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詩歌的翻譯尤其需要解釋,因為詩歌中存在著比其他文學作品形式更多的“未知點”和“空白點”,詩歌翻譯應注重解釋的運用。
關鍵詞: 詩歌翻譯 翻譯 視域
根據(jù)解釋學翻譯觀的觀點,翻譯即解釋,解釋是翻譯的普遍特征,其解釋性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決定。
一、文本特征
所謂文本,就是指那種處于未經(jīng)讀者實現(xiàn)狀態(tài)下的文學作品的存在形式(the existence of the literary work before being realized by a reader)。也就是說,文本只是文學作品的存在形式,它需要經(jīng)過讀者的積極參與才能成為文學作品。文本本身其實并沒有意義,文本的意義只有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才能產(chǎn)生,而且意義并不是隱藏在文本中等待讀者發(fā)掘的神秘之物,而是文本和讀者相互作用的產(chǎn)物。因此,文本的意義總是處于一種未定狀態(tài),文本總是呈現(xiàn)出未定性和開放性。
二、語言差異
漢英之間所存在著的本質上的差異導致了漢英互譯時不可避免地帶有解釋性,這種解釋性體現(xiàn)在譯文的各個層次,從音、形、義到整個譯文的整體風格無不留下了解釋的痕跡。
英漢語言之間的差異最突出地體現(xiàn)在表達形式上。比如,有的學者指出,由于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因此英語句式多呈“聚集型”,漢語句式則多呈“流散型”(連淑能,1993:29);有的則更形象地把英語句子比做樹式結構,把漢語句子比做竹式結構,并且指出,樹式結構和竹式結構這種比喻不僅適用于英語和漢語的長句,而且是英漢兩種語言組織句子的最基本規(guī)律。(潘文國,1997:197)英漢句子結構的這種差異有時會使翻譯在語言形式這個層面帶有較大程度的解釋性。
三、文化差異
任何一種語言都包含著各自不同的文化特征,這些文化特征在翻譯時根本無法完整地傳遞給目的語讀者,從而使目的語讀者面對從這些包含著文化因素的詞語轉換過去的、我們過去一直認為可以達到“一一對應”的目的語中的詞語時所產(chǎn)生的想象,很難與源語讀者在面對原詞時所產(chǎn)生的想象等同或近似。這進一步表明,任何一種譯文從根本上說都不可避免地帶有解釋的痕跡,可以說,翻譯中解釋的普遍性在這里可以得到最徹底的證明,或者說,語言中文化因素的存在是使翻譯具有解釋性的根本的原因之一。正因為如此,當代翻譯研究才對文化因素投入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這種意義上說,文化學派的產(chǎn)生和不斷發(fā)展就不只是一種偶然了。
四、接受語境差異
哲學解釋學認為,人的歷史性決定了人是具有前理解、前見或視域的。所謂視域,按照伽達默爾的解釋,就是視力所及的區(qū)域,這個區(qū)域囊括了理解者在開始理解之前從某個立足點出發(fā)所能看到的一切。解釋者對文本的理解就是囿于自己的視域范圍內的理解。離開了視域,文本的意義就無法得到顯現(xiàn)。因此,“視域其實就是我們活動于其中并且與我們一起活動的東西”。(伽達默爾,1999:390,洪漢鼎譯)
我們認為,譯者視域(the translator’s horizon)就是在目的語文本最終形成之前譯者所具備的一切知識、觀點、認識和態(tài)度的總和,它不僅包括譯者在接觸文本之前所擁有的全部見解,而且包括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通過各種途徑(如查閱各種參考資料或向專家咨詢等)所獲取的全部信息。由于譯者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經(jīng)歷不同,個人的興趣愛好不同,性格脾性不同,智力水平高低有別,獲取并儲存外界信息的手段和能力不同,導致了人生觀與世界觀的不同,這些都會導致譯者對翻譯活動的認識不同,并最終導致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翻譯標準、翻譯策略等這些直接影響目的語文本生產(chǎn)行為的關鍵因素的態(tài)度不同。
五、譯者視域
源語文本經(jīng)過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兩次解釋之后,變成了一種不同于其前身的新文本,即目的語文本。目的語文本在新的文化語境中開始了它新的存在。雖然它從表現(xiàn)形式到內容再到風格特征等各方面都不可避免地帶有源語文本的某些痕跡,但它在目的語文化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的方式卻由于環(huán)境的改變而與源語文本在源語文化語境中發(fā)揮作用的方式有時可能會不盡相同。
經(jīng)過譯者和目的語文化的多次解釋,多次視域融合,最終目的語文化所接受到的關于源語文化的信息距離真正的源語文化所包含的信息可能就比較遙遠了,而距離原作者所意欲傳達給讀者的信息則會更加遙遠。正因為如此,任何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接受其實都是一種某種程度上的文化誤讀。因為,我們通過翻譯所接受到的他類文化只是我們對它所進行的自我解讀。在這種自我解讀中,我們不可避免地嵌入了自己的影子,投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在這種意義上,如果說任何文本在翻譯之前早就已經(jīng)是“譯文的譯文的譯文”的話,那么可以說,目的語文化對源語文化的接受其實在它接受之前早就已經(jīng)是對“解釋的解釋的解釋”了。
既然解釋現(xiàn)象普遍存在與翻譯中,詩歌翻譯也不例外,詩歌作為高度精練的語言表現(xiàn)形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本特征,有著極大的文化內涵,在不同的接受語境中,不同視域的讀者和譯者都會對同一首詩歌中若干未知點有著自己不同的理解。比如李白《靜夜思》,同一首詩不同的譯者卻給出了差異甚大的譯文,同一個事物,不同的譯者有自己不同的理解。
靜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譯文1:
Thoughts in the Silent Night(譯者不祥)
Beside my bed a pool of light.一
Is it hoarfrost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eyes and see the moon,
I bend my head and think of home.
譯文2:
Thoughts in a Still Night(孫大雨譯)
The luminous moonshine before my bed,
Is thought to be the frost fallen on the ground.
I lift my head to gaze at the cliff moon,
And then bow down to muse on my distant home.
(孫大雨譯,《古詩文英譯集》,1997:189)
譯文3:
Homesick at a Still Night(劉軍平譯)
A silver moon hangs by the balustrade,
I fancy moonlight as frost on the ground.
Gazing up of the bright moon I’m looking,
Lowering my head of my native land I’m missing.
(劉軍平選譯,《新譯唐詩英韻百首》,2002:59)
詩歌中存在大量的未知點,對這些未知點的理解都是出自理解者自身,都跟自己的視域有著極大的關系,要把該詩譯成英文,譯者要有自己的理解,因此,任何翻譯都是“解釋的解釋的解釋”,任何譯文都是“譯文的譯文的譯文”。
參考文獻:
[1]伽達默爾著.夏鎮(zhèn)平,宋建平譯.馬丁·海德格爾和馬堡神學[A].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4.
[2]伽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下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3]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4]潘文國.漢英語對比綱要[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7.
[5]先秦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