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勛 姜爭 陳瑛罡 王錫山
·名家手術·
腹部無切口經(jīng)直腸肛門外翻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根治術(附視頻)
趙志勛 姜爭 陳瑛罡 王錫山
近年來伴隨著醫(yī)學水平的飛速發(fā)展,腹部外科手術的入路已由傳統(tǒng)的開腹方式逐漸向微創(chuàng)化發(fā)展,隨著人們對外觀和功能要求的不斷提高以及外科醫(yī)生對微創(chuàng)手術技術的不斷追求,以經(jīng)自熱孔道手術(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為代表的腹部無瘢痕手術應運而生。NOTES代表了微創(chuàng)外科及功能外科的發(fā)展方向,可謂是微創(chuàng)理念下手術的最高境界[1-2]。但是由于其技術難度較高,且存在空腔臟器穿刺口的安全閉合、腹腔感染和內(nèi)鏡縫合技術等問題,尚不適合進行普遍開展和推廣[3]。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經(jīng)自然腔道取標本手術不僅可以降低技術難度和手術風險,而且能夠減少術后功能障礙、疼痛,具有良好的美容效果?,F(xiàn)將我科室開展的腹部無切口經(jīng)直腸肛門外翻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報告如下。
患者女性,57歲。因大便性狀改變6個月于2013年7月8日入院。查體腹部未見異常。胸膝位直腸指診:距肛門4 cm直腸后壁觸及寬基底隆起腫物、質(zhì)韌,占腸腔1/4周,無觸痛,指套未染血。纖維腸鏡檢查:距離肛門4 cm可見質(zhì)脆菜花樣腫物,大小約2 cm×2 cm;病理報告:腺癌。直腸核磁:距肛門4 cm處團塊狀腫物,考慮直腸癌T2N0M0期。入院診斷為直腸癌。
患者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后,于2013年7月15日進行手術?;颊呷砺樽砗?,取截石位,頭低足高傾斜30°。臍孔內(nèi)放置10 mm Trocar作為觀察孔,插入30°腹腔鏡鏡頭,建立氣腹,分別于左右臍旁腹直肌外緣置入5 mm Trocar,右下腹置入12 mm Trocar,左下腹置入5 mm Trocar。探查后未見腫瘤種植及轉(zhuǎn)移,病灶位于腹膜反折下。在術中于髂血管分叉處以超聲刀切開盆底側腹膜,再向腸系膜下動脈根部方向游離分離腸系膜下動靜脈根部,然后清掃其周圍的淋巴脂肪組織。在直腸盆底左側腹膜用超聲刀游離,向上方游離乙狀結腸外側,向內(nèi)側分離,與對側會合。按照TME原則于盆腔筋膜的壁層和臟層之間進行銳性分離。近端游離乙狀結腸系膜,注意保留一定長度的血管弓,同時在預切斷處并裸化3 cm腸管,遠端依據(jù)TME原則對直腸前、后、側壁分離裸化,助手擴肛沖洗腸管后,在卵圓鉗的輔助下,將管型吻合器(CDH29,美國強生公司)底釘座經(jīng)腫瘤對側腸腔滑入直腸送至近端乙狀結腸預切線處之上,腔鏡直線型切割吻合器(ENDOPATH ATS45,美國強生公司)將底釘座封閉于乙狀結腸近端腸管處(圖1),助手經(jīng)肛門置入卵圓鉗,與術者配合夾持直腸殘端,將直腸外翻于肛門口外,距離腫物下緣2 cm以弧形切割縫合器(Contour,美國強生公司)切斷直腸,殘端還納。腔鏡下于乙狀結腸封閉處開一小孔,穿出底釘座中心桿,經(jīng)肛門置入CDH29體部,完成直腸乙狀結腸端端吻合,充氣注水試驗確認吻合口通暢,無滲漏出血,吻合確切,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經(jīng)右下腹12 mm Trocar孔置入1根引流管于盆底,解除氣腹,關閉Trocar孔,手術結束。
患者術后恢復良好,生命體征平穩(wěn),腹部疼痛感輕微,5 d拔出引流管,腹部無明顯瘢痕(圖2)。患者手術持續(xù)3 h,術中出血20 ml;術后6 h即可于床上坐起,14 h離床活動,31 h恢復排氣排便。術后病理回報:直腸潰瘍中-低分化腺癌(1.9 cm×1.8 cm),侵犯粘膜下層,淋巴管瘤栓(-),血管瘤栓(-),神經(jīng)侵犯(+),雙切端(-),腸系膜淋巴結(-)(0/13),腸系膜下動脈根淋巴結(-)(0/1)。
圖1 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術中圖像
圖2 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后腹部照片
目前腹腔鏡結腸癌手術地位明確,直腸癌仍限于臨床研究。2013年《NCCN結/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對腹腔鏡輔助的結腸癌、直腸癌切除手術的推薦與既往版本完全相同,基于COST研究,對于可治愈的結腸癌,由有經(jīng)驗的外科醫(yī)生完成的腹腔鏡結腸切除術,可達到與開放手術相同的腫瘤相關生存率。對于直腸癌,《NCCN結/直腸癌臨床實踐指南》一直推薦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僅限于臨床研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和開腹手術相比,局部復發(fā)率、遠期生存率并無差別[4-5]。腹腔鏡直腸癌手術在國內(nèi)發(fā)展較為迅速,多家中心已陸續(xù)開展了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本中心在傳統(tǒng)的腹腔鏡根治術的基礎上,開展了腹部無切口經(jīng)直腸肛門外翻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根治術,獲得了良好的效果[6]。
本手術和傳統(tǒng)的腹腔鏡手術相比,腹部僅存在操作孔,優(yōu)勢在于避免了腹壁切開造成的體神經(jīng)損傷,減少了術后疼痛,便于患者能夠早期下床活動,縮短了康復時間,而且達到了美容的效果。從手術操作的便利性來看,由于腸管的外翻,術中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下切緣的距離,尤其對于超低位吻合保肛手術來說更加有利。同時因減少了腫物與周圍組織器官的接觸,腸管在腹腔外被切除,進一步降低了腫瘤細胞的種植和腹腔感染的風險。與經(jīng)陰道后穹隆入路的直腸NOTES手術相比,本手術操作技術可行性高,適用人群更加廣泛,同時避免了對陰道的損傷,繼而減少了因手術而造成的器官功能缺失[7]。
當然所有的手術都有其適應證和禁忌證,對于本手術而言,術中腸管能否順利外翻則是手術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認為此手術適應證包括:(1)中低位直腸癌;(2)腫瘤未侵犯周圍臟器(T1-4a);(3)累積腸腔小于1/2周;(4)腫物體積相對較小。因此對于擬行本手術的患者,在術前要完善術前分期,判斷腫瘤的侵犯程度,在術中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判斷能否經(jīng)直腸肛門取標本,避免盲目外翻,必要時需行腹部切口取標本或中轉(zhuǎn)開腹。
[1]王錫山,崔濱濱,劉正,等.經(jīng)陰道入路直腸腫瘤切除術二例.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1,14(5):325-326.
[2]Yan Song-Ling,Thompson-Fawcett Mark.NOTES:new dimens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ANZ Journal of Surgery,2009,79(5):337-343.
[3]Musquera M,Peri L,Izquierdo L,et al.Is LESS/NOTES surgery the new gold standar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Archivos Espanoles de Urologia,2013,66(1):161-167.
[4]金紅旭,張雪峰,李瑾,等.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與開腹直腸癌根治術的臨床對照研究.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6,04:257-259.
[5]何中華.傳統(tǒng)開腹與腹腔鏡直腸癌手術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2:473-475.
[6]王錫山.結直腸腫瘤治療的微創(chuàng)和功能外科理念在實踐與探索中前行.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3,2(3):106-108.
[7]王錫山.關于微創(chuàng)理念與手術人路的斷想與思考.中華外科雜志,2010,48(13):961-963.
趙志勛,姜爭,陳瑛罡,等.腹部無切口經(jīng)直腸肛門外翻切除標本的腹腔鏡下低位直腸癌根治術[J/CD].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2014,2(4):202-203.
10.3877/cma.j.issn.2095-3224.2013.04.15
150086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結直腸腫瘤外科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大腸癌研究所
王錫山,Email:wxshan1208@126.com
2013-06-17)
(本文編輯:馬天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