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徐擇英(1987-),云嫩民族大學哲政學院,研究方向,宗教學。
摘要:“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人人都在追問這個問題。對生的眷戀以及死的恐懼,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生與死,是人生的首要問題,也是任何一個宗教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夠成為人們的信仰,被成千上萬的信仰者癡迷的尊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大多數(shù)宗教都包含了對人類最深沉的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隱患——死亡的最終解決的承諾。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義和教理不盡相同,對生與死的看法各異,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觀。在中國,儒道釋三足鼎立,而儒者慎言生死,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攬。
關(guān)鍵詞:道教;佛教;生死觀;差異
引言:
道教和佛教雖經(jīng)千余年沖突和交融、異中求同,但差別還是很大,在生死觀上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入世和出世
對現(xiàn)世的態(tài)度,將決定一個宗教生死觀的其他方面的許多問題。在這一點上道教與佛教有很大差別。道教以生為人之樂事,天地之大德,以現(xiàn)世為樂土,講入世;佛教則以現(xiàn)世為苦海,主張脫離,講出世。
道教認為“人最善者莫若常娛樂生”,它追求長生,關(guān)懷個體生命,熱愛生命,關(guān)注人生價值,希望生命之無有止息。“道常生萬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為物中人靈者”首先,人在宇宙中,地位最高,“一切萬物,人最為貴?!逼浯危斓厝f物皆有可長生者,人應亦可,且把貪生者作萬物之共性,”天者,大貪壽,常生也,仙人亦貪壽,亦貪生,貪生者不敢為非,各為身計也。最后,道教對人生價值、地位和長生合理性的肯定,不僅體現(xiàn)了入世精神,也奠定了其入世的基調(diào)。
老子《道德經(jīng)》更是道教積極入世態(tài)度的充分體現(xiàn)。他用大量篇幅講治國、牧民之道,講養(yǎng)生、修心之要,追求長生久世之愿求溢于言表。同時,莊子亦著書立說,大談神仙世界之美妙、富足,神仙生活之自在安樂。其后的道教經(jīng)典對之繼承發(fā)展,既給人們勾勒了一個奇妙誘人的神仙世界為理想,又時時不忘向世人承諾;人的壽命并非完全由“天”決定,人可以在現(xiàn)世通過自行的煉養(yǎng)、修道而成仙,達到“長生不死”,“肉體飛升”、身登清虛三境之境地。他們把理想寄托于現(xiàn)世,進一步打上了入世印記,表現(xiàn)了道教既重來世、更重今世之思想,他啟發(fā)人們?nèi)ヌ剿魅松⑷梭w、命運、社會、宇宙等的奧秘,創(chuàng)建了一種重人生、樂人世的積極生命觀。
與道教相反,佛教主張出世。它以現(xiàn)世生活為虛幻和暫時而以彼岸世界之生活幸福和永恒。其理論處處顯示出一種脫離現(xiàn)世之心,把希望寄托于來世即彼岸世界。這突出表現(xiàn)在四諦說和三法印說之中。
四諦是佛教關(guān)于人生的四條真理,集中了佛教對人生的基本看法。它包括了苦、集、滅、道四個方面。其中的苦諦是佛教對人生所做的價值判斷,指出人的本質(zhì)是痛苦的??喟殡S并且主宰人生。具體而言有生、老、病、死、愛別離、恨長久、求不得、五蘊盛??v向說來,人生之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世皆如現(xiàn)世之苦,人生的過程就是連續(xù)產(chǎn)生和忍受痛苦的過程;橫向來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爆F(xiàn)世生活如苦海、火宅,漫無邊際,將眾生無情淹沒。作為佛教基本綱領(lǐng)和理論樞紐的“三法印”包括“諸行無?!?、“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個命題。而前兩個法印則是苦諦的強化和展開。
在佛教看來,世間一起事物皆因緣和合而生,即世間一切造作而生的現(xiàn)象,包括各種物質(zhì)現(xiàn)象、心理活動、形式概念,無一不是遷轉(zhuǎn)流變的,沒有湛然常住,永恒不滅之事物,正如《金剛經(jīng)》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比松嗳缡翘摶貌粚嵉?。
同時佛教又指出,一切存在都沒有獨立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一切都沒有起著主宰作用的“我”,一切事物都不是單一、獨立的、自我存在的、自我決定的永恒。這又給人生蒙上一層厚厚的陰云,人是身心之假合,五蘊之緣合,念念生滅,相相序無窮。人的存在狀態(tài)是無常的,不能自我主宰的。生為五蘊之和合,死為五蘊之解散,這就把人置于無窮的恐懼中。
由此可見,佛教對現(xiàn)世生活充滿無奈與失望。其出世態(tài)度是人生皆苦的價值判斷的必然結(jié)果??偟膩碚f,佛教出世從根本上追求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超越和升華。雖然它不主張入世,但也未絕對排斥它。尤其是中國的大乘佛教,援引佛道,對印度佛教中之對人生的關(guān)注進一步發(fā)掘,立足于眾生、有情之解脫和永超苦海,提出“生死與涅槃不二”,“世間與出世間不二”等思想,進一步溝通了現(xiàn)世和理想之聯(lián)系。如中國禪宗,在充分肯定每個人起初生命所透露出的生命底蘊和意義的基礎(chǔ)上,融解脫于當下的現(xiàn)實人生之中,化修道求佛與于平常穿衣吃飯之間,強調(diào)隨緣,即心即佛,認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角兔”、“一念悟,眾生即佛;一念迷,佛即眾生”。
二、生死異途與三世輪回
靈魂、靈魂與肉體的關(guān)系、神與形的關(guān)系問題是宗教的基本命題之一,也是宗教生死觀的基本內(nèi)容之一。它涉及到對死的理解、生與死的關(guān)系問題。在這一點上,佛教和道教存在一定的差異。道教從樂生出發(fā),以生為死的絕對否定,生死異途;神與形二元依存,相互肯定。佛教以出世為本,講“無我”、輪回,生生不滅;形神緣合生人,神常變異,形神互相否定,重神而抑形。
道教從氣化宇宙論出發(fā),對上述問題作了解答。《道德經(jīng)》第十三章說:“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我患之有無決定于我身之有無,我即我身,我身即我,不存在身外之靈魂,即身與形應是一體的。由此可見,形神同體相保成為道教基本觀點,形神相依謂之生,相離謂之死。死是生命之終結(jié),是人生之斷滅,不存在再生之可能。生與死是對彼此的絕對否定。
佛教把十二因緣說、輪回說、業(yè)力有機統(tǒng)一,提出了業(yè)報輪回說。它既否定了靈魂不滅、輪回不斷之主張,又否定了不承認靈魂和輪回的觀點。
佛教認為,世界是一個流轉(zhuǎn)循環(huán)的過程,人生在世只是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F(xiàn)世是前世的結(jié)果,后世是前世的延續(xù),一世轉(zhuǎn)一世,沒有窮盡。一個人只有未得究竟解脫,則他必將在六道中輪回不息。即在地獄、餓鬼、畜生、人間、阿修羅、天道的流轉(zhuǎn)中進入下輪的生命歷程。正如《心地觀經(jīng)》所說:“有情輪回六道生,猶如車輪無始終?!敝劣谌怂篮缶烤谷肽囊坏?,要看他今世修行、積德如何。前世決定今世,今世決定來世,三世因果環(huán)環(huán)相連。
講輪回,必然要涉及輪回主體。對此,佛教內(nèi)部則有不同說法。一些部派承認有實在之主體存在,而作為佛教主流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多數(shù)部派則堅持“無我說”,不建立輪回的主體。在輪回中,“業(yè)”是輪回之貫穿始終者。生命并不是純物質(zhì)的,所以個人所造的業(yè)并不因物質(zhì)身體之死亡而消滅。死亡之后,業(yè)力會自己驅(qū)引自己按一個新的方向、以一種新的形式,又形成了一個新生命。按照釋迦牟尼的說法,眾生的生命并不與死亡同時絕滅,雖然一般的精神活動由于形體的破壞而休止,但生存的盲目意志、觀念(無明)以生活時的經(jīng)驗(業(yè))為其性格,留下深刻印象而繼續(xù)不停。由此可以看出,佛教主張形神可分,盡管他們有的不建立輪回主體,但總有一個東西貫穿其中,雖然它或?qū)嵲诨蛱摶脽o常、念念生滅。生是五蘊之和合,死是五蘊之緣散。死意味著另一個生存樣態(tài)的形如。當神與另外五蘊和合,再加上業(yè)力之作用,新的生又存在了。因此,肉體僅僅是五蘊的緣合,是無自性的,不能自我主宰的,因而也是不值得留戀的。
與道教之以生死大限不可逾越相反,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認為生死本無差別,皆如鏡花水月。
三、長生不老與涅槃寂靜
佛道兩家對生與死的認識,對現(xiàn)世的態(tài)度決定了二者對未來理想的設(shè)計。道教以“生為天地之大德”,以生為樂,故而追長生久視,以升清虛仙境。佛教則認為“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生滅皆緣,因此追求涅槃解脫,以達“常、樂、我、凈”之境界。
道教樂生、重生,因此千方百計去生。它認為“人之處世,一失不可復得,一死不可復生。”而現(xiàn)世人生又是如此美好,這又不免使他們深感悲哀。于是他們便盡力謀求長生之法。既然人之“身為神氣之窟穴,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由此認為人若能永存神氣,豈不就可長生不死?同時,道教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為原則和依據(jù),積極向外觀察、體認。他們以人身比天地,以人為小而微之宇宙。與長生之追求相應,道教勾畫出長生之生存樣態(tài)-神仙世界。得道成仙,飛升清虛三境,成為道教理想之終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想,道教提出了一整套的內(nèi)修外養(yǎng)之法,包括:現(xiàn)世道德之修養(yǎng),如尊孝父母君師,舍財利名位而求善舉等;應天道自然,調(diào)陰陽,節(jié)欲望;內(nèi)修與方術(shù),以求神寧、形全、精復,具體如存思、守一、導引、吐納、胎息、房中術(shù)等。
而佛教在苦諦中,教人們認識到了苦就是生之實相;在集諦中,他分析了人生苦的來源,即人的各種欲望:貪嗔癡;而在滅諦中則指明了人生之最高理想境界-涅槃,這正是佛教的終極關(guān)懷之體現(xiàn),是人生的真正歸宿。佛教所講之涅槃,概括說是這樣一種境界:常、樂、我、凈,即遠離煩惱,斷絕相宗,寂然常住。除此之外,佛教還描述了許多的極樂世界,如西方極樂世界,東方凈琉璃世界等,其福樂無比,皆敞其門于眾生。在道諦中,佛教提出了事先理想的途徑,如最初的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yè)、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隨著佛學的發(fā)展,各宗派又以此為核心和宗旨,發(fā)展了自家解脫之法門,各有側(cè)重,可謂百花齊放。但總的看來,他們都注重在精神上的超越,心性上的解脫,而視肉體為“臭皮囊”,這一點與道教之重生、強調(diào)“肉體飛升”、自由來往仙俗兩界很是不同。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佛道二家不僅在生之追求目標上存在差異,在具體實現(xiàn)各自目標的途徑和方法上亦有所不同。但二者在長期的共同發(fā)展中,互相影響,在上述兩方面又有了同一化之趨向。
參考文獻:
[1]呂大吉著.宗教學通論新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2]陳麟書,陳霞主編.宗教學原理(新版修訂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3]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北京:中華書局,2004.
[4]陳兵.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5]牟鐘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