以促進財富積累,還會帶來道德觀念的提升。
這一時期的經濟學家對稅收政策的認識更加深入,威廉·配第認為賦稅是調節(jié)積累和消費比例的有效手段。他指出,通過賦稅可以將資金從揮霍錢財、大吃大喝的人手中征收過來,轉移給那些改良土地、捕魚、開礦及開辦工業(yè)等有益事業(yè)的人。這樣一來,便將資金從不生產的富裕階層那里合法地剝奪過來,轉而投入經濟運行中,實現了減少消費、鼓勵生產的目的。
亞當·斯密指出應根據消費品的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稅收政策。亞當·斯密將消費品分為必需品和奢侈品,必需品不僅包含維持基本生活需要的商品,也包括那些由習俗決定的,社會最底層居民也需要的維持“體面”的商品,除此之外的其他一切物品均稱為奢侈品。斯密認為,對必需品課稅,必定會使其價格提高,從而使勞動工資按必需品價格上漲的比例提高;對奢侈品課稅,雖然也使其價格提高,但并不一定會使勞動工資增長,因此,這種課稅會使樸實勤勞的貧民節(jié)儉消費,或完全不購買這些遠高于他們購買能力的奢侈品。
此外,配第認為消費稅可以保證整個社會經濟體系的公平性與科學性。消費稅按每個人的實際享受征稅,對任何人不加強制;對消費行為多者課以較高的賦稅,能促使人們節(jié)儉,進而增加社會財富。大衛(wèi)·李嘉圖則提出了后被布坎南(Buchanan)命名為“李嘉圖等價定理”的思想,即消費者在具有理性預期的情況下,只要政府支出和外債的規(guī)模保持不變,政府融資方式(征稅或發(fā)行債券)的變化就不會影響居民消費。
古典經濟學的顯著特征是推崇自由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在對外貿易方面,古典經濟學家普遍鼓勵自由貿易,認為重商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弗朗斯瓦·魁奈指出對外貿易的目的是滿足國內的消費需求,威廉·配第認為只要進口沒有顯著超過出口,就沒有禁止進口的必要[8]p.62。亞當·斯密則嚴厲批評了英國的重商主義政策:“誰是這重商學說體系的設計者,不難確定。但是我相信,那絕不是消費者,因為消費者的利益全被忽視了。那一定是生產者,因為生產者的利益受到那么周到的注意”[9]。
亞當·斯密認為,對于能與本國產物和制造品競爭的外國商品,在輸入時加以限制,就顯然為了生產者的利益犧牲了國內消費者的利益,因為后者不得不為這種獨占支付更高的價格;對于本國生產物,在輸出時予以獎勵,也犧牲了國內消費者的利益,因為他們除了為支付獎勵金繳納賦稅以外,還不得不因商品在國內市場上價格太高而繳納更高的賦稅。
約翰·穆勒指出,“保護本國工業(yè)論”將損害消費者利益,保護本國工業(yè)意味著用高額關稅禁止或阻止外國商品的進口。他指出,政府對消費者行為進行干預,強迫居民購買本國商品,將降低國家勞動和資本的生產效率,把國內生產所需費用和從國外購買所需費用之間的差額浪費掉。無論是對于消費者還是整個國家,所帶來的都是純粹的損失[10]。
對居民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是古典經濟學消費思想的重要成果,古典經濟學家結合“理性經濟人”的假設與對現實的觀察,得出了以下影響消費行為的主要因素:
薩伊將非生產性消費劃分為個人消費和公共消費,前者以個人收入為基礎,以滿足家庭需要與個人需要為目的,主要是衣、食、住和娛樂;后者以稅收收入為基礎,以滿足社會整體需要為目的[3]p.467。約翰·穆勒指出工資收入是消費的源泉,布阿吉爾貝爾則指出人們的開支是隨著資產增加而相應增加的:一個人的資產要是超過生活必需之數,他就會購進舒適品;此后再有增加,就會進而購買精致的、非必需的奢侈品[1]p.212。
消費水平依賴于居民的個人收入,個人收入增加則消費增加,古典經濟學家將收入水平列為影響消費行為的首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亞當·斯密敏感地意識到居民在商品市場中的消費行為與其在勞動力市場中所獲報酬之間存在聯系,指出個人收入的高低是決定消費的表面原因,消費表面上受個人可支配收入的影響,實際上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來源難易程度的支配。
除了收入水平以外,古典經濟學家提出“消費意愿”是構成“有效消費”的另一要素?!坝行M”的概念由托馬斯·馬爾薩斯(Thomas Malthus)首次提出,是指人們能夠而且愿意支付這樣一種價格來購買產品的消費。他在給大衛(wèi)·李嘉圖的一封信中寫道:“有效需求包含兩個要素,購買力和購買愿望——我并不認為購買力必然與購買愿望成比例。我不同意這一觀點:供給總是不會超過需求。一個國家當然是擁有消化其產品的購買力的,但我卻很容易設想它沒有這種愿望”[11]。大衛(wèi)·李嘉圖提出了“不是不能多付,而是不愿意多付”,區(qū)分了消費者支出能力和支出愿望的差別,這種區(qū)分對消費者行為的分析更加切合實際。
亞當·斯密認為,不同歷史時期的風俗習慣會對消費產生影響。例如,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雖然不穿麻襯衫,“還是生活得非常舒適,但是,到現在歐洲大部分,哪怕一個雇工,沒穿上麻襯衫,亦是羞于走到人面前去的”[8]p.431。又如,依英格蘭習俗,無論男女皮鞋均是必需品;依蘇格蘭習俗,皮鞋僅對男性是必需品;到了法國,無論男女皮鞋均不是必需品,他們赤腳或者穿木屐行走都是無傷體面的。
西斯蒙第也認識到消費習俗對個人偏好、心理因素進而對消費的影響。在西斯蒙第看來,人們不僅有多種多樣的需求,而且在一定條件下也有不同的偏好。他認為“消費者的愛好可以隨時尚而改變,也可以隨著移風易俗而改變;通過向一個國家輸入更雅觀、更方便或者比舊產品更便宜的產品,也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愛好;隨著人民群眾的宗教信仰的改變,也可以改變消費者的愛好”[10]p.457。
如前所述,古典經濟學家普遍意識到稅收政策對消費行為的影響,稅收一方面影響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商品的價格,由于必需品與奢侈品的價格彈性不同,征稅的政策效果也不同。
亞當·斯密分析道:“一種稅加在貨物上,可能使此貨物昂貴,從而減少此貨物的消費”,“一種重稅,有時會減少所稅物品的消費,有時會獎勵走私”[8]p.444。布阿吉爾貝爾針對法國達依稅①無固定稅則以及酒稅、出口關稅和國內通行稅等稅賦眾多的現象提出了質疑,他指出,達依稅完全任意配征且變化不定,存在嚴重的不公平現象。達依稅使窮人納稅越重,富人納稅越輕,富人把應納的達依稅轉嫁給窮人,使窮人傾家蕩產,不僅使納稅人數減少,國民財富也日益減少。而酒稅、出口關稅和國內通行稅則嚴重限制了消費品的自由流通。因此,他認為稅收會導致消費衰退,而恢復消費的前提是進行稅賦的改革。
在古典時期,經濟學家針對消費與生產的關系這一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們認識到消費在經濟運行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提出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并認為消費能夠促進收入的增加和分工的擴大。但是針對生產與消費誰為核心這一問題,經濟學家分別提出了“生產優(yōu)先”和“消費優(yōu)先”的觀點,并拓展出各自不同的政策建議。
詹姆斯·穆勒(James Mill)認為,一切生產活動都是為了消費,人們生產商品是為了與人交換,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物品。魁奈指出只有通過消費,產品才能成為商品,消費對生產具有促進作用,是再生產必不可少的條件。他說:“如果不去消費和使用,那么,產品就會失去作用。正是消費使它成為商品……產生收入并促進國民財富的每年增長”[12]。亞當·斯密則強調:“消費是一切生產的唯一目的,而生產者的利益,只在能促進消費者的利益時,才應當加以注意。這原則是完全自明的,簡直用不著證明”[8]p.227。
一種產品被消費,會引起連鎖反應,使各行各業(yè)的產品被消費,也會給各行各業(yè)的經營者和就業(yè)者帶來收入。布阿吉爾貝爾舉例說:如果一個短工在上工前先喝一品脫酒,酒店主人售出酒后,便會向葡萄農購進葡萄,葡萄園經營者因此能向地主繳付地租,地主收到地租則使工人有工可做,也可進行各種消費。他認為“只要有大量的消費,就能得到很多收入。一百萬硬幣比在沒有消費的情況下的一千萬會產生更大的效果”[1]p.52。
此外,布阿吉爾貝爾指出,在淳樸的原始社會中,人們只享受簡單的生活必需品,那時只有三四種職業(yè)的分工;而在今天較發(fā)達的國家,人們可以享受大量精致的奢侈品,那里有二百種以上的職業(yè)[1]p.145。亞當·斯密也指出,市場的大小限制分工的程度,航運發(fā)達的地方由于輻射消費市場較廣,分工往往比較發(fā)達。
亞當·斯密、薩伊、大衛(wèi)·李嘉圖、約翰·穆勒等經濟學家認為,生產相比消費更加重要,強調生產、供給和成本,重視節(jié)儉與資本積累,倡導大力發(fā)展生產力。
斯密認為:“人類勤勞所能購入或生產的每一種商品量,自然會按照有效需求,即按照愿意支付生產這種商品和使它上市所需支付的全部地租、勞動與利潤的那些人的需求自行調節(jié)”[8]p.227。薩伊繼承了這一觀點,認為在資本主義自由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生產和消費之間存在著直接的、內在的一致性。任何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賣者的目的是通過新的交換維持自己的消費,而不是得到貨幣,因此“賣者將樂于按照當天市價接受他們自己所消費的東西以抵付它的價值”[3]p.154。薩伊進一步指出,從宏觀上看一國的總生產與總消費也是同一過程的不同方面,伴隨著生產過程,自然產生了同等數量對其他商品的消費需求,因此不會出現普遍的生產過剩,即存在“生產給產品創(chuàng)造需求”這一“薩伊定律”。
既然生產會創(chuàng)造消費需求,因此對一國經濟而言,生產比消費更為重要。薩伊指出:強調生產可使消費得以穩(wěn)定地增加,強調消費則最終使消費萎縮。大衛(wèi)·李嘉圖也指出,人的天性決定了人的消費欲望是無窮的,沒有不想消費的人,只有不想生產的人?!皟H僅鼓勵消費并無益于工商業(yè),因為困難不在于刺激消費的欲望,而在于供給消費的手段……激勵生產是賢明的政策,鼓勵消費是拙劣的政策”[3]p.149。
與斯密、李嘉圖等經濟學家不同,西斯蒙第與馬爾薩斯強調消費在政治經濟學中的優(yōu)先地位,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生產過剩危機的必然性。
西斯蒙第認為消費占優(yōu)先地位,“絕對的消費決定著相等的或擴大的再生產”[13],有何種消費水平就有何種生產水平。他反對只注重生產而忽略消費,指出“一個國家的生產的增加,可以按照不同情況成為好事或壞事,而所有其他政治經濟學家卻永遠把生產的增長看作好事”[12]p.479。西斯蒙第強調,經濟學的真正客體是人而不是財富,政治經濟學僅研究生產是沒有多少意義的,那種只研究生產,抹殺或忽視消費的經濟學無疑會把整個社會經濟拖入混亂之中,會使廣大勞動群眾陷入貧困的深淵。馬爾薩斯同樣重視消費對擴大再生產的意義,他反對將消費視為消極因素,強調消費既是生產的終點,又是生產的起點,是聯系多個生產過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西斯蒙第指出,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對財富增長的不斷追求,企業(yè)在激烈的自由競爭中不斷集中,機器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造成了生產的無限擴張;與此相反,資本主義不公平的分配制度使財產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占國民大多數的勞動生產者收入不足,使得消費市場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生產和消費的平衡遭到破壞,產品的實現遇到嚴重障礙,最終導致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爆發(fā)。西斯蒙第主張國家出面干預收入分配,保證廣大群眾的消費能力,不能鼓吹無限制的生產,任何積累、技術進步與生產增加,都要以增加收入、增加消費需求為前提。
馬爾薩斯也認為有效需求不足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并預感到經濟危機將成為資本主義的嚴重疾病。他指出,在有效需求條件下市場將呈現均衡狀態(tài),一旦出現有效需求不足,即供給普遍大于需求,賣者之間的競爭會導致商品降價拍賣。由于這種降價不是由生產費用下降引起的,必然導致利潤下降。當價格和利潤下降到某一點時,投資就會因無利可圖而停止,造成生產萎縮、資本過剩和工人失業(yè),引發(fā)經濟危機。為了避免經濟危機,馬爾薩斯指出積累與消費應保持適當比例,并維持一定的非生產性消費。他認為非生產性消費一方面增加消費從而增加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減少積累從而減少生產,最終起到平衡供求的效果。
相比較而言,“生產優(yōu)先”觀點更相信自由市場的力量,認為“看不見的手”最終能夠實現經濟的均衡增長,而“消費優(yōu)先”觀點則認為自由市場存在缺陷,需要“看得見的手”進行干預。在自由主義盛行的古典以及新古典時期,“消費不足說”和“消費優(yōu)先”觀點一直處于邊緣的地位,只得到霍布森(Hobson)等少數經濟學家的信奉和支持,直到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后才因“凱恩斯革命”的興起而重新得到重視[14]。
由于處于資本主義初期,古典經濟學家依然強調生產的決定性作用,主張限制非生產性消費,注重節(jié)儉以積累資本,但是對消費的重視程度明顯提高。相對于重商主義的貿易保護政策,古典消費思想倡導自由貿易,并積極探索稅收政策對消費的影響。這一時期提出的重要概念,如生產性消費與生活性消費、必需品與奢侈品、“有效需求”、“消費意愿”等,一直沿用至今。古典經濟學家對消費行為影響因素的分析比較全面,但未能建立起規(guī)范的理論模型,略顯簡陋和粗糙。關于生產與消費關系的分析,“生產優(yōu)先”的觀點一直占據主流地位,直到凱恩斯提出“邊際消費遞減規(guī)律”,并指出“生產自動創(chuàng)造需求”的不現實性。而相對應地,一直處于邊緣地位的“消費優(yōu)先”觀點也于“凱恩斯革命”后得到了普遍關注。
與邊際革命以后的消費理論趨向抽象化、理論化不同,這一階段經濟學家關于消費的論述十分細致與具體,所引用范例極為豐富并與本國情況聯系密切。以英法兩國為例,19世紀的法國農業(yè)及小農成分占優(yōu)勢地位,而當時的英國工場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農場占優(yōu)勢,因此法國學者側重于廣大的小農收入能否通過消費順利轉化為新的生產投資,而英國學者更側重于資本家和農場主的消費行為。總體來看,古典經濟學的消費思想雖不完善,卻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為后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而其立足國情、緊貼現實的分析方法值得我們借鑒。
注釋:
①為維持國王的常備軍而征收的稅,它是按人口和產業(yè)向平民征收的而貴族和僧侶不繳納的一種稅。
[1][法]布阿吉爾貝爾.布阿吉爾貝爾選集[M].伍純武,梁守鏘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35.
[2][英]配第.政治算術[M].馬妍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35-36.
[3][法]薩伊.政治經濟學概論[M].陳福生,陳振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441.
[4][英]亞當·斯密.國富論(上卷)[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321.
[5][法]布阿吉爾貝爾.谷物論[M].伍純武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98.
[6][英]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上卷)[M].趙容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70-71.
[7][英]大衛(wèi)·李嘉圖.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二卷)[M].蔡受百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407.
[8][英]配第.賦稅論[M].陳冬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85.
[9][英]亞當·斯密.國富論(下卷)[M].郭大力,王亞南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2:228.
[10][英]約翰·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應用(下卷)[M].趙容潛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506-507.
[11][英]大衛(wèi)·李嘉圖.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六卷)[M].胡世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153.
[12][法]魁奈.魁奈經濟著作選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103.
[13][法]西斯蒙第.政治經濟學新原理[M].何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83.
[14]熊海斌.李嘉圖的需求無限論與馬爾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論之論爭[J].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12):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