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伶
檢察官的光明守則:封存迷途過往
文/牛伶
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明確提出應對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未成年人的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而事實上,早在七年前,為了避免曾經的刑事處理經歷對失足未成年人的求學、求職造成影響,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人案件刑事檢察科(以下簡稱“未檢科”)就已經在不斷地探索“感化、教育、挽救”失足少年的新途徑,試水未成年人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即將被檢察機關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檔案有條件地封存于司法機關,除法定必須公開的情形外,有效限制未成年人刑事污點公開的范圍,為該類未成年人升學、就業(yè)等正常社會活動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
七年來,隨著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的摸索前行,虹口區(qū)檢察院未檢科與涉訴未成年人一起經歷了許多故事,有歡笑、有淚水、有艱辛、更有收獲……
完成一個涉案未成年人的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并不是僅憑檢察院一己之力就可以做到的,它需要各相關單位的協作配合,在《刑事訴訟法》沒有對此做出明確規(guī)定的情況下,由于認識不一,這項工作的推進難免會遇到各種阻礙,談及此,未檢科科長傅麗娟就會想到十幾年前那名失足男孩李強的遭遇:
李強的母親患有嚴重的駝背,靠擺地攤撫養(yǎng)兒子長大,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在李強因一時沖動觸犯刑律后,來自家人、朋友、同學、鄰居的異樣眼神給了處于緩刑考驗期的李強巨大的心理壓力……就在李強開始自暴自棄,母子倆的生活幾乎陷入絕境之際,未檢科及時向他們施予了援手……
了解到李強酷愛繪畫后,檢察官積極為其聯系,使他獲得了進入學校系統學習繪畫的機會。由于經濟拮據,李強只能步行去學校學習,但面對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無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他都準時出現在教室,從不遲到缺席。為了支持李強,并鼓勵他繼續(xù)堅持努力學習,一位檢察官把自己的自行車送給了他。畢業(yè)后,未檢科積極幫助李強聯系工作單位。在幾年的努力工作后,李強終于完全走出了曾經身陷刑事案件的陰影,成為一名外資企業(yè)的部門主管。為了謀求更好的發(fā)展,李強尋找到了新的工作單位,而就在他對前程充滿希望、躊躇滿志,李強的母親亦歡欣鼓舞地打算給兒子置辦新房時,新單位在對李強進行入職調查時發(fā)現了他曾因犯罪被判處刑罰的經歷,當即表示不再考慮李強的加入。
對母子倆而言,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李強萬萬沒有想到這么多年的努力拼搏依然無法彌補當年犯下的錯,而這一次經歷,也讓李強意識到也許這一生自己都無法擺脫“罪犯”的印記,即便付出再多的努力也是枉然,他又一次意志消沉……
萬般無奈之下,李強的母親帶著一蹶不振的兒子來到虹口區(qū)檢察院尋求幫助。在了解相關情況后,未檢科做了大量工作,但即便經過多方努力,卻還是無法挽回曾經的犯罪記錄對李強的影響,檢察官們只能與李強的母親一起,眼睜睜地看著這位二十幾歲的大小伙子眼里流露出如當年一般的無助,看著早已改過自新的李強繼續(xù)為年少時的行為差錯買單……
自此,那埋藏在記憶深處的佝僂背影變成了未檢科檢察官們無論多艱難,都堅持推進未成年人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探索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不懈動力!傅麗娟科長說:“一定要盡量避免類似悲劇的再度發(fā)生!工作再難做也要繼續(xù)做下去!”
虹口區(qū)檢察院未檢科在審查案件中發(fā)現,有相當一部分涉訴未成年人系初犯、偶犯,犯罪情節(jié)輕微,且再犯可能性不大,若不對其犯罪記錄加以封存,即便最終對其做出相對不起訴的處理決定,這段涉訴經歷同樣會伴隨其一生,對其求學、求職甚至一生的發(fā)展造成巨大障礙。為此,虹口區(qū)檢察院開始摸索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工作。
首先,在對案件事實的審查過程中,根據案情判斷涉案未成年人是否符合封存條件,若符合,則綜合對該未成年人的心理測試、社會調查的反饋情況,由虹口區(qū)檢察院會同未成年人居住地所在區(qū)的社工站、公安機關、居(村)委會委托專門人員組成考察小組(如未成年人系在校學生,則會同涉案未成年人所在區(qū)的青保干部、學校老師等共同組成考察小組)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3至6個月的考察??疾炱跐M后,區(qū)檢察院根據考察小組對被考察未成年人表現的書面評定意見,做出是否對其進行涉罪檔案封存的決定。隨著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在探索中前行,虹口未檢科的檢察官與失足青少年一起,經歷了一個個令人欷歔不已卻又真實的故事,劉欣的案例就是其中之一。
劉欣本是個極為乖巧的女孩,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感情甚篤,對其寵愛有加。但17歲那年的一場變故,奪走了劉欣所擁有的一切,母親因罹患癌癥猝然離開了人世。父親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女兒與亡妻益發(fā)相似的容貌,想著往日的幸福相依和來日的孤苦獨活,沉浸在喪妻之痛中的他對劉欣逐漸疏于管教。
早在七年前,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檢科就已經在不斷地探索未成年人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
圖為2011年10月,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檢科聯手未成年人戶籍地派出所,以“未成年人刑事記錄封存宣告會”的形式,向被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的未成年人宣告對其正式啟動刑事記錄封存工作。
曾經整日歡聲笑語縈繞的家庭突然變得冰冷沉寂,看著父親日漸憔悴的臉孔,敏感的劉欣意識到自己不可以再像以前一樣肆無忌憚地在父親面前撒嬌、任性,也不可以隨著一時的喜好纏著父親索要零花錢去購買當下流行的數碼產品或與朋友們聚會。但劉欣又不愿身邊的朋友感受到母親的離世對她造成的影響,為了維持自己的日常開銷,她想到了母親過世前曾申領過一張信用卡,如果能找到那張卡,通過預支信用卡的方式消費,再按照最低還款額按時還款,不就可以解決零用錢常?!皵嗉Z”的窘境了嗎?劉欣如愿找到了那張卡,將這種消費方式付諸實踐,她一直小心地將消費金額控制在能以積攢下的零用錢還入最低還款額的范圍內,在同學和朋友們面前說笑如常,沒有人知道她經濟上的如履薄冰,也沒有人看到她強顏歡笑后的苦楚。
直至一年后,一個叫王建的男孩出現在劉欣的生活里,他仿佛看透了劉欣內心隱藏的孤獨和酸澀,自從對劉欣展開追求攻勢以來,便給予了渴望溫暖的劉欣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為了得到劉欣的芳心,王建幾乎每天都騎著摩托車接劉欣放學,在同學們艷羨的眼神里,劉欣感到一味沉溺于悲痛中的父親所吝于給予的愛護有王建給予,她的自卑在愛情的滋潤下漸漸褪去。
劉欣接納了王建,那輛摩托車也成了他們的“愛情信物”,本來普普通通的摩托車因為承載著許多美好的記憶而變得意義非凡。所以,當王建一次次提出要劉欣一起去機動車修理服務社為摩托車“升級換代”時,劉欣從未想到過拒絕,出于對王建償還能力的盲目相信,她一次次為了“愛情信物”使用信用卡進行大額透支,最終導致因無力還款并觸犯刑律。
案發(fā)時,劉欣曇花一現般的愛情已然夭折,經過承辦檢察官的教育,劉欣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違法性和嚴重性,表示要通過打工等方式籌錢退賠。不久,劉欣畢業(yè)了,并且找到了一份在百貨公司做營業(yè)員的正式工作,成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上班族。
看著曾經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女孩,如今心智已日趨成熟,思想和行為都有了明顯改變,承辦檢察官為她的改變而深感欣慰,并委托心理門診對劉欣進行了心理測試,得出劉欣“重犯越軌行為的可能性較小”的結論。經過檢委會討論,虹口區(qū)檢察院對劉欣做出相對不起訴決定。由于劉欣已經擁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為了讓這段經歷不要影響劉欣如今的正常生活,未檢科積極與劉欣戶籍地派出所聯系,向其制發(f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制公開通知書》,將其涉罪檔案予以封存。經歷此事后,劉欣的父親后悔不已:“我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差點毀了女兒的一生,要不是檢察官的挽救,我真的要后悔一輩子了啊……”
虹口區(qū)檢察院未檢科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的開展方式是以個案探索為基礎的,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工作程序和相關法律文書并積累了一定的個案成功經驗后,更有力、更規(guī)范地推行此項工作,再逐步建章立制,力爭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使其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取得更好的社會效果。
現今,虹口區(qū)檢察院未檢科的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在克服了重重困難后,已經基本形成了內外聯動的體制,為失足未成年人重新融入社會掃除了障礙。
為了使與未成年人刑事污點限制公開工作最密切相關的涉案未成年人戶籍所在地派出所充分理解這項工作對挽救失足未成年人的意義,增強他們對涉案未成年人的保護意識,在與虹口區(qū)公安分局達成《關于實行未成年人犯罪記錄限制公開制度的工作協議》后,傅麗娟科長依然堅持每一個案子都親自帶領承辦檢察官針對個案特點和具體問題與公安人員深入溝通,做到對其犯罪記錄有效封存,不讓這段經歷成為涉案未成年人在就學與就業(yè)時的障礙。
如今,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已經被納入新修訂的《刑事訴訟法》中,虹口區(qū)檢察院未檢科亦將以此為契機,將該項工作全面鋪開,引領更多迷途的孩子找到通往光明前途的出路。
(文中有關人名均為化名)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