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娟,靳菊情,唐玉海
(西安交通大學 理學院大學化學教學中心,陜西 西安 710049)
基礎教學
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分校有機化學教學的特點與啟示
王麗娟,靳菊情,唐玉海
(西安交通大學 理學院大學化學教學中心,陜西 西安 710049)
介紹了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分校有機化學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的特點,并與作者所在校制藥專業(yè)有機化學教學進行了對比分析,提出了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是提高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途徑。
美國;有機化學;教學特點;啟示
為適應不斷發(fā)展的世界高等教育發(fā)展改革趨勢,使我國的教育水平盡快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于2013年秋季選派出作者在內的5名長期在一線授課的基礎課教師前往友好學校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分校(UNL)參觀學習。通過3個月近距離的聽課和交流,對美國UNL高校的教育思想、先進的教學內容及多元的現代化教學方法, 有了深刻的體會,相對照,聯系自己的實際教學,其良好且成功的經驗的確值得我國高校思考和借鑒。
1.1 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
美國大學普遍“以學生為本,服務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尊重學習自由,造就卓越”的教育理念[1]。UNL大學也是以此為基本教育理念,其課程設置內容、形式和方法都是緊緊圍繞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加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和實際工作緊密聯系,使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使得學生在畢業(yè)后具有適應人才市場和社會需求的競爭力。
1.2 教學內容的先進性
UNL教師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為保證教學內容的先進性,不與實際學科發(fā)展知識脫節(jié),在講授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不僅及時引進相關的前沿科技發(fā)展成果和研究方向,而且非常注重教材的選擇。他們所選擇和推薦的教材一定是涵蓋了本學科最新發(fā)展成果的專業(yè)教材。例如:他們所選擇的的教材主要為:①OrganicChemstry-StructureandFunction(sixthedition),主編:Peter Vollhardt和Neil Schore;②OrganicChemstry,主編:David Klein他們所選的教材內容除涵蓋了基本理論和基本反應以外,還附有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內容,如:medically speaking 、practically speaking或chemical highlight,而且教材上的習題難度也依據難度而遞進,分為:practice problems、integrated problems和challenge problems.
1.3 教學要求的準確性
根據筆者在UNL 3個月的隨堂聽課學習觀察中,發(fā)現UNL教師授課特點:課程內容明確、課程安排清晰。UNL授課教師在課程開始的第一節(jié)課,便會將本學期詳細的講授大綱、課程安排、課程特點及具體考核方式,都會告知學生;而且在每一次課程開始前,都會將本周課程的具體安排和內容、答疑時間及小考時間公布通知、不斷提醒,以引起學生的重視。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避免被動、消極的課堂聽課學習,而且加強了學生主動和積極思考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課堂上有所選擇的針對性學習,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就是教師必須在課前就已了解學生需要什么,想學到什么。當然,這也體現了美國大學早已從以“教”為主轉向以“學”為主的教育理念。
1.4 教學形式的多元化
對于有機化學這門課程來說,基本理論和基本反應較多,各章節(jié)的知識既包括抽象的化學結構又有具體實際的化學反應,僅靠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所以,UNL教師在授課時,一般會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完成一門課的講授。而且在每一節(jié)課堂中,不是孤立的采取一種形式、而是將多種形式融合,相輔相成。具體的做法是:以板書為主,配合電腦PPT講解和顯示,中間穿插模型講解,而且在每周固定的一次習題課講解和兩次固定時間答疑的同時,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及時方便解決課程知識疑問,還開設有網絡互動。每一門課程都有自己的教學網站,任課教師一般都會將相關的教學資源和作業(yè)放在網站中。當然,該網站一定都會有和學生網絡互動的設置。另外,學生也可以通過E-mail、MSN、facebook 等方式進行問題咨詢。這樣,授課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將課堂進行了延伸,通過多渠道來教育、引導、指導和幫助學生。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形式,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無形中,改變了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性和學習的方便性。
1.5 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UNL教師在授課時,一般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會采用講解引導式、提問啟發(fā)式及小組討論式等多種靈活、更為細致的教育方法,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積極參與、積極研究、積極思考,這明顯不同于我國高校在平時教學中多采用的灌輸型和一體化的教學方法。
在筆者所觀察學習《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們都采取了科學的教學方法。教師們除了傳授教學內容以外,很大的精力和工作在于對教學內容的組織和教學方法的運用。比如教師在講解學習內容時,都會將該化學反應是如何發(fā)生的?為什么會發(fā)生?以及發(fā)生后會有什么新的化合物生成?等等的內容和來龍去脈都會非常詳盡的講解給學生,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結論和答案。他們在教學方法上非常注重互動啟發(fā)和分組討論,這在每一節(jié)課堂上都已經成為一種慣例。
在實際課堂教學上,教師往往在講完一個重要反應后,都會在PPT上顯示一個相關問題,要求學生思考后,都必須用帶有自己學號標記的clicker電子選擇器選擇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師會根據回答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是再出一個難度更大的相關問題或是再將剛才的知識點回顧一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情況可隨時提出問題。這樣,教師可及時掌握教學效果,學生們也不得不必須思考,因為,每次回答情況都會與平時成績掛鉤。
有時,在教師給出一個難度較大的問題時,要求學生先自己獨立作出答案選擇,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位置隨機組合,分組討論,在2分鐘以后,再一次讓學生使用clicker作出答案,這種方式,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認真地聽取其他學生觀點。這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意識。而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討論過程中,已經掌握知識點的學生勢必會將相應的知識點再一次重復給他人,以加深他人的學習效果。這種討論式教學有助于學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見,幫助學生提高分析和交流的能力,也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增加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1.6 考核方式的科學性
對UNL大學有機化學課程來說,教師評價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也是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但他們的考試除了一次性期末考試外,還有幾乎每周都會有一次的大量專題測試,這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就會比較及時而客觀地反饋給任課教師,而且也避免了一次考試的偶然性弊病。任課教師通過這種考試方法不僅可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同時也用來督促學生們的主動學習,另外,學生的平時成績除了作業(yè)完成情況外,還包括了課堂回答問題的情況。具體比例,不同教師會有自己的標準。
在UNL大學訪問學習中,他們的教學模式給了筆者很多啟示。為了有針對性的調整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同時給同行以參考。所以,對他們的化學與藥學專業(yè)本科有機化學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了全面了解后, 并與筆者所在校制藥專業(yè)的《有機化學》課程進行了比較,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UNL和XJTU教學環(huán)節(jié)對比表
通過對比,發(fā)現:兩門課程的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基本完全相同,可是其它教學參數卻明顯不同。這些差異實際上就是“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兩種教學模式的差異,是學生被動接受和主動學習的兩種差異。這可能也就是造成不同的教學效果及不同的學生能力差異的重要原因。因此,這些差異很值得進一步思考與借鑒,這對如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如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等實際問題具有一定的參考幫助。所以,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加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可能是提高有機化學教學效果的一個有效途徑。
總之, 筆者通過隨堂聽課,體會到中美兩國在《有機化學》課程教學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內布拉斯加林肯分校的有機化學教學中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特別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式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參考的經驗,這對實際教學工作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和指導。
致謝:感謝西安交通大學教務處與教學發(fā)展中心對UNL與本校的教學交流研究項目的組織和支持;感謝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對該項目的大力支持;感謝該項目的發(fā)起人UNL的Newman教授的支持和幫助。
[1]洪藝敏. 美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管理與啟示[J]. 中國大學教學,2010(4):93-96.
(責任編輯:陳新東)
TeachingCharacteristicsandInspirationofCurriculumofOrganicChemistryinUniversityofNebraskaLincolnofAmerican
WANG Li-juan, JIN Ju-qing, TANG Yu-hai
(Chemistry Teaching Center, School of Scie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China)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curriculum of organic chemistry in UNL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of American, including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A comparative curriculum analysis of UNL and XJTU is made. Finally, teaching mode reformation is proposed. The student-centered of teaching mode is an effective pathway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the US;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inspiration
2014-05-26
西安交通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教師教學發(fā)展中心專項, 編號:1402Q)
王麗娟(1975-),女,博士,講師,主要從事有機化學教育與高等教育改革研究,2013年赴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林肯分校進修。
G642.0
:A
:1006-2769(2014)06-115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