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慧儀
根據(jù)傳統(tǒng)翻譯理論,譯者該無形無色無臭地次存在于無我之別人的世界內(nèi),譯文不該有自己的風格,有的只能是對源文風格的呈現(xiàn)。
在二十世紀最后階段,翻譯學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強調(diào)譯文的本體,這對譯文和譯者來說,都是一種解放。隨之而來的,就是對翻譯、譯文和譯者一連串的反思,其中包括譯者風格的問題。
當代翻譯學教母Mona Baker對譯者風格有精辟的見解,她認為描述譯文的語言特點——包括譯文中重復使用的句式,常用的詞句,甚至構(gòu)詞構(gòu)句的習性等 ——假如不能說明譯者的認知習慣,及其成文的價值觀動機,便無法說明譯者的風格。她建議評論人先從譯者選擇翻譯的文體及主題入手,并觀察譯文里非因源文需要或譯入語要求必要而為的語言策略,從而嘗試了解譯者的認知習性和翻譯的價值動機,才能參透譯者的風格。
拿到林源譯文集書稿,喜讀。林源選譯的,均是討論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論文,及與此有密切關(guān)系的論題。今日中國文學置身國際文壇之中,文學作品服務(wù)的不僅是中文讀者,更通過海外銷售和翻譯,服務(wù)國際讀者。而國際讀者和評論人的意見回饋,不免以外語在海外發(fā)表,如果中國作者、讀者和評論人因語言隔膜未能得知,實在可惜。評論不是作品的成績單,而是如羅蘭·巴特所說,是一個主觀世界與另一個主觀世界的交流,意即文學家以自己對現(xiàn)實世界的理解為本,建構(gòu)出作品里濃縮又濃郁的世界,與之碰撞而擦出火花的,是評論人同樣主觀的對世界的理解;由此而成的評論,就是兩個主觀世界的對話。中國文學界要是不理解國際讀者和評論人對我們作品的反應,便難以有效服務(wù)這群讀者??上膶W翻譯是苦功夫,文學評論的翻譯更苦,愿意譯的不多,要譯得好更難;林源此翻譯集是非常適時又做得好的實事,非常難得。
特別值得欣賞的,是此翻譯文集選譯的文章,有效地代表了國外對中國小說評論的不同方位。從所評作品來看,有蘇童的《我的帝王生涯》,莫言的《豐乳肥臀》和《天堂蒜薹之歌》,王安憶的《長恨歌》,余華的《兄弟》,姜戎的《狼圖騰》,還有張愛玲多個小說,均是不同方面極有代表性的作品;與對馮小寧電影《紫日》的評論一拼起來,立時顯出中國小說與電影在處理中國現(xiàn)實上,自八十年代就建立起來的姻親關(guān)系。在此之外,有文章研究李澤厚對中國美學的論述;這樣安排,仿佛提醒讀者,不要光看國際評論界對中國文學的理解,更要把中國文學放置于中國美學系統(tǒng)里觀照。再除此,還有漢學家對中國文學海外傳播、中文世界文學、中國文學史等重要討論。依蘭·斯塔文斯的三篇文章表面上跟中國文學的關(guān)系沒有那么直接,但細看發(fā)現(xiàn),三篇文章討論的題目包括翻譯和為外國作者作傳(斯塔文斯是美國人,馬歇斯是哥倫比亞人)等,都是今天中國文學在世界傳播必須思考的問題。最后一篇說的是人類心理節(jié)奏,不就是我們閱讀小說時,最主觀、最真實的經(jīng)驗嗎?把這文章作書的尾章,是不是在挑戰(zhàn)評論家,暗詰他們能不能把這最難以言喻、卻最為真實的閱讀經(jīng)驗,寫進他們對文學的評論里?
除了譯材之外,此書各論文的源作者均是不同評論方位和方法的最佳代表。開卷即見厄普代克,他的文學觀是歐美式的,發(fā)揮其中可以合理伸延普適的度量衡,用以理解中國文學,并以創(chuàng)作文學的筆法寫成,情理皆濃。白博禮是“中國老手”,對中國和中國文學有長期和縱深的了解,卻不忘英語世界讀者的視線,具雙重視野,是對源語文化和譯入語文化都非常有意義的評論。周月風、杰斯·洛、劉劍梅、張英進四位跟譯者林源一樣,都與香港或美洲結(jié)緣,地理上游走中心、邊緣、海外,視點不斷移動,自我辯證成為五位評論和翻譯的內(nèi)在邏輯。顧彬和斯塔文斯兩位文學專家,深受中外評論人尊敬,他們所論,無論是中外作品,行文無不處處表現(xiàn)兩位對人本文學深刻的信念。馬龍科學、文學并重的筆法,把世界的兩大維度融為一體,為文學打開新境界。
視野如此多元、范圍如此龐大的論文群,譯者的風格能否顯現(xiàn)呢?質(zhì)存形自顯。首先,這十五篇文章面貌雖異,意義卻相通:跳出本語文化視野,把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本身,變成一種文化辯證。在語言運用方面,譯文在不破壞源文情味的原則下,以通順流暢的語言,盡量提高讀者閱讀的效率,以理導文,以文梳理。這含蓄的翻譯策略背后,是對源文意義堅定的信念;這類翻譯,是源文最理想的伙伴。成就這翻譯風格的,正是譯者對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和評論的國際視野,還有對國際文學評論,無私不怠的服務(wù)精神。
翻譯天才先賢嚴復說譯事三難:信、達、雅;容許我在這也說譯事三難:謙、和、勤。這譯文集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