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盤琴
通過口腔或鼻腔直接在上呼吸道植入導管形成的氣體通道,稱為人工氣道[1]。人工氣道一方面保證患者呼吸道通暢,另一方面也是連接患者和呼吸機的重要橋梁。氣道護理對于縮短病患呼吸機使用的頻率、住院時間、降低呼吸機及肺炎的發(fā)生率具有重要而積極的作用[2,3]。集束化護理也稱為集束化治療或捆綁式治療,指的是利用一些列有詢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各種難治的臨床疾病,是ICU專業(yè)新出現(xiàn)的名詞。本文探討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ICU建立人工氣道患者80例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效果,以期望為相關研究及臨床提供借鑒。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ICU病房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建立的人工氣道患者80例。隨機分組為2組,每組40例。對照組和治療組均為男28例,女22例,其中對照組平均年齡(57±7)歲,治療組平均年齡(58±3)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比及病情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采用的方法為采取措施,對導管進行固定并保持其通暢,注意手的衛(wèi)生,操作過程嚴格遵循無菌程序,防止感染;對照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采用AARC最新推薦的人工氣道吸引操作標準,從加強氣管管理、口咽護理及人工氣道吸引適應癥、呼吸機環(huán)路和心理方面方面加強護理。氣管插管患者標記氣管插管距離門齒的距離,隨時觀察氣管插入的深度,妥善固定導管;口咽部護理應用銀河漱口液,提高機體免疫力,消炎散熱;合理氣道的濕溫化,維持呼吸機濕化器溫度50℃,吸入人體的溫度為37℃。心理方面,盡量滿足患者的各種需要,及時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建立更多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注意探望期間的消毒與隔離。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機械通氣時間比較 治療組機械通氣時間為(9.5±2.9),對照組為(13.7 ±4.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2 2組ICU入住時間 治療組患者ICU入住時間為(15±5)d比對照組為(20±6)d,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2.3 2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呼吸機相關肺炎發(fā)生率與意外脫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照組及集束化護理干預組ICU入住時間分析
集束化護理干預方法是最近幾年來ICU內的專業(yè)新名詞。集束化護理干預最早是由醫(yī)療改進中心提出,可以翻譯為集束化治療策略或集束化干預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處理某種難以治療的臨床疾患。
呼吸機相關肺炎是機械通氣過程中常見而又嚴重的并發(fā)癥,患者一旦發(fā)生呼吸機相關肺炎,非常容易造成脫機困難,延長住院的時間而增加住院的花費,嚴重時甚至可能威脅患者生命[3,4]。因此,加強人工氣道集束化管理,預防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fā)生顯得十分必要。集束化護理干預是有效實施循證實踐指南的一種積極的方法,目的是充分實施已被臨床實踐證實了的人工氣道的管理方法,博取眾長,相互彌補,從而增加療效,促進并落實循證實踐指南在臨床中的具體操作,從而達到能提高機械通氣患者的療效,同時減少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的目的。它要求對所選擇的患者持續(xù)的執(zhí)行集束化干預中每一項原理,而不是間斷地執(zhí)行或只有選擇其中一兩項措施來執(zhí)行,否則就違背了集束化干預的本質所在。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機械通氣時間縮短,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較低(P<0.05)。集束化護理能夠顯著減輕ICU人工氣道患者的機械通氣時間及ICU入住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具有重要的臨床實踐意義。
1 韓平.人工氣道吸痰的護理進展.臨床護理雜志,2008,7:40-42.
2 余旻,胡世輝,楊明剛,等.人工氣道的集束化管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13:1858-1860.
3 馮運芳.捆綁措施應用于危重癥患兒氣管插管后人工氣道管理的護理體會.吉林醫(yī)學,2012,26:5620-5621.
4 宋維娜,宋桂芳,倪麗,等.建立人工氣道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干預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12: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