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興佐
2012年12月29-30日,《現代國際關系》雜志社受中宣部全國社會科學規(guī)劃辦委托,舉辦了題為“國際類期刊發(fā)展現狀、問題與前進方向”的座談會,來自全國社科規(guī)劃辦、中共中央黨校、國防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南開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以及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的30多位專家學者、期刊主編及編輯與會。會議就當前中國國際類期刊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問題、前景及管理深入探討,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鑒的參考意見。
(一)國際類期刊發(fā)展現狀。近年來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和國際交往的不斷深化,國內國際類期刊出現長足進展。與會學者均表示,目前中國國際類期刊數量在增多,作者隊伍在擴大,影響在提升,所發(fā)文章的數量與質量均有很大提高。清華大學《國際政治科學》編輯孫學峰副教授認為,目前可將中國國際類期刊分為學術類與政策類,也可分為國關類與區(qū)域類。其中學術類期刊發(fā)展較快,主要表現為:一是樣式在變化,基本上都由大十六開本改成小十六開本,而政策類期刊如《現代國際關系》則基本保持原貌;二是表現在作者隊伍的構成方面,多數作者基本上都是純學術出身,特別是近年來博士生論文的發(fā)表頻率上升幅度較大;三是近年來所刊發(fā)的文章學術性、學理性、理論性都有很大提高。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孟慶龍教授表示,近年國內國際類期刊發(fā)展快,還表現為非傳統(tǒng)、非紙質期刊的發(fā)展,出現了新的網絡、博客、電子平臺,使期刊的查閱能力與影響力增強,其對期刊雖不可避免地構成挑戰(zhàn)與沖擊,但也有助于期刊質量與影響力的整體改進提升。對于中國國際類期刊發(fā)展背后的深層原因,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季志業(yè)常務副院長在閉幕式中作了很好的分析。他認為,中國國際類期刊面臨發(fā)展機遇,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國際話語權或話語力的提高。過去人們討論重點是世界需要什么樣的中國,現在則是中國需要什么樣的世界。
(二)國際類期刊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孫學峰副教授表示,最大的問題是有的期刊定位不明確。中國許多政策類期刊都想把自己辦成美國《外交》雜志,有的期刊甚至連版面、封面也照搬西方。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李永輝教授也指出,目前國內一些綜合類國關雜志內容無所不包,類似美國《國際組織》、《國際安全》這樣的專業(yè)性期刊則相對較少。許多期刊將政策與學術混為一體,界限不明。多數期刊定位相近,區(qū)別度低,千刊一面,有的刊物還名實不符。但對于一些期刊表里不同的現象,國防大學戰(zhàn)略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唐永勝教授表示理解。他認為,表象與本質如果一致,一切科學便顯得多余,理論與現實問題很難明確區(qū)分。國際關系理論的研究應統(tǒng)一到對重大問題的規(guī)律性認識,理論如無法解釋現實,即無存在的價值。因此他認為,理論表現形式可多種多樣,但重要的是要反映現實,這才是最高水平的理論。目前中國國際類期刊的問題是,能揭示規(guī)律、解決問題的文章少。如金融危機問題,樂觀分析太多,正確分析少;借鑒西方理論太多,同時也“借鑒”了西方理論的毛病;文章數量雖多,但自封門派,落入理論主導陷阱。他認為,在避免上述問題方面,《現代國際關系》的辦刊思路與實踐值得鼓勵,能將理論與現實問題很好結合,遵循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多出高質量文章?!秶H關系學院學報》王湘林主編認為,學者應關注學術問題,國內學術氣氛不濃,雖然聯系現實問題的研究不可或缺,但學者應有自己的思想,目前研究界缺少思想和思潮。李永輝教授還表示,國內國際類期刊的學術批評風氣不夠。如基本未設爭鳴欄目,一團和氣,幾無批評。國際關系學院國家安全戰(zhàn)略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曉春教授認為,中國國關研究學術爭鳴氣氛不濃,也缺少這樣的傳統(tǒng),美國外交政策出臺前都有一場大辯論。當前中國正處于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期,政策一批批出臺卻從無爭論,顯得不太協(xié)調。因此,國際類期刊應在引導學術爭鳴方面起積極作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吳志成教授認為,學術批評風氣來自學術環(huán)境的好壞與作者的自覺與否。中國學者的學術批評習慣從未產生,應在堅持政治原則的基礎上,鼓勵學術爭鳴。另外有的學者認為,國內國際類期刊的文章規(guī)范性不強。孟慶龍表示,現在中國國際類文章整體流暢性不夠,往往大一二三,小(一)(二)(三),文章觀點被切割得七零八落,可讀性也不強;有的文章引用他人觀點太多,幾無自己的學術觀點,并有抄襲之嫌。中央黨校戰(zhàn)略研究所所長宮力教授表示,現在國內國際類期刊的文章對讀者來說,有的看不懂,這表明該文章存在問題。引用理論應消化、應批判,不要跟著他人跑。有的文章將簡單問題復雜化,語言不夠精練,缺少思想靈氣,無自己觀點與閃光點。
(三)國際類期刊發(fā)展的路徑。針對當前國內國際類期刊存在的問題,與會專家學者從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構想與思路。李永輝教授認為,國際類期刊應專設爭鳴欄目,引領學術爭鳴,為學術爭鳴提供平臺;辦刊應有問題意識,圍繞問題辦刊,無論是學術問題還是現實問題,都應是真問題,而非偽問題;期刊應走出國門,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對話與合作;注意刊發(fā)國外學者的文章,海外華人、訪問學者的文章也應重視;要加強文章規(guī)范性,建議期刊聯合,形成行業(yè)標準,雖不一定要形成國際標準,但要與國際通聯、接軌。另外刊物要加強與作者、同行及讀者的互動,了解各部門需求。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副主編楊會軍研究員認為,鑒于很多刊物有關美國問題的發(fā)文量較大,也有很多重復之處,建議搞一個通稿聯盟,比如排行前八名的國關期刊可同時發(fā)表同一篇文章,重頭文章可作通稿。這樣既可提高作者積極性,又可擴大文章的影響力,在這方面國際上有先例,新華社也有通稿的做法。有的學者表示,國際類期刊要發(fā)展,影響力要擴大,應具有品牌意識。吳志成教授認為,國內國際類期刊整體大同小異,當務之急是要有自己的風格與特色。而要樹立品牌,就要走專題之路,形成整體合力;鑒于當前全球化互動趨勢的深化,國關期刊發(fā)文要注重挖掘其思想價值,少數人可做純學術,多數人還是應面向現實需求。對于國際類期刊文章的質量問題,宮力教授強調文章要讓人看得懂,而非關起門來,形成自己的小圈子。孟慶龍教授表示,文章要提煉,建議作者行文盡量不用長句,引用不宜太多,注意加強文章的歷史底蘊,編者作者間應加強互動,提高文章的編排與布局水平。季志業(yè)副院長表示,國際類期刊應實現國際化,而非自說自話。在學風上,要讓更多人看得懂,愿意看,看得下去。看不下去,表明文章有問題,應將“看得下去”作為期刊的辦刊方針、目標和評價標準之一。
(四)國際類期刊接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及其管理。為促進全國社科期刊的發(fā)展,國家加大了對各主要期刊的支持力度。據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成果處吳榆副處長介紹,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共有255家社科期刊申請國家社科基金,被選中的有200家,其中國際類期刊申請21家,被選中的有7家,《現代國際關系》是其中之一。國家每年將對選中的期刊各予以40萬元的資金資助。為加強對社科期刊資金使用的管理與監(jiān)督,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擬出臺一套管理與評估方案,并向各界征求意見。據吳榆介紹,該方案核心是加強對受資助期刊的考核,考核原則擬實行四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縱向與橫向相結合、評價與自查相結合;考核內容基本包含四個方面:一是同行專家評議;二是作者群和讀者群的評價;三是定量評價;四是自查總結。其中,以同行專家評議為主要依據,參考其他三個方面。具體講,同行專家通過審讀樣刊,參考作者群和讀者群的評價、量化指標和自查總結,對期刊做出綜合評價。另外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還希望受資助期刊在引導學風方面發(fā)揮作用,使期刊既能促進學術討論,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有歷史擔當。
針對國家社科規(guī)劃辦的方案,與會專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楊會軍研究員表示,要理順資助者與被資助者的關系,資助者應把握大方向、大原則,而不是參與具體管理,管理的核心應是激勵機制的建設與結果管理,期刊的具體運作與發(fā)展應留給期刊自己決定。《外交評論》陳志瑞主編表示,考核要強調營造學術環(huán)境,方案不宜定得過細,考核周期也不能過短。關于量化考核問題,對外經貿大學戴長征院長表示,對期刊的管理“宜粗不宜細”,不應搞量化,國家資助應突出引導作用,在大方向上促進期刊的發(fā)展。季志業(yè)副院長表示,國家資助應當確定激勵目標,特別是要有利于提升編輯隊伍的能力與水平,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刊物的水平,因此資助首先應是對編輯的資助;每個刊物特色不同,評價體系“宜粗不宜細”,才會提升隊伍,挖掘好文章,提升刊物質量,將資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有的學者認為,對國際類期刊作一定的區(qū)分很有必要?!妒澜缃洕c政治》編輯部主任袁正清研究員表示,對期刊要作必要分類,分類不同,評價就會不同。各期刊應有相應特色,才能吸引人,要給讀者、作者一個明晰的期刊路徑圖,使其很快找到所需期刊。吳志成教授表示,期刊資助不要撒網進行,應有中期評價機制,對期刊進行選優(yōu)、評優(yōu),定出等級,這樣才有利于行業(yè)競爭。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常務副院長陳岳教授表示,國家資助要有滾動式、淘汰式機制,要將期刊分出等級,有競爭才會有發(fā)展,也才能體現資助價值。對于資助等級問題,也有不少專家表示,人為評出三六九等,將導致國際類期刊分化,不利于國際關系研究的良性發(fā)展。有的學者則強調要注意評價體系的公正性問題。如孟慶龍教授表示,轉載率、引用率、下載率等評價工具應統(tǒng)一標準,評價體系應在公平的平臺上運作。關于國家資助對學風培養(yǎng)問題,《國際論壇》張志洲副教授認為,國際類期刊純學術研究力度不夠,國家應予以引導與支持;陳岳教授認為,國際類期刊總體影響不大,應注意學術性與政策性的平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