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鵬程YING Peng-cheng
(黑龍江職業(yè)學院,哈爾濱 150080)
(Heilongjiang Polytechnic,Harbin 150080,China)
1.1 《建筑工程施工》課程教學主要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以實際任務及其實施過程為驅動來充實現(xiàn)有教學內容,使之形成綜合21 個學習任務的八大項目,同時合理序化,根據(jù)現(xiàn)實中的工作要求創(chuàng)設實踐教學情境,繼而參照項目特點進行各個項目的教學規(guī)劃。
1.1.1 整合教學內容構成八大項目,并參考建筑實際施工過程進行合理序化 參考實際工作要求規(guī)劃課程內容。在講學內容中適當引入實際案例,結合行業(yè)需求和專業(yè)教學安排,進一步優(yōu)化講學內容,并使之整合成土方工程施工、樁基礎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鋼筋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結構安裝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施工等八大項目,再按照建筑施工一線技術人員和工程管理的工作要求將八大項進行合理序化,使專業(yè)知識縱深拓展,凸顯專業(yè)教學的實效性。
1.1.2 重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強調“做中學”模式 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整合,為培養(yǎng)視野廣闊的高水平教師,搭建寬厚的人才培養(yǎng)平臺;構建多樣化的課程體系,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學習的保障和個性化選擇的空間;完善課內外結合的實踐課程體系、優(yōu)質的實踐教學條件,為提升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提供保障;創(chuàng)設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氛圍,砥礪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1.1.3 構建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的學習任務以現(xiàn)實中的工作任務及其實施過程為驅動劃分八大項目,繼而將每一項細分為多個分部教學任務來具體實施。綜合設計21 個學習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教學法模擬實訓來達到課程教學的目的。
1.1.4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建筑工程施工》課程課堂教學應該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適當應用教師引導法、角色扮演法以及小組工作法等教學手段,開拓學生的思維,使其在自由寬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散思維,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途徑,突出工科教學的自主性和實踐性。
1.1.5 建立并提供多種媒體的立體化教學資源 隨著“班班通”工程、“優(yōu)質資源全覆蓋”工程的深入,以“電子白板”、“數(shù)字化多媒體教學資源”、“云平臺”為代表的一批現(xiàn)代信息技術設備設施裝備到高職教學講堂。授課教師根據(jù)學科教學內容,選擇信息化教學方式,提出教學課件的制作需求。多媒體輔助教學大大減輕了授課教師的工作壓力,高校應該定期開展學科教學和應用技術融合討論,推動技術產(chǎn)品在教學中的常態(tài)化應用。
1.2 根據(jù)本課程各項目特點,把握三個“融合”的終極目標,合理運用任務驅動法、項目導向法和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等教學形式,凸顯教學的實效性。
1.2.1 學習與工作融合 將現(xiàn)實工作中典型的工程案例作為授課內容,根據(jù)實際崗位需求和職業(yè)標準設計教學標準,以實際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構建課程體系,以突出專業(yè)教學的應用性。
1.2.2 教師與師傅融合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當前許多職業(yè)院校都已經(jīng)意識到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并且通過不斷探索與試驗,已經(jīng)摸索并總結出一套極為有效的隊伍建設方法,“教師與師傅融合”的“雙師型”高素質職業(yè)教師逐漸成為支撐教育體系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堅力量。高校應該為專業(yè)教師設置相應的培訓提升機制,通過定期的培訓全面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準,使教師成為師傅。同時外聘一線優(yōu)秀技工來校任教,傳授實踐技能,使師傅成為教師。
1.2.3 學校管理與企業(yè)管理融合 推行校企結合的教學模式,由本校專業(yè)教師會同企業(yè)中的優(yōu)秀技工聯(lián)合指導學生頂崗實習,實現(xiàn)“零距離”上崗的培養(yǎng)目標。
2.1 以課程內容與學生特點選取恰當教學方法 高職高專學生大都思維活泛,樂于“學中做、做中學”。教師可結合學科特點有選擇的應用興趣教學法,引導學生縱深探索,實現(xiàn)“教、學、做”一體化的課堂教學。比如對“砌筑工程施工”項目,對應其專項能力又分“具有編寫砌體結構施工方案的能力;具有編寫砌體結構施工技術交底的能力”等兩個能力要素,相應地采取項目導向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學方法。
2.2 靈活運用任務驅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啟發(fā)引導、模擬教學法等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采用不同方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果 建筑施工技術專業(yè)教學尤其特殊性,因此必須因材施教,綜合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其自主思考與實踐。在教學中實現(xiàn)了工學結合,做到了教學做一體化,在強化學生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2.1 任務驅動、項目導向 采取“以任務為核心驅動、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項目導向法),通過下達任務來組織本課程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前,首先明確學習任務和學習目標。課程設計中尤其要強調學生核心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建筑施工技術課程教學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實施過程劃分項目、以常見建筑結構類型的施工劃分項目、以建筑施工方法劃分項目,再將各項目細分成不同的教學任務來逐項實施。如“砌筑工程施工”項目,我們按照腳手架工程和砌筑施工等任務組織課堂教學,由于課程內容是按照正常的施工順序逐項安排的,學生更容易直觀的了解整個施工過程,也能快速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問題,繼而自主探尋解決之道。這樣既完成了教學任務,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2.2.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即教師講解——教師演示——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師生研討分析——教師點評——教師學生總結。我院開展的項目有:磚墻砌筑、模板安裝、鋼筋制作、鋼筋連接、腳手架搭設、墻面抹灰等。
2.2.3 啟發(fā)式教學 對于施工過程中一些抽象和難以理解的問題可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演示啟發(fā)、直觀啟發(fā)等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并獲得所需的職業(yè)能力。針對重點、難點,采用講解、啟發(fā)、提問相結合的方式,或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由一組找問題,另一組回答的形式,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使其真正掌握。
2.2.4 案例教學法 依托本課程有豐富實踐經(jīng)驗的雙師型教師,利用實際案例結合教學內容講解。例如:對于質量安全控制內容,可以將現(xiàn)實中的工程案例作為講學內容,組織學生探討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其原因,最后由教師作總結。案例教學法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2.2.5 模擬教學法 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結合課程內容進行現(xiàn)場模擬教學,使課程內容更具吸引力。學生通過身體力行,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避免了“死記硬背”,進一步提高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如在學到混凝土模板施工內容時,采用砼模型模擬制作方法教學,利用模型紙板、膠水等普通材料,進行基礎、柱、梁、板、樓蓋等模板制作,鋼筋綁扎、安裝(用鐵絲模擬)的模擬施工。使學生充分了解模板構造,掌握模板施工的施工工藝和施工要點及檢驗方法。
[1]湯小凝.淺談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教學問題及解決對策[J].山西建筑,2007(20).
[2]夏多田,姜曙光,唐艷娟.建筑工程施工課教學改革與實踐[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S1).
[3]張海英,羅素保.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職高專教育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5).
[4]張濤.管理系統(tǒng)工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價值工程,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