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平芳
一、用心品讀,感受詞語廣度
詞語作為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在不同的文章里,體現出的意境也是不相同的。這時候,我們只有將詞語還原到文章里才能體會到它的實質。并且,通過將詞語還原入文,更能體現詞語的美妙和生動,從而讓同學們容易理解和學習。所以,教師在教授詞語的時候,可以通過品讀課文這一方法,帶領同學們感受詞語在文章中體現出的廣度。如我在教授課文《夾竹桃》時,文中有以下幾個需要學生重點理解掌握的詞語:“和煦”“盛夏”“深秋”,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它們的意思,我進行了如下教學:
我:請同學先仔細閱讀全文,然后找出帶有這幾個詞語的段落(在黑板上寫出上面提到的詞語)。
閱讀完之后,我接著問:“有沒有同學愿意起來朗讀帶有這幾個詞語的段落?”
在幾個學生自愿閱讀之后,我發(fā)現同學們并沒有將文章的語境讀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將這幾個段落重新為同學們朗讀了一次。當讀到“和煦”“盛夏”時,語氣是溫暖的,而讀到“深秋”時,語氣則是涼涼的,讓同學們通過我的閱讀去感受詞語的意境。
讀完之后,我又提問:“同學們從我閱讀的語氣中感受到了什么?”
同學們紛紛舉手回答,有的說:“我感覺到了夏天太陽照在身上的溫暖?!庇械恼f:“我感覺到了深秋的涼意?!薄?/p>
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接著為大家詳細解釋了幾個詞語所表達的意思,同學們聽完后,都開始興致勃勃地朗讀起課文來,不過,這次的閱讀卻是加入了同學們自己的感情的,時而溫暖,時而寒冷,仿佛真的走進了各個季節(jié)一般。
二、細心比較,品味詞語準度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往往一個意思可以找出很多詞語表示,但是不是找出的每個詞語都可用呢?而哪個又更合適呢?這種時候,就需要人們對詞語進行比較認識了。
例如教授《理想的風箏》一課,其中有一句課文是這樣的:“他臉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使我覺得他不是一位老人,而是一個同我一樣的少年。”這時候,我給同學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句子中的“漾”字能換成“露”字嗎?告訴我原因?!?/p>
同學們經過思考之后,紛紛舉手回答。
生1:“我覺得不能?!屛衣撓氲剿y,一圈一圈蕩漾開去。而‘露就沒有這種感覺?!?/p>
生2:“透過‘漾,說明劉老師非??鞓?。”
生3:老師笑對生活,只有熱愛生活的人,才會有這么開朗的笑,而“露”表達不出這種意思。
…………
通過對詞語的比較學習,同學們懂得了每個詞語都有它自己的獨特之處,通過區(qū)分它們的特質,將它們安排在不同的句子里,使之能更準確地表情達意。
三、展開想象,體會詞語活度
所謂詞語活度,就是詞語的靈性。在文章中,每一個詞語都是有感情的,通過對詞語情感的理解,也是對文章情感的理解。而我們在進行詞語學習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詞語的情感,只從文字層面上來解讀它。這樣雖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詞語,但卻不能深層次地去探究詞語的精髓所在,更無法激起同學們對詞語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進行詞語教學時,一定要注意引導同學們通過詞語本身所具有的情感來進行閱讀理解,以求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二泉映月》時,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師:“這是一篇描寫二泉映月的美麗風景的文章,文中對景色的描寫非常美麗。有誰愿意自告奮勇地來讀一下這篇美麗的課文呢?”
在我的鼓勵下,很多同學都參加到了這個閱讀活動中。但是,我很快就發(fā)現,同學們只是刻板地在讀書,而沒有讀出每個詞語每個句子的感情。所以,我開始引導同學們加入感情來閱讀。
師:“同學們,你們在讀的時候,可以想象一下文里描寫的美麗景色,將那種美麗的感覺融入課文中來讀。”
生1:“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面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p>
生2:“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p>
生3:“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p>
…………
師:“你們太棒了,老師通過你們的閱讀,仿佛真的感受到二泉的美,也感受到了阿炳的內心……”
通過融入感情,詞語像一個個精靈,一路從同學們的眼睛跳進同學們的心里。
詞語學習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打下堅實的詞語基礎,才能建造出雄偉壯觀的語文大廈。在詞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學的方式方法,通過引導學生感受詞語的廣度、品味詞語的準度、體會詞語的活度,切實提升學生的詞語掌握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小學)endprint