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 昕
(浙江省蘭溪市中醫(yī)院,浙江 蘭溪 321100)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多與有害氣體或顆粒侵害肺部有關,具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fā)展或伴氣道高反應性3大特點[1-2]。中醫(yī)辨證論治從痰、熱、滯角度對COPD的病機分析,將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辨證為肺熱痰壅氣滯[3-4]。筆者對AECOPD患者采用清熱肅肺化痰法的中醫(yī)治療。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至12月接診的129例處于AECOPD患者。診斷標準參照高等《內科學》、《中醫(yī)內科學》[5-6]。 癥狀表現(xiàn):患者氣短胸悶呼吸不暢,咳逆喘息眼睛脹突;痰多黃或成膿性黏稠狀,久咳難咯;口渴舌黃尿赤便燥,脈滑數(shù)。體征:肺氣腫征(+),雙肺呼氣緩而聲音變弱,可聞其有濕和(或)干性啰音。129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常規(guī)組63例,中藥組66例。常規(guī)組男性3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齡(59.2±2.9)歲;中藥組男性 35 例,女性 31例;平均年齡(58.9±3.7)歲。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常規(guī)組給予常規(guī)抗生素類、支氣管擴張劑、吸氧處理以及化痰藥等對癥治療方式;連續(xù)治療2個月。中藥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增服清熱肅肺化痰湯:全瓜蔞30 g,金銀花20 g,蒲公英、丹參、虎杖各15 g,杏仁、黃芩、法半夏、茯苓、枳實、桔梗各 10 g,麻黃、生甘草各6 g。每日1劑。配方:水煎至250 mL后兌入60 mL鮮竹瀝分2次溫熱服下,連續(xù)服用2個月。
1.3 觀測指標 觀測兩組患者治療效果、肺功能(FEV1、FVC)與癥狀改善程度、不良反應及6 min步行試驗的情況。FEV1數(shù)值測定使用美國Sensor-Medics公司提供的Vmax229型肺功能儀。并依據(jù)BODE評分系統(tǒng)能綜合判斷和預測患者預后效果,BODE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BODE評分標準表
1.4 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癥狀完全消失或明顯改善,日常生活恢復正常,F(xiàn)EV1、FEV1/FVC增大不低于25%。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但仍未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被影響較小,F(xiàn)EV1、FEV1/FVC增大處于15%~25%之間。無效:患者癥狀無改善甚至惡化,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制約,F(xiàn)EV1、FEVl/FVC增大低于15%??傆行?顯效+有效。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構成,計數(shù)資料用%構成,分別執(zhí)行 χ2和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見表2。治療后兩組FEV1、FVC 與治療前均有所增大(P<0.05),中藥組更顯著(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常規(guī)治療后比較,△P<0.05。下同。
?
2.2 兩組治療前后BODE評分比較 見表3。兩組治療后BODE評分均明顯下降(P<0.05),中藥組下降更顯著(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ODE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BODE評分比較(分,
?
2.3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比較 見表4。治療后中藥組6 min步行試驗與治療前以及組間差異均具顯著性(P<0.05)。
表4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比較(m,
表4 兩組治療前后6 min步行試驗比較(m,
?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5。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84.13%與96.97%,中藥組明顯較對照組優(yōu)(P<0.05)。
表5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5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人體久咳不治,病癥反復,會導致臟器功能不調,氣血津液運行受阻,最終引起COPD。本病在中醫(yī)學中屬肺脹、喘證范疇,肺虛是其主要病理機制。發(fā)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肺、脾、腎、心等臟器,導致本虛標實、虛實夾雜,肺、脾、心、腎皆虛,標實為水飲內滯、氣阻血瘀、痰濁內阻[7-8]。
辨證屬肺脾氣虛及肺腎氣虛證。COPD的主要病灶在肺部,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久之則會累及如脾、腎等其他臟器。因此,治療該病應從清肺解毒化痰入手,本方研究的清熱肅肺化痰湯正是有此功效。
清掃肅肺化痰湯中蒲公英具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濕通淋的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消腫抗炎乃金銀花的功效,臨床用該藥還可增強患者免疫力。全瓜蔞性甘而寒、味微苦,可滌痰清熱,祛除胸重郁結,臨床多應用于對因肺熱而引發(fā)的咯痰、咳痰、咳嗽等病癥治療。麻黃為發(fā)散風寒之藥,其主要有宣肺平喘、發(fā)汗散寒、散陰疽、消腫的功效,能宣肺氣、散風寒與平喘,將其與甘草、杏仁、半夏伍配,可增強宣肺平喘的功效,若患者體內兼有寒濕,再輔以燥濕化痰法半夏,以通過溫化寒飲濕來達到平喘止咳的目的。黃芩以根入藥,可清熱解毒燥濕,對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熱咳嗽、癰腫癤瘡等病證效果顯著,抗菌效果優(yōu)于黃連,且不產生抗藥性?;⒄瓤蛇_到清熱毒祛風濕、止咳化痰、抗菌抗炎、促進微循環(huán)、降低肺充血、間質與肺泡水腫。丹參對氧自由基具清除作用,促進機體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同時保肝、促進微循環(huán)改善效果也較為顯著。茯苓性味甘淡平,可入心、肺、脾,起到滲濕利水、安神寧心、健脾和胃的功效,臨床常將其與半夏、枳實同入藥來健脾和治療痰飲咳嗽、痰濕入絡等病證,可達到標本兼顧的作用。桔梗味苦、辛,性微溫,具祛痰止咳、宣肺、排膿功效。竹瀝可清熱解毒、活化人體細胞、生津止渴,祛疾養(yǎng)肺,促進消化,清除體內有毒物質等多種功效,其配伍半夏、黃芩等,可用于治痰熱咳喘,痰稠難咯,頑痰膠結癥。
本研究顯示,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將清熱肅肺化痰湯應用于AECOPD患者的治療,可抗菌抗炎、鎮(zhèn)咳平喘、化痰排痰,對患者肺功能具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該法值得臨床采納。本組資料也顯示,兩組患者皆未出現(xiàn)毒副作用。這提示中藥應用于AECOPD,安全性比較高。
綜上,使用清熱肅肺化痰湯治療AE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療效較佳,不良反應少。
[1] 張愛軍,陳池云.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2):191-192.
[2] 陳群,王靜,莫傳偉,等.AECOPD中醫(yī)五臟相關性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2,23(5):1314-1315.
[3] 梁劍凌,謝民棟,朱霞.健脾益肺法治療肺脾氣虛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初探[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32):122-123.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論壇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嚴重程度評估系統(tǒng)在中國應用的專家共識[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6):476-478.
[5]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6] 洪廣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辨證施治[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7,22(7):454-459.
[7] 許祥穩(wěn),張念志.益氣活血解毒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1,20(1):28-29.
[8] 付敏,孫增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及中醫(yī)治療的思考[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2,21(4):54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