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 詠
教學目標:
1.誦讀,感知作品宏大的氣魄。
2.品讀,體味偉人豪邁的情懷。
3.美讀,賞析作者非凡的手筆。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有這樣一位人物,他年少風華正茂之時,就“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三十多歲獨立寒秋看湘江北去,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四十多歲的時候認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位偉大的人物是誰嗎?(毛澤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他寫于1936年的《沁園春·雪》,來感受他的宏大氣魄、非凡手筆。
1.師配樂范讀,學生訂正錯誤讀音。
沁園春(qìn)妖嬈(ráo)
稍遜風騷(xùn)成吉思汗(hán)
數(shù)風流人物(shǔ)
2.多媒體播放配景誦讀,學生跟讀注意把握朗讀的語言節(jié)奏。
望/長城內(nèi)外 山/舞銀蛇 原/馳蠟象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
3.學生自由誦讀,感知宏大氣魄。
(1)詞的上闕哪些句子描寫了雪景?閉目想象一下這些語句創(chuàng)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2)詞的上下闕各寫了什么內(nèi)容?
解析明確:
(1)詞的上闋描寫北國雪景,展現(xiàn)了祖國山河的壯麗;詞的下闋縱論歷代英雄,抒發(fā)了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2)“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博大的意境。
4.指名讀,教師指點誦讀。
5.班內(nèi)競讀,表揚讀出詞宏大氣魄的同學。
1.探究寫作背景,品讀責任。
(1)我們學習詩歌要知人論詩、知時論詩,作者這首詞寫于1936年2月,當時詩人處于什么樣的狀況?中國是什么樣的狀況?(2)聯(lián)系當時的寫作背景,想想作者寫這首詞的用意是什么?
2.分析具體語句,品讀情懷。
根據(jù)示例品讀語句:
示例:我認為讀“北國風光”應聯(lián)系全詞,想象北國壯麗景色,用雄壯有力的聲調(diào)去讀,確定全詞的朗讀基調(diào);讀“千里冰封”應在凝重中透出開闊之意;讀“萬里雪飄”應在“萬里”開闊之意中讀出雪花飄飛的贊賞愉悅之情。
學生分組品讀上闋。
3.各小組推薦代表品讀上闋。
4.師生共同品讀下闋。
(1)全詞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下闋的“惜”字總領哪些語句?包含著怎樣的情感?這些語句應當如何去讀?
解析明確:
(1)主旨句是“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2)“惜”字總領“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七個句子,展開了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
教師點撥: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化廣闊為特寫,精選長城、黃河、大山、高原這些壯美的意象,借寫大山、高原“欲與天公試比高”,傳遞出自己雄心壯志。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雖為想象之景,但是寄寓了作者的革命激情。這句由原來的寫實景轉(zhuǎn)為寫想象之景,虛實結(jié)合,并與前面相互映襯,凸顯作者安排之精妙。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拓開一筆,從側(cè)面“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的角度反襯江山的美好,與前文渾然一體,并自然過渡到從時間的角度寫歷史上縱橫的人物。
1.時空連線。如果現(xiàn)在能穿越時空,能與毛澤東同志連線,作為二十一世紀新的一代,面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你最想對毛澤東同志說什么?
2.“偉大的事業(yè)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yè)”,同學們,今天我們的學習就是明天的力量,我們不斷地努力將會成就明天偉大的事業(yè)?!耙蝗f年太久,只爭朝夕?!蓖瑢W們,讓我們師生齊讀這首詞,用這首詞中偉大的氣魄和精神激勵我們前行。
師生共同配樂朗讀《沁園春·雪》,在共同誦讀中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