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一、教師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影響學生
中國傳統(tǒng)的德育是求知與求善的統(tǒng)一,修己達人,中和的理念,現(xiàn)代的德育是德行,智慧,禮儀,學問,遵守規(guī)范,注重實踐及有效性,因此在德育的方法上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將學科教學間接的德育滲透在一起。有句話說得好,“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師”,教師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德國的第斯多惠說過:“他希望引導別人走正確的道路,激發(fā)別人對真和善的渴求,使別人的素質(zhì)和能力得到最好的發(fā)展,因此他應(yīng)當首先發(fā)展他本身的這些優(yōu)秀品質(zhì)”。德育過程既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見之以行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在教育教學中,我采取下列做法把德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中。
二、把德育貫穿在對知識的講解和分析中
例如,介紹服裝材料的發(fā)展史當中,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chǎn)紡織品的國家之一,最早掌握了紡織技術(shù),漢代的絲織品薄如蟬翼,唐代的絲綢之路,明清時期進入紡織工業(yè)時代,贊美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知識點上,有的同學對于面料上面的殘疵檢驗標準掌握不好,我就給他們講公司里員工奮斗的故事,遇到的困難和自己奮斗的經(jīng)歷,公司新進了一批機器,全是外國原裝的紡織機械,廠家的安裝人員要半月才能安裝完畢,這時廠里大批的訂單還要生產(chǎn),如果新機器不趕快安裝調(diào)試,就會延誤訂單生產(chǎn),這時安裝的人員因為有事暫停安裝,這下可急壞了公司,沒辦法,只能自己試試看三天能否安裝完成,不會的單詞一個一個的查,不懂得安裝技術(shù),一點一點的研究,白天晚上吃住在公司,機械安裝看著簡單,實際上也有技術(shù),一個螺絲擰幾圈能上得好,擰過了機器就會磨損,擰松了機械就會出現(xiàn)故障,不管做什么就是要有恒心有毅力,更要細心耐心,經(jīng)過三天奮斗,機械終于安裝調(diào)試完畢,這時外國的安裝人員回來了,看見機器安裝調(diào)試好了,不禁豎起了大拇指。在學習中也是這樣,不管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能氣餒,要有毅力,也要有耐心,先將簡單的事情做好。
在講授知識時同學們總是感覺枯燥無味,不知道這門課程在今后有什么用處,例如在服裝銷售中,要給顧客介紹面料的特點,鑒別面料的方法,益處多多,在平時的學習中要注意積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習慣塑造良好的性格,成就美好人生,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要用在行動中,在家庭中要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wù)勞動,通過勞動學會感恩。其實,基本道德規(guī)范是人的基本行為準則,是文明的基本行為準則,是文明人的基本修養(yǎng),也是高尚品德形成的基礎(chǔ)。
三、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滲透
有道是智慧從勞動中來,行動從思想中來,榮譽從集體中來,力量從團結(jié)中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jīng)常分組練習,一方面,學習效果好,更加有效,分組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加強了同學之間的友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意識,協(xié)作意識,犧牲和奉獻精神。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要相互團結(jié),虛心,在學習過程中總有學得好、學得快的學生,要虛心向他們學習,學習好的同學也要幫助學習差一點的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快樂,形成你追我敢、不敢落后的學習氛圍,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習慣被別人愛和照顧,言語行為,自私自利,團隊意識的培養(yǎng)很重要。在教育和教學中要給學生創(chuàng)立這樣的情境,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自己融入到課堂中生活中,學會思考,學會觀察生活,更要學會愛。
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走出去,到社會中去,到實踐中去,到人群中做問卷調(diào)查,人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面料的選擇有什么新的趨勢,同學們積極參與,有設(shè)計表格的,有分管印刷的,最后一起到街上做問卷調(diào)查。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信心,敢于實踐,在實踐中學會團結(jié)、講究禮儀、學會耐心、細致,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實踐中的德育體現(xiàn)了他的實效性,通過參加活動,學生在無形之中受到了道德教育,提高了德育效果。
總之,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是最有實效性的,在無形之中使學生受到了教育,只有多去實踐探索德育滲透的新方式,才能開拓出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