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民
沈從文的《摘星錄》和《看虹錄》一直是沈從文研究中的疑案。
幾十年來,人們始終沒有看到據說收錄這兩篇作品的《看虹摘星錄》,最后連是否真有這本書也眾說紛紜。20 世紀80年代后出版的《沈從文文集》收錄了《摘星錄》和《看虹錄》,事情似乎有個結果。但讀者和研究者又心生疑惑:兩文在1944年已受到左翼的批評,被指為有色情傾向,1948 年郭沫若判為“桃紅色”文藝的代表作。但就讀到的文本(尤其是《摘星錄》)而言,卻感到與郭的定性距離不小,指斥作者“作文字上的裸體畫,甚至寫文字上的春宮”也未免言之過甚。
這一撲朔迷離的“摘星”“看虹”之謎,直到2009 年才有了謎底。學者裴春芳檢索《大風》雜志,發(fā)現了沈從文的3篇作品,從而證明:《沈從文全集》所收的《摘星錄》,是沈從文移花接木用另一作品《夢與現實》替代;所收的《看虹錄》也非原刊,且有較大的修改。真正的《摘星錄》另有其文,但被沈從文長期有意遮蔽,《沈從文全集》及各種作品集均未收入。( 《虹影星光或可證——沈從文四十年代小說的愛欲內涵發(fā)微》)
《大風》刊《夢與現實》首頁
《大風》是抗戰(zhàn)時期在香港出版的一個以文史為主要內容的刊物。1938 年3月5 日創(chuàng)刊,16 開本。初為旬刊,1940年1 月5 日第五十九期后改為半月刊。1941 年冬,太平洋戰(zhàn)事爆發(fā)???,出版至102 期。辦刊初期署“社長林語堂、簡又文,編輯陶亢德、陸丹林”,后署“社長簡又文,主編陸丹林”。簡又文(1896—1978),廣東新會人。常用筆名為大華烈士。嶺南學堂畢業(yè),留學美國。曾任燕京大學教授。1949 年去香港,任香港大學研究員等職。陸丹林(1896—1972),廣東三水人。早年參加同盟會,后入南社。曾任上海中國藝專、重慶國立藝專教授。兩人先后創(chuàng)辦并編輯《逸經》《大風》。
《當代評論》第三卷第二期刊影
沈從文在《大風》發(fā)表的作品均署名“李綦周”,這是他極少使用的一個筆名。
第一篇《夢與現實》,文前有編者加的一段按語:
李綦周先生,是國內一位素負盛名的作家筆名,讀者們不難從他的筆調上,來推測他的真姓名。本篇文字有兩萬左右,分期發(fā)表。望讀者不要忽略。
《當代評論》刊《新摘星錄》首頁
篇末作者記錄的寫作日期是“廿九年七月十八四川峨眉山”。 《夢與現實》連載于當年(1940 年) 《大風》第七十三期、七十四期、七十五期、七十六期,出版時間分別為8 月20 日、9 月5 日、20 日、10 月5 日。1942 年,沈從文改題《新摘星錄》,發(fā)表在11 月22 日、29 日、12 月6 日、13 日、20 日昆明出版的《當代評論》第三卷第二至六期,署名沈從文。文后的寫作日期分兩行書寫:“廿九年七月十八寫卅一年十月末改寫”。 《當代評論》為一個綜合類周刊。1941 年2月在昆明創(chuàng)刊,1944 年3 月???。1944年,沈從文又改《新摘星錄》為《摘星錄》,在1 月1 日桂林出版的《新文學》第一卷第二期刊出。署名沈從文。文后的寫作日期又加了一行:“三十二年五月重寫”。1943 年7 月15 日創(chuàng)刊的《新文學》月刊,只出四期,1944 年5 月15 日終刊。 《沈從文全集》編者編入第十卷的《摘星錄》,就是依據《新文學》文本。
《新文學》1944 新年號刊影
第二篇《摘星錄》,1941 年,《大風》分三次在第九十二期、九十三期、九十四期連載,出版時間為6 月20 日、7 月5日、20 日。文后《后記》注出: “時民國三十年五月十五黃昏,李綦周記于云南”。
《摘星錄》刊出不久,11 月5 日出版的《大風》百期紀念號上一次刊出了《看虹錄》,這是第三篇。篇末有“三十年七月昆明”的寫作時間。1943 年,沈從文以“上官碧”的筆名,又在7 月15日出版的《新文學》第一卷第一期刊出《看虹錄》,篇名未變。后依據《新文學》文本,編入《沈從文全集》第十卷。
三篇作品都是以“一種融合了夢想與真實因而亦小說亦散文亦戲劇獨白等相雜糅的文體”,寫“難忘的愛欲記憶和無忌的愛欲想象”, “沈從文在這些作品中確實程度不同地注入了相當私密的情感和想象,而寫法也異乎尋常的越軌和大膽”。 ( 解志熙: 《愛欲抒寫的“詩與真”——沈從文現代時期的文學行為敘論》)
《新文學》刊《摘星錄》首頁
《看虹錄》一般認為是沈從文寫30年代末與高韻秀(筆名青子)的婚外戀情。沈去西山熊希齡的別墅,見到當時在熊家任家庭教師的高青子,兩人遂有密切的交往?!靶≌f敘述人是一個作家身份的男子,他在深夜去探訪自己的情人。窗外雪意盎然,室內爐火溫馨,心靈間早有的默契使他們愿意在這美妙氣氛中放縱自己,在一種含蓄的引誘和趨就中,二人向對方獻出自己的身體。小說中有性描寫,有對女性身體的細致刻畫,但都十分含蓄隱晦,一切使用意象。”( 劉洪濤: 《沈從文小說中的幾個人物原型考證》) 論者稱《看虹錄》 “筆致較為隱晦,寫實的色彩淡化,典喻的色彩更濃,敘述的方式亦更為唯美化、象征化”。( 裴春芳: 《虹影星光或可證——沈從文四十年代小說的愛欲內涵發(fā)微》) 桂林《新文學》刊出時,沈從文對《大風》的初刊本做了修改,一個最重要的變動是第一節(jié)“我謹謹慎慎翻開那本書的一頁,有個題詞寫得明明白白:神在我們生命里”。這里“神在我們生命里”一句題詞,初刊本中則是一段文字:
《大風》百期紀念號刊影
這是一個生物對于另外一個生物所具有的一種幻象,情感荒唐而夸飾,文字艷佚而不莊。然而這就是“生命”。是生命最真摯的燃燒一種形式。盡管所寫到的,如何與習慣所許可相遠相違,不礙事的, “道德”與“藝術”常常不能并存,尤其是庸俗道德與純粹藝術不容易混在和( 似應是“混合在”——引者) 一個作品里恰到好處。這個記錄不足供多數人的取樂,卻足給少數人的深思。少數中的少數,應當從這個猥瑣記錄中,見到一般經典所不常見到的一點說明,即“神”原本在我們生命里。
《大風》刊《看虹錄》首頁
沈從文的作品常帶有相當強烈的自傳性,作者、敘述者與作品中某些角色幾乎合一,因之論者認為:看虹、摘星,各有所喻。沈與高的情事在30 年代的文化圈中并不是秘密, 《看虹錄》寫的是舊情;而《夢與現實》和《摘星錄》則是寫的新愛了。
《夢與現實》中的女主角“她”,是一個二十六歲的獨身的美麗女性。她長期寄居在“老同學”家里,與“老同學”的丈夫(情人?) “老朋友”日益親密,引起“老同學”的嫉妒以至離家出走。三人都為此痛苦。研究者認為,“她”很可能指的是沈從文的妻妹張充和,“老朋友”隱指沈從文,而“老同學”則是張充和的姐姐、沈從文夫人張兆和的化身。因為不是一般的風流韻事,作者有意寫得深微隱曲,難以捉摸。與香港《大風》的初刊本比較,昆明《當代評論》刊出時的修改,除了一般的詞語修飾和語義補充之外,有兩點值得玩味:一是文中敘述者對“大學生”的描述。如,初刊本寫大學生“站在門邊笑著”, “把兩只手插在褲袋里”,昆明本在“笑著”前加“諂媚的”,“手”前加“只知玩撲克牌的”,輕視和嘲弄的語氣明顯加重。文中當大學生從“她”手中搶去了一小朵白蘭花后,接下來寫大學生的神態(tài),初刊本是“偏著個大蒜頭,諂而嬌的笑著,好像一秒鐘以前打了一次極大勝仗”,昆明本改為“偏著個扁葫蘆頭,諂而嬌的笑著,好像一秒鐘以前打了一次勝仗,又光榮又勇敢”。 (桂林本又改成“偏著個梨子頭,諂而嬌的笑著,好像一秒鐘以前和日本人打了一次勝仗,爭奪了一個堡壘,又光榮又勇敢”。)比喻的內容逐步細化,但“大蒜頭”“扁葫蘆頭”和“梨子頭”一改再改,似乎區(qū)別不大,無非極言其丑,說明此乃“典型的俗物”罷了。文中說,“她覺得這是一種妒忌的回聲”。二是時間和數字的改變。如初刊本“一首小詩是上一月臨向百里外旅行時留下的”,昆明本則改為“是上三個月臨離開她時留下的”;初刊本中“她”給老朋友的信里一句“快有二十天不見你了”,昆明本改為“快有三個月不見你了?!碧貏e是有關“她”閱讀的三封舊信的交代。第一封,初刊本說:“是那個習英國文學的留學生寫的。編號三十一,日子一九三三年七月?!崩ッ鞅緟s改為“是那個和她拌嘴走開的大學生寫的。編號三十一,日子一九三五年八月”。第二封稍長的信初刊本這樣寫:“編號第七,日子為四月十九日?!崩ッ鞅緞t是“編號第七十一,三年前那個老朋友寫給她的。日子為四月十九”。第三封,初刊本的記述是“編號二十九,五年前三月十六的日子”,昆明本改成“編號四十九,五年前三月十六的日子。那個大學二年級學生,因為發(fā)現她和那兩兄弟中一個小的情感時寫的”。這類修改,是為了與“真實”有意趨近,或是故意拉遠?缺少資料,不好懸揣。桂林《新文學》本保留了昆明本的修改,變動很少,但有所增補。如,“她”讀了大學生的信之后,初刊本和昆明本只是寫“信中不溫柔處,她實在受不了”。而桂林本在這兩句之后,加了一段:“尤其是她需要那個為忌諱與誤會沉默不聲離開了她的老朋友,她以為最能理解她,原諒她,真正還會挽救她,唯有這個對她不太苛刻的老朋友?!蓖怀龊蛷娀藢吓笥训膽褢?。
《摘星錄》寫男女肌膚之親、肉體之愛。暑熱天氣,夜靜以后,女主人在客廳里等待客人的來臨。開篇極力刻畫女主角色相之美: “主人是個長眉弱肩的女子,年齡從燈光下看來,似乎在二十五六歲左右?!薄扮R中人影秀雅而溫柔,艷美而媚,眉毛長,眼睛光,一切都天生布置得那么合式,那么妥帖”。“手白而柔,骨節(jié)長。伸齊時關節(jié)處便現出有若干微妙之小小窩漩,輕盈而流動。指甲上不涂油,卻淡紅而有真珠光澤,如一列小小貝殼。腕白略瘦,青筋潛伏于皮下,隱約可見。天氣熱,房中窗口背風,空氣不大流暢覺微有汗?jié)?。因此將紗衣掀扣解去,將頸部所系的小小白金練綴有個小小翠玉墜子輕輕拉出,再將貼胸紗背心小扣子解去,用小毛巾拭擦著胸部,輕輕的拭擦,好像在某種憧憬中,開了一串白(百)合花,她想笑笑。瞻顧鏡中身影,頸白而長,肩部微凹,兩個乳房墳起,如削玉刻脂而成,上面兩粒小紅點子,如兩粒香美果子。記起圣經中說的葡萄園,不禁失笑?!毙≌f繼而寫男女的性挑逗和性行為,尺度放大,筆觸刻露。
《大風》刊《摘星錄》首頁
因為新愛的非同尋常,作家銘心刻骨;也正因為非同尋常,作家諱莫如深。解志熙論及沈從文的這種文學行為,說:“大概也只有兩種解釋:一、他的反復用《夢與現實》代替《摘星錄》,標明他特別鐘愛《夢與現實》,并試圖以這種引人注目的反復發(fā)表的姿態(tài)來加強讀者的印象;二、他的反復用《夢與現實》代替《摘星錄》,乃是移花接木之策,表明他后來對《摘星錄》心有忌諱,因而怕人知道和記住《摘星錄》。應該說,這兩種可能性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倒可能共存且并行不悖的?!?( 《愛欲抒寫的“詩與真”——沈從文現代時期的文學行為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