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卡
1971年生,內(nèi)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人,從事小說、詩歌、隨筆和理論批評寫作,著有詩集《厭世者說》,有作品散見于《草原》、《延河》、《青年文學》、《文學界》、《山花》等,現(xiàn)居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又叫召城。“召”,在藏語里是“寺廟”的意思。
歷史上,呼和浩特的召廟曾多到數(shù)不勝數(shù),有所謂“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其中最著名的是大召、小召、席力圖召、五塔寺召、烏素圖召。大召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屬于格魯派,也就是黃教,坐落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區(qū),在蒙語里,大召俗稱“伊克召”,我曾寫過一首稍有爭議的詩,標題便是《大召》。
阿拉坦汗與歸化城
2010年之前,大召的廣場還算空曠浩大,2010年之后,有好事者在大召寺前塑了一座面向東方的阿拉坦汗坐像,但顯得不倫不類,不知有何寓意。
阿拉坦汗(1507-1582)系成吉思汗17世孫,文韜武略,一生對外進行過45次戰(zhàn)役,包括與明王朝的軍事對抗,屢戰(zhàn)屢勝。阿拉坦汗希望通過打仗逼迫對方互市,但明廷堅決堅壁清野,這樣拉鋸般地打來打去,發(fā)現(xiàn)是雙輸,終于以和平方式解決。據(jù)史載,阿拉坦汗先在陰山腳下興建的藏式美岱召是名副其實的召城,即城寺一體,不久阿拉坦汗重新選址,決定另建一座更為浩大的城寺,在當時明王朝的支持下,他與夫人三娘子于萬歷七年(1579年)正式動工興建,第二年寺成,也就是大召,明廷賜寺名為“弘慈寺”,再次年,城市建成,被明廷賜名“歸化”,也就是今天呼和浩特市的舊城。
明萬歷六年(1578年),阿拉坦汗迎接西藏的達賴三世索南嘉措于青海,許愿在歸化城將“生靈依庇昭釋迦牟尼像用寶石金銀莊嚴”。萬歷十四年(1586年),達賴三世來到歸化城,親臨大召,主持了銀佛“開光法會”,從此大召成為蒙古漠南地區(qū)最為著名的藏傳佛教寺院,蒙古各部紛紛派人到歸化城頂禮膜拜,請僧取經(jīng)。據(jù)《清太宗實錄》載,崇禎五年(1632年),清太宗皇太極追擊林丹汗到達歸化城,為了安定蒙古人的心,皇太極宣布“歸化城格根汗廟(即大召)理宜虔奉,毋許拆毀;如有擅敢拆毀,并擅取器物者,我兵即已經(jīng)此,豈有不再至之理?察出,決不輕貸”。于是,歸化城所有召廟的喇嘛都歸順了后金。1640年,皇太極命令土默特都統(tǒng)重修大召,完工后皇太極賜給滿、蒙、漢三種文字寺名匾額,改弘慈寺為無量寺,這也是今天大召寺漢名為無量寺的來歷??滴跞吣辏?698年),康熙任命僧人內(nèi)齊托音為歸化城八大召廟掌印喇嘛,并將大召印璽交付給他。當時因大召年久失修,琉璃瓦俱已破損不堪,內(nèi)齊托音呈請康熙帝,動用自己的廟倉財產(chǎn)修葺大召,大殿改覆黃琉璃瓦。
呼和浩特的真正繁榮,是從明世宗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開始的,當時的白蓮教主呂鶴、趙全等投奔了土默特的阿拉坦汗,阿拉坦汗聽其意見,廣納漢人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數(shù)年之間,開田萬頃,村連數(shù)百,耕種市廛,大批漢人愿意遷移來此,花柳蔬圃,與中原無異。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阿拉坦汗廣招匠人,在現(xiàn)在內(nèi)蒙古美岱召村修筑大板申城,作為土默特部落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明穆宗隆慶六年(1572年)至明神宗萬歷三年(1575年),阿拉坦汗又仿元大都的體制建成歸化城,后逐步成為內(nèi)蒙古中西部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
阿拉坦汗為維護蒙漢友好關系,使貢市不受干擾,采取有力措施,懲罰破壞者。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三月,明朝封阿拉坦汗為順義王,阿拉坦汗上謝表,進貢馬509匹,鍍金秋轡、馬鞍各一副。明朝接受大臣建議,相繼在大同、宣府、延綏、寧夏、甘肅等地開馬市11處。同時,又開了便于蒙漢人民自由貿(mào)易的月市或小市,從而“東自海谷,西盡甘州,延袤五千里,無烽火警”。
“達賴喇嘛”稱號的由來
阿拉坦汗原來信奉薩滿教。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西藏的阿興喇嘛來到土默特,向以阿拉坦汗為首的土默特貴族、官員介紹了黃帽派喇嘛的教義、教規(guī),并勸阿拉坦汗邀請西藏活佛索南嘉措來土默特傳教。阿拉坦汗從此皈依黃教,明朝廷應阿拉坦汗請求,頒給他金字番經(jīng)及遣喇嘛番僧傳習經(jīng)咒,后派遣使者前往甘丹寺禮請索南嘉措。索南嘉措約阿拉坦汗在青海三角地帶會晤,為此在青海的察卜齊雅拉地方建寺,作為會晤之所。明神宗萬歷五年(1577年)寺建成,明朝廷賜名“仰華寺”。八月,阿拉坦汗陪同索南嘉措前往新落成的仰華寺,舉行盛大法會。阿拉坦汗敬封索南嘉措“圣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之尊號,“達賴喇嘛”稱號即由此而來。索南嘉措敬封阿拉坦汗“轉(zhuǎn)千金法輪咱克喇瓦爾第徹辰汗”之號。明神宗萬歷七年(1579年),阿拉坦汗偕同達賴喇嘛的全權代表棟科爾滿珠錫里呼圖克圖回到土默特。從此,黃教開始在蒙古右翼地區(qū)廣泛傳播。阿拉坦汗為鞏固其統(tǒng)治,于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又自稱汗,國號稱“大明金國”,設置職官司體系。晚年,阿拉坦汗還制定《阿拉坦汗法典》和稅制辦法。
明神宗萬歷十年(1582年)臘月十九日,阿拉坦汗逝世,其妻三娘子繼承其未竟之業(yè),率領子孫,維持蒙漢和睦相處,40余年無兵戎之患,邊鄙曠土皆得耕收。
“黃金之召”收藏的“三絕”
大召寺為藏漢結(jié)合式建筑,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分東、中、西路,中間是主體建筑群,門匾“九邊第一泉”為清代著名旅蒙商大盛魁一賬房先生所題。大召寺院建筑考究,現(xiàn)存有山門、過殿、經(jīng)堂、九間樓及佛殿等,其中經(jīng)堂和佛殿緊緊相連,通稱為大殿。大殿為常見的藏漢式喇嘛廟形制,其余部分則依照傳統(tǒng)中式廟宇式樣而建,大殿內(nèi)供奉有一尊銀鑄釋迦牟尼佛像。清朝順治皇帝迎達賴五世赴京時,曾歇宿于大召內(nèi),后康熙皇帝鑄“皇帝萬歲”金牌供于大殿銀佛之前,大召則被尊為“皇廟”。
大召寺內(nèi)的宗教文物眾多,尤以銀佛、龍雕、壁畫最為出名,被譽為“三絕”。銀佛,即釋迦牟尼佛像,由尼泊爾工匠制作,全身用3萬兩純銀鑄成。銀佛落成時,西藏三世達賴喇嘛專程趕來為銀佛舉行了開光法會。龍雕,是銀佛座前的兩條金色蟠龍,分別雕在兩根露明柱上,由下向上望去,金龍張牙舞爪、騰云吐霧、活靈活現(xiàn)。相傳是用粘土、料漿石為原料精制而成,工藝十分考究,是佛殿中的精品。壁畫,布滿了經(jīng)堂和佛殿的四壁,內(nèi)容依據(jù)佛教經(jīng)典中的故事,描繪了天上、人間及地獄間的各種景象,其中尤以佛祖與外道六師辯經(jīng)的經(jīng)辯圖最引人入勝。畫面所繪的佛祖、生靈、人物等形象生動逼真,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
大召寺離我家直線距離不過500米,我常去逛,見氣勢非凡,私取一名,喚作“黃金之召”——取義自阿拉坦汗,“阿拉坦”在蒙語里乃“黃金”之意。自萬歷七年(1579年)阿拉坦汗和三娘子正式動工興建召城至今,已經(jīng)400年,可謂歷史悠久。1582年阿拉坦汗去世后,三娘子主政30年之久,休兵議和,開蒙漢民族團結(jié)的黃金時代。為表彰三娘子的功績,明朝于萬歷十五年(1587年)封三娘子為一品“忠順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