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樊星
本期頭條
關注“說話”與“說法”的文學
——從劉震云小說看一種文學新潮
湖北 樊星
說話,是人類存在、交往的一種重要方式:所謂“無話不談”,是關系親密的同義語;“無話可說”,是關系生疏的另一種說法;“說得上話”,是有身份的證明;“話里有話”,是心計的體現(xiàn);“說實話”,是表白的一種常用語;“禍從口出”,則道出了說話與悲劇的可怕聯(lián)系。此外,還有大量的套話、空話、行話、謊話、黑話……充斥于各種人的日常生活。在《增廣賢文》這本因為集中了中國民間的處世俗語而流傳至廣的小冊子中,關于如何說話的訓誡就占了相當?shù)谋壤簭闹T如“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誰人背后無人說,哪個人前不說人”“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這樣的提醒,到“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甘草味甜人可食,巧言妄語不可聽”“事非親見,切莫亂談” 之類忠告,都昭示了民間關于說話的諸多禁忌與講究。因此,“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少說話,多做事”或“謹言慎行”才成為中國社會做人的基本準則。
只是,到了當代社會,思想解放、雜語喧嘩的熱鬧已經(jīng)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許多準則,喜歡嘮嘮叨叨或滔滔不絕的人越來越多。會不會“說”,“說”得有沒有水平,已經(jīng)成為當代人表白自我、宣泄自我、推銷自我的重要方式。傾訴的欲望、溝通的欲望不僅涌動在親朋好友之間,甚至常常擴大到素不相識的人之間。那些在網(wǎng)上頻頻加陌生人為好友的網(wǎng)蟲,那些滿腹愁緒不向親人說,而是向素昧平生的心理醫(yī)生、電臺主持人、新聞記者傾訴情感隱私、個人困惑的人,都使渴望說個痛快、渴望通過傾訴擺脫孤獨與苦悶的情緒成為了當代生活的重要表征。與此情緒相應的,是嘮嘮叨叨或滔滔不絕的敘事風格在文學作品中也流行開來。
然而,問題還在于:在那些嘮嘮叨叨或滔滔不絕的“說”中,到底有多少真情、真話?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網(wǎng)上那些虛擬的網(wǎng)名就給傾訴的真實性打了折扣。還有,那些“真情表白”到頭來也常常蛻變?yōu)榭浯笃湓~的虛飾與矯情。生命中有不可承受之重,還有不可面對之真!從這個角度看,雜語喧嘩的熱鬧中又混雜了多少無稽之談、謊言與廢話?
在我看來,作家劉震云的小說《手機》《一腔廢話》和《一句頂一萬句》就充分揭示了一個無情的事實:我們的生活中,充滿張口就來的謊言與言不及義的廢話!
20世紀90年代以來,手機已經(jīng)成為當代人生活的必需品,它意味著溝通的方便、聯(lián)絡的即時。這些年,隨著更新?lián)Q代的加快,手機已經(jīng)具備了越來越多的功能,在為人們帶來更多便利的同時,也在陰差陽錯中給人們帶來了新的煩惱。
劉震云的小說《手機》,就通過一個個讓人啼笑皆非的故事揭示了當代人的一種生存困境:一個以“說話”為職業(yè)的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嚴守一在電視上滔滔不絕,回到家卻不想說話了;在電視上,他說的話“是屬于全國人民的”(如此說來,有多少是套話?這樣的話說多了,那些主持人也就“都是不拿話當話的人”了),到了生活中,他在幾個女人之間周旋,在臟話、傻話、假話、廢話中時而如魚得水,時而如履薄冰,同時也變得“越來越會說話”了,達到“瞎話張嘴就來”的地步,還惹出層出不窮的麻煩;而他的情人五月在做愛時大說“世界上最臟最亂的話”,充分表現(xiàn)出“女漢子”的非比尋常;還有大學教授費墨說話的風格“從深刻到庸俗,轉(zhuǎn)變得很快”,可為什么在滔滔不絕之后還是感到“嘴里貧,是證明心里悶”?他一邊“貧”著,一邊繼續(xù)講“艱澀和擰巴”的話,一邊還在生活中蠅營狗茍,表現(xiàn)出幾副面孔……而這一切,都烘托出一個嚴肅的主題:“現(xiàn)在社會上撒謊成風!”——這一句,使人情不自禁想起魯迅關于“瞞和騙的大澤”的感慨來。但劉震云還不止于此,他進一步揭示了當代社會里撒謊成風的必要:《手機》“主要探討的是一個謊言的重要性……實際上每一個人,我覺得都說過謊言,而且謊言的比重,有時候比你發(fā)現(xiàn)真理的話的比重,要大得多,當生活充滿謊言的時候,我們的生活會是多么的愉快。當這謊言被揭破之后,露出生活的瘡疤和真相的時候,世界又是多么的慘烈”①。我覺得,這里應該加一句:謊言又可分為“無傷大雅”的謊言與“居心叵測”的謊言。生活中,“無傷大雅”的謊言可能是維持社會正常運轉(zhuǎn)的某種潤滑劑,而“居心叵測”的謊言則常常導致傷天害理的騙局。對于“居心叵測”的謊言,人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形形色色的騙局層出不窮的今天。
一面是各種各樣的瞎話、臟話、廢話,一面則是大家早就不信可還是不絕于耳的套話、空話、大話,還有那些套話、空話、大話被“黑色幽默”化以后產(chǎn)生的怪話(以王朔的《千萬別把我當人》、喬瑜的《孽障們的歌》、王蒙的《狂歡的季節(jié)》、閻連科的《堅硬如水》等小說為代表)……在這些語言的狂歡中,人們逃離了崇高、嚴肅,習慣了調(diào)侃、玩世不恭,更滋生出“撒謊成風”的社會痼疾!那些“誠信為本”“撒謊可恥”的傳統(tǒng)美德已經(jīng)岌岌可危!“老實是無用的別名”“老實人吃虧”的說法也像瘟疫一般擴散。由此產(chǎn)生的許多社會問題,有目共睹,不可不察。
這一切,到底是手機惹的禍,還是世道澆漓、人心不古的產(chǎn)物?
何時才能喚回“誠信為本”“撒謊可恥”“老實人不吃虧”“狡詐者寸步難行”的良好社會風氣?
經(jīng)過“文革”的人都知道,“一句頂一萬句”是當時林彪推崇毛澤東的名言。以這樣一句話作為一部描寫作家故鄉(xiāng)人心中無限苦悶的小說的書名,頗有諷刺意味。
小說講述了兩個尋找“說得上話”的知心人的故事:孤獨的吳摩西為了尋找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養(yǎng)女,走出延津;他的養(yǎng)女的兒子牛愛國,也是為了擺脫孤獨,尋找“說得上話”的朋友,走向延津。在尋尋覓覓的人生旅程中,他們與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渴望溝通,渴望擺脫孤獨,卻在試圖表達內(nèi)心的苦悶與無助時,常?!把圆患傲x”或者“言不盡意”,因此產(chǎn)生了新的苦悶與困擾。那些雞毛蒜皮的“話”常常成為惹事之端,是作家對于國人生存狀態(tài)的悲憫所在。從這個角度看,《一句頂一萬句》顯然具有針砭“國民性”的鋒芒,同時,還有“探尋人生和生命的終極意義,中國人為什么活得這么累這么孤單,一輩子活著找個知心朋友那么難”的“天問”。②但值得注意的是,劉震云還曾用“一句有見識的話,勝過一萬句廢話”來概括小說的主題。這部作品因此而意蘊豐富,耐人尋味。
我注意到,作家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時,曾經(jīng)表達了相當激烈的反智立場。他指出:“‘知識分子’的概念如何界定?讀了幾本書,就成了‘知識分子’?‘知識分子’得對這個世界有新的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知識分子’,不過是‘知道分子’罷了。有時候讀他們十年書,還不如聽賣豆腐的、剃頭的、殺豬的、販驢的、喊喪的、染布的、開飯鋪的一席話呢?!薄疤貏e是中國作家,也假裝是‘知識分子’,他們一寫到勞動大眾,主要是寫他們的愚昧和無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百十來年沒變過。采取的姿態(tài)是俯視,充滿了憐憫和同情,就像到貧困地區(qū)進行了一場慰問演出。或者恰恰相反,他把膿包挑開讓人看,就好像街頭的暴力乞討者,把匕首扎到手臂上,血落在腳下的塵土里,引人注意。”“更大的問題在于,他們認為重要和強調(diào)的事情,我舅舅和我的表哥們認為并不重要;他們忽略和從沒想到的事情,卻支撐著我親人們的日日夜夜。他們與街頭暴力乞討者不同的是,乞討者把匕首扎到了自己身上,他們把刀子扎到了別人身上。我討厭這樣的寫作,討厭這種‘知識分子’的寫作?!雹郛敶膲?,像劉震云這樣采取反智態(tài)度的作家,還有張承志、阿城、王朔等人。④有了這樣的立場,作家對那些底層百姓的上下求索、渴望溝通卻常常找不到知心人的描寫,是不是就具有了新的意義呢?
小說開篇“出延津記”,令人想起了《圣經(jīng)》中的“出埃及記”。作家在談到小說中人物時,特別指出:“在《一句頂一萬句》里面,意大利牧師老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老詹對中國的社會,中國人,中國鄉(xiāng)土社會,包括人的情感,認識得才能夠更清楚。老詹是意大利人,不遠萬里來到中國傳教。他在我的故鄉(xiāng)待了四十年只發(fā)展八個徒弟。他問殺豬的老裴,說你信主吧,可以明白你是誰,知道你從哪兒來。老裴說:我是殺豬匠,從張家莊來,到李家莊去殺豬。正因為他發(fā)展了八個徒弟,他住在破廟里,當老詹去世的時候,殺豬匠在他的床頭下翻出了一個圖紙,是宏偉的哥特式的教堂,殺豬匠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圖紙活了,教堂上的鐘在轟鳴,彩繪的玻璃全部都被推開了,不但教堂的窗戶被推開了,他自己心的那扇窗也被推開了,這時候殺豬匠明白,老詹是世界上最好的牧師,他沒有把教傳給別人,他傳給了自己?!雹葸@個人物的意義在于:老詹與其他所有渴求溝通卻難以如愿的人們不同,他心懷基督,虔誠助人,因此不僅沒有那些底層人的煩惱,而且一直在積極傳教中播撒著信仰的火種。只是,他畢生的努力所獲卻寥寥——作家因此寫出了國人與宗教的無緣,也就寫出了兩種人生境界的難以溝通。另一方面,這位傳教士求溝通而不得,卻一直滿懷熱情的活法不是也昭示了全新的人生出路嗎?——人,其實是可以“獨善其身”,通過“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來安身立命的。人,其實是完全可以由此擺脫渴求溝通而不得的煩擾的。而這樣一來,作家也就表達了對“中國的文化生態(tài)、生活生態(tài),跟有宗教的民族的生活心態(tài)和文化生態(tài)有特別巨大的區(qū)別”⑥的深長思考。只是,這樣一來,在老詹與那些苦苦尋找者的比較之間,不是高下立判了嗎?而作家對于“國民性”的思考也就呼之欲出了。作家與魯迅的不同似乎僅僅在于:魯迅對于麻木的國民,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劉震云的態(tài)度,則是帶有宗教情感的悲憫。
于是,我們就不難從小說中那些絮絮叨叨的說話中,看出作家對中國社會人情世故的諷刺、批判與感慨萬千——
賣豆腐的老楊“嘴笨,而且容易把一件事說成另一件事,或把兩件事說成一件事”,是不會說話的代表。賣蔥的老段說老楊:“不拿你當朋友的,你趕著巴結(jié)了一輩子;拿你當朋友的,你倒不往心里去?!边@是對于不對等的抱怨。剃頭的老裴為什么怕老婆?因為“俺倆一鬧,她就回娘家找她哥,她哥就找我來論理。一件事能扯出十件事,一件事十條理,我跟他妹過了十來年,有多少事多少理呢?我嘴不行,說不過他”。這是說話能力較量的結(jié)果。縣長老胡不會溜須拍馬,“就是平日說話,也是自說自話。別人做官講個入鄉(xiāng)隨俗,老胡來延津十年,說的還是湖南麻陽話。嗚里哇啦說上一陣,知府老朱聽不懂,同僚聽不懂,延津百姓更聽不懂。大堂上斷案,原告被告說罷,他嗚里哇啦說上一段,原告被告如墜云霧之中。由于相互不懂,案被斷得七零八落。正因為斷得七零八落,延津大治”。新縣長小韓“生來愛說話,小嘴不?!?,“愛給民眾講話”,可民眾常常對他的話沒興趣;省長老費認為“世上有用的話,一天不超過十句”,由此他看不上喜歡說話的小韓。這幾個官場人物說話風格的不同直接影響到其命運的沉浮。開生藥鋪的蔡寶林喜歡講理,而且“不讓別人講,好用自個兒的理把別人講通”,有一種好為人師的居高臨下感;管家老顧則熱衷于在“伙計們之間傳閑話……別人傳閑話也就是個閑話,他在傳話的過程中,愛把一件事說成八件事”,則是無事生非、挑撥是非的代表……因為這些閑言碎語、說長道短、陰差陽錯、南腔北調(diào),人與人的誤解、矛盾、仇恨層出不窮。夫妻之間、兄弟之間、朋友之間、上下級之間,也常常“啥也不為,就為一句話”而形同陌路、矛盾叢生。甚至,就是說好話常常也很累:“牛愛國發(fā)現(xiàn)話也不是好找的,好話也不是好說的;或者說,沒話找話不是件容易的事,專門找好話就更難了。兩人本來無話,專門找來的話,就顯得勉強;兩人說不來,就無所謂壞話或是好話。如果壞話說不來,好話也不一定說得來。兩人的心離得遠,對同樣一句話,就有不同的理解,你認為是句好話,她聽起來不一定覺得是好話。再說,天底下哪有那么多好話?每天專門想好話,也想得腦仁疼。好話好不容易想出來,說出去,也不一定能說到人心上。好話說多了,自己聽著都假。好話一開始聽著入耳,天天說,對方就聽煩了;這時好話就轉(zhuǎn)成了壞話?!边@一番繞來繞去,寫出了一連串的人生困境:好話與假話、好話與壞話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這樣一來,劉震云就從“說”的角度切入,發(fā)現(xiàn)了、批判了中國文化的一個癥結(jié):是語言的含混、歧義導致了心靈的隔膜、苦悶。而這樣的發(fā)現(xiàn)與批判,在冥冥中又與當代哲學聚焦于“說與不可說”的矛盾的思路何其吻合?、?/p>
當代作家中,有此“語言悖論”意識的,一位是劉震云,還有一位是韓少功。韓少功在小說《馬橋詞典》、長篇筆記《暗示》中對語言問題的思考容另文研究。
《一句頂一萬句》散發(fā)出濃濃的“河南味兒”。
老作家李凖曾經(jīng)談到過“中原語言的豐富、樸實,并且有古香古色”⑧。他的《李雙雙小傳》《黃河東流去》,就充分顯示了中原地區(qū)語言的樸實而生動、雅致與幽默。
劉震云則認為:河南人的性格中最重要的是以幽默的態(tài)度面對世界,“前幾年老有人說河南人陰陽怪氣,說話特別繞,不知道哪句話是真的,其實我們都在真實地說話,用河南人幽默的方式說話”⑨。這樣的說法道出了河南人性格的一個特點:繞。而當劉震云以相當繞的文風去講故事時,他敘事風格中的河南幽默氣息就十分濃厚了。例如小說開篇的一段交代就“繞”得頗有味道:
老楊除了賣豆腐,入夏還賣涼粉。賣豆腐的老楊,和馬家莊趕大車的老馬是好朋友。兩人本不該成為朋友,因老馬常常欺負老楊。欺負老楊并不是打過老楊或罵過老楊,或在錢財上占過老楊的便宜,而是從心底看不起老楊??床黄鹨粋€人可以不與他來往,但老馬說起笑話,又離不開老楊。老楊對人說起朋友,第一個說起的是馬家莊趕大車的老馬;老馬背后說起朋友,一次也沒提到過楊家莊賣豆腐也賣涼粉的老楊。但外人并不知其中的底細,大家都以為他倆是好朋友。
繞去繞來中,寫出了二人關系的復雜與微妙:本不該成為朋友卻成為了朋友,好像是朋友其實又只是表面上的朋友。
再看關于牛愛國兩口子之間無話可說的一段話:
說是隔閡,但隔閡并不具體,只是兩人見面沒有話說。一開始覺得沒有話說是兩人不愛說話,后來發(fā)現(xiàn)不愛說話和沒話說是兩回事。不愛說話是心里還有話,沒話說是干脆什么都沒有了。但它們的區(qū)別外人看不出來,看他們?nèi)兆舆^得風平浪靜,大家仍覺得他倆對脾氣;只有他倆自己心里知道,兩人的心,離得越來越遠了。
繞去繞來中,道出“沒有話說”與“不愛說話”的微妙區(qū)別,還有“一開始”與“到后來”之間變化的不為人知,以及“表面上”與“內(nèi)心里”的大不一樣。其中的無味,點到即止又耐人尋味。
繞,就這樣道出了人心的溝溝坎坎、眼光的高高低低、感覺的別別扭扭、關系的疙疙瘩瘩。在這樣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中,缺少的恰恰是淳樸與坦誠。
繞,還遮蔽了多少直截了當、無話不談,留下了多少言外之意、話外之音!
繞,也就這樣傳達出蕪雜枝蔓的文學氣息,散發(fā)出質(zhì)樸含蓄又曲里拐彎、曲徑通幽的河南味兒。
再加上對一些方言的解釋,那地方風味就更濃郁了。例如小說中對“噴空”的解釋:
所謂“噴空”,是一句延津話,就是有影的事,沒影的事,一個人無意中提起一個話頭,另一個人接上去,你一言我一語,把整個事情搭起來。有時“噴”得好,不知道事情會發(fā)展到哪里去。
這個“噴空”和小韓的演講不同,小韓的演講都
是些大而無當?shù)目赵捄蛷U話,而“噴空”有具體
的人和事,連在一起是一個生動的故事。
這“噴空”,與普通話中的“吹牛”、文藝理論中的“虛構”可謂息息相通。一個“繞”,一個“噴空”,足以豐富我們對河南人說話方式的認識。想起多年前河南學界開過的一次“中原傳統(tǒng)文化問題座談會”,與會者這樣描述河南文化問題的一言難盡:“文化氛圍的古樸,文化性格的樸拙而狡黠,文化具體特征的模糊不清以至難以描述——若說保守,吹起牛皮比誰都厲害;若說落后,曾放出不少全國矚目的‘衛(wèi)星’;若說狹隘,有許多商品遠銷海外;若說愚昧,曾出現(xiàn)過眾多文化名流……若說中庸,時常有冒尖人物和事件,然而經(jīng)濟文化都比較落后……”⑩這些問題,又豈止屬于河南?曾經(jīng)有一種說法:“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此說雖然立意在振奮河南人的民氣,也可以啟迪人想開去:河南文化中的許多問題,其實也是中國文化的普遍性問題。
而這樣一來,對于河南人說話方式的思考與描述,不是也就與進一步深入思考國民性的問題聯(lián)系在了一起嗎?
劉震云多次談到河南人的幽默,他甚至認為“河南人和其他省份的人不一樣。河南人愛說笑話,河南人是中國人里最幽默的,幽默是人的最高境界”?。這樣,他又悄悄化解了問題的沉重感。是的,這是一個全民狂歡的時代,是王朔的小說、趙本山的小品、周立波的“清口”、馮小剛的“賀歲片”普遍受到追捧的時代。在經(jīng)濟改革的大潮中,中國人的性格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已經(jīng)普遍變得頭腦靈活、思想開放、能說會道、繞來繞去、幽默調(diào)侃了。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說不同的方言也是各地民風的生動體現(xiàn)——“京腔京韻”“京油子”“衛(wèi)嘴子”“吳儂軟語”,還有“漢腔陂調(diào)”,都道出了語言的不同韻味,正所謂“南腔北調(diào)”。中國作家素來注重在作品中運用方言,去表達地域文化的別致風韻。胡適就曾指出:“中國各地的方言之中,有三種方言已產(chǎn)生了不少的文學。第一是北京話,第二是蘇州話(吳語),第三是廣州話(粵語)。”?現(xiàn)代以來,姚雪垠在《長夜》中運用豫西方言,李劼人在《死水微瀾》中運用成都方言,趙樹理在《三里灣》中運用晉東南方言,周立波在《山鄉(xiāng)巨變》中運用益陽方言,李凖在《黃河東流去》中運用中原方言……都有引人矚目的成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接班人。到了劉震云、韓少功這一代作家,他們又在老作家注重錘煉語言的傳統(tǒng)之外,在現(xiàn)代思想的指引下,進一步拓展出琢磨語言、探索語言本身的奧秘,揭示人們“說話”乃至“說話方式”的玄妙的新園地,是值得評論界好好研究的。
①《劉震云:我的創(chuàng)作是專屬河南人的幽默》,http: //phtv.ifeng.com/program/mrmdm/200801/0111_ 1597_361652.shtml.
②張英:《劉震云的“家長里短”》,《南方周末》2009年6月10日。
③⑥張英:《話找話,比人找人還困難——專訪劉震云》,《南方周末》2009年6月10日。
④參見樊星:《當代文化思潮中的“反智主義”》,《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3期。
⑤《劉震云:一句有見識的話勝過一萬句廢話》,http://book.sina.com.cn/news/a/2011-08-23/1140290183_2.shtml.
⑦參見趙一凡:《從胡塞爾到德里達》,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7年版,第161—170頁。
⑧孫蓀、余菲:《李凖新論》,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第305頁。
⑨羅皓菱:《劉震云:河南人為什么有話不好好說?》,《北京青年報》2009年7月6日。
⑩《“中原傳統(tǒng)文化問題座談會”綜述》,《中州學刊》1987年第2期。
?徐光春:《“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鄭州晚報》2009年10月14日。
?《劉震云:河南人最幽默,幽默是人的最高境界》,《河南商報》2012年11月27日。
?《〈吳歌甲集〉序》,《胡適文存》三集卷八,亞東圖書館1930年版。
作 者: 樊星,學者,批評家。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武漢市文聯(lián)副主席。
編 輯:孫明亮 mzsulu@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