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萬榮縣皇甫鄉(xiāng)西杜村現(xiàn)今居住著許多吳姓子孫,那是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幼時多曾聽過村中老人們口述相傳,此地吳姓早年共有五份五支(具體分別是東份、西份、南份、北份、中份),從落戶生活到現(xiàn)在已經有好多年了,但具體遷來有多少年以及遷徙的原因目前尚未有人能清楚地表達出來。在吳姓發(fā)展歷史上,也沒有人重視續(xù)修家譜這回事,加上歷史的原因,墓碑均已毀壞,導致此事得不到較為準確的答案。經過世代相傳,大家一致的說法就是:西杜吳家是從本縣通愛村遷徙而來,這是我們能為西杜吳家找到源頭的最重要的口頭證據(jù)。
考據(jù)最要緊便是事實證據(jù),決不能憑空瞎造,尤其是面對自己家族發(fā)展史,不能當局者迷,更需要極大理智。因此我特意搶救收集了和西杜吳家祖先淵源有關的幾通石碑。經過整理,西杜村目前關于吳姓始祖僅有三通石碑可以說明一些情況。一個是始祖墓碑,另一個就是原先供奉在祠堂里的世襲碑,還有一個就是位于大廟門口的殘碑。始祖墓碑上寫明始祖名喚吳璋,字琢奄,是嘉慶五年(公元1800)合戶鐫立的,此碑并未說明吳璋老祖先生平(只恐后世多不記得了),這為考證增添了不小的難度。世襲碑上也僅說明始祖名吳璋,此碑是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所立,碑上所述僅到第八代(第八代只有二人)。大廟門口的殘碑是乾隆十七年所立,字跡已經漫漶不清,但仍能清楚地看到碑文寫著“相傳于七世”幾個字樣和許多吳姓后人的名字,但其中名字在世襲碑上找不到對應的人,甚為遺憾。碰巧的是,這和村人所說后來所建造的吳家祠堂是南份和北份所立就有聯(lián)系了,可以推測,這兩通碑一是南份的,一是北份的,但具體如何就又陷入迷茫了??梢钥隙ǖ氖沁@兩碑上所載始祖和知祖以及二世人名應該是相同的,何時分五支又是個謎了,此事亟待考證。根據(jù)以上碑文所載,也不能就此做出科學推測,吳家祖先從通愛村遷來的具體時間和原因。
凡事必求其源方能得其要。本著此種目的,為解我心中疑惑,2012年暑假期間,我利用回老家的幾天時間內走訪了村里的一些老者和文化人。因年代久遠,所得到答案僅是百年之內之事,有些失落感。整理談話內容在得不到我所期望的答案之后,我克服種種心理的“障礙”,特意去運城市找了一下素未謀面、不知其聯(lián)系方式和住址的通愛村的曾在運城學院供職的吳太發(fā)老師。輾轉多次之后,終于打聽到了運城市吳老師家,方知吳老師已是八十多歲的老人。為了達到目的,我坐公交車先返回縣里,然后坐車到賈村鄉(xiāng)下車。
趕到賈村鄉(xiāng)下車后已是下午兩點多鐘,此刻正值村民們下地干活的時間。我首先給吳老師打了個電話,介紹了一下自己,說明了來意,吳老師很高興見到我并讓我在村口等他們開三輪車接我。他帶我去喝了點水、吃了一些西瓜,解渴之后就直接去看吳氏家譜。初步了解,通愛村吳家共分東西兩支,家譜自然就有兩份,吳老師自己說他是西份第十八世人(八百多年才相傳十八代,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根據(jù)西份續(xù)下來的家譜來看,又是鐵的事實)。帶著疑問,我通看了兩份家譜,并未找到吳璋老祖先的名字,心中的確很遺憾,剛要明朗的線索似乎又被打斷了。不過此行我卻有了另外的收獲,就是吳信老祖先是我們共同的始祖。他是南宋末年生人,生于1196年,卒于1264年,共活了68歲(據(jù)其碑文和史書所載),是大元朝的征西大將軍。在元朝脫脫等所著《宋史》和清末民初的柯劭態(tài)所著《新元史》均可以找到其人信息,尤其是《新元史》中所描寫更為詳細。不僅如此,他們還給了我一些關于吳信老祖先的其他資料,使我明白了老祖先更多的生平事跡,此事容以后詳述。期間,在吳老師的提議下,我們還去看了西份的祠堂,祠堂五間,比較雄偉。據(jù)說東份祠堂共七間,可惜已經不存在了,在等級森嚴的中國古代社會,七間祠堂不是隨便任何人都可以蓋的,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吳氏家族在通愛村的富貴與繁榮。
2012年底,我給吳老師打了一次電話,吳老師高興地告訴我,聽通愛村人所說,我們是東份的一支,此信息雖不能徹底解決心中問題,卻漸漸地終于要明朗化了。2013年癸巳蛇年春節(jié)回家,為了再次拜訪吳老師,我特意帶回了吳國榮伯父親自給他寫的字,希望能從吳老師那里再打聽到一些關于老祖先的信息,給西杜吳家祖先的淵源考證做一了結。但因故未能成行。
當時我就在思考,既然吳璋老祖先在通愛村家譜找不到,世襲碑上一世知祖吳滕呢,如果能找到吳滕,也就能解決一些懸疑了。帶著這個問題,回到太原后我又給吳老師打了一個電話。正月十四日晚上,吳老師給我打回電話,說他已經找到可以解決的答案了。我一聽興奮極了。吳老師說,他托在山西省政協(xié)工作的吳潭龍的在村中的二哥查了一下,在東份家譜的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有吳國璋和吳起滕的名字,第十三代吳起滕之子叫吳達生,之后再也沒有后嗣了,也沒做其他說明。這似乎是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
在世襲碑上,吳璋、吳滕名字較為清楚,但是第二世就沒有人,只是寫著左、右(乏嗣)二字,然后就是第三世,據(jù)此我們可以推斷出,在西杜村給老祖先立碑時,可能已經不是很清楚的記得老祖先的名字,否則不可能始祖和知祖都記得,而不知二世祖,這說明他們在記錄時也許只是根據(jù)村里老年人的記憶大概的記錄了下來(他們可能并未去通愛村查詢,如若不然,第二代的名字應該會刻到世襲碑上的),恐姓名記載有誤。吳老師說也有可能吳璋老祖先遷到西杜村以后改了名,從我目前推測來看,兩者皆有可能,但似乎不記得祖先名字此說占上風。吳老師還談到一些問題,就是早年西杜村吳姓村民去通愛村給老祖先上墳時,接待的都是東份人,而且趕馬車的馬就圈養(yǎng)在吳潭龍家。事情往往就是這么巧,恰巧今年我認識了吳潭龍副主任,就是通過吳主任,我得知吳太發(fā)老師的名字的。
通過以上考察,結合我目前所掌握的相關資料,關于吳姓祖先從通愛村遷到西杜村的時間,大概可以作這么幾種推測。一是根據(jù)當?shù)貍髡f“殺了千家西楊李,捎了八百小杜村”所講時間(明朝早期,朱元璋殺十子百孫子)來看,西杜吳姓祖先應該是明朝朱元璋以后(最早是明朝早期)遷徙而來的。二是根據(jù)乾隆二十二年所立世襲碑以及殘碑記載乾隆十七年相傳于七世記載時間來看,通??砂炊迥隇橐淮ㄈ绮挥龅教厥鈿v史原因,算法基本準確),這樣來看,再往前推上180年左右,西杜吳姓應該是明朝中后期從通愛村遷徙而來的。今年過年回家我去了一下臨近的袁家莊,詢問了一下高姓的文化人,從中打聽到一個消息:高氏家族遷到袁家莊到現(xiàn)在二十一代左右,遷來的時間大約五百多年。我曾經問過村里的老人,到我這一代大概也就是二十一代左右。如此類推,我們如果有五百多年的話,也就是明朝中期遷徙到西杜村的。三是吳國璋老祖先和吳起滕老祖先分別是第十一代和第十二代人,他們所生活的年代大概就是在明朝中期,根據(jù)前幾說遷來的時間來看,這又佐證了吳國璋老祖先和吳起滕老祖先和世襲碑上吳璋老祖先和吳滕老祖先的關系,可能吳國璋和吳璋、吳起滕和吳滕分別就是一個人,這就為老祖先的遷徙做了最好的注腳。
關于吳姓老祖先從通愛村遷來的具體原因,因東份家譜記載有限和資料缺乏、年代久遠,已無從知曉了,有待于進一步地考證。但是能把遷徙時間基本確定,能為吳姓家族找到根的依據(jù),這比什么都重要,這不僅對西杜村吳姓老祖先有個交代,就是對后世子孫也能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促使他們重視自己家族的文化遺產,鑒古知今,重今法后。據(jù)調查,人口遷徙在元末明初達到了一個高潮,吳姓家族正是在此種歷史大背景下遷移至西杜村的。因此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說,吳姓家族的遷徙史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晉南地區(qū)元末明初的社會發(fā)展史,甚至可以說是當時中國社會遷徙發(fā)展變化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