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語言變革視野下五四新詩體式幾個現(xiàn)象的闡釋

2014-03-12 00:09:57王佳琴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詩體體式白話

□王佳琴

(鹽城師范學院 文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語言變革視野下五四新詩體式幾個現(xiàn)象的闡釋

□王佳琴

(鹽城師范學院 文學院,江蘇 鹽城 224002)

白話代替文言的語言變革對五四時期新詩體式的生成和嬗變具有重要意義。白話語言特有的代詞“我”、“你”及其蘊含的個體性情感是“告白式”情詩的前提條件;白話語言表述的清晰、連貫有利于表達瞬間流動的感思,一定程度上促成“小詩”的風行,同時過度的白話化也導致了“小詩”的衰落;白話語言的“歐化”徹底拆解了“詩界革命”中保留的古詩句式,為新詩的詩體建設掃清了障礙,同時面臨著對詩歌文體特性忽視的問題。從語言角度可以更好的理解初期新詩體式衍變的一些現(xiàn)象。

語言變革;五四新詩;體式;歐化

眾所周知,五四時期的“告白詩”、風靡一時的“小詩”以及“歐化”詩語是五四新詩體式中的幾個重要歷史現(xiàn)象。與這些詩體相關的概念、代表作家、作品、形成和影響等學界都予以了較多的闡釋,基本形成共識。我們可以很輕松地指認這些詩體現(xiàn)象與五四的時代精神、社會心態(tài)和審美風尚之間的關聯(lián),但是如果跳出傳統(tǒng)的文學反映論,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詩體現(xiàn)象與五四時期白話代替文言的語言變革有著內(nèi)在關聯(lián)。正如貝特森所說:“我相信,真正的詩歌史是語言的變化史,詩歌正是從這種不斷變化的語言中產(chǎn)生的。”[1]語言變革對五四時期新詩體式的生成和嬗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從文學語言變革視角觀察五四時期新詩體式發(fā)展中的幾個現(xiàn)象并做出闡釋,以期從更切近文學本體的角度理解這些熟知的詩體現(xiàn)象。

白話代替文言成為詩歌語言之后,白話的質(zhì)地和形態(tài)直接決定了詩歌的體式特征。胡適曾說:“若要做真正的白話詩,若要充分采用白話的字,白話的文法,和白話的自然音節(jié),非做長短不一的白話詩不可。這種主張,可叫做‘詩體的大解放’。”[2]“白話的字,白話的文法”帶來了“詩體的大解放”,文學語言的變革決定了新詩最初體式的生成與嬗變。

首先,充分采用“白話的字”,首先體現(xiàn)在代詞在新詩中的涌現(xiàn),而這一語言狀況帶動了“告白式”情詩的出現(xiàn)。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曾說:“中國缺少情詩,有的只是‘憶內(nèi)’‘寄內(nèi)’,或曲喻隱指之作;坦率的告白戀愛者絕少,……這時期新詩做到了‘告白’的一步?!盵3]“賤內(nèi)”、“糟糠”的稱呼連接的是女性社會角色的文化內(nèi)涵,這樣的語符體系表達的只能是“曲喻隱指”、似是而非的情感,而愛情恰恰需要的是摒除這些文化意義之后直接的“告白”?!案姘住笨梢允恰拔摇睂?nèi)心情感坦率地自我表白出來,如:“我冒犯了人們的指摘,/一步一回頭地瞟我意中人;/我怎樣欣慰而膽寒呵。”(汪靜之:《過伊家門外》)“伊底眼是溫暖的太陽;

/不然,何以伊一望著我,/我受了凍的心就熱了呢?”(汪靜之《伊底眼》);也可以是“我”對“你”直接的呼告和表白,如:“妹妹你是水/你是清溪里的水。/無愁地鎮(zhèn)日流,/率真地長是笑,/自然地引我忘了歸路了。”(應修人:《妹妹你是水》)“海中的水是快樂,/無涯的海是悲哀,/海里游泳的魚兒就是/你和我兩人,吾愛!”(汪靜之:《無題曲》)關于人稱代詞“我”和“你”,科恩認為:“盡管在各種語言中人稱代詞的構成方式各有不同,但是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原則上均以專門指人而與第三人稱有別。真正的人稱即言語主體只有‘我’和‘你’,這兩者有別于無人稱性的‘他’或‘它’,具有專一性和互換性”,“我稱為‘你’的那個人,自己總是用‘我’這個詞思考自己,他把我的‘我’變?yōu)椤恪?。[4]正是白話文語言體系中的“我”和“你”確證了愛情的“言語主體”,使得新詩中的情詩如朱自清所說“做到了‘告白’的一步”,為中國情詩增添了新的體式。

充分采用“白話的文法”,體現(xiàn)在大量使用虛詞以增加表意的明確性。古典詩歌中往往省略代詞和連詞等虛詞,語法組織靈活多變,這些語言因素共同玉成了古詩整齊悅耳的聲律、含蓄多解的意義,帶給人無限美的感受。但是,這樣的詩歌語言畢竟已經(jīng)不能適應和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的情感體驗和生命感受。胡適就指出:“五七言八句的律詩決不能容豐富的材料,二十八字的絕句決不能寫精密的觀察,長短一定的七言五言決不能委婉傳達出高深的理想與復雜的感情?!盵5]要傳達“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與復雜的感情”需要實詞之外的虛詞、連詞等來補足原本含混的意義鏈。白話代替文言成為詩歌語言,將虛詞和白話語法帶入詩中,使得詩歌語義之間的邏輯更為嚴密清晰,實現(xiàn)了胡適“作詩如作文”的詩學主張。五四時期“小詩”的興盛和衰落正可以從文學語言的角度得到一定的解釋。

“小詩”是形式短小的詩,現(xiàn)代文學中特指五四時期受日本短歌俳句和泰戈爾影響,一般只有3—5行的詩歌創(chuàng)作。小詩的倡導者周作人在上溯其歷史譜系時認為:“小詩在中國文學里‘古已有之’,”“只因它同別的詩詞一樣,被拘束在文言與韻的兩重束縛里,不能自由發(fā)展,所以也不免和它們一樣同受到湮沒的命運?!盵6]文言及其聲韻體系束縛了包括小詩在內(nèi)的古代詩詞的發(fā)展,可以追問的是,“小詩”與別的詩詞相比其獨特性何在呢?較之其它詩詞,“小詩”更適宜于表達那些當下的瞬間感受。這些日常生活里的情感,“他們忽然而起,忽然而滅,不能長久持續(xù),”“然而足以代表我們這剎那內(nèi)生活的變遷,”“如果我們‘懷著愛惜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頭又復隨即消失的剎那的感覺之心’,想將它表現(xiàn)出來,那么數(shù)行的小詩便是最好的工具了?!盵7]胡愈之也認為:“小詩的長處是在于能捉住一瞬間稍縱即逝的思潮,表現(xiàn)出偶然涌現(xiàn)到意識城的幽微的情緒。我們讀了這些,雖然不能得到驚異,得到魁偉的印象,然能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一時間的感通”。[8]不難看出,這種情感往往是瞬間的、一剎那的,并且是流動的、變遷的,而古詩中的語言及其組合方式很難將這種“幽微”表達出來,讓讀者“感”而“通”。葉維廉就曾經(jīng)這樣描述古詩的“囿限”:“是用了鳥瞰式的類似水銀燈投射的方式,其結果往往是一種靜態(tài)的均衡。因此,它不易將川流不息的現(xiàn)實里動態(tài)組織中的無盡的單位納入視象里。”[9]換言之,古詩更多的是“靜態(tài)”,而“小詩”的情感則是流動的,“小詩”的情緒只有借助于散文化的方式方可得到較好的表達。在白話文學語言中,散文化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句子成分的完整及其各成分之間語義關系的明確,只有這樣才便于理解。如冰心的小詩:

鏡子——

對面照著,

反而覺得不自然,

不如翻轉(zhuǎn)過去好。 (《繁星·六》)

光陰難道就這般的過去么?

除卻縹緲的思想之外,

一事無成! (《繁星·三十》)

如果把以上詩句中的“反而”、“難道”、“就”、“除卻”等虛詞和連詞去掉的話,其語義很難順利地表達出來。事實上,冰心也曾坦言:“我在寫這些三言兩語的時候,并不是有意識地在寫詩”,在20世紀30年代的全集自序中她說,“《繁星》、《春水》不是詩。至少那時的我,不在立意做詩?!盵10]它們只是“把自己一切隨時隨地的感想和回憶,也都拉雜地三言兩語歪歪斜斜地寫上去”,[11]其實“是小雜感一類的東西”。[12]“雜感”是現(xiàn)實生活中零碎的感想,有的偏于哲理,有的只是一時情緒的記錄,基本上采用的是散文化的運思方式。1921年,冰心曾把散文《可愛的》寄到《晨報》副刊,而登出的時候,編者卻按照分行的詩的形式進行排列,錄之如下:

除了宇宙,最可愛的只有孩子。

和他說話不必思索,

態(tài)度不必矜持。

抬起頭來說笑,

低下頭去弄水。

任你深思也好,

微謳也好;

驢背上,

山門下,

偶一回頭望時,

總是活潑潑地,

笑嘻嘻地。

其句意在介詞、副詞、連詞的串聯(lián)中得到明晰的呈現(xiàn),與散文相差無幾,白話語言使得一時的感思得以完整地表述。為此我們才能理解,古代的絕句和“小詩”形制似乎都很短小,但是白話寫作的“小詩”在本質(zhì)上不同于絕句,它是一種可以表現(xiàn)現(xiàn)代詩情的體式。

白話文學語言在助推“小詩”情緒表達的同時,也為“小詩”的衰落埋下了伏線。白話文學語言及其散文化特征如果不加節(jié)制,很容易將“小詩”引上輕浮的路子。梁實秋就認為小詩是“最易偷懶的詩體”,因此梁氏認為“小詩”是一種“不該流為風尚的詩體”,其缺點在于“句法太近于散文的(prosaic)”,并舉了一個例子:“青年人呵!/你要和老人比起來,/就知道你的煩悶,/是溫柔的。假如這四行緊著寫作一行,便是很流暢的一句散文?!盵13]而更為極端的例子是成仿吾在《詩之防御戰(zhàn)》中以嘲諷的口吻所批評的“小詩”:“雄雞整理他底美麗的冠羽,/在引吭高歌后,/飛到鄰園里去強奸了!”[14]由此可見,20年代表達現(xiàn)代人瞬間“思潮”、“情緒”的小詩與白話代替文言的語言變革有著內(nèi)在關聯(lián),白話使得個體不必拘限于格律的形式,可以“用自己的話來寫自己的情思”[15],白話文學語言表述清晰、連貫的特征有利于小詩表達瞬間流動的感思。但是,在只重“白話”不重“詩”的20年代,這種散文化的語言很快將小詩引上“絕路”,小詩就像它所表現(xiàn)的瞬間詩思一樣流星般地劃過了詩國的夜空。

“白話的文法”還體現(xiàn)在五四時期新詩語言的“歐化”上。近代以來詩歌語言中出現(xiàn)詞匯層面的歐化,如“綱倫慘以喀私德,法會盛于巴力門”(譚嗣同:《金陵聽說法》);“儻遂乘桴更東去,地球早辟二千年”(黃遵憲:《海行雜感》之一);“昨日碧翁新下詔,兩邊許設德律風”(楚北迷新子:《新游仙》)之類等等。這些詩歌中雖出現(xiàn)了表示新事物的詞匯,但從整體來看仍然不出傳統(tǒng)詩歌的“舊風格”。即使是被梁啟超稱為“獨辟新界”的黃遵憲,在錢鐘書看來也只是如此這般:“大膽為文處,亦無以過其鄉(xiāng)宋芷灣,差能說西洋制度名物,掎摭聲光電化諸學,以為點綴,而于西人風雅之妙、性理之微,實少解會。故其詩有新事物,而無新理致?!盵16]指稱“新事物”的名詞并沒有為傳統(tǒng)詩歌帶來徹底的改觀,“新理致”的體現(xiàn)要等到五四語言變革之后在語法層面實現(xiàn)的“歐化”。

五四先驅(qū)者越過了詞匯層面,開始從表達的效果和思維方式的深度看待文學語言的“歐化”問題。傅斯年說:“思想依靠語言,猶之乎語言依靠思想,要運用精密深邃的思想,不得不先運用精密深邃的語言?!盵17]學習西洋的“達詞法”“可以練習思想力和想象力的確切”。[18]周作人20年代在語體文歐化的討論中,并沒有太復雜的理論和論述,只是簡單地說:“我以為只要以實際上必要與否為斷,一切理論都是空話”,并說這個討論“只是各表意見,不能多數(shù)取決?!盵19]這一說法看似低調(diào),實際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文學語言的“歐化”徹底拆解了“詩界革命”中仍然保留的古詩的整齊句式,實現(xiàn)了新詩的自由化;“歐化”帶來的句子結構中定語、狀語的加長使得原本含混的古詩表意準確化,新詩可以表現(xiàn)現(xiàn)代人細密的生命感受。如周作人《過去的生命》:

這過去的我的三個月的生命,那里去了?

沒有了,永遠的走過去了!

我親自聽見他沉沉的緩緩的,一步一步的,

在我床頭走過去了。

我坐起來,拿了一枝筆,在紙上亂點,

想將他按在紙上,留下一些痕跡,——

但是一行也不能寫,

我仍是睡在床上,

親自聽見他沉沉的緩緩的,一步一步的,

在我床頭走過去了。

名詞性的中心語“生命”分別由指示代詞“這”、表示時間的“過去的”、表示從屬的“我的”、表示時長的“三個月的”四個定語來修飾;動詞性中心語“走過去了”由表示狀態(tài)的“沉沉

的”、“緩緩的”、“一步一步的”和表示處所的“在我床頭”四個定語來修飾,可謂層疊繁復。不難看出,有了“歐化”的語言,“豐富的材料,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復雜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詩里去?!盵20]而這里的“歐化”正是在語法層面體現(xiàn)出來的,朱自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中就說:“只有魯迅氏兄弟全然擺脫了舊鐐銬,周啟明氏簡直不大用韻。他們另走上歐化一路。走歐化一路的后來越過越多?!@說的歐化,是在文法上。”[21]只有在“文法”層面上的“歐化”,才可能將西方精密的思維“據(jù)為己有”(魯迅語),才實現(xiàn)了前述錢鐘書所說的西人的“風雅之妙、性理之微”,為詩歌增添“新理致”。在新詩發(fā)展初期,“歐化”文學語言對掙脫“舊風格”的鎖鏈、清除“纏腿時代的血腥氣”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其在文法層面的“歐化”為新詩帶來了新的表達效果,如此這般,現(xiàn)代詩歌以自身的優(yōu)勢同“詩界革命”區(qū)別開來。

白話寫詩極大地沖擊了古典詩體,為新詩的詩體建設掃清了障礙,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22]但是同時也應看到,白話寫詩導致了用散文的運思方式寫詩,代替對詩歌文體特性的探討。曹聚仁曾回憶道:“有一位詩人,他就十天之中,寫三百多首白話詩。其結果,大部分的白話詩,只是把白話文,分行來寫,簡直不是詩,卻也不是散文。這也可說是新詩的流弊?!盵23]這里所道及的正是白話語言導致的詩歌散文化給新詩帶來的負面影響。這一點有待于新詩作者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白話和詩歌文體之間的關系。

綜上所述,新詩在整個語言變革的實踐中地位特殊,此后的種種衍化也與語言變革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內(nèi)在關聯(lián),白話的語言及其文法在一定程度上對五四時期新詩體式的嬗變發(fā)生著作用,從語言角度可以更好地理解初期新詩體式衍變的一些現(xiàn)象?!?/p>

[1]F·W·貝特森.英詩和英語.引自[美]雷·韋勒克,奧·沃倫.文學理論[M].劉象愚等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4:186.

[2]胡適.《嘗試集》自序[M].胡適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27.

[3][21] 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導言[M].朱自清.中國新文學大系·詩集.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4.

[4][蘇]伊·謝·科恩.自我論[M].佟景韓、范國恩、許宏治譯.北京:三聯(lián)書店,1986:15.

[5][20] 胡適.談新詩[M].胡適.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295.

[6][7][15] 仲密(周作人).論小詩[N].民國日報·覺悟,1922-6-29.

[8]化魯(胡愈之).繁星[M].范伯群編.冰心研究資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361-362.

[9][美]葉維廉.中國現(xiàn)代詩的語言問題[M].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336.

[10][11][12] 冰心.我是怎樣寫《繁星》和《春水》的[M].卓如.冰心全集(第五卷).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4:127,126,127.

[13]梁實秋.《繁星》與《春水》[M].范伯群.冰心研究資料.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376.

[14]成仿吾.詩之防御戰(zhàn)[J].創(chuàng)造周報,1923(1):2-12.

[16]錢鐘書.談藝錄·補訂本[M].北京:中華書局,1984:23-24.

[17][18] 傅斯年.怎樣做白話文?[M].胡適.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5:224,227.

[19]周作人.通信[J].小說月報,1921(9):8.

[22]王存奎.論五四“新思潮”與整理國故的關系[J].廣西

[23]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3):114-118.曹聚仁.《嘗試集》[M].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146.

【責任編輯 潘琰佩】

Interpretation of Several Phenomena of Poetry Styles in May 4th Peri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Change

WANG Jia-qin
(College of Literature,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02)

Language change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styles of poetry in May 4th period. The modern pronoun “I’ and ‘you” contain individuality which is the premise of confessing love poem. Clarity and coherence of modern language are easy to express instant thinking, which is related to popularity of the Little Poems. Europeanized language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poem pattern and cleared way for the new poetry, although it brought about neglect of stylistic features of poetry because of excessive emphasis on language.

language transmission; poetry in May 4th period; styles; europeanization

I206.5

A

1004-4671(2014)01-0064-04

2013-06-19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文學語言變革與中國文學文體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編號:13YJC751054),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2SJB750013)的階段性成果。

王佳琴(1981~),女,山西中陽人,鹽城師范學院文學院講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猜你喜歡
詩體體式白話
對當代詩詞體式改革的幾點思考
中華詩詞(2022年6期)2022-12-31 06:42:14
白話寄生蟲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南方周末(2021-07-15)2021-07-15 19:49:39
Kiss and Ride
六言絕句體式概說
中華詩詞(2020年11期)2020-07-22 06:31:20
絕句體式多變化
中華詩詞(2019年8期)2020-01-06 07:40:06
律詩篇法體式
中華詩詞(2018年5期)2018-11-22 06:46:20
關于當前詩體創(chuàng)新的若干斷想
中華詩詞(2018年4期)2018-08-17 08:04:54
劉半農(nóng)翻譯中的陌生化翻譯策略
試談詩體分類被忽視的新體詩
鹤庆县| 苍山县| 宁南县| 韶山市| 丽水市| 边坝县| 诸暨市| 宜宾县| 环江| 孝义市| 荣昌县| 石楼县| 获嘉县| 神木县| 长治县| 宜阳县| 孝昌县| 无棣县| 获嘉县| 舞钢市| 确山县| 华安县| 常山县| 龙胜| 娄底市| 连云港市| 巴彦淖尔市| 鸡东县| 澄城县| 汤原县| 连州市| 北京市| 胶州市| 历史| 翁源县| 乌兰县| 尚志市| 郑州市| 七台河市| 磐石市| 宝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