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建斌
(吉首大學音樂舞蹈學院,湖南吉首416000)
巫儺舞蹈是指伴隨巫術儀式和祭祀活動中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各類舞蹈。它是一種內涵“巫儺”信仰而又不乏“審美”表達的民間藝術形式,是巫儺文化叢系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源自于原始宗教信仰,具有驅邪逐疫、酬神納吉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湘西地區(qū)是巫儺文化的重要遺存地,巫儺舞蹈形式多樣,形態(tài)迥異且文化底蘊深厚。至今在湘西民間流傳的有苗族接龍儀式中的《接龍舞》、祭祀“五谷神” 的《跳香舞》;還儺愿儀式中的《扮仙鳳娘舞》、《開路郎君舞》、《八郎舞》 以及《土地舞》 等;土家族有被譽為“湘西儺舞之源”的《毛古斯舞》、“梯瑪神歌巫舞” 中的《八寶銅鈴舞》與《跳馬舞》、喪葬儀式中的《跳喪舞》、《打繞棺》以及湘西儺祀本體活動中的舞蹈《鼓瓢舞》、《跑馬舞》、《造旗舞》、《盾牌舞》、《打先鋒舞》、《綹巾舞》等上百種藝術形態(tài)。本文將通過文化人類學探索向度,多維度、深層次、全方位的認識和把握巫儺舞蹈形態(tài)孕育形成的成因、演變發(fā)展的規(guī)律及其特征,對于濾清依附于巫儺舞蹈形態(tài)之中的迷信成份,還原巫儺舞蹈本體容貌,從而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中國舞蹈史內容,為宗教、民俗等學科提供珍貴的研究資料,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1](P40-44)
巫儺舞蹈是人類文化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原始社會惡劣自然環(huán)境下的社會群體或個人的意識、行為和心理。人們借助巫術行為表達了對大自然和對生命的認知??梢哉f從盤古開天辟地,到春秋戰(zhàn)國百家爭鳴的先秦時期,是中國歷史的“流觴”,這一時期也是巫儺舞蹈形態(tài)的原始發(fā)生和形成的基礎階段。巫儺舞蹈作為原始宗教萌芽狀態(tài)中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貫穿先秦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始終。原始社會早期古人類已經具有了最初的宗教意識,伴隨祭祀儀式上的各種動作而產生了最原始的巫術舞蹈,這一時期的舞蹈動作也是簡單樸素的,而此時的動作語匯,也僅是利用身體姿態(tài)、手勢等動作傳達信息,是一種本能行為,而非刻意,更不是出于審美感受。在原始社會技術——自然極度缺乏的條件下,采集——狩獵組成小型的群體,集群體之力向自然界抗爭和抵御外部襲擾,以此方式獲得最大的生存機會。反映在巫儺舞蹈形態(tài)上就是群體環(huán)圈而舞——環(huán)舞,即巫儺舞蹈形態(tài)的原始雛形。青海大通縣上孫家寨以及青海宗日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舞蹈紋形陶盆上,刻印的就是這種集體手拉手環(huán)圈而舞的環(huán)舞形式。
隨著氏族制度的出現(xiàn),遠古人類也從蒙昧走向文明的過渡階段,此時的巫儺舞蹈形態(tài)仍是以環(huán)舞為主,雖然此一時期的人類生存環(huán)境和生產技術還是相當落后,但人的智力得到發(fā)展,具有了一定的審美意識 (多為樹葉、樹皮等自然物妝扮身體)和宗教信仰(多為動植物和天體為神祗)。因此,在手舞足蹈時情不自禁的加入拍打、敲擊和即興呼叫 (多為巫咒),構成了原始社會時期最初的“樂 (拍打敲擊聲)、舞(簡單動作)、詩(即興呼叫)”三位一體的表現(xiàn)形式。這種巫儺舞蹈形態(tài)充分反映了人們企圖運用舞蹈跟萬物之靈對話,以求達到溝通人、神交流的目的。
奴隸社會巫風盛行,“恒舞于宮、酣歌于室,時為巫風”(《尚書·伊訓》);巫儺舞蹈在這種社會背景下而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壯大。在神權統(tǒng)治的商代,尊神重巫,祭祀禮儀視為國家大事,各種祭祀活動相當頻繁且場面隆重、規(guī)模宏大,巫儺舞蹈成為了其祭神祭鬼的重要工具。巫儺舞蹈形態(tài)亦不再是原始社會時期即興發(fā)揮的松散狀態(tài),而是在祭神祭祖祀儀式中伴隨鼓、鐘、石磬等樂器的伴奏下進行的程序舞蹈。《周禮·夏官·方相氏》:“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zhí)戈揚盾,帥百隸隸而時儺,以索室驅疫?!盵2](P826-827)其實就是方相氏經過有組織的編排率領奴隸們跳演巫儺舞蹈祭祀。到周代受“制禮作樂”制度的影響,尤其是宗法制度的影響,神本文化開始走向了人本文化階段。巫儺舞蹈的教化作用得到了強化,夏啟之前只為娛神的祭祀巫儺舞蹈已朝向既娛神更為娛人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過渡。這是舞蹈進入表演藝術領域的標致。春秋戰(zhàn)國是巫祀舞祭的鼎盛時期?!缎抡摗酚涊d“昔楚靈王驕逸輕下,信巫祝之道躬身壇前。吳人來攻,其國人告急,而靈王鼓舞自若?!盵3](P14)說明了當時“戎”還要受到“祀” 的制約,可見巫祀地位之高,巫官權力之大。在這種朝野上下皆“巫祀”的環(huán)境下,巫儺舞蹈也朝著更高的層次發(fā)展。屈原《九歌》中描繪的巫歌巫舞表演在形式上已產生了獨舞、雙人舞、群舞,同時還出現(xiàn)有特定人物、基本矛盾和多種藝術相融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可證明,巫儺舞蹈已超越一般歌舞形態(tài),已發(fā)展演變帶有人物和簡單故事情節(jié)近似“歌舞劇”的藝術表現(xiàn)形態(tài)。
至此,先秦時期的巫儺舞蹈由起初一個表現(xiàn)生命原始欲望的原始狀態(tài)形式到娛神、娛人的轉變,經過由單一巫術動作演變到由拍打敲擊聲、簡單動作和即興呼叫(巫咒)所構成的“樂、舞、詩”三位一體的形態(tài),再發(fā)展演變到帶有人物和簡單故事情節(jié)的近似“歌舞劇”形態(tài)。應該說,先秦時期的巫儺舞蹈滿足了古代先民在生命意識上的心理要求,但同時也是被動接受自然的一種狀態(tài)和體現(xiàn)。因此,這一時期的巫儺舞蹈總體上還是處在原始宗教萌芽狀態(tài)中的一種巫祀舞祭表現(xiàn)形態(tài)。
秦漢時期是中國古代文化大發(fā)展的時期。雖然在秦代出現(xiàn)了有名的“焚書”歷史事件,但卜筮、醫(yī)藥、種樹之書卻不在焚燒之列,秦始皇本人十分迷信方術并自謂 `真人',因此,巫在秦時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進入漢代,在“獨尊儒術”以及中國道教的興起和佛教東來的社會背景下,作為中國唯一的原始宗教——`巫教'日漸式微,巫師徹底的失去了昔日顯赫的政治地位和權勢,而淪為“俳優(yōu)”或回到民間,成為半農半巫。正因為巫師重心的下移,才使得巫儺舞蹈有機會廣泛的融入到各地的民風民俗活動之中。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fā)展和演變,在秦末漢初,娛神的祭祀巫舞已完全、徹底地融合到了民間的祭祀儀式之中,并朝向自娛(群眾性舞蹈)及娛人(表演性舞蹈)的方向發(fā)展。其實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巫儺舞蹈就已顯現(xiàn)出了這種演變和發(fā)展趨向。
秦漢時期楚地巫風儺俗盛行,屈原《九歌》便是根據(jù)沅湘一帶民間祭祀的巫歌巫舞所加工而成?!毒鸥琛分形變璧杆憩F(xiàn)出的娛樂性,為歷代文人所肯定。東漢王逸說沅湘之間的巫儺活動時,巫“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宋代朱熹在《楚辭集注》 中也說“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同時,為了更好的酬神和娛人,在內容中加入了民間傳說和一些巫儺絕技表演。這說明巫儺在民間主動融合于民風民俗之中,注入民間文化因子,是為酬神和娛人,實為求得生存空間。因此可以說,巫儺舞蹈選擇在民間與民風民俗相結合,由娛神到自娛及娛人的方向發(fā)展,是秦漢時期的政治、文化、經濟等社會歷史大環(huán)境所決定的,也是符合了藝術自身的演變發(fā)展規(guī)律。湘西苗族老藝人石昌秀在談到 `儺愿舞'的來歷時就說:“苗族的《儺愿舞》很早以前是從漢巫傳入,但在苗族天長日久,已經苗化,為苗族老司所掌握,成了苗族人民所喜好愛看的舞蹈藝術之一”。[4](P301)還有在椎牛祭祖、趕秋等較大的祭典活動中,就融入了巫鼓舞、綹巾舞、蘆笙舞等苗族人民喜愛的藝術形式。1998年筆者在湘西龍山土家族“社巴節(jié)”中,目睹了原生態(tài)茅古斯舞活動表演的全過程,首先是梯瑪(巫師)進行盛大莊肅而神秘的巫祭儀式,畢后就是跳演茅古斯舞,表演者身披棕樹葉,雙手緊握“神棍”(男性生殖器)保持挺臀送胯的姿勢,追著拍打并往觀看表演的未婚女子身上戮,未婚女子并不避諱,并用手去撫摸“神棍”。打鬧的場面充滿著嬉戲,歡笑,甚是熱鬧。舞蹈還表演了土家先人采集和狩獵的生活場景。茅古斯的這種表演形式,不但印證了巫儺舞蹈所反映的性崇拜與土家族民風民俗相融的實事。同時也充分表明了巫儺舞蹈已發(fā)展演變成群眾性自娛自樂的一種舞蹈表演形式。
另秦漢史料中多有記載,巫儺祭祀活動在朝中尤其是在鄉(xiāng)野間仍為頻繁。這種寬松的社會環(huán)境使得巫儺舞蹈在民間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在湘鄂渝黔相鄰的武陵山區(qū)域,楚時遺留的原始巫風儺韻從未間斷的傳承著,現(xiàn)如今在沅湘、酉水一帶所遺存的巫儺歌舞如跳儺、跳端公、儺戲、還盤王愿,土家族的《梯瑪神歌》、《跳喪舞》、《八寶銅鈴舞》;苗族的《巫鼓舞》、《接龍舞》、《跳香舞》,侗族《祭薩》等藝術形態(tài)當中,都能找到楚國早期巫儺中的原型意象。一直到唐代都有史料記載,“蠻俗好巫,每淫祀鼓舞,必歌俚詞?!?(載《劉禹錫文集》)這充分說明了秦漢時期湘西地區(qū)的諸些巫儺藝術形態(tài)就是先秦巫儺舞蹈形態(tài)演變發(fā)展后的延續(xù),同時也表明作為先秦時期統(tǒng)治階級祭祀專用的巫儺舞蹈,已徹底根植于民間,并與民風民俗相融發(fā)展演變成群眾性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表演藝術形式。
隨著社會歷史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封建帝王也早已清醒的意識到軍事手段比“神”更能有效征服民眾和統(tǒng)治國家,社會民眾亦不再是凡遇事必求“巫”。在這種社會大環(huán)境中,巫儺舞蹈一部分經過本體藝術化走向宮廷,成為歷代君王專享的宴樂和國家“禮”祭的工具;還有部分則走向民間,與當?shù)仄渌耖g藝術形式相融,呈現(xiàn)出民族民間化、藝術化、戲劇化特征。
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發(fā)展的巔峰時期,國家具備高度的社會文化整合能力和開放心態(tài)。這一時期流入宮廷的巫儺舞蹈由專業(yè)的舞妓改造發(fā)展成為高難度技巧、藝術性較強的表演性舞蹈節(jié)目了。環(huán)境因子(表演場合、服務對象、表演功能等)的變化,使得巫儺舞蹈不再具有“巫儺”的文化內涵和特性,而裂變?yōu)楣糯鷮m廷舞蹈范疇。自唐以降,巫儺舞蹈驅逐瘟疫的本義逐漸喪失,而演變成為人們娛樂的一種民間藝術活動,至明清時期,獨立舞蹈藝術已趨于衰敗,`舞'也演變?yōu)?`戲'了。巫儺舞蹈藝術形態(tài)實已產生了質的變化,在沿襲唐宋時期本體化、民俗化的基礎上,巫儺舞蹈更加朝著民族化、民間化、藝術化、戲劇化等方向發(fā)展。其實早在唐代在一些祭祀活動中就存在巫儺舞蹈與戲劇的結合,比如在當時湘西的“舞戲”(跳喪)中就可得到印證,年長的人過世后,親朋鄉(xiāng)人集聚靈堂之前,先有巫師念一通祈詞,然后人們繞棺跳舞。只不過其“舞”的比重大,“戲”的成分小。經過宋元明幾朝的發(fā)展,到清代“舞戲”逐漸演變成了“戲舞”。修撰于康熙二十八年的《鳳凰廳志》載“歲時,祈賽不一,其名宰牲,延巫為諸戲舞,名曰還儺愿”。另據(jù)乾隆十年《永順縣志》載“永俗酬神,必延辰郡師巫唱與儺戲……至晚,演儺戲,敲鑼鼓,人各紙面”。從上述兩縣志記載,可看出由“舞戲” 到“戲舞” 的轉變過程,亦反映儺戲已趨于成熟。這種藝術的異化現(xiàn)象除了社會大背景外,主要還是由于巫儺舞蹈表演與戲劇表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由此則表明巫儺舞蹈已經充分融入和發(fā)展到“戲”的藝術形態(tài)之中。清人笠閣漁翁在《笠閣批評舊戲目跋》中說“若專以傳奇 (戲曲)論,則曲者,歌之變樂聲也;戲者,舞之變,樂容也?!盵5](P181)則直白無疑的揭示了戲曲表演源于舞蹈。湘西土家族遺存的儺戲就是源于土家族“還儺愿”祭神儀式中的“儺愿舞”,辰州儺戲也是一種從巫祭儺儀活動中衍生出來的戲劇形式,辰州儺戲表演除了形式多樣的唱,還保留了種類繁多的舞蹈動作表演,例如翻跟斗、翻身、旋轉、網躍等。[6]同時,巫儺舞蹈在流傳過程中,充分吸收和融入了當?shù)仄渌褡逅囆g元素,使其深深地扎根于民間。在湘西它與苗族椎牛祭祖、接龍儀式、跳香儀式、還儺愿等系列活動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古老而神奇的巫儺文化現(xiàn)象。
歷經唐宋時期的本體化、民俗化演變后,到明清時期巫儺舞蹈形態(tài)其表現(xiàn)的更為民族民間化和戲劇藝術化。其一,巫儺舞蹈承載了更為豐富的思想內涵,透過拜祖娛神的表層,窺視巫儺舞蹈從單純娛神祭禮到以假借娛神為外在形式的普天同慶的娛人游戲,再到舞蹈抒發(fā)情感,反映社會現(xiàn)實生活;其二,舞蹈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有純舞性的,有邊歌邊舞的,又唱一段舞一段的,還有說一段演一段的,雖以獨舞居多,也有雙人舞,三人舞和人“神”混跳的群舞。這在現(xiàn)今各地遺存的儺戲當中都可以找到例證;但不管是哪種形式,絕非之前那種簡單的祭神拜仙的純巫行為表演;其三,舞蹈動作藝術化,如湘西苗族儺神戲中的《扮仙鋒娘》中扇花仙旗的各種舞法,優(yōu)美舒展,舞步靈活輕盈;《綹巾舞》中的飛巾、掃塵、披梅花、托梅花等動作鏗鏘有力,柔中有剛以及《八郎舞》中夸張且逼真的“內花手”、“外花手”動作等。這些舞蹈動作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表現(xiàn)性。巫儺舞蹈就是以這些高度提煉加工過的舞蹈動作和不斷變化的人體姿態(tài)與造型來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巫儺舞蹈自清代發(fā)展至今,其表演形態(tài)基本趨向穩(wěn)定。
縱觀巫儺舞蹈形態(tài)孕育形成至發(fā)展演變的全過程,起初由原始社會表現(xiàn)一種生命原始欲望的“原始宗教”表達形式,發(fā)展到如今民眾喜聞樂見而不乏“審美”表達的一種民間藝術表現(xiàn)形式,這是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進步和人類認識能力的提高以及民族心理認同和文化交流的結果。時至今日,巫儺舞蹈仍就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被世人所接受和喜愛。作為一種文化媒介和載體,巫儺舞蹈藝術形態(tài)所反映的人文的、歷史的、社會的、民俗的、宗教的、祭祀的、藝術的等諸多信息,更是其他藝術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巫儺舞蹈不僅是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民間藝術,更是一部彌足珍貴具有學術研究價值的“活字典”。提升對巫儺舞蹈的認識意義與研究價值,對于揭啟巫儺舞蹈的神秘面紗和挖掘巫儺文化的實質內涵,其意義重大。
[1]羅斌.關于儺舞研究的斷想[A].儺苑-中國梵凈山儺文化研討會論文集 [C].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
[2]李學勤.十三經注疏·周禮·方相氏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周冰.巫·舞·八卦 [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
[4]湘西自治州編.湖南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湘西自治州卷 [M].保靖:湖南省保靖縣印刷廠,1984.
[5]袁禾.中國舞蹈美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張文華.辰州儺戲的民俗文化特質 [J].懷化學院學報,20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