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潘陽 倪 蓉
中西神話英雄人物塑造對比
——珀爾修斯與孫悟空
吳潘陽 倪 蓉
電影《諸神之戰(zhàn)》是好萊塢以希臘神話珀爾修斯殺死美杜莎為故事原型而創(chuàng)作的電影。電影主角珀爾修斯是希臘神話英雄主義的典型代表。在中國,以神話故事為藍本,最具代表性的非《西游記》中孫悟空莫屬。本文從中西英雄的外形、特點來分析、對比中西在塑造英雄人物、傳揚英雄主義中的差異。個人英雄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它肯定了人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人作為社會主體性的重要性,鼓舞個人依靠自我能力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在這點上,中國的《西游記》弱化的是對個人英雄的贊頌,突出的是一種肩負責任、不怕苦不怕累的民族精神。
珀爾修斯 孫悟空 英雄主義 對比 塑形道德 人性 神性
無論是電影《諸神之戰(zhàn)》還是電視劇《西游記》,與原版書中的記錄總是在情節(jié)上、內容上有些刪減或添加。這些手段都是為了電影、電視劇本身服務的,而恰恰這些藝術上的加工對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凸顯作用。本文所分析的珀爾修斯人物形象和孫悟空的人物形象都是以電影中、電視劇中為基礎的。
電影《諸神之戰(zhàn)》簡化了神話故事的情節(jié),阿爾戈斯王阿克里西奧斯聽到神諭得知將被女兒達那埃所生之子殺死,便把女兒囚禁在銅塔中。宙斯化成金雨和達那埃相會,生下珀爾修斯。于是珀爾修斯便成了半人半神,獲得了神的力量,砍下了美杜莎的頭,成為了當時的英雄。無論是電影還是神話故事,對英雄形象上的描述是豐富的、飽滿的。珀爾修斯健美好戰(zhàn),高大俊朗,形象光輝,是完美的化身,贏得無數(shù)羨慕的眼光。
而在《西游記》中,這個能幻化出七十二種形象,擁有一雙火眼金睛,能看破妖魔鬼怪的真身和偽裝,會騰云駕霧,翻個跟頭就能到十萬八千里之外的英雄人物是一只毛猴,雖然我們常常把孫悟空稱為美猴王,但是這只猴子再怎么美,他還是尖嘴猴腮,一身長毛。不符合傳統(tǒng)意義上對美的定義。
其實,二者形象的差異是由中西文化不同所決定的。在古希臘社會,人們認為人體是諸美形象中最美的一種,因而諸神以人的形象出現(xiàn),于是阿波羅由狼鼠演變?yōu)槊郎倌?,阿佛洛狄忒由海豚演變?yōu)槊琅?,原型為貓頭鷹的雅典娜成為嚴肅端莊的處女,宙斯不再是鷹,而是一位嚴肅的老者,波塞冬也不再是馬,而是一位強壯的男子。古希臘“人性化”的眾神,是希臘文明社會初期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況的產物。
《西游記》的時代背景為大唐時代,中國神話始于上古時代,因而受到上古時代的動物崇拜和圖騰崇拜的深刻影響。人們把它們所敬畏的神靈想象成獸型的或半人半獸的形象。譬如,中國長江流域的初民,普遍以蛇為圖騰,因此崇拜的始祖即人頭蛇身的女媧。如河神“冰夷”,人面魚身。這也就不難理解,吳承恩筆下的這個無所不能的英雄是以猴為形象的了。
在東方文化里,尤為顯著的特色是尚德精神?!段饔斡洝分袑O悟空在豬八戒的慫恿下偷吃人參果,更把人參果樹給打死了。這人參果可是珍貴無比,一棵人參果樹要經過三千年才能開一次花,再經過三千年結一次果,到最后的三千年只有區(qū)區(qū)三十個果實能成熟并可以用來進貢食用。五官莊的莊主鎮(zhèn)元子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他告訴唐僧師徒四人,只有救活了這人參樹,方才可以離開這五官莊。這孫猴子怕是真急了,使盡渾身解數(shù)才搬來了觀音菩薩做救兵。最后菩薩倒出玉鏡瓶里的水,輕拂過人參果樹才得以解決。在電視劇《西游記》第 43集中,孫悟空設計盜取了妖怪“賽太歲”的紫金鈴,但悟空一通亂用,還沒制服妖怪倒把自己給點著了。原來這紫金鈴乃是太上老君的器物,被妖怪賽太歲當年偷了出來,如今在人間作威作福。孫悟空出手相助,反而落下了個偷取寶物的罵名,還因此被觀音菩薩責罰了。中國的泱泱歷史積淀出這樣一個價值觀,任何人不管出于何種理由,只要是偷盜的行為都要受到責罰,這就是中國社會自古以來的尚德意識。
電影《諸神之戰(zhàn)》的情節(jié)和希臘神話中所敘述的有所不同。電影中珀爾修斯和他的養(yǎng)父一直生活在船上,以捕魚為生。一天,珀爾修斯和他的養(yǎng)父無端在海上目睹了人類企圖與神較量,他父親的船被海水淹沒,他的父親也沉入海底,失去了生命。而珀爾修斯被一艘阿戈斯戰(zhàn)船救起去了阿戈斯王國,他親眼目睹了阿戈斯王后出言侮辱諸神,冥王哈迪斯惡魔現(xiàn)身,威脅國王說要釋放海妖,除非國王用自己的女兒來祭祀。珀爾修斯對自己養(yǎng)父有著很深的情感,發(fā)誓要殺了海妖為父報仇。珀爾修斯一行人找到了三個女巫,他們生下來就是滿頭白發(fā),三個人只有一只眼睛,一顆牙齒,彼此輪流使用。珀爾修斯奪走了她們的眼睛。她們要求珀爾修斯歸還她們的眼睛。他提出一個條件,要求女巫告訴他怎么殺死海妖。女巫提示他取下美杜莎的首級。他這種出于個人榮譽的“憤怒”以東方文化的價值觀來衡量是不可理喻的,珀爾修斯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為了個人榮譽和尊嚴而舍生忘死、敢于冒險的行為特征和價值取向,正是古希臘神話中一直所褒揚和肯定的主要精神內核。
古代中國神話故事里的神靈大多惜天愛人,給人的印象仿佛是儒家中的謙謙君子、道家中無欲無求的真人,抑或是佛家的得道僧人。所有的菩薩神仙獨善其身,兼愛天下,樂善好施。同時擁有超凡脫俗的氣質和品格?!段饔斡洝分械倪@只孫猴子脫胎于石縫中,成長于五指山下,所有的頑劣之氣,報復之心日復一日地被風霜雨雪給消耗殆盡,萬念俱灰之時被途經的唐僧所搭救。在觀音的安排之下成為了唐僧的徒弟。一路上在唐僧的感化之下,責任感和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最終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抵達西天,求得真經。孫悟空確定自己生存的責任、義務、意義為何;至于“我是誰”并不是首等重要的大事,對個體“我”的忽視也是中國英雄人物的最重要的品質。
珀爾修斯殺死美杜莎卻是為了一己私欲,古希臘神話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態(tài),并且有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感。神如同凡人具有七情六欲,他們會感到疲倦,會老去,會被疾病侵襲,感到害怕、疼痛,也會嫉妒羨慕。神和凡人之間有的不僅僅是敬仰、畏懼、崇拜,更有愛情的滋生。神會和凡人私通,會誕下半人半神的嬰兒。在希臘神話中,神的等級制度尤為苛刻。眾神之神的宙斯和冥王哈迪斯是兄弟,但因掌權的極度不平等,互相猜忌,視對方為眼中釘,更與奧林匹斯諸神拉幫結派,從而發(fā)起爭奪權力和至高榮耀的戰(zhàn)爭。這一幕完全脫離了神性,是徹底的人性戲劇化的表現(xiàn)。西方人崇拜個人自由,享受當下的心靈狀態(tài),甚至有些肆意妄為,他們做許多事情的出發(fā)點和目的都是讓自己高興,往往會傷害到他人的感受。所以西方人眼中的英雄式的人物往往帶有標新立異、革故鼎新的特點,富有冒險精神和挑戰(zhàn)勇氣的特質。
有人將好萊塢電影比喻為一個傳播西方文化的“傳教士”。 的確,每一部好萊塢大片都帶有濃郁的文化色彩。屬于希臘神話“珀爾修斯”經歷了電影的洗禮,被賦予了西方的精神內涵。個人英雄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核心,它肯定了人自身的價值,充分體現(xiàn)了人作為社會主體性的重要性,鼓舞個人依靠自我能力去創(chuàng)造自己的未來。在這點上,中國的《西游記》弱化的是對個人英雄的贊頌,突出的是一種肩負責任,不怕苦不怕累的民族精神。在全球化的格局下,所謂的全球化被指出演變?yōu)槿绹?,我們消費美國的經濟、精神產物,卻忽略了研究自己的文化。全球化是全球共享優(yōu)質資源的格局,在中西文化交流密切的當代更被賦予了新的意義。在比較中西文化的時候,我們要學習借鑒國內外文化的發(fā)展現(xiàn)狀,更重要的是在了解了每一種文化的產生、發(fā)展、未來以趨利避害,革故納新,共創(chuàng)新格局。
注釋
① 《諸神之戰(zhàn)》:電影諸神之戰(zhàn)由路易斯·賴特麗爾導演,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發(fā)行出品,于2010全球上映.
② 《西游記》:1982-1988年拍攝制作的央視版《西游記》,由楊潔導演,六小齡童飾演孫悟空.出品公司為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上映時間為初篇1986年,續(xù)篇2000年.
[1]古斯塔夫·施瓦布.希臘神話[M].曹乃云,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
[2]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3]洪瑋.論神話類型體系論[J].民間文學論壇,1989(1).
[4]劉新慧.神性與人性——讀希臘神話與中國神話有感[J].蘭州大學學報,2000(1).
(作者單位:上海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