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我悄悄與玉石結(jié)緣。在我的記憶中,第一次對玉石癡迷的表情,似乎有些呆傻。那種迷離在葉爾羌河湖畔的密密麻麻的腳印,早已在狂熱追逐的歲月里,伴隨著多愁善感的心事,與葉爾羌河的水,一起流向那未知的遠方。
從此,我對玉這種渾然天成的美,便有了更加迫切的渴求。一直以來,我都喜歡讀席慕蓉的詩,在她的文字里有著一種神奇的魅力,當(dāng)我每次觸碰到那些詩情畫意的文字時,總會由衷地感到自己好像徜徉在一條蜿蜒流淌的溪流中,我便如同她詩句中的一片無心飄落的胡楊樹葉,將所有塵世間的色彩與雜念,都化作一粒黃沙,沉淀在泥沙中,沉寂、平靜而又安詳。
情系葉爾羌河
這是一條怎樣的河?。【棺屛胰绱说鼐鞈俸鸵蕾?。
這是一條冬天安靜祥和、柔情萬種的河,正是因為她的萬般柔情,才養(yǎng)育了這片土地上數(shù)以萬計的生靈,怎能不讓我崇拜和敬畏呢?這條河,被人們譽為“飄著金子的河”,我們更視她為母親河,她的名字叫葉爾羌。她不僅肩負著哺育沿河兩岸千百萬黎民百姓的偉大使命,還孕育出五彩神奇的曠世美玉,給這個原本荒漠貧瘠的土地,帶來了取之不盡的礦產(chǎn)資源富和無窮無盡的精神財富。
葉爾羌,維吾爾語,意為“土地寬廣的地方”。葉爾羌河是塔里木河四源之一,一名蔥嶺南河,位于喀什地區(qū)東南部,源出新疆葉城縣南止拉胡魯森嶺。西北流歧為二支,西支西流折而北流,又折而東北,環(huán)繞莎車縣,以入于巴楚縣,名澤普勒善河;東支北流為聽雜布河,又東經(jīng)葉城縣北,為喀喇烏蘇河;又東北至巴楚縣南,與西支合,二流既合,左出一支渠,名玉河支河,與烏蘭烏蘇河通匯為湖;正渠至蔥嶺南河,又東北至噶巴克阿克集,與蔥嶺北河會。
日夜奔流不息的葉爾羌河,從喀喇昆侖山飛奔而下,一路高歌猛進注入滔滔的塔里木河,滋養(yǎng)了兩岸的萬頃良田。生活在這條河流兩岸的人們,在享受葉爾羌河帶來的實惠的同時,也在口耳相傳中把一個英雄的故事述說。從古至今一直都秉承著那句老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夏季用她灌溉良田,冬季沿河采玉,如此富有情調(diào)的生活方式,形成了西域大漠之中一種嶄新和獨特的民族文化習(xí)俗。一改昔日只有王孫貴族才能把玩和田玉的規(guī)矩,如今不論你是地主老財,還是平民百姓,都可以來到這清音透徹的河澗之中,尋找人們愛不釋手的曠世美玉。隨著近些年來,新疆和田玉在市場上的不斷升值,葉爾羌河又一次吸引來了更多的撿玉人。這些采玉人的生活也隨著玉石的命運一樣而不停地改變著。
玉石巴扎
依賴這條河流賦予的優(yōu)越條件,人們的生活富裕了,日子過得舒暢了,手里的石頭也越來越多了,這種情況下,人們不僅僅局限于自己玩玉,還把自己撿來的玉石和同行之間互相交流、探討、置換,逐漸形成了一個小范圍的玉石交易市場,這樣自然形成的小集市在我們新疆叫做“玉石巴扎”。從2004年起,以這條河流出產(chǎn)的玉石,最高的價值賣到幾百萬,奇石也賣出幾十萬的價格,其實,這條流域的玉石比起新疆和田玉龍喀什河的玉石,一點也不遜色。
在桐城澤普這個不大的小城,緊靠石油基地塔西南交界處,便有著一個紅紅火火的玉石交易巴扎。近年來,由于和田市場上的價格被內(nèi)地的大買家抬高了數(shù)倍甚至幾十倍,上等的羊脂玉一直走勢很好,于是,在玉石攤販上便出現(xiàn)了大量的合成和二次上色的玉石,還有的商販拿青海料和巴基斯坦玉冒充和田玉,以磨光料冒充籽料的現(xiàn)象,很多外地客商對和田的商販?zhǔn)チ诵判模谑寝D(zhuǎn)走周邊地區(qū),尋找新的原料市場,慢慢向莎車、澤普、葉城等地這些規(guī)模并不算大的玉石巴扎轉(zhuǎn)場,這無疑給當(dāng)?shù)氐牟捎袢藙?chuàng)造了一個更好的商機。
玉石巴扎每周交易一次,每個星期日,這里都人山人海,因為玉石巴扎和集貿(mào)市場緊鄰,所以每次來這里,都是堵得水泄不通。這個玉石巴扎,不僅吸引了周邊其他縣的石友,包括和田地區(qū)的一些玉石商販也開始涌入市場。他們周末早晨四五點鐘起來,開車四五個小時趕來交易??梢娙缃?,玉石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然成為一種精神和物質(zhì)的必需品。每周末,我都會來這個玉石巴扎逛逛,看看有沒有自己中意的物件,萬一遇上一件精品,巧了還能撿個漏,一旦錯過,將遺憾終生。
探尋玉石文化的淵源
如今,隨著玉石河藏和礦藏資源的大量開采,有限的礦產(chǎn)資源幾近絕跡。上等的和田羊脂白玉如今是少之又少,藏家手里的精品一直是有價無市,給再多的錢也不會輕易出手,可見新疆和田的羊脂白玉之稀奇罕有。國人因何愛玉成癮,嗜欲成嫉?無非處于以下幾點原因。
玉美,玉有四美:質(zhì)美、色美、觸美、音美。因此四美而頗受人們喜愛。在生活之中玉石還體現(xiàn)在它裝飾的美,創(chuàng)造的美,自然的美。
玉神,玉出于水,聚天地之靈氣,山水之精華,陰陽之造化,凝聚神韻之寶物,故,孔子曰“水之精為玉”,管子曰“玉者陽之因陰也,故勝水,其化如神”。
玉德,玉質(zhì)堅硬,溫潤光瑩,古人將玉的特性加以人格化,許慎認(rèn)為玉有“仁、義、智、勇、潔”等五德,故古人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說?!坝竦隆庇^念的灌輸,致使自愛之人養(yǎng)成“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的佩玉之習(xí)。
玉意,現(xiàn)今中國一直沿用的一句古語,婦孺皆知,那就是“玉不雕不成器”。一塊上好的美玉,只有經(jīng)過大師的精工細雕,才可稱為“器”。暗喻了育人之道,樹人之理,這也是中國玉石文化的精髓之在。
因此,玉石從“美化”的用意到“神化”品德的過程,也正是中華民族5000年來文化的積淀和高尚情操的秉承。我國的玉器制造與使用,品賞和收藏,在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熏陶和沉淀,總體形成了我國從典章制度的運用,到社會道德的樹立,再到信仰和習(xí)俗的持續(xù),轉(zhuǎn)化為藝術(shù)風(fēng)格的欣賞等多方面的文化功能,不得不說,新疆和田玉文化對我國文化界的影響力,起著決定性的主導(dǎo)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