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娜,陸 輝
(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 城市經(jīng)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北京 100070)
可視化:公共管理課程實驗教學的思考與探索
潘 娜,陸 輝
(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 城市經(jīng)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北京 100070)
公共管理學課程是行政管理專業(yè)的核心基礎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梢暬虒W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崛起,依賴圖片、視頻等載體提高知識教學可視化的有效方法。在公共管理課程教學過程中,廣泛、科學地運用可視化教學手段即適應了該課程跨學科、體系宏大的學理特點,也適應了其“親社會”,便于獲取相關素材的實踐特點,還適應了受眾學生追求創(chuàng)新,偏好視覺沖擊的學習特點。因此未來我們應該在理解可視化教學的定義與特點的基礎上,了解目前它在公共管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并深入領會它存在的實際困難,探討解決的潛在辦法,進一步推進公共管理可視化教學的進步。
公共管理學;可視化教學;應用
隨著信息化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的引用,依賴于多媒體設備的可視化教學已經(jīng)越來越普遍。有教師戲稱,為了降低學生的“低頭率”,連數(shù)學課都要通過呈現(xiàn)視頻來提高課堂趣味性。公共管理學是一門研究公共管理過程(即以政府核心的部門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的過程)中發(fā)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它的親社會性讓它與日常的時政、新聞、資訊密不可分,這也就意味著與課程教學相關的信息采集,特別是可視化材料的采集相當便捷甚至尋常。因此,本文以可視化教學的定義闡釋及特點分析為基礎,重點思考并梳理公共管理課程可視化教學的實際應用及效果,探討其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化解方法與路徑。
可視化教學簡言之是將知識通過可視化的形式傳授出來,它能有效解決隱形知識難以傳播的問題,其實質是將知識通過顯性化的圖解手段表示出來,形成能夠作用于人感官的知識外在表現(xiàn)形式,從而促進知識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梢暬虒W作為一種有益的教學工具,一種教學信息呈現(xiàn)的可行方式,一種可以幫助學生思考并解決問題的有效手段,在教學活動中能更廣泛地加以利用?;诙嗝襟w技術的可視化教學擁有直觀化與形象化、具體化與多元化等特點。首先,由于其直觀、形象和可視化的特點,使得它的應用更適合于善于形象思維、敢于創(chuàng)新的現(xiàn)代90后大學生。其次,應用視覺表征手段及圖解手段等建構和傳達復雜知識,相比傳統(tǒng)文字等靜態(tài)、單一信息,知識傳播更加直接,信息傳播及認知更加生動;再次,可視化教學不僅傳遞事實性知識,還可以用來傳遞思維、經(jīng)驗、態(tài)度、價值觀、期望、意見及預測等隱性知識,因此在短時間內能夠通過視訊材料傳遞更深刻、更具體、更多樣化的聲音與信息??偟膩碚f,可視化教學不僅有助于教學信息的形象化呈現(xiàn)和傳遞,還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信息的重構;不僅可以快速傳播顯性知識,還可以將隱性知識進行適當?shù)霓D化與傳遞;不僅能夠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創(chuàng)建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綜合筆者所在教學課程組的日常教學實踐及相關經(jīng)驗總結與交流,筆者將公共管理學課程的可視化教學手段分成了四種方法:知識呈現(xiàn)、內涵挖掘、案例導入及知識拓展,并且就不同方法結合實例進行了具體的闡釋,并且分析綜述了依賴的資源及技術手段,以及各種方法的實際效用。
1.知識呈現(xiàn)。知識呈現(xiàn)法主要是指將有關公共管理學的知識通過圖、表等形式直觀地傳達出來。特別是針對公共管理學某一板塊內容的理論溯源及價值變遷等歷史變遷,可以采用此方法。比如:西方公共行政發(fā)展階段及核心價值的時間序列軸;要素框架及關系網(wǎng)絡的邏輯結構圖,比如:公共管理要素結構圖;內容比較圖,比如傳統(tǒng)公共管理與新公共管理的范式比較等等。電腦繪圖工具的進步讓越來越多的學理知識可以通過PhotoShop及Coreldraw等繪圖軟件以及辦公軟件中SmartArt等工具的幫助,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知識的可視化呈現(xiàn)及講授。通過這種方法,能將綜述性文字在圖文處理之下實現(xiàn)高度凝練及形象化的傳播,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消化理解,形成知識記憶,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并且能培養(yǎng)他們知識歸納、推演的能力。
2.內涵挖掘。內涵挖據(jù)方法主要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圖像、視頻、數(shù)據(jù)描述等可視化素材演繹、歸納出某一概念、定義或研究對象的特點、特質等知識,將知識點的“填鴨式”被動接受,轉化為“開動腦筋”的主動式知識挖掘。比如,通過我國5·12地震的宣傳片引導學生思考危機管理的定義,啟發(fā)學生領會公共服務動機對公職人員外顯行為的誘發(fā)機制;通過燈塔、國防、高速公路、教育等圖片的展示,要求學生尋找對象物的共有特性,指導學生繪制出排他性、競爭性、非排他性及非競爭性的四象限圖,揭示出公共產品與準公共產品的特點;通過國內外歷次行政體制改革的國家部委機構數(shù)量及公務員規(guī)模的線形、矩陣形數(shù)據(jù)描述圖,幫助學生歸因出各國公共部門機構改革的運動規(guī)律。這種方法得益于計算機、信息技術及影視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有賴于視頻整理、圖片處理及統(tǒng)計描述等技術方法。筆者在課堂前奏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對上節(jié)課知識點進行回顧,發(fā)現(xiàn)學生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上節(jié)課的視頻主題及數(shù)據(jù)描述圖等。因此通過此方法,能排除學生對枯燥定義的厭煩,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消化與掌握,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辨問題的能力,也能讓學生拋棄懶惰的學習習慣,充分開動腦筋,進行知識的自我開發(fā)與建構。
3.案例導引。案例引導也是公共管理學的常用教學方法,任課教師一般會導入一些熱點新聞、熱議圖片或視頻,切入到課堂主題,讓學生對課程內容有基本的了解,或是引出有爭議的話題,供學生們討論。比如,播放《國家形象宣傳片》,引導學生們思考政府如何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及文化等各項事業(yè)中發(fā)揮應有職能;播放“春節(jié)禁止燃放煙花”的短片,引導學生針對“禁煙”的合理性展開辯論;播放《一戶一席談·是否應該放開一胎政策》,激發(fā)學生們討論“計劃生育政策”的未來去向,啟發(fā)學生分析政策議題如何形成及政策改進的可能方法與路徑。這種方法需要占有海量的視頻、圖片資源,并且對圖片進行修改與處理,并對視頻文檔進行采集、刪減及編輯等。通過此種方法,能擴大討論案例的信息量,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及參與案例討論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4.知識拓展。知識拓展方法是希望運用可視化素材,增加學生們書本以外的知識,拓寬學生們的知識面,開拓視野。比如,播放桑德爾教授講授的哈佛公開課《公正—該如何做是好?》中的第一講《謀殺背后的道德邏輯》以及第八講《公正的起點?》,啟發(fā)學生評判性思考關于公正、正義的一些基本問題,擴充學生們對政治哲學與道德的認知與理解;課間放映幾部“廉政”系列公益廣告,啟發(fā)同學們認識行政倫理中行政主體的倫理道德的內涵與行為規(guī)范。這種方法同樣需要教師提前占有大量可視化素材,并且要求教師在較高敏感性及鑒別能力的基礎上運用視頻編輯等方法,將精華段落編輯整合在一次,并力求保證視頻內容的內在邏輯性。這種方法能在有限的課堂時間,盡可能幫助學生攝取更多的知識,擴充學生的知識量,并且提供信息源供學生們課后依興趣自主學習。
以下筆者將這四種方法的內容介紹、運用舉例、技術基礎及可能的教學意義通過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表1 公共管理可視化教學的方法總覽表
公共管理可視化教學適應現(xiàn)代學生渴求創(chuàng)新、追求視覺沖擊的特點,相比傳統(tǒng)“聽課”模式,這種“聽看結合”的教學方式更受學生喜歡。但是教師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卻也遭遇很多的困難與挑戰(zhàn),需要琢磨其解決辦法。
1.時間及技術成本的限制。首先,教學可視化素材的獲取就需要經(jīng)過廣泛占有及去粗取精的過程,并且有些材料涉及知識產權保護等問題,有的理想素材并未開放下載權限,因此獲取起來不可能“信手拈來”,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有時為了尋找一個合適的視頻,絞盡腦汁,但最后還是徒勞無功,這種情況時有發(fā)生。其次,素材獲取之后,需要針對特定知識內容及理論原理,對素材進行剪切、編輯與處理,并且需要結合教學思路與模式,截取恰當?shù)钠位虍嬅?,因此不但需要耗費時間,而且還需要一定的計算機技術的運用。如何化解使用成本較高的挑戰(zhàn)?筆者認為:首先,可以成立課程組,“化零為整”,將課程組各個老師搜集的素材進行整合,這樣既能不斷切磋可視化教學的方法,又能形成合力,尋找到相對典型、恰當?shù)陌咐盀榻虒W所用”。再加上公共管理學的知識體系非常廣,相關資料也非常豐富,每天都有新新聞、新故事、新案例、新網(wǎng)輿等,因此從網(wǎng)絡這個“信息聚寶盆”中搜集可視化的視頻、影像、圖片、漫畫等材料,逐步建立一個以教學為導向的分門別類的數(shù)據(jù)庫不但可行,也方便,并且能夠不斷對其進行更新與擴充;其次,可以發(fā)動同學們去尋找一些他們感興趣的素材,并且在電腦操作技術較強的同學的幫助下,提高素材的處理能力,既能鍛煉到同學,還提高了同學的參與感。另外,我校的“數(shù)字實驗室”、“應急管理實驗室”等也能為可視化教學提供信息剪切、編輯、處理的硬件設施與技術支撐,要善于從這些先進的數(shù)字化平臺“借力”,將教學、科研與現(xiàn)代技術相融。
2.運用頻率與時長的誤區(qū)。在教學過程中,有的公共管理教師會因為知識內容太多,而不愿意采用耗時較長的可視化教學方式,擔心教學計劃始終完不成。而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偏好放視頻,這使得學生感覺教師在“敷衍課堂”,造成教師不負責任的錯覺??梢暬夭拇_實有它的優(yōu)勢,并且適合時代特點、適合學生特點,但是我們在使用過程中也遇到“什么時候用”、“用多久”、“用多少次”等的困惑。而且有時費盡心思尋來的素材因為使用不當,起不到應有的效果,讓教師也感覺到遺憾。這樣一來,教師們在運用的過程中更應謹慎。首先是要堅持以課程內容為中心,切忌單純運用可視化手段實現(xiàn)填充課程時間的目的。并且負責任的可視化教學還應該杜絕不加甄別地濫用可視化素材的行為。特別是當材料掌握不翔實、不充分時,更應該堅持科學求真的教學態(tài)度。“寧缺勿濫”不但是一種嚴謹?shù)慕虒W態(tài)度,更是一種難得的求學精神。其次,筆者認為可視化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共同努力。教師需要對一學期的課程進行總覽性設計,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課堂、課后的作業(yè)安排都提前布置下去,讓學生提前做準備。特別是教師需要提醒并調動學生針對知識點進行提前預習,這樣才能讓一些可視化素材在課堂播放時引起學生的共鳴。假若可視化素材播放時長較長,可以布置學生課后學習,依靠課后學習延長課程時間,以保留足夠的課堂研討時間;再次,教師需要智慧把握可視化材料使用的頻率與時長。筆者并不建議每堂課都使用視頻,這樣可能會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甚至是對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表示懷疑。筆者建議交錯使用可視化視頻,并且每次的放映時長最好不超過總課長的一半。筆者去往臺灣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系調研,并且親自觀摩了他們《行政管理》課程中《團隊建立與知識分享》章節(jié)的學習。在兩小時時長的課程中,大概影片觀映一小時,講解與討論一小時。并且從他們整體的《行政管理課程綱要表》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18周的課程安排中,共有四大講內容,只安排了4次影片觀賞及討論(詳情見表2)。
不過圖片、圖形可以當作插圖使用,并可視情況在講演PPT上多添加一些。特別是可以給一些定義增加一些漫畫,增加學生形象化理解的可能性,比如“用腳投票”、“搭便車”、“政府失靈”等術語,配上有意思的漫畫與講解,會讓學生印象更為深刻。
表2 臺灣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系《行政管理課程綱要表》①
3.知識可視化與轉換的困惑。公共管理的可視化教學是希望將公共管理的相關知識進行可視化處理,旨在使知識庫中的知識以更豐富、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與接受,并更有利于傳播新知識。而公共管理學知識是對公共管理過程中主體行為的規(guī)律性認識,是通過反復實踐和認識在人腦形成對事物本質的認知。因此,公共管理知識的可視化教學不僅僅是數(shù)據(jù)、文獻或信息等運用圖文處理、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挖掘等呈現(xiàn)出來,它更是通過可視化將一些經(jīng)驗、技能和認知傳遞出來,啟發(fā)人們直接利用知識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的一門技術。所以通過教師對公共管理知識的可視化教學,幫助將知識轉化成學生的“自有知識”,其實非常困難。公共管理知識的可視化與轉化不是通過簡單的可視化呈現(xiàn)就能結束,它還需要在教師的智慧選擇下,促進積極的師生互動才能得以實現(xiàn)。某一知識只有在啟動可視化教學模式的條件下,再通過課堂現(xiàn)場的歸納演繹總結、爭辯去偽存真、反復追問論證等過程才得以轉化,最終實現(xiàn)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比如:知識呈現(xiàn)及知識拓展的可視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收放自如”,強調學生對知識點的歸納、演繹與總結能力,幫助學生強化知識的掌握;對于案例引導的可視化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全盤把控”,推行討論、辯論等課堂互動方式,引導學生挖掘正確的知識認知;對于內涵挖掘的可視化教學方法,教師需要“窮追猛打”,運用反復追問的方法,指導學生捕捉內涵的獨特性,并以最精準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其實,可視化教學的方法和技術非常多元化,教師要做的只是注意到各種方法的適用性,隨著經(jīng)驗的累積,“膽大心細”地將其運用起來。
公共管理學是一門非常有趣的課程,運用可視化教學的方法,不但適應了其知識體系綜合化、系統(tǒng)化、多元化的理論特點,也適應了廣泛性、親社會性等實踐特點,同時還適應了現(xiàn)代大學生時尚的求知方式與善于探究的性格特征。因此在公共管理可視化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繼續(xù)勇于摸索、相互交流并累積經(jīng)驗,爭取不斷進步,臻于至善。
注釋:
①2014年3月18日上午9點,筆者訪問了臺灣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系陳敦源教授。并于10~12點親自觀摩了陳教授主講的《行政管理》課程,從陳教授處獲得了該課程的課程綱要。
項目資助:2013年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教改立項項目資助(01691354210120)
G642.0
A
1674-9324(2014)43-0257-04
潘娜(1981-),女,漢族,湖南醴陵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公務員制度;陸輝(1980-),男,漢族,湖南衡陽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實驗教學、教育信息化、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