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呂艷
臨床護理實習是護生實現理論向實際轉化的必然過程,是護理教學的重要階段, 是培養(yǎng)護生臨床思維、職業(yè)道德和綜合動手能力的關鍵環(huán)節(jié)[1]。心臟內科是內科實習中代表性科室, 危重患者多, 遇搶救情況多, 在整個實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現將宿遷市人民醫(yī)院心內科2011年~2013年帶教90名實習護士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情況 評估護生的年齡、基本素質、學歷層次,所依據的教學大綱和輪轉時間
1.2 各種臨床技術操作能力 了解重點各種基本操作執(zhí)行情況如配藥、測生命體征、鋪床、肌肉注射吸氧、口服給藥等。通過考核觀察方式評估。
1.3 思想道德職業(yè)修養(yǎng)情況 通過考核觀察, 看實習鑒定方式評估。
表1 一周期學習重點及各種基本操作執(zhí)行情況
3.1 崗前培訓
3.1.1 熟悉教學環(huán)境, 在護生進入心內科第一天, 護士長或總帶教負責介紹科室規(guī)章, 工作人員, 安排教學計劃, 崗前培訓, 出科考試相關內容。
3.1.2 制定帶教老師, 實習生一般四周為一周期, 實習生盡量上一輪夜班。必要時制定兩位老師, 負責白班和夜班專人帶教, 避免實習時只會基礎操作忽視專科能力培養(yǎng), 因心臟疾病夜間變化緊急治療多, 有利于提高護生更多專業(yè)知識。
3.1.3 重視出科考試 出科考試采取理論與實踐考核相結合的形式。采取出科考試, 老師評價學生, 學生評價老師等方式綜合評價實習教學效果, 分別填入表格, 綜合評估教學計劃, 持續(xù)改進教學效果。
4.1 帶教老師采用晨會提問、隨講、隨示范、根據所管患者布置相關疾病內容學習, 第二天提問, 講解。
4.2 每周教學老師舉辦集體實習講座, 出科操作演示, 組織同學教學查房一次。
4.3 每周組織觀看技術操作教學光盤如心肺復蘇術, 22項基礎操作光碟, 此項方法對護生進行技能培訓, 它不但改變了以往示教操作枯燥抽象難懂的缺點, 視聽教材還把對護士的思想意識, 儀表態(tài)度、言談舉止等方面的要求通過圖像清晰地表現出來[2]。
4.4 全程跟蹤帶教 心內科的護理特點在于強調嚴密觀察病情, 做好心理護理, 健康指導, 具有搶救技能。制定老師全程帶教, 做到“放手不放眼”。因此在臨床帶教中做到多講解, 多鼓勵, 多示教。充分調動護生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采取多種形式帶教, 一是集體援課, 二是因人施教, 三是采用角色扮演法, 培養(yǎng)護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護生全面發(fā)展[3,4]。
師生互動, 實現教學相長, 相互尊重, 平等對待, 以人為本, 藝情帶教, 每周開展一次師生座談會, 面對面交談, 護生匯報體會。
90名實習生考試、對科室滿意度調查表、取得較好成績。隨訪至上班科室反應良好。
在護生新入科時, 護士長或總帶教負責介紹科室環(huán)境??苾x器藥物, 使實習生適應新科室, 增進對科室了解。
心內科介入術發(fā)展迅猛, CCU監(jiān)護室危重者多, 護生接觸時易手忙腳亂, 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 制定臨床路徑式帶教以提高教學效果。使教學內容具體, 目標明確, 培養(yǎng)護生臨床實踐能力、加強基礎護理, 改進服務模式同時進行知識與能力擴展, 加強溝通能力及緊急情況應對能力, 從而在今后臨床工作中打下堅實基礎[4]。
采取靈活多樣的代教模式, 注重對學生獨立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性和開拓性的培養(yǎng), 改變以往傳統(tǒng)的帶教方法, 利用晨會教學、護理查房、學術講座和定期組織學生觀摩開展的新技術新業(yè)務等新式進行帶教、調動其主觀能動性、達到最佳帶教效果[5]。
作者體會到實習帶教老師作用非常重要, 因此帶教老師做到業(yè)務技術熟練, 教學能力強, 時刻做到以身作則, 注重言傳身教, 善于與護生溝通, 消除護生陌生感。作者認為:進行教學前評估, 制定教學路徑, 實施全程跟蹤帶教, 教學方法多樣化可提高護理帶教質量。
[1]張蓓蓓,李輝,李燕.臨床護理帶教工作實踐體會.全科護理,2011,9(3):744-745.
[2]潘峰,視聽教材在護理實習生臨床帶教中的應用.海南醫(yī)學,2010,12(11):151-152.
[3]張妹.角色扮演法在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2008,06(12C):3368.
[4]付強,樸元子.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吉林醫(yī)學, 2012,3(20):4475-4476.
[5]葉奇峰.我校實習生的臨床帶教經驗.護理研究, 2009, 23(7C):1964-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