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 忠,楊文藝
(1.宿州職業(yè)技術學院 教育系,安徽 宿州 234000;2.宿州學院 文學與傳媒學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社會變革的篳路藍縷,農村題材電視劇在中國社會變革的大潮中走過了興衰起伏。曾經(jīng)輝煌的農村題材影視劇,到了新世紀,那種絢爛的繁華已經(jīng)不在,只有那一群質樸的東北人還在堅守著農村題材這個世界,以《劉老根》《馬大帥》《鄉(xiāng)村愛情》系列劇為代表的“東北農村劇”形成了當下中國農村劇市場引人矚目的“東北風”現(xiàn)象。有人對中國電影史做過這樣的描述,“一部中國電影史,某種意義上,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國社會變遷史、中國百年思想史?!保?]同樣,當代中國農村劇的歷史,也是當代中國農村改革發(fā)展、農民思想變遷的歷史。從阿Q到小二黑,從梁生寶到陳煥生,從棗花再到謝永強,就是一部中國農民發(fā)展的變遷史,它真實反映了我國農村近百年的發(fā)展變化。本文擬以《鄉(xiāng)村愛情》系列為例來解讀農村題材電視劇文化身份的嬗變。
過去的農村題材作品中的農民大都是忍辱負重的“老馬”形象,他們扎根于黃土地,終日面朝黃土背朝天,還要以極大的屈辱忍耐著上帝和社會對他們的不公,即便如此,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改變命運。《鄉(xiāng)村愛情》里的農民不再是終日在田地里勞作的農民,也不再是一味憨厚、淳樸的形象,更沒有了過去農民的生活窘迫,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生活在快樂中的農民。以謝永強、王小蒙為代表,他們不再像梁生寶那樣為田地里的收成發(fā)愁,他們在尋找新的體現(xiàn)自己價值的世界。謝永強是一個放棄公務員身份回到農村的大學生,他要在農村尋找自己的成功之路,雖然仍然從事農業(yè)生產,但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勞作方式,建立了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產業(yè)園。他的成功為當代大學生打開了一條新的創(chuàng)業(yè)道路,同時,也宣布了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方式的落后。和八十年代的那個想盡辦法離開黃土地卻最終失敗的高加林相比,他們對人生價值的追求有了巨大的變化,一個是進城成為國家干部來光宗耀祖,一個卻是放棄“國家干部”身份回到農村創(chuàng)業(yè)來體現(xiàn)自身價值。[2]雖然兩人最后都回歸農村,但他們代表的文化身份是不同的,謝永強是精神自覺后的棄城回鄉(xiāng),是對傳統(tǒng)文化和父權文化的反叛,而高加林是在傳統(tǒng)文化和父權文化的道路上精神難以自覺中落敗回鄉(xiāng)。在打工浪潮席卷全國的背景下,他們沒有背井離鄉(xiāng),而是扎根農村,為我們展示了一個個鮮活的新式農民形象。[3]
苦難向來是農村題材作品的母題,而苦難的根源是生存艱難?!叭€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兒。”這就是過去的農村,也概括了全部的舊農村文化生活的全貌,也是舊式農民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所以,以往的農村題材作品中的農民都是在為了生存而苦苦掙扎。而在《鄉(xiāng)村愛情》里,他們不再為生存而苦惱,最讓他們煩心的是如何生活得更舒心。大家不再滿足于吃飽穿暖,他們要干大事,要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劉能和謝廣坤是老一代農民的代表,他倆也是冤家對頭,為什么呢?因為他倆在競爭村主任,并因此發(fā)生了許多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在以往的農村題材作品中的農民大都無法選擇婚姻,愛情更是遙不可及,而《鄉(xiāng)村愛情》里的男男女女們經(jīng)歷過幸福的煩惱后,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
過去的農村題材作品中,城市與農村就是兩個對立的世界,高加林進城的失敗,讀者除了給予他無限的同情以外,也讓我們認識到城市與鄉(xiāng)村兩個世界的嚴重不兼容造成的農民心理上的自卑是農民生活最大的苦難?!多l(xiāng)村愛情》里以謝永強為代表的年輕一代,他們有著成為城市人的機會,可是最后還是選擇了農村,說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城鄉(xiāng)隔閡逐漸消除,農民不再是貧窮與落后的代名詞,由此籠罩在農民心理上的那層自卑也已逐漸消融。
人類社會發(fā)展演變至今,中國農村基本上保持從夫居的父權制結構。在漫長的男權社會中,男性家長掌握著全家的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成為家庭中有特權的統(tǒng)治者,而女性只能是弱勢群體。農村的勞動婦女更是被壓迫在社會的最底層,她們沒有經(jīng)濟地位和政治權利,還必須遵守三從四德。中國有句古話“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對于缺乏自我獨立意識的家庭婦女來說,在家庭中是完全依附于男人,以男人為主的。這樣的傳統(tǒng)女性價值觀在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中也一直被傳承著?!痘h笆,女人和狗》系列中的棗花便是男權文化中傳統(tǒng)女性價值觀的承載者。她把對丈夫的忠貞和對老人的孝敬作為自己的生活目標。她認為人不應該為自己活著,因此逆來順受,不敢表達自己的愛恨,也不敢要求自己的利益。當時社會背景下農村女性生存的困惑,在棗花的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在不斷地提高,女人的世界也在不斷地擴大。她們一改過去那種弱小和被動的形象,有了新的思想和追求。農村題材的電視劇也同樣與時俱進,以全新和多樣的視角塑造了眾多的女性形象。這些全新的女性形象有著覺醒的女性意識。她們不再是依附于男權文化的傳統(tǒng)婦女形象,她們敢于公然反抗男權文化,成為重構女性價值觀的新女性形象?!多l(xiāng)村愛情》中的謝大腳不再是像棗花那樣的甘心過苦日子的傳統(tǒng)型農村婦女。她首先打破了“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傳統(tǒng)婚姻觀,勇敢地走出了死亡的婚姻,大膽追求愛情,并重新組建了幸福家庭?;楹笤诿媾R是否追隨長貴去鎮(zhèn)上生活這個艱難抉擇的時候,她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她不愿被動地依附男人,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賣豆腐的女孩王小蒙始終清醒和理智地面對愛情糾紛,同時又獨立堅強地經(jīng)營自己的事業(yè),最后獲得了事業(yè)、愛情的雙豐收。她懂得自尊、自愛、自強是女人生存的法寶。王小蒙的這種“獨立思想”是對以往農村的“男人就是天”的傳統(tǒng)價值觀的巨大挑戰(zhàn),體現(xiàn)了當代社會理想化的女性價值觀。
因此,當下流行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從農民形象的塑造到農村文化的展現(xiàn),都與過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作品中洋溢著的是一種輕松、愉快、幸福的氛圍,消解了大家對農村題材作品的慣常印象。產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農民的生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影響著大眾的審美情趣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經(jīng)濟發(fā)展了,人們生活幸福了,大家對生活的追求也在慢慢地變化,精神生活的需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幾千年來壓抑在人們內心世界的個性審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慢慢釋放,大家對苦難主題的作品不再感興趣,而輕喜劇逐漸成了大家最喜愛的精神生活消費品。于是,代表著國家文化的電視劇逐漸變成了市場文化的寵兒,原來的教化和宣傳工具也演變?yōu)榇蟊娢幕蛳M文化。[4]電視、電腦、手機等現(xiàn)代化娛樂工具的迅速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推了這一變化。從《編輯部的故事》,到《我愛我家》,再到《家有兒女》,這些作品的成功都說明了大家的審美意識在變化,喜劇成了時下最流行的消費主題。一些農村題材的作品,如《劉老根》《馬大帥》《喜耕田的故事》《當家的女人》《鄉(xiāng)村愛情》等系列電視劇無疑都是為了迎合這一審美意識的變化而推出的成功作品。
以《大話西游》在民間的流行為標志,后現(xiàn)代文化逐漸占據(jù)了群眾文化生活的制高點。后現(xiàn)代文化是商品社會的產物,是一種反傳統(tǒng)美學與反嚴肅主題的草根文化,它追求的是一種無深度、無中心、游戲的文化特點,是對陽春白雪進行消解。富含后現(xiàn)代文化特點的藝術作品追求的是淡化嚴肅主題和人文意義,強調作品的娛樂性和通俗性,以滿足大眾的視覺、聽覺的感官刺激為目的。所以,與現(xiàn)代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作品相比較,在這個生活節(jié)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又很富足的生活中,人們更喜歡這種無厘頭式的文化。[5]《鄉(xiāng)村愛情》就是在這樣的氛圍下,承襲了后現(xiàn)代文化特點,柔和了趙本山式的幽默風格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它講述的是發(fā)生在一個東北農村的系列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宏大的主題,也沒有嚴肅的意義,只不過是農民身邊的小事,這樣的小事事無巨細,可有可無,卻包含了農民的全部生活。它“放棄了對終極意義、絕對價值、生命本質的苦苦追求”,展現(xiàn)給觀眾的是“一些無深度的但卻是生動有趣的故事、人物、場景”。[6]為了達到更好的娛樂效果,作品故意夸大人物形象的缺陷,像劉能的口吃、摳門和愛占小便宜,趙四的抽搐嘴,王天來的假女人性格等,再通過喜劇方式的展現(xiàn),觀眾看到的不是丑陋,而是一種缺陷美,是一種真實,一種可愛。再加上充滿幽默的東北方言的對白,觀眾獲得的是一種沒有虛偽的、充滿親切感的輕松和快樂。
[1]張首映.西方二十世紀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2]王先明.變動時代的鄉(xiāng)種:鄉(xiāng)種與鄉(xiāng)村社會結構變遷1901~1945[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包亞明.現(xiàn)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8.
[4]曾慶瑞.守望電視劇的精神家園:第3輯[M].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5]陸 揚.文 化 研 究 概 論 [M].上 海:復 旦 大 學 出 版社,2008.
[6]朱艷麗.《鄉(xiāng)村愛情》中的后現(xiàn)代主義元素[J].傳奇·傳記文學選刊,2010(1).
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