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晶
(金陵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江蘇 南京 211169)
《推銷員之死》(1949)和《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1962)都被視為美國現代戲劇的經典之作?!锻其N員之死》是亞瑟·米勒的代表作,曾獲得“普利策獎”、“托尼戲劇獎”和“美國戲劇評論家獎”,而愛德華·阿爾比的成名作《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獲得了后兩個獎項。國內學者對《推銷員之死》的研究頗多,比如:柯建華的《論〈推銷員之死〉中的倫理沖突》,施清婧的《〈推銷員之死〉中的自然現象》,還有很多論文分析了主人公威利的悲劇成因。但是,尚很少有人從《圣經》這一文本入手,分析和闡釋劇中的家庭關系。對于阿爾比的《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國內研究并不多,一篇是孫暢的博士論文《阿爾比戲劇中的真實與幻想主題分析》,另一篇是鄒惠玲的《論〈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的社會批評主題》。因而,用《圣經》的原則分析以上兩部戲劇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
一度被視為西方權威之作的《圣經》早已融入了西方生活,以至《圣經》原則廣泛地應用到了婚姻生活、管教子女等諸多方面,并形成了頗具體系的理論。筆者之所以將《推銷員之死》和《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并置研究,在于這兩部戲劇將美國現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尖銳化了。如瑪莎和喬治之間無休止的抱怨與爭執(zhí),以及推銷員威利為了給兒子留下一筆保險金而選擇駕車身亡。如此悲慘的結局,不得不引發(fā)筆者對美國家庭矛盾的探究和挖掘。隨著后工業(yè)化及商品化程度的再度提高,西方人在物欲橫流和拜金主義浪潮的驅使下已失去了昔日的信仰,家庭中已喪失了昔日的寧靜和祥和,家庭成員處于極度的焦慮和不安中,進而夫妻關系以及子女與父母的關系處于長期的爭執(zhí)和不信任狀態(tài),最終導致了家庭悲劇。筆者力圖用《圣經》的原則分析這兩部戲劇中的家庭關系,旨在揭露偏離了“盼望”和“仁愛”所釀成的家庭悲劇,以及對回歸信仰寄予了希望。
在《圣經》中夫妻關系被描述為:“你們作妻子的,當順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順服主,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如同基督是教會的頭,他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丈夫各人都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一樣。妻子也當敬重她的丈夫。[1]342”顯然,以上經文囊括出妻子順服丈夫及丈夫疼愛妻子是夫妻關系的核心。但是,物質至上的現代美國家庭已完全背離了《圣經》中夫妻關系的原則,進而暴露出人性的本原。其實,在《圣經》中有很多章節(jié)都探討了人性與精神的對立與抗爭:人性是罪惡的,表現為自私、貪婪、嫉妒等,而精神卻能夠引領人走向正義之路。在《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大學教授喬治與妻子瑪莎之間扭曲的婚姻關系是物欲橫流的美國社會的真實寫照。大學校長的女兒瑪莎原本以為聰明瀟灑的喬治先能夠接管歷史系,之后順利地接替父親的校長職位,所以她選擇嫁給他。但事與愿違,瑪莎父親在長期的觀察中發(fā)現喬治并不具備這些能力,導致瑪莎無休止的抱怨和指責。《圣經》中一再提及要遠離牢騷滿腹的妻子,比如“寧可住在曠野,不與爭吵使氣的婦人同住”和“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1]1029??梢?,一個喋喋不休的妻子會對丈夫產生多少負面影響?,斏辉僭谀贻p夫婦面前嘲笑和羞辱丈夫喬治,衍射出了物質生活豐富的西方人家庭中精神的缺失;瑪莎不斷地抱怨丈夫的低薪和失敗的事業(yè),揭露出了金錢是這一社會的唯一衡量尺度。除此之外,瑪莎與父親對喬治的不滿和鄙視,逐漸抹殺了喬治的男子漢氣魄,也衍射出他們結婚二十三年無法生育的根源。如何將這種不得安寧的、空虛乏味的婚姻生活持續(xù)下去呢?夫妻倆最終共同幻想出他們的綠眼睛、褐色皮膚的兒子,他是那么漂亮、聰明、完美和富有男子漢氣魄?;孟氤龅膬鹤铀坪蹙徑饬怂麄兛仗摕o聊的婚姻生活,縮小了夫妻間的鴻溝,給他們的未來帶來了希望。但是,這幻想究竟能持續(xù)多久呢?
在《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另一對年輕夫婦大學教師尼克和他的妻子哈尼不堪一擊的婚姻更加暴露出物質至上的美國社會中人的道德淪喪。盡管尼克和哈尼青梅竹馬,但是尼克娶哈尼為妻的真正原因,與其說是哈尼以為自己懷孕,還不如說是哈尼父親有錢的緣故。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尼克為了獲得事業(yè)的成功,甚至會“搞幾個有關人員的老婆”[2]126。在利欲熏心的年輕一代面前,《圣經》所倡導的倫理道德已全然消失了。其實,在參加完瑪莎父親舉辦的派對之后已是凌晨了,瑪莎又邀請這對年輕夫婦到她家做客,顯然有悖常理,她和喬治不正常的婚姻關系由此可見一斑?,斏辉僭诳腿嗣媲叭⌒陕湔煞?,將他以“失敗者”和“懦夫”相稱。當瑪莎和尼克跳舞,并感覺到英俊瀟灑的尼克強壯的體魄時,頓時激起了她的情欲。于是,她開始大膽地勾引尼克,并當著丈夫的面和他調情。性原本被視為高尚的、純潔的、美好的,但是在當今的美國社會已變得隨意化、庸俗化了。在《圣經》中,就將通奸罪列為十戒之一。很多經文反復強調通奸的后果和代價,一再告誡世人遠離美色,不要被其勾引,“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1]1007。在這里,夫妻的恩愛被加以歌頌和贊美,這種恩愛使人內心充滿喜悅并蒙受祝福,這才是正義之路。正如《圣經》中寫道:“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悅你幼年所娶的妻……愿她的胸懷使你時時知足,她的愛情使你常常戀慕。[1]1005”
在美國戲劇大師尤金·奧尼爾的劇作《送冰的人來了》中,白日夢被奉為遭遇挫敗的人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但恰恰相反,在被譽為美國荒誕派劇作家愛德華·阿爾比的劇作中,打破幻想面對現實似乎才是通往真愛和幸福的必由之路。在《誰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幻想出的兒子似乎是對殘酷現實和失望婚姻的彌補,這從瑪莎對“兒子”不同階段的訴說中得以體現。她對幻想出的兒子的愛是那么真摯和深厚,以至讓懼怕生育的哈尼萌發(fā)了做母親的渴望?,斏蛦讨伟l(fā)誓,絕不向外人透露他們的秘密,可是在一個惆悵失意的夜晚,瑪莎卻不由地泄露了秘密。此刻,悲痛欲絕的喬治在無奈之下,向瑪莎發(fā)起了最后的進攻,將夢幻中的兒子扼殺,“瑪莎……我們的兒子……死了……他在鄉(xiāng)間小路上駕車,口袋里裝著初學者的通行證。為了避開豪豬,他緊急轉向,卻撞進了……[2]245”幻想出的兒子的死訊,迫使瑪莎回到赤裸裸的現實中,幻想和現實最終得以分離。正如“仁愛”、“無私”、“完美”的基督為了救贖世人而被活活釘死在十字架上,丈夫喬治和妻子瑪莎似乎也從兒子的死亡中得到了救贖,找到了平靜和恩愛的生活。正如此劇中所描述的,在物質生活豐富的美國社會,由于信仰的喪失使得人們精神匱乏,夫妻關系處于前所未有的緊張之中。筆者認為,正是在這種物欲橫流、利欲熏心的大環(huán)境下,回歸信仰才顯得更加迫切。家庭缺乏愛,世界缺乏愛。那么究竟什么是愛?下面這段經文很好地闡釋了愛:“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不是嫉妒,愛不是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fā)怒……[1]305”
《圣經》中有很多經文涉及教育子女,因而運用《圣經》原則探討教養(yǎng)孩子的書籍在西方頗為普遍。盡管這些原則早已成為西方父母教育孩子的準則,但是隨著后工業(yè)社會人們物質欲望的不斷膨脹,伴隨而來的便是信仰的逐漸喪失和準則的偏離。父母信仰喪失以及信念偏離的結果引發(fā)了一系列的問題,以致類似《推銷員之死》中父親威利的悲慘結局,這足以發(fā)人深省。以下作者將從管教、價值觀以及背叛這三個方面闡述《推銷員之死》中,父親威利對兩個兒子的教育完全偏離了《圣經》中教養(yǎng)孩子的原則。
在《做好父母》這本書中,家庭生活的執(zhí)行總監(jiān)雷尼寫道:“父母必須委身于一個平衡的訓導方式:獎勵孩子的好行為和管教孩子的錯誤決定。[3]”顯而易見,在教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愛和管教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正如《圣經》中所寫的那樣:“焉有兒子不被父親管教的呢?管教原是眾子所共愛的,你們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兒子……凡管教的事,當時不覺得快樂,反覺得愁苦,后來卻為那精練過的人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1]396”除此之外,在《圣經》中,很多經文一再強調管教一詞,比如:“喜愛管教的,就是喜愛知識;恨惡責備的,卻是畜類”[1]1025,“不忍用杖打兒子的,是恨惡他,疼愛兒子的,隨時管教[1]1018”,“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1]1026,“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1]1032”,“管教你的兒子,他就使你得安息,也必使你心里喜樂”[1]1042。然而,在《推銷員之死》中,主人公威利——一位推銷員,他在教育兩個兒子比夫和哈比的過程中,完全忽視了管教這一核心原則。威利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在他們小的時候,出差回來都會帶禮物給兒子們,并且時常對兩個身體強壯、精力充沛的兒子贊不絕口。的確,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表揚獎賞應該和指正管教并置,父母的表揚對孩子自信心的形成至關重要,但是一味地表揚和虛夸只能導致孩子浮躁,以及養(yǎng)成他們無法服從權力的惡習。正如比夫所言:“我一事無成,因為你吹捧我,以致我從來無法容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那是誰的錯?。?]”更有甚者,當威利得知兒子多次偷竊的事實后,他竟然未曾去加以制止和管教,以致鑄成大錯。父母的愛和管教,相互依存,但絕不能偏離。
對于教養(yǎng)孩子而言,父母正確的信念和價值觀的樹立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柯建華在《論〈推銷員之死〉中的倫理沖突》中所寫的那樣,主人公威利的悲劇主要是源于他價值觀念的錯位和價值追求的偏執(zhí)[5]。作為推銷員的威利,他的價值觀嚴重地影響了他教養(yǎng)兒子的方式。威利忽視了謙卑、勤奮、誠實這些傳統但極為優(yōu)秀的品德,而本末倒置地將“好人緣”和“個人魅力”視為成功的法寶,顯然這是深受商業(yè)叢林法則的誘導。在《圣經》中,涉及謙卑、勤奮、誠實的經文數不勝數,其實謙卑是整個《圣經》思想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妒ソ洝纷允贾两K都強調要謙卑,不能妄自尊大,自大必導致失敗和毀滅。然而,在商業(yè)叢林法則中,謙卑的品德早已被浮躁的心態(tài)所取代,以致威利將“好人緣”作為教養(yǎng)兒子的核心價值觀,這直接造成兒子們虛夸、不踏實、不誠實,以及缺乏責任感。當比夫一再偷竊,父親威利卻未曾嚴肅地批評指正;當兒子學業(yè)落后時,父親威利非但不對他嚴格要求,還讓鄰居查理的兒子幫忙傳答案。顯然,他對兒子們的管教不嚴是造成悲劇的根源之一。
的確,威利價值觀的錯位與偏執(zhí),鑄成了兒子們不良的品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終導致了兒子比夫的墮落呢?答案便是威利對妻子的不忠與背叛。當比夫得知自己高考數學不及格時,他急切地來到波士頓尋求父親的幫助,因為他完全信任父親,父親是他堅實的后盾,也是他力量之源。他認為憑借父親的魅力,一定能夠說服老師,給他及格。然而,比夫萬萬沒有想到,父親此刻竟然和一個女人在賓館鬼混。在目睹了這一場景后,比夫變得一蹶不振、心灰意冷。正如《圣經》中寫道:“與婦人行淫的,便是無知,行這事的,必喪掉生命。[1]1007”父親的背叛使比夫對生活喪失了信心,導致他三十四歲仍然一事無成。由此得出,夫妻關系也是教育孩子的核心。倘若夫妻之間恩愛,有和諧的家庭氛圍,那么孩子也會朝著良性的勢頭發(fā)展;相反,倘若做父母的自己行為不檢點,只能導致孩子教育的失敗。當威利最終得知是由于當年自己的過失導致了比夫的自暴自棄時,內心的負罪感刺痛著他,最終選擇走上絕路。為了能讓兒子得到一筆人壽保險費用作為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起始金,他故意駕車身亡。
在《圣經》中,自創(chuàng)世紀,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里經不住撒旦的引誘,偷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違背了上帝的意愿,被逐出了伊甸園,便產生了原罪。緊隨其后的便是,他們的兒子該隱因嫉妒而殺了弟弟亞伯,隨著時間的推移,世間的罪惡越加深重,之后出現了諾亞方舟。在當今科技與物質生活豐富的美國社會,對金錢和物質的永無止境的追求,使世間的罪惡越加深重。人們不再受道德的約束,不再受信仰的約束,昔日的精神家園也完全缺失,因而人們變得貪婪、自私和冷漠。信仰的缺失和道德的淪喪危及到美國社會的各個方面,首當其沖的便是家庭中夫妻關系以及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墩l害怕弗吉尼亞·伍爾夫?》中喬治與瑪莎這對夫婦不斷的爭執(zhí)與抱怨,體現出了他們精神和信仰的缺失;而《推銷員之死》中威利教養(yǎng)兒子的方式也全然背離了《圣經》中教養(yǎng)孩子的準則,以致鑄成了警世性的結局。綜上所述,在物欲橫流的美國社會,回歸信仰以及再筑精神家園是構建和諧夫妻關系以及父母與子女關系的保障,正如《圣經》中所寫道的:“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1]305”
[1]圣經[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會,1989
[2]Albee Edward.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M].New York:Signet,2006
[3]Dennis Rainey,Barbara Rainey.Improving Your Parenting[M].Little Rock:Family Life,2010:47
[4]Nina Baym.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2007:2388
[5]柯建華.論《推銷員之死》中的倫理沖突[J].外國文學研究,2010(4):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