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明,張東華,薄 紅,董靖竹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A.研究生院;B.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反思與長效機制的構建
方 明A,張東華B,薄 紅B,董靖竹B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A.研究生院;B.第一臨床醫(yī)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是目前我國研究生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建立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長效機制是加強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本文分析了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產生的多種因素并從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分隔,導師-學生模式培養(yǎng)機制,研究生自身的學術道德建設三個層面分析如何建立關于研究生教育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長效機制。
學術不端行為;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教育;長效機制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結構中的最高層次,其目的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需要的具有良好的職業(yè)素質和臨床實踐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高級醫(yī)學人才。全面提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素質,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體系構建是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受社會上不良學術風氣的影響,我國一些名牌高校、科研機構出現(xiàn)了學術不端行為,并且由于這種學術不端行為在高校中逐漸蔓延滲透,已經對研究生教育形成了直觀的沖擊,嚴重影響到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
2007年初,中國科學院指定的《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guī)范建設的意見》對“學術不端行為”進行了明確的界定,指出“研究和學術領域內的各種編造、造假、剽竊和其他違背科學共同體公認道德的行為;濫用和騙取科研資源等科研活動過程中違背社會道德的行為?!辈⒘信e以下了7條認定標準: 一是抄襲、剽竊、侵吞他人學術成果; 二是篡改他人學術成果; 三是偽造或者篡改數(shù)據(jù)、文獻, 捏造事實; 四是偽造注釋; 五是未參加創(chuàng)作, 在他人學術成果上署名; 六是未經他人許可, 不當使用他人署名; 七是其他學術不端行為。上述所列七種行為基本包含了學術不端行為的主要內容[1]。
我國由于文化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常常偏重對學生科學知識的教育,輕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以政治思想教育代替公民道德、倫理道德和職業(yè)道德教育,缺乏對學生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方面的教育[2],因此學生在學習、研究過程中發(fā)生學術不端行為具有較大的隱蔽性和不自主性,經常是因為對學術道德、學術規(guī)范缺乏了解和認識造成一些學術不端行為。包括:學習過程中學風渙散,考試時有舞弊行為;科研實驗中,偽造或私自篡改實驗數(shù)據(jù);在論文撰寫中,引用他人成果或資料,卻未標明出處;論文評閱答辯中,利用個人關系取得通過或獲得高分等等[3]。
在這些學術不端行為中,一些學生是有意而為之,還有一部分學生是無意而為之,但結果都是一樣的,都造成了學術道德的不良后果。因此,加強學術道德教育,建立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長效體制,構建科學規(guī)范的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體系是當下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
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的互相依附。目前,我國許多高等學校存在管理過于行政化,內部管理層次化的問題,這逐漸加重了高等學校的行政管理“官本位”風氣[4]。大學的本質在于其教育性、學術性、科研性,追求真理、創(chuàng)新知識、發(fā)展科技、引領社會健康發(fā)展是每一名研究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自然清新、自由無羈的學術環(huán)境和學術氛圍是研究生健康成長的沃土。然而由于在高校內部存在學術和行政之間關系密切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自身追求功名利祿,教授們患得患失,這也為學術腐敗提供了溫床,學術交易盛行:買文章,找槍手,“學霸”、“學閥”壟斷學術資源等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學術腐敗行為不斷上升。
導師-學生模式培養(yǎng)機制的局限性。2012年,我國研究生計劃招生規(guī)模為584,416人,其中碩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間翻了一倍。招生數(shù)量的暴漲導致各大高校不得不增加研究生導師的數(shù)量或增加每個導師的招收人數(shù)。但是,研究生教育與本科生教育存在很大不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因為導師的不同而出現(xiàn)教育教學輸出的非一致性。有的導師科研經費充足,自身水平過硬,在研究生的教育上會有更好的成果出現(xiàn)。有的導師經費資源匱乏,無法提供充足的教育條件,但又想得到更多的資金資助支持,就可能會默許學生造假以換取更多的科研資源,學生在導師的“庇護”下造假獲得受益,使學術腐敗堂而皇之地進入研究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
學術不端行為低成本性和功利性的反差與失衡。成本思想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詮釋是投入與產出的關系,投入與產出的差額大,成本就低,反之則高。一些學術造假者之所以無所顧忌地制造學術泡沫,就在于作假的成本低廉,沒有風險或風險很小,而作假后所獲得的成功率很高,獲益大,并且不易被察覺[5]。學術腐敗的低成本或無成本性, 造成作假現(xiàn)象惡性反復, 而作假者獲得收益,并且新的造假者不斷出現(xiàn), 學術腐敗不斷上升。
校園文化機制和學風教育的缺失。有些高校校園學術風氣不濃厚,部分研究生只重視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忽略學術活動,不參加學風教育的系列學習活動,同時大學組織學術道德教育的意識薄弱,造成部分研究生漠視學術道德的概念,因此發(fā)生學術不端行為時,還懵懂不知,使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思維偏離了正確的軌道[6]。
我國科研誠信建設的主要目標是:建立有關部門、科技機構和高等學校、科技社團各司其職、齊抓共管,社會參與,科技人員自覺行動的科研誠信建設體系; 完善科研誠信相關的科研管理制度體系;有效遏制科研不端行為,顯著提高科技人員的科學道德素質和科研誠信意識,形成有利于自主創(chuàng)新和科技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7]。在研究生的培養(yǎng)過程中,建立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長效機制具有必然性、時效性、可行性,培養(yǎng)高尚的學術道德修養(yǎng)和培育優(yōu)良的學風是醫(yī)學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任務。因此,根據(jù)目前高校自身情況出發(fā)建立有效的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機制并體現(xiàn)其機制特點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在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系統(tǒng)中,同時存在著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目前,我國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用行政決策決定學術問題,這種現(xiàn)象不利于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全面實行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必須將行政權力與學術權力分隔,充分認識到學術權力在高?;顒又械谋驹缘匚慌c作用。
加強導師的學術道德素質建設。導師的自身率先垂范作用是研究生學術道德建設的重要基礎,因此,首先要維護導師的學術道德操守,保持學術良知。其次,調整科研資金和招收學生的平衡問題,在招生過程中,不具有課題資源和資金條件的導師,不予招生。
加強研究生自身的學術道德教育。在健康合理的學術氛圍影響下,研究生是不會出現(xiàn)學術不端行為的。因此,要強化研究生學術誠信和學術自律意識,正確引導研究生學術規(guī)范行為,按照“全覆蓋、制度化、重實效”的要求,將學術道德教育覆蓋到全體研究生指導教師和研究生,并作為研究生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納入常態(tài)工作,逐步建立起研究生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長效體制。
改善日趨下滑的學術道德和科學研究環(huán)境,真正為研究生建立起學術道德和學術規(guī)范教育的長效機制是任重而道遠的工程。只要堅持抵制學術腐敗,堅持德治和法治并舉,結合醫(yī)學專業(yè)研究生培養(yǎng)特點,及時獲得并解決師生的共同訴求,建立健全科學規(guī)范的學術監(jiān)督管理體制,努力營造良好的學術環(huán)境,形成長效、高效的監(jiān)管和引導機制,那么遏制學術腐敗、凈化學術空氣將指日可待。
[1]中國科學院. 關于加強科研行為規(guī)范建設的意見[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7,18(2):204-205.
[2]阮云志,盧黎歌.中外學術道德宣傳教育實踐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9):243-246.
[3]樊國康,游金輝,申麗娟,等. 加強醫(yī)學研究生學術道德培養(yǎng)與學風建設的思考[J].西北醫(yī)學教育,2013,21(1):49-51.
[4]程孝良,倪師軍,曹俊興. 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成因與對策探討:基于社會學理論的視角[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9(8):15-19.
[5]呂淑珍.關于學術道德建設的反思與重構[J].現(xiàn)代情報,2007,1(1):213-215.
[6]楊 瓊,梁尚華,王廣東.關于加強七年制醫(yī)學生科研道德教育的思考[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1,19(9):846-848.
[7]潘 永,張 群.試論查新工作在構建學術道德體系建設中的作用[J].現(xiàn)代情報,2011,31(7):126-131.
(責任編輯:陳新東)
IntrospectionofPostgraduateAcademicMoralityandEducationofAcademicStandardandtheEstablishmentofLong-termMechanism
FANG Ming1, ZHANG Dong-hua2, BO Hong2, DONG Jing-zhu2
(1.Graduate School; 2.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81, China)
The academic dishonorable behavior is an issue that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needs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urgentl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 term mechanism of academic morality and education of academic standar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ity. In this paper, the various causes of academic dishonorable behaviors are analyzed, and also the way of how to establish the long term mechanism of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ity and education of academic standard is analyzed through three levels: the separation of executive power and academic power,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supervisor-student mod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academic morality.
academic dishonorable behavior; academic morality; education of academic standard; long-term mechanism
2014-06-03
方 明(1980-),男(漢族),博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教學質量監(jiān)控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董靖竹(1979-),女(漢族),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
G643.1
:A
:1006-2769(2014)06-11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