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秋
陰道炎的預防與治療
楊海秋
陰道炎是婦科常見的疾病, 最常見有滴蟲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及細菌性陰道炎三種, 但復發(fā)率高。因此, 總結常見的治療方法, 幫助重建陰道生態(tài)平衡, 恢復陰道防御機能, 為臨床陰道炎的治療提供參考。
陰道炎;治療;預防
陰道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 是各種原因引起的陰道黏膜炎性病變的總稱。根據引起陰道炎的病因及微生物病原體, 該病可分為數十種, 如滴蟲性陰道炎、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原稱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細菌性陰道炎、需氧菌性陰道炎、老年性陰道炎、嬰幼兒性陰道炎、病毒性陰道炎、阿米巴性陰道炎、藥物性陰道炎、氣腫性陰道炎、放射性陰道炎、過敏性陰道炎、化學性陰道炎等,臨床上50%以上的陰道炎為混合感染。
若通過懸滴鏡檢、滴蟲培養(yǎng)、PCR法等手段檢測出陰道分泌物中存在陰道毛滴蟲, 結合臨床癥狀可診斷為滴蟲性陰道炎。常見臨床癥狀為陰道分泌物增多, 分泌物呈黃綠色泡沫狀且伴臭味, 同時出現外陰瘙癢;陰道檢查可見黏膜充血,甚至有散在出血斑點。癥狀的輕重取決于局部免疫力的強弱、滴蟲數量的多少及毒力的強弱[1]。同時, TV與衣原體感染、淋病奈瑟菌感染、盆腔炎、宮頸不典型增生、艾滋病毒感染及早產、胎膜早破等圍產期并發(fā)癥均存在相關性。因此, 一旦確診, 不管癥狀有無, 均需治療。
TV患者的治療一般給予全身用藥, 因為TV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尿道感染、尿道旁腺感染及前庭大腺滴蟲感染等。殺滅滴蟲的藥物主要有甲硝唑及替硝唑兩種, 但該類藥物局部療效差[2], 甲硝唑的頻次及療程為b.i.d、7 d, 但單次用量不同。若患者不能耐受口服或不適宜全身用藥, 則可選擇甲硝唑栓或甲硝唑陰道泡騰片0.2 g,每晚1次,連用7 d局部治療。全身給藥的療效優(yōu)于陰道局部給藥,全身用藥方案中單次頓服的療效又優(yōu)于替代方案的7 d療法。
VVC的發(fā)病率約占微生物所致陰道炎的1/4~1/3,主要臨床癥狀有外陰瘙癢、豆渣樣或凝乳狀白帶等。假絲酵母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 在正常陰道環(huán)境下,其生長受到抑制。當陰道乳酸桿菌減少或缺乏時,假絲酵母菌侵入陰道黏膜, 形成感染。因此, 常規(guī)治療VVC時建議局部應用乳酸桿菌活菌制劑, 該藥不僅能維護陰道的微生態(tài)平衡,還能通過占位性保護機制,避免念珠菌黏附侵入陰道上皮,抑制真菌繁殖。臨床上, VVC分為單純性和復雜性兩種。
無癥狀的單純性VVC患者一般不需治療。需要治療者首選陰道局部用藥,其次選擇口服藥,單療程治療。全身治療一般為氟康唑150 mg頓服。單純性VVC一般不推薦性伴侶治療, 但VVC急性期間應避免性生活, 反復感染者則應考慮性伴侶治療。妊娠早孕期VVC可選擇對胎兒無害的唑類藥物,以陰道局部給藥為宜,避免選用口服抗真菌藥如氟康唑的治療。
復發(fā)性VVC患者需要延長初始治療療程,如7~14 d的長療程局部治療或氟康唑口服3次(第1天 100 mg,第4天150 mg,第7天200 mg,每3 d給藥1次)治療。鞏固維持治療可選用氟康唑100 mg、150 mg或200 mg,1次/周,共6個月。
正常人陰道內存在陰道加德納菌、普雷沃菌、消化鏈球菌、紫單胞菌、動彎桿菌及人型支原體等微生物, 當產生過氧化氫的乳桿菌減少時, 上述細菌便增多, 打破了陰道平衡的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進而引起細菌性陰道病的發(fā)生, 產生各種不適。臨床認為, 約90%的致病菌為陰道加德桿菌(即嗜血桿菌)及鏈球菌、希氏桿菌屬、厭氧菌、葡萄球菌等多種微生物引起的無陰道黏膜炎癥的臨床綜合征,主要癥狀為白帶增多,陰道瘙癢, 陰道分泌物稀薄、有魚腥臭味,陰道pH≥4.5等。
無癥狀BV婦女無須常規(guī)治療,但BV患者的術后感染風險增加,故應對擬行子宮全切、附件切除及刮宮術術前診斷BV的患者進行治療。甲硝唑為硝基咪唑衍生物, 可抑制阿米巴原蟲的氧化還原反應, 使原蟲氮鏈發(fā)生斷裂, 對厭氧微生物也有殺滅作用, 它在人體中還原時生成的代謝物也具有抗厭氧菌作用, 能抑制細菌的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 從而干擾細菌的生長、繁殖, 最終致細菌死亡。特別是在細菌性陰道炎的治療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陰道炎是各年齡段女性的常見病, 并具有發(fā)生率高、復發(fā)率高的特點,危害廣大女性的健康。治療上應選用對病原體敏感高效的藥物,并合用乳酸桿菌來幫助陰道恢復正常的微生態(tài)平衡,同時注意衛(wèi)生,規(guī)律生活,合理營養(yǎng),提高機體免疫力, 提高各種陰道炎癥的治愈率, 防止其復發(fā)。
[1] 薛鳳霞,樂杰.女性生殖器官炎癥若干問題的新認識.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08,35(2):72-74.
[2] 付金紅.乳酸桿菌與陰道微生態(tài)在治療陰道炎中的作用.工企醫(yī)刊, 2011,24(3):18-20.
R823
B
1674-9316(2014)01-000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4.01.006
325000 溫州市龍灣區(qū)海域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