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小說家清溪道人考辨

2013-11-15 13:41:26··
明清小說研究 2013年2期
關鍵詞:滎陽道人清溪

··

在明清文學史上,白話小說異軍突起,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性文學樣式。不過,這只是我們對白話小說在明清文學或整個古代文學中的地位所作的歷史考量,而在明清時期,當時的士民一般僅將其作為茶余飯后、夜雨孤航時的消遣,至多也不過是將其看作稍有裨益的“史余”、“小道”。也就是說,與“正統(tǒng)”的詩文相比,小說特別是白話小說的創(chuàng)作仍然是為大多數人所不屑的,這也就造成了小說的作者們常用別號、筆名來題署的現象。而這種現象帶來的后果是:許多小說作品問世后不久(即使流傳很廣),其作者的身份即已成為謎團(如《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世易時移,后人更是難以理清頭緒,而這也成為深入研究一些古代小說作品的主要瓶頸。一方面是毋庸置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舉世公認的繁難度,是應擱置不提還是該迎難而上呢?學術界對于這兩種意見都不乏有支持者,而筆者更傾向于后者:束之高閣畢竟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在古代小說研究創(chuàng)新越來越難的情況下,與其在文本的闡釋上修修補補(更不用說大量的重復研究),倒不如在小說作者的考證上取得點滴的進步。雖然一些小說作者的身份連同時代的人都不甚了了,但與古人相比,現今的研究者也有自己的優(yōu)勢,那就是接觸到的文獻資料如各種野史筆記、地方史志、墓志家譜等要比古人豐富的多。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持續(xù)的關注,逐步的積累,在某一個點上取得突破完全是有可能的。本文即對明代中后期的《禪真逸史》、《禪真后史》、《掃魅敦倫東度記》(以下簡稱《東度記》)三部小說的作者——清溪道人的身份作一簡要辨析,廓清前人的一些模糊認識,以期拋磚引玉,促進該問題的最終解決。

《禪真逸史》、《禪真后史》、《東度記》三部小說雖不能與《水滸傳》、《西游記》等相提并論,但也各有特色,如《禪真逸史》、《禪真后史》中既有戰(zhàn)爭場面,又有神魔故事,還有許多細致的世情描寫,也就是借鑒、融合了歷史小說、神魔小說、世情小說等不同小說類型的要素和描寫手法,這體現了小說作者試圖創(chuàng)新的努力,同時也代表了明代中后期長篇白話小說的演變趨勢。而《東度記》塑造了許多意念化的妖魔鬼怪,用來象征酒、色、財、氣、貪、嗔、癡等,即“借酒色財氣逞邪弄怪之談。一魅恣,則以一倫掃”(《東度記序》),將乏味的說教形象化、故事化,也是很有特點的一部作品。當然,這三部小說之所以受到特別的關注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大多數學者認為三部小說的作者為同一人——清溪道人方汝浩。如果真是這樣,那他無疑會是古代小說史上一位不可忽視的高產通俗小說作家。那么,《禪真逸史》、《禪真后史》、《東度記》三部小說的作者真的會是同一個人嗎?下面我們就依據目前所掌握的材料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禪真逸史》、《禪真后史》作者清溪道人身份辨析

《禪真逸史》現存版本較多(最早為明天啟年間刊本),皆題“清溪道人編次”,因此我們可以確定《禪真逸史》的作者即為清溪道人。至于清溪道人的真實身份,據日本慈眼堂所藏明刊本《禪真逸史》較其他版本所多出的自序的題署“瀔水方汝浩清溪道人識”可知,清溪道人姓方,名汝浩,“瀔水”人。方汝浩于史無載,但此題署卻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作者身份信息。

從“瀔水方汝浩清溪道人”的題署來看,雖不排除瀔水為寄籍的可能性,但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將其理解為里籍應是比較合乎情理的解釋,這也符合古代文人一般的署名格式和習慣。那么,瀔水到底指稱何地呢?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據題署判定方汝浩為洛陽人,即認為瀔水是河南洛陽的代稱。以后的學者多承襲了此種論斷,使其成為了學界的主流觀點。但也有學者持不同意見,如戴不凡《小說見聞錄》“頗疑‘瀔’系‘瀫’之誤;瀫水,衢江也”,即認為方汝浩是浙江蘭溪一帶人。對于此種觀點響應者不多,因為戴不凡先生只是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并未進行深入的解釋,所以后來的研究者多認為此種看法是推測之詞,事實根據不足。但筆者以為,戴不凡先生對于“瀔水”的意見或許更接近于事實:

首先,從民眾對瀔水和瀫水的熟悉程度來看,用瀫水指稱籍貫的可能性更大?!盀J,《廣韻》、《集韻》并古祿切,音谷。水名,在河內。顏延之詩:伊瀔絕津濟。或作榖?!睘k水“即今河南洛河支流澗水及其上游澠池縣南澠水”。但在古代典籍中“瀔水”一般寫為穀水、谷水,如《國語·周語下》“靈王二十二年,穀、洛斗,將毀王宮”中之“穀”即指穀水。而“瀔水”這一寫法的使用率并不高,具體的例證除上面引文中提及的顏延之《北使洛》詩外,其他基本上只見于歷代字典韻書的收錄(這些字典韻書在舉用字實例時,也只是提到了顏延之的《北使洛》詩)?!盀€,《集韻》胡谷切,音縠。水聲。又水名?!稄V輿記》:瀫水在金華府城南,西至蘭溪界?!都崱坊蜃骺e?!睘€水,唐代時改稱衢江。但在唐以后瀫水的名稱并未在日常生活中消失,而是基本成為了蘭溪的別名:“(蘭溪)其源有二……二水合而匯于蘭陰,類羅瀫文,又名瀫水?!痹谔m溪縣更有許多與瀫水相關的風物,如晚唐既已聞名的蘭溪名酒瀫溪春,明代在蘭溪縣設置的驛站——瀫水驛,而時至今日,蘭溪八景中仍有被稱作“瀫紋漾月”的景觀。翻閱古代典籍,瀫水之名也屢見不鮮,特別是頻繁出現在江浙文人的詩文集中,如著名的蘭溪籍文人胡應麟《少室山房類稿》中就出現了幾十處“瀫水”、“瀫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浙江之“瀫水”的認知度要遠高于河南之“瀔水”。而在表征籍貫(或居住地)時,古人的確常常使用地名的古稱、別稱或代稱,但這些稱謂基本上都是人們所熟知的,如將南京稱為金陵、江寧,將杭州稱為武林、錢塘、西湖等等。所以說,將本已非常知名的古都洛陽用生僻的瀔水來指稱恐不符合情理。而瀫水與蘭溪的密切程度高,并且瀫水這一名稱一直沒有脫離現實,因此用瀫水指稱浙江蘭溪要比用瀔水指稱河南洛陽更加可信。

基于以上分析,《禪真逸史》“瀔水方汝浩清溪道人”之“瀔水”為“瀫水”之誤并非無稽之談,并且這種錯誤可能并不是由筆誤所造成的,而是當時許多人就是以瀔水來指稱蘭溪的。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瀔水”與“瀫水”的區(qū)別(這既包括字形上的差異,也包括它們所指的河流的具體位置)。

《禪真后史》“與前史源流相接”(《禪真后史源流》),“皆所以補《逸史》未備”(《禪真后史序》)。也就說,《禪真后史》在故事、立意上皆承接《禪真逸史》而來,我們可以將二者稱作是“禪真”系列小說。明崇禎二年崢霄館本《禪真后史》是我們現在所見到的最早刊本,題“清溪道人編次,沖和居士評校”。翠云閣主人陸云龍在《序》中也指出:“若夫清溪道人試提醒于前茅,已作南車之指;猛鉗錘于后勁,允為暗室之燈?!庇纱宋覀兛梢耘袛啵抖U真后史》的作者清溪道人與《禪真逸史》的作者為同一人即方汝浩。

二、《東度記》作者清溪道人身份辨析

《東度記》全名《掃魅敦倫東度記》,又稱《續(xù)正道書東游記》?,F存最早版本是明崇禎八年萬卷樓刊本,題“滎陽清溪道人著 華山九九老人述”。那么,這位滎陽清溪道人又是誰呢?說到這里,我們不得不提到明代萬歷年間萬卷樓所刊出的另一部小說——《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以下簡稱《三教開迷》)?!度涕_迷》署“九華潘鏡若編次”,前有《三教開迷序》末署“九華山士潘鏡若撰”,可知九華山士是潘鏡若的別號?!度涕_迷序》中寫到:“蓋予先嚴清溪道人喜談釋,嘗與名淄辯難?!倍稏|度記》中華山九九老人所作的《引》開頭即說:“清溪道人,下愚先人,喜談禪而好行善事。”兩相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兩處對清溪道人的描述基本一致:喜談佛理,并且都將清溪道人稱為先人,這樣看來,《三教開迷序》中提到的清溪道人與《東度記引》中的清溪道人即《東度記》作者應為同一人。要想證明這一結論,關鍵點在于確認《三教開迷》中的九華山士與《東度記》中的華山九九老人為同一人。對此,除上面提到的《東度記引》和《三教開迷序》中的表述外,我們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證明:

首先,從二者的籍貫來考察?!稏|度記》題“滎陽清溪道人著”,即作者為滎陽(鄭州)人。華山九九老人稱清溪道人為先人,則華山九九老人也應是滎陽人。《三教開迷》雖為小說作品,但“事跡若虛若實,人名或真或假”(《三教開迷演義跋》)。如第二回中就有一個以作者為原型的人物(下文將會詳細說明),第七十三回作者則對自己的家世進行了介紹:“卻說濟南府商河縣有個滎陽潘氏,隨大明皇祖征進金陵,家世居京,代傳一個仙游了的清溪道士,乃九華山士的先人”(此處有眉批曰:“借假寫真”)。據此,九華山士祖籍也是滎陽。

其次,從二者的身份地位來考察?!稏|度記引》后鈐有“解元之章”的印章,表明華山九九老人曾經科舉考取了解元。《三教開迷》第二回中有如此介紹:“這士人年近五旬,乃都城內一個武解元,姓潘,別號鏡若?!?可見鏡若也非真名,而是別號。)這與《三教開迷序》中“壯而孔門未遂,首為鷹揚,拔淹蹇長安四十余載”的描述也是一致的。因此,九華山士也為解元身份。

綜上所述,《東度記》的作者清溪道人,姓潘,祖籍滎陽,世居南京。其子潘鏡若,著有《三教開迷歸正演義》。

三、結語:兩位清溪道人之關系辨析

前文我們已經說明《禪真逸史》作者清溪道人和《禪真后史》作者清溪道人為同一人,此清溪道人(以下簡稱《禪真》作者)與《東度記》作者清溪道人有沒有什么關聯呢?其實,通過以上的分析答案已經非常明顯,但由于對此的誤解長期、普遍地存在,所以我們下面再具體說明一下。

綜上,就目前的文獻資料來看,我們在探討《禪真》與《東度記》的作者時還是應分別予以討論:《禪真逸史》、《禪真后史》的作者清溪道人即方汝浩,應為浙江蘭溪人;《東度記》的作者清溪道人為滎陽(鄭州)潘氏,世居南京。

① 如果具體分析不同的小說作品,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還有很多,如避禍心態(tài)、社會風氣影響等,對此前人論述較多,本文就不再詳細介紹。

② 本文所引《禪真逸史》、《禪真后史》、《東度記》、《三教開迷歸正演義》之序、跋、引以及正文等皆據《古本小說集成》所收版本,除有必要,下文不再一一注明。

③ 此版本的題署見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版,第219頁)。慈眼堂藏明刊本《禪真逸史》為孫楷第先生所親見,但現在已不知所蹤。

④ 戴不凡《小說見聞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71頁。

⑤⑧ 《增訂篆字殿版康熙字典》巳集上,廣益書局民國三十六年(1947)版,第41、44頁。

⑥ 魏嵩山《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97頁。

⑦ 徐元誥《國語集解》,中華書局2002年版,第92頁。

⑨ [明]薛應旂《浙江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14頁。據明嘉靖四十年刊本影印。

⑩ 本文所依據的《少室山房類稿》是1924年胡宗楙輯《續(xù)金華叢書》本,此版本據明萬歷間刊本刊刻,題“瀫水胡應麟明瑞著”。

猜你喜歡
滎陽道人清溪
麗江清溪水庫
壹讀(2023年7期)2023-06-16 05:11:51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做地道人 制道地藥
滎陽京城花園唐墓M35 出土器物
滎陽京城花園唐墓M5 和M8 出土器物
《清溪雅集》
連云港文學(2020年6期)2020-03-17 01:40:06
滎陽唐墓中出土的骨骰
碧玉清溪織彩綢
民族音樂(2018年1期)2018-04-18 03:38:07
敖汉旗| 内丘县| 抚顺市| 图木舒克市| 抚松县| 宜兰市| 甘孜县| 宜丰县| 织金县| 基隆市| 保定市| 四平市| 太和县| 洪江市| 焦作市| 林州市| 衡山县| 达州市| 西吉县| 赫章县| 扶沟县| 化德县| 阿克苏市| 锡林郭勒盟| 嘉定区| 土默特右旗| 沈阳市| 泽普县| 汉寿县| 南丰县| 三台县| 平陆县| 宜黄县| 乡城县| 密云县| 乌拉特前旗| 绍兴市| 丘北县| 大渡口区| 简阳市| 旺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